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旋转行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3402发布日期:2018-08-04 13:5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行位结构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模具旋转行位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制造的重要设备之一,模具均设有用于成型制品101的模腔,利用模具制造的制品101形态各异,待制品101在模腔内制造完成后,需要利用行位结构将制品101从模腔内移出,实现制品101的出模。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是斜顶出模,当制品101的倒扣102较小时,致使斜顶出模的构造极其复杂,甚至没有位置用于正常的斜顶出模,致使制品101的出模极其费时费力,使用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旋转行位结构,转动的行位板连带顶持头一起转动,使得顶持头进入制品的倒倒扣置,进而将制品从外界模具的模腔内顶出,实现制品的出模;简化模具的构造设计,提升模具的制造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旋转行位结构,包括用于装设至外界模具的固定块、转动设置于固定块的行位板、装设于外界模具并用于驱动行位板转动的驱动件,行位板的中部转动设置于固定块,行位板的一端设有用于突伸至外界模具的模腔内的顶持头,驱动件用于驱动行位板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行位板包括第一半圆部、第二半圆部及尾部,第一半圆部包括弧形侧壁及平面侧壁,顶持头及第二半圆部均与平面侧壁连接,第二半圆部转动设置于固定块,尾部与平面侧壁、弧形侧壁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尾部,第二半圆部位于顶持头与尾部之间。

其中,所述模具旋转行位结构还包括拉块,驱动件为油缸,拉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行位板的另一端,拉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件的活塞杆。

其中,所述模具旋转行位结构还包括滑块座,滑块座滑动设置于外界模具,拉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块座,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滑块座连接。

其中,所述模具旋转行位结构还包括卡固头,卡固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滑块座,卡固头螺接于驱动件的活塞杆。

其中,所述滑块座设有容置槽及突伸入容置槽内的挡块,卡固头包括容置部及与容置部连接的配合部,容置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配合部的横截面面积,容置部容设于容置槽内,挡块用于将容置部挡止在容置槽内,配合部用于螺接驱动件的活塞杆。

其中,所述顶持头呈锥状,自顶持头靠近行位板的一端至顶持头的自由端,顶持头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制品在外界模具内制造完成后,驱动件驱动行位板相对固定块转动,转动的行位板连带顶持头一起转动,使得顶持头进入制品的倒倒扣置,进而将制品从外界模具的模腔内顶出,实现制品的出模;简化模具的构造设计,提升模具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制品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行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固定块 2—行位板 3—驱动件

4—顶持头 5—第一半圆部 6—第二半圆部

7—尾部 8—弧形侧壁 9—平面侧壁

11—拉块 12—滑块座 13—卡固头

14—容置槽 15—挡块 16—容置部

17—配合部 101—制品 102—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旋转行位结构,包括用于装设在外界模具上的固定块1、转动设置在固定块1上的行位板2、装设在外界模具上并用于驱动行位板2相对固定块1转动的驱动件3,优选地,行位板2经由轴体枢接在固定块1上,行位板2的中部经由轴体转动设置在固定块1上,行位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突伸至外界模具的模腔内的顶持头4,顶持头4用于顶持制品101上的倒扣102,驱动件3用于驱动行位板2的另一端。

当制品101在外界模具的模腔内制造完成后,对外界进行开模,驱动件3驱动行位板2相对固定块1转动,转动的行位板2连带顶持头4一起转动,使得顶持头4进入制品101的倒扣102位置,利用顶持头4抵触制品101的倒扣102,进而将制品101从外界模具的模腔内顶出,实现制品101的出模;大大简化模具的构造设计,提升制品101的出模效率,进而提升模具的制造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行位板2包括第一半圆部5、第二半圆部6及尾部7,第一半圆部5的半径大于第二半圆部6的半径,优选地,第一半圆部5的半径大于第二半圆部6的半径的两倍,第一半圆部5包括弧形侧壁8及平面侧壁9,顶持头4及第二半圆部6均与平面侧壁9连接,即顶持头4、第二半圆部6均自平面侧壁9突设而成,第二半圆部6经由轴体转动设置在固定块1上,尾部7与平面侧壁9、弧形侧壁8连接,驱动件3用于驱动尾部7,第二半圆部6位于顶持头4与尾部7之间。

所述模具旋转行位结构还包括拉块11,驱动件3为油缸,拉块11的一端经由轴体转动连接在行位板2的另一端上,拉块11的另一端经由轴体转动连接在驱动件3的活塞杆上。

实际使用时,驱动件3的活塞杆伸出时或缩回时即可连带拉块11正向移动或反向移动,拉块11正向移动或反向移动即可拉动行位板2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在拉块11正向移动或反向移动的过程中,拉块11相对驱动件3的活塞杆及行位板2转动,进而缓冲驱动件3的活塞杆与行位板2之间的位移偏量,避免行位板2卡死而不能正常转动。

所述模具旋转行位结构还包括滑块座12,滑块座12滑动设置在外界模具上,实际使用时,外界模具设置有滑槽,滑块座12滑动容设在滑槽内,拉块11的另一端经由轴体转动连接在滑块座12上,驱动件3的活塞杆与滑块座12连接。实际使用时,利用驱动件3的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即可实现滑块座12相对外界模具的来回滑动,滑块座12来回滑动时即可实现拉块11的正向移动或反向移动。

所述模具旋转行位结构还包括卡固头13,卡固头13可拆卸地连接在滑块座12上,卡固头13螺接在驱动件3的活塞杆上,驱动件3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螺纹孔,卡固头13设有螺接在螺纹孔内的外螺纹部。

所述滑块座12设置有容置槽14及突伸入容置槽14内的挡块15,容置槽14自滑块座12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卡固头13包括容置部16及与容置部16连接的配合部17,容置部16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配合部17的横截面面积,容置部16容设在容置槽14内,挡块15用于将容置部16挡止在容置槽14内,配合部17用于螺接驱动件3的活塞杆。

在模具旋转行位结构的组装过程中,无需利用外界的螺钉等将卡固头13固定在滑块座12上,提升卡固头13与滑块座12、驱动件3的活塞杆之间的连接效率,同时便于卡固头13的安装或拆卸。利用挡块15阻挡配合部17,防止卡固头13从容置槽14内脱出。

所述顶持头4呈锥状,自顶持头4靠近行位板2的一端至顶持头4的自由端,顶持头4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实际制造时,制品101上的倒扣102设有限位槽,顶持头4用于突伸入限位槽内,限位槽的形状与顶持头4的形状吻合,当模具旋转行位结构将制品101从外界模具的模腔内移出后,驱动件3驱动行位板2反向转动,借助顶持头4的特殊构造设计,便于顶持头4从限位槽内移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