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5501发布日期:2018-10-02 19:2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模具加热结构,属于模具生产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模具加热结构就是一种对模具进行加热处理的结构或者设备,模具加热的方式一般有电加热,电加热使得加热温度容易调节,应用最广泛;蒸汽加热,蒸汽加热升温迅速并且容易保持温度恒定;热水加热,热水加热的方式传热效率高;热油加热,一般用于大型模具的初始加热和保温加热。这些加热方式都是独立加热,现有的加热设备或者加热结构都没有利用到多重加热,没有结合多种加热方式,没有去掉某一种加热方式中弊端,从而使得对模具的加热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具加热装置,解决了单一加热模式对模具加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结构本体和模具件,所述加热结构本体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有模具托盘,所述模具托盘下端通过转杆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模具件设于模具托盘上方,所述加热室外侧设有蒸汽腔,所述蒸汽腔通过通气管连接有蒸汽炉,所述蒸汽腔腔壁上设有若干高压喷气嘴,所述高压喷气嘴正对模具件设置,所述蒸汽腔外侧设有热水腔,所述热水腔通过导水管连通热水箱,所述热水箱内设有加热器,所述热水腔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循环槽内的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连通热水箱,且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加热室上方设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电机、蒸汽炉和热水箱均设于加热结构本体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水管上设有第二抽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处设有开关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托盘设为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和一般地模具加热结构比起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水箱和蒸汽炉,实现了多重加热,解决了单一加热模式对模具加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而使得加热结构对模具的加热效果更好,同时通过设置旋转电机,实现模具件在加热室内的旋转,使得模具件能够均匀受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结构本体;2-模具件;3-加热室;4-模具托盘;5-转杆;6-旋转电机;7-蒸汽腔;8-通气管;9-蒸汽炉;10-高压喷气嘴;11-热水腔;12-导水管;13-热水箱;14-加热器;15-出水口;16-循环槽;17-循环水管;18-第一抽水泵;19-密封盖;20-第二抽水泵;21-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模具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结构本体1和模具件2,加热结构本体1设有加热室3,加热室3内设有模具托盘4,模具托盘4下端通过转杆5连接有旋转电机6,模具件2设于模具托盘4上方,加热室3外侧设有蒸汽腔7,蒸汽腔7通过通气管8连接有蒸汽炉9,蒸汽腔7腔壁上设有若干高压喷气嘴10,高压喷气嘴10正对模具件2设置,蒸汽腔7外侧设有热水腔11,热水腔11通过导水管12连通热水箱13,热水箱13内设有加热器14,热水腔11设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连接循环槽16内的循环水管17,循环水管17连通热水箱13,且循环水管17上设有第一抽水泵18,加热室3上方设有密封盖19。

旋转电机6、蒸汽炉9和热水箱13均设于加热结构本体1外侧。导水管12上设有第二抽水泵20,便于热水箱13内的热水进入热水腔11。出水口15处设有开关阀21,便于控制热水腔11内的热水。模具托盘4设为凹形结构,便于稳定模具托盘4上的模具件2。

具体的,一种模具加热结构,使用时,首先将模具件2放置于模具托盘4上,盖好密封盖19,启动旋转电机6,让模具件2在加热室3内旋转,开启高压喷气嘴10,蒸汽炉9产生的热蒸汽通过蒸汽腔7传递热能到模具件2上,同时开启第二抽水泵20,让热水箱13内的热水今天热水腔11内,对加热室3进行加热,多重加热,使得加热效果更好;并且热水腔11内的热水能够通过循环水管17进行循环加热,使得加热结构本体1更加环保,从而完成整个加热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