一种上止注塑模具及上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2847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止注塑模具,还涉及一种上述上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上止。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技术的发展,拉链的用处和种类越来越多,而且使用数量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对于拉链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目前常见的拉链一般包括两条布带,两条布带上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链牙,而且两个布带上的链牙相互咬合,而且链牙上设置有拉头。拉头向一端滑动,两条布带上的链牙分开,且该端称为下端,一般设置有下止,或者方块与插销;而向另一端滑动时,两条布带上的链牙合上,且该端一般称为上端,一般设置有上止,以通过上止阻止拉头脱离链牙。

目前常见的上止一般都是通过上止模具,直接注塑在布带上。目前常见的上止,一般为长方形体型,上止的下端衔接链牙,内侧浇注在布带上,而而外侧即远离布带的一侧,突出布带,一般与链牙外端面平行。现有技术中,采用上止模具进行注塑时,考虑到布带的限制,一般在上止的内侧面设置注料口,以向上止模具成型腔注入塑料。

但是经过发明人长期实践发现,在注料完成后,因为注料口的原因,拆除模具时,会在注料口的附近形成毛刺,在使用时,上止的位置一般在脖颈处,残留的毛刺很容易刮伤皮肤,造成对皮肤的刮伤。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上止的注料口处残留的毛刺很容易刮伤皮肤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止注塑模具,该上止注塑模具可以有效地解决上止的注料口处残留的毛刺很容易刮伤皮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上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上止。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止注塑模具,包括成型腔和与所述成型腔连通的注料口,所述成型腔的上止外侧成型侧处置有用于在上止外侧成型凹槽的凸台,所述注料口设置在所述凸台的凸起面上。

优选地,所述注料口设置在所述凸台的凸起面与所述凸台的上侧面交叉处。

优选地,所述成型腔的棱角处通过圆弧角过渡。

优选地,所述圆弧角的半径在0.9毫米至1.1毫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注料口的内端向内上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止注塑模具,具体的该上止注塑模具包括成型腔和注料口。其中成型腔的上止外侧成型侧处设置有在上止外侧成型凹槽的凸台,在上止外侧成型凹槽,即在上止远离布带的一侧成型凹槽。其中注料口用于与成型腔连通,以通过该注料口向该成型腔内注入流体状的塑料,以在成型腔内成型上止。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应用该上止注塑模具时,通过注料口向该成型腔内注入塑料,待流体塑料在成型腔中成型成上止后,进行拆模,此时上止在注料口处残留的毛刺位于上止的外侧凹槽中。在该上止注塑模具中,通过在上止外侧成型侧设置凸台,使上止的外侧成型有凹槽结构,而注料口位于凹槽内,当在注料口处残留的毛刺突出时,此时毛刺位于凹槽内,能够有效地避免毛刺呈现突出状,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突出的毛刺刮伤皮肤。所以该上止注塑模具能够有效地解决上止的注料口处残留的毛刺很容易刮伤皮肤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止,该上止通过上述任一种上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由于上述的上止注塑模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用该上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上止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止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成型腔1、注料口2、凸台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止注塑模具,以有效地解决上止的注料口处残留的毛刺很容易刮伤皮肤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止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止注塑模具,具体的该上止注塑模具用于在布带上注塑成型上止。具体的该上止注塑模具包括成型腔1和注料口2,从实体结构上,一般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模件,在两个模件之间设置有成型腔1。

其中成型腔1的大小形状,根据上止成型后的形状来决定,即该成型腔1的轮廓形状决定了上止的轮廓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成型腔1的上止外侧成型侧设置有在上止外侧成型凹槽的凸台3,其中内侧指的是靠近其粘连的布带的一侧,而外侧指的是远离其粘连的布带的一侧。在上止外侧成型凹槽,即在上止远离布带的一侧成型凹槽。其中成型腔1的上止外侧成型侧指的是,成型腔1上用于成型上止外侧的侧面,该侧面在添加凸台3后,则不再是平面,而是曲折形面。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止的厚度方向上,凹槽的两端可以具有槽壁,也可以是沿该方向开通,即在该方向上,凹槽两端具有槽口,即此时凸台3沿上止的厚度方向的宽度与成型腔1在该方向的宽度相等。

其中注料口2用于与成型腔1连通,以通过该注料口2向该成型腔1内注入流体状的塑料,以在成型腔1内成型上止。其中注料口2的大小形状,均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料口2设置在凸台3的凸起面上,其中凸台3的凸起面指的是凸台3的顶面,此处顶面区别于底面。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顶面可能是一个平面,并通过侧面与底面相连,也可能是一个曲面,直接与底面相连,此处不作任何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该上止注塑模具时,通过注料口2向该成型腔1内注入塑料,待流体塑料在成型腔1中成型成上止后,进行拆模,此时上止在注料口2处残留的毛刺位于上止的外侧凹槽中。在该上止注塑模具中,通过在上止外侧成型侧设置凸台3,使上止的外侧成型有凹槽结构,而注料口2位于凹槽内,当在注料口2处残留的毛刺突出时,此时毛刺位于凹槽内,能够有效地避免毛刺呈现突出状,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突出的毛刺刮伤皮肤。所以该上止注塑模具能够有效地解决上止的注料口2处残留的毛刺很容易刮伤皮肤的问题。

进一步的,此处优选注料口2设置在凸台3的凸起面与凸台3的上侧面交叉处,即此时注料口2位于凹槽的上端处。以使注料口2产生的毛刺位于上止凹槽的上侧。其中上侧,以上止的安装状态作为参考,上止在安装状态下,用于安装在拉链的上端。在上止的凹槽的上侧,相比凹槽的下侧、中部,均会更难于与皮肤接触。进一步的,为了注塑方便,此处优选注料口2的内端向内上方向倾斜,且优选注料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40度至50度之间,且优选45度。以利于更加方便的分散塑料浆料,以方便上止的成型。

进一步的,优选成型腔1的棱角处通过圆弧角过渡,以使成型后的上止各个棱角处,形成圆弧角,即直接成型圆弧型倒角。尖角形的棱角与皮肤形成摩擦时,很容易刮伤皮肤。但是考虑到厚度的原因,此处优选圆弧角的半径在0.9毫米至1.1毫米之间,且优选半径在1毫米。其中成型腔1的棱角指的是,各个侧面相连接的地方,如上侧面与外侧面相连的地方,很容易形成90度尖角,采用圆弧角过渡,则此时上侧面与外侧面相连处通过圆弧面连接,可以与皮肤顺滑接触。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上止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止,该上止通过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上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由于该上止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上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所以该上止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