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2002发布日期:2018-11-07 07:2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有些产品在注塑成型时,还需要与其他结构件一体注塑,例如金属衬板等结构;在注塑成型后,还会有焊接、电抛、电镀等工序;在生产实践中,对这些类型产品,通常就会采用料带的形式实现产品的规模化连续生产加工,最终在料带上形成注塑产品。

在现有技术中,在上述的产品成型后,如何将注塑产品与料带之间的引脚去除就成为了一个技术问题,由于部分引脚与料带上的注塑区域太近,在加工过程中,现有设备的机械精度无法实现进行模具冲裁将其去除,往往需要在部分冲裁完成后,如图1所示的,使用人工将剩余的料带引脚掰断,而这种去除方式效率低,浪费人力,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的技术方案,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包括沿着料带的移动方向设置的:

冲断机构,具有与料带内的废料相对应的冲断部,所述冲断部能够将所述废料冲断至仅与料带的一侧相连;

顶弯机构,具有与所述废料相对应的顶弯部,所述顶弯部能够向料带移动并抵住所述废料,将被冲断的废料顶至与料带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的夹角,废料与所述料带的连接处即为所述夹角的端点;

折断机构,具有转动轴和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置在转动轴上,能够以转动轴为轴进行摆动,所述机械手能够限位所述被顶弯的废料,并带动所述废料以其与所述料带的连接处为轴进行摆动。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在所述机械手带动所述废料摆动时,固定与摆动的废料相对应的料带区域,阻碍所述料带跟随废料摆动。

可选地,所述折断机构还包括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带动所述转动轴在第二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为平面三连杆传动结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具有第一关节,第一关节与驱动机构位于同一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关节直线移动。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机械手上具有卡槽,所述滑槽的槽宽大于所述引脚的厚度,所述卡槽与所述引脚相对应,能够卡设在所述引脚上与料带连接处相对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机械手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滑动方向与所述转动轴相切。

可选地,还包括料道,所述料道用于承载和引导所述料带移动,所述冲断机构、顶弯机构和折断机构沿着所述料道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机架和沿着料带移动方向设置的放料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机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料道穿过所述容纳腔,所述放料装置和收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料道的两端,所述冲断机构、顶弯机构和折断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冲断机构、顶弯机构和折断机构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能够将料带上的废料自动去除,节省人力。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冲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顶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折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料道和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拉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图中:1料带,11产品,12引脚,13侧边,2冲断机构,21冲断部,

3顶弯机构,31顶弯部,4折断机构,41机械手,42转动轴,43传动机构,44驱动机构,45卡槽,46第一关节,47第二关节,5固定机构,51固定部,52上固定柱,53下固定柱,6料道,61料带压板,62拉料机构,63快拆结构,7机架,71容纳腔,72放料机构,73收料机构,74第一废料盒,75第二废料盒,76护罩,8控制模块,81人机交互界面,82控制按钮,83指示灯,84电源线,85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如图2-12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冲断机构2、顶弯机构3和折断机构4。所述冲断机构2、顶弯机构3和折断机构4沿着料带1的输送方向设置。

所述料带1内包括有产品11和引脚12,所述引脚12的两端分别与产品和料带1的一个侧边13连接。所述引脚12通常是在产品加工工程中的定位件、连接件,但在最终产品成型时需要去除。所述产品11通常是经过注塑成型处理后的产品,还可以是进一步地经过焊接电抛电镀后的产品,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所述产品11沿着所述料带1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相应的,所述引脚12也依次设置在所述料带1的一侧内。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引脚12即需要掰断的废料。

所述冲断机构2具有冲断部21。所述冲断部21与所述引脚12和侧边13的连接处相对应,所述冲断部21能够相对于所述料带1上下移动,将所述引脚12与料带1的边沿进行冲断分离,使得所述引脚12仅与所述产品11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所述引脚12的冲断位置,下方对应的位置应该是空的,能够使得被冲断的废料下落。

所述顶弯机构3具有顶弯部31。所述顶弯部31与所述引脚12上下对应,顶弯部31位于所述引脚12的上方。所述对应具体可以是指所述顶弯部31与所述引脚12与所述侧边13连接的一端对应。所述顶弯部31可以是与所述顶脚12对应的柱体,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与其他形式的,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由于移动至所述顶弯机构3处的引脚12已经被所述冲断机构2冲断,那么当所述顶弯部31相对于所述料带1向下移动且行程足够时,就能够将所述引脚12顶至与产品11之间的连接处具有第一角度的夹角。在所述顶弯部31的行程固定时,所述第一角度也是固定的。为了便于角度的形成,柱体端部可以具有斜度,所述斜度的角度值也可以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可以是-45°,也可以是-30°、-60°等其他角度,能够使得所述引脚12与产品11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夹角,且能够与其他装置配合即可,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同样的原理,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顶弯部31位于所述引脚12的下方,那么所述顶弯部31相对于所述料道6就需要向上移动将其顶至形成夹角。

