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脱模的成型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733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脱模的成型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易脱模的成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异形片状结构,例如脚踏板橡胶套等通常采用模具注塑成型。现有的成型模具包括上下设置的流道板和模板,以及设于模板通孔之中的模芯,通过流道板、模芯和模板的配合形成用于成型的模腔。对于背部内扣结构较深的脚踏板结构,成型的产品背部边缘紧密包覆于模芯上,且部分结构嵌于模板之中,脱模无从下手。若直接将产品从模芯上剥离,容易导致破裂损坏,不良率高,影响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脱模的成型模具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脱模的成型模具结构,包括流道板、中板、错位板、下板和活动模芯,流道板、中板、错位板和下板由上至下依次叠放设置;所述中板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错位板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错位板可相对于所述中板水平移动以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重叠或错位;所述活动模芯具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适配的柄部以及尺寸大于所述柄部的顶部;所述活动模芯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中板中,其顶部与流道板和中板配合形成模腔,柄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或抵接于错位板上。

可选的,所述下板三侧设有上凸的边框,所述边框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叠时抵接所述中板背面,所述错位板滑动配合于所述下板的边框之中。

可选的,所述下板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活动模芯的柄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容纳于所述凹槽中。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中板、错位板和下板相对于所述流道板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中板相对于所述错位板和下板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

可选的,所述成型模具是脚踏板橡胶套成型模具,所述活动模芯的顶部用于所述脚踏板橡胶套的背面成型。

可选的,所述中板于所述模芯顶部至少一侧边缘下凹形成成型槽,所述成型槽作为所述模腔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错位板和活动模芯的设计,在产品成型后,通过水平移动错位板使得模芯由穿过错位板变为抵接于错位板之上,在开模过程中可将活动模芯顶出,使模芯上的产品脱离中板一定距离,此时将模芯上的产品的一角往外掰出,顺势掀起,即可将产品从芯子上取下来,降低了脱模难度,大幅度减少脱模破裂,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动模芯与脚踏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一脚踏板橡胶套的成型模具结构包括流道板1、中板2、错位板3、下板4 和活动模芯5,流道板1、中板2、错位板3和下板4由上至下依次叠放设置;所述中板2 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1,所述错位板3设有若干第二通孔31,所述错位板3可相对于所述中板2水平移动以使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31重叠或错位;结合图1和图2,所述活动模芯 5具有与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适配的柄部51以及尺寸大于所述柄部51的顶部52;所述活动模芯5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中板2中,其顶部52与流道板1和中板2配合形成模腔,柄部5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1或抵接于错位板3上。

具体,所述下板4三侧设有上凸的边框41,所述边框41于所述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重叠时抵接所述中板2背面,所述错位板3滑动配合于所述下板4的边框41之中(即位于下板4和中板2形成的设置间隙中,并可由未设边框一侧向外抽拉以实现水平移动。所述下板4设有若干凹槽42,所述活动模芯的柄部5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1后容纳于所述凹槽42中以提高稳定性,避免受其他外力作用而晃动。

参考图1至图3,所述中板2于所述模芯顶部52至少一侧下凹形成成型槽22,所述成型槽22作为所述模腔的一部分。成型过程中,中板2与下板4抵接,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31重叠,活动模芯5的柄部51穿过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31并伸入凹槽42中,其顶部背面52与中板2表面相抵接。中板2与流道板1闭合,高温橡胶液由流道板1注入模腔之中,活动模芯的顶部52用于脚踏板橡胶套的背面成型,同时于成型槽22之中形成嵌入中板2之中的部分,冷却后,产品6即紧密包裹于活动模芯顶部52外侧上并带有位于成型槽 22之中的尾部61。

为提高自动化程度,所述成型模具结构还包括用于同时驱动所述中板2、错位板3和下板4相对于所述流道板1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中板2相对于所述错位板 3和下板4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以便于操作。

参考图3和图4,以下说明其作业流程:开模,流道板1不动,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使中板2、错位板3和下板4下降并移动出来;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使中板2上升一小段距离,手动将错位板3拉出一小段形成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的错位,中板2下降,活动模芯5 被错位板3顶出一部分;将行与行之间的毛边剪断,迅速掰起产品6的一角,顺势掀起,产品6一行行脱模,用气枪吹扫残留毛边;中板2上升一小段距离,活动模芯5复位,手动将错位板3归位,中板2下降;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使中板2、错位板3和下板4移动进机台并上升,合模。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模的成型模具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