所述折断机构4内具有转动轴42和机械手41。所述机械手41设置在转动轴42上,能够以转动轴42为轴进行摆动。所述机械手41能够相对于所述料带1上下限位所述引脚12与所述侧边13分离的一端,那么在所述机械手41摆动的过程中,也会带动所述引脚12与所述侧边13分离的一端以引脚12与产品11的连接处为轴进行摆动,通过设置引脚12的摆动幅度,经过这种往复运动,使得引脚12与产品11的连接处产生金属疲劳,最终使得引脚12与产品11的连接处发生断裂,被折断机构4所折断,实现引脚12与产品11的分离。

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引脚12与产品11的注塑区域过近,无法实现模具冲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引脚12去除的机械化,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此外也大大的提高了引脚12的去除效率,还能够节省人力,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每个产品11相对应的引脚1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进一步地,在所述引脚12为多个时,本发明所针对的也可以是这多个引脚12中的一个或多个,即靠近产品11注塑区域的引脚12,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同时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与相对远离注塑区域的引脚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可选地,在所述引脚12与产品11的连接处预设槽位,降低所述连接处的强度,能够使得引脚12与产品11的分离位置即在所述槽位,提高产品11分离部位的统一性和平整性,提高产品11的一致性。所述槽位可以开设在单面,也可以是双面,具体形状可以为截面为三角形的锥形槽等,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可选地,所述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与所述折断机构4相对于所述料道6相互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机构5上设置有与所述产品11相对应的固定部51,在所述机械手41带动所述引脚12摆动时,所述固定部能够固定所述产品11,阻碍其跟随引脚12摆动,防止产品11跟随12摆动,造成折断效率降低,产品脱离料带以及料带整体偏斜的风险,不利于将其规整折叠,会为后续生产带来阻碍。如图3和图7中所示的,所述固定机构5与所述折断机构4相对于所述料带1上下对应。所述固定部51包括上固定柱52和相对应的下固定柱53,可以通过上固定柱52和下固定柱53上下夹合来固定所述产品11。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产品11下方设置承板,那么只设置上固定柱52,通过上固定柱52的下压将所述产品11固定在承板上也是可以的。对于固定部51对产品11的固定方式,本申请并不限制,只要能够与机械手41相配合并且不会相互妨碍即可。由于引脚12相对于产品11呈第一角度的夹角,并且位于产品11的一侧,因此,机械手41在去限位所述引脚12时,是从产品11的侧面进行斜向移动,也就不会与上下夹合产品11的上固定柱52和下固定柱53相冲突。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5和折断机构4也可以通过设计使其形成一体机构。

可选地,所述折断机构4还包括传动机构43和驱动机构44。所述驱动机构44通过传动机构43与所述转动轴42连接,带动所述转动轴42在第二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如图3和图6中所示的,所述传动机构43可以为传动杆、传动轴、偏心轴、滑轨等部件连接形成的连杆传动结构,所述驱动机构44可以为电机,通过电机来驱动连杆传动结构来带动转动轴进行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43可以为平面三连杆传动结构,所述三连杆的一端与转动轴4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偏心轴与电机转动连接,这一端相对于电机能够做圆周运动;所述三连杆还具有靠近与转动轴42连接一端的第二关节和靠近与电机连接一端的第一关节,第一关节设置在滑轨上,相对于所述料带1只能够进行水平移动,第二关节不做限制,那么在电机运转后,就能够带动转动轴42做往复转动。通过调整三连杆中各个连杆的相对长度比例以及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的相对位置,就能够调整转动轴42往复转动的转动角度。同时,通过确定三连杆中各个连杆以及关节点的位置,就能够确定所述转动轴42此时的转动角度,也就能够确定出机械手41的相对位置,便于实现对折断机构4的程序控制。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42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在所述折断机构4内,只需要设置一根转动轴42,可以在上面设置多个机械手,一次能够处理多件引脚12,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如图3和图6中所示的,所述机械手41上具有卡槽45,所述卡槽45与所述引脚12相对应,能够卡设在所述引脚12上。卡槽45与所述料带1平行,在所述机械手41的摆动过程中,卡槽45的内壁上下限位所述引脚12,带动所述引脚12摆动。进一步地,所述卡槽45的槽宽大于所述引脚12的厚度,能够为引脚12的摆动提供缓冲,即引脚12在所述卡槽45内能够相对于所述卡槽45进行摆动,降低在摆动过程中,引脚12以卡槽45的边沿为支点发生弯折,甚至折断的情况发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

可选地,所述机械手41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2上,滑动方向与所述转动轴42相切。如图3和图6中所示的,所述机械手41可以通过气动执行器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2上,然后在气动执行器的作用下能够相对于转动轴42滑动,伸出或者缩回。由于顶弯后的引脚12相对于产品11,或者说是料带1具有第一角度的夹角,那么使得机械手41限位引脚12的区域与引脚12相对,位于引脚12的延长线上,即机械手41与产品11之间的夹角也为第一角度。通过机械手41伸出,使得限位引脚12的区域能够与引脚12相匹配,对引脚12进行限位,进行下一步的摆动操作,折断引脚12后,进行缩回,抛出引脚12,再调整至机械手41与产品11之间的夹角也为第一角度,等待下一批产品11和引脚12,进行重复性操作。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气动执行器,而是将机械手直接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通过设置机械手41与产品11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将限位引脚12的区域设置在引脚12的移动轨迹上,让其自行沿着料道6进入所述的区域,在引脚12折断后,通过离心力将其直接甩出所述区域也是可以的,因此,机械手41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动轴42伸出或者缩回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可选地,所述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还包括道6,所述料道6用于承载和引导料带1移动。所述冲断机构2、顶弯机构3和折断机构4沿着所述料道设置。所述料道6可以是如图2-10中所示的提供一个滑道,所述料带1放置在滑道上,然后通过在所述料道6上设置拉料机构62来牵引所述料带1移动,拉料机构62也是料道6的一部分。所述拉料机构62包括能够转动的齿轮,所述料带1的两侧具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牵引孔,使得其能够被牵引移动;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料道6还可以是具有传动链板、输送带等其他输送装置,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能够实现承载和引导料带1移动,并与其他机构相配合即可,例如,在顶弯的过程中,产品11是需要被料道6所承托的,不会被带动向下倾斜,那么相对应的,引脚12所对应的下方就是镂空的,能够向下被顶弯。

如图3中所示的,所述冲断机构2将所述料道6分为了两部分,所述料带1穿过所述冲断机构2,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的料道6并不一定需要是一条完整的料道6,能够实现输送的功能即可,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换一种说法,所述冲断机构2内容纳所述料带1穿过的区域也可以理解为料道6的一部分。

可选地,所述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还包括料带压板61。所述料带压板61设置在所述料道6的两边,用于引导限位所述料带1,防止其跑偏,使其符合生产要求。如图8和图9中所示的,料道6上设置有多块料带压板61,料带压板61与所述料道6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料带1两侧的侧边13能够滑入所述缝隙内,使得其能够防止料带1翘边。进一步地,在所述料带1与料带压板61交汇处在设置限位挡板,就能够使其相对于所述料道6不会左右移动发生偏移,使其按照预定路线正常移动。所述料带压板61远离料道6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快拆结构63,通过快拆结构63能够快速的拆卸料带压板61,提高放置和取下料带1以及出现故障时的检修速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的,所述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还包括机架7,所述机架7内具有容纳腔71,用于容纳上述的执行机构,提供安装位置。所述料道6穿过所述容纳腔71,使得料带1能够进入和送出机架7,实现生产作业的连续化。所述冲断机构2、顶弯机构3和折断机构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71内。进一步地,在所述容纳腔71的外侧设置护罩76,通常为透明的钢化玻璃,在生产过程中阻止人员进入,防止对人员发生机械损伤,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所述料道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放料机构72和收料机构73,所述放料机构72和收料机构73均能够带动料带盘进行转动,实现放料和收料。所述放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在所述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上通过所述料带1进行连接,实现机械化,节省人力。

可选地,如图2所示的,所述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8。所述控制模块8分别于所述料道6、冲断机构2、顶弯机构3和折断机构4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8可以包括处理器、人机交互界面81、控制按钮82、指示灯83、传感器和电源线84等配置,还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生产流程的逻辑关系编程得到的操作程序等软件类配置,实现对本发明生产过程的半自动化控制或者全自动控制。

可选地,如图3中所示的,所述料带废料自动去除装置还包括第一废料盒74和第二废料盒75,分别放置在冲断机构2和折断机构4的下方,用于收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

可选地,所述各个机构在执行动作时,动力源通常是采用气动执行器进行气动执行,也可以采用电机进行电力驱动或者是适用于液压作为执行器也是可以的,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如图2-12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使用方法:

放料,将料带1放置在输送带1上,与拉料机构62连接;

压料,安装料带压板61;

送料,控制模块8控制拉料机构62运转或暂停;

冲断,控制模块8检测到料带1进入冲断机构2内,检测到引脚12位于冲断位置,暂停拉料机构62,执行冲断操作,执行完成后冲断机构2复位;

顶弯,控制模块8检测到料带1进入顶弯机构3内,检测到引脚12位于顶弯位置,暂停拉料机构62,执行顶弯操作,执行完成后顶弯机构3复位;

折断,控制模块8检测到料带1进入折断机构4内,检测到引脚12位于折断位置,暂停拉料机构62,执行固定操作,夹合固定产品11,在伸出机械手41进行摆动,至引脚12折断,然后解除对产品11的固定,折断机构4复位;

重复,控制模块8判断冲断机构2、顶弯机构3、折断机构4均处于复位状态,启动拉料机构62,进入下一动作周期,包括上述的冲断、顶弯和折断。

可选地,所述冲断机构2、顶弯机构3和折断机构4在同一周期内的处理量相同,如图1-10中所示的,均能够同时处理4件产品11的引脚12。进一步地,其相互之间的间距应当是4件产品11的距离的整数倍。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