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条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1429发布日期:2018-11-02 23:0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色条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B15558.1-201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一部分:管材》和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中规定,外表面为黑色的聚乙烯管材沿纵向需要布置至少三条色条,以便于对聚乙烯管材进行识别,以及区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假冒产品。实际应用中,生产厂家基本都在聚乙烯管材上布置4条色条,但是如果大部分生产厂家都在聚乙烯管材上布置4条色条的话,那么就很难对聚乙烯管材的生产厂家进行区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对聚乙烯管材的生产厂家进行区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条挤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条挤出装置,所述色条挤出装置包括:料筒和设置在所述料筒上的色条进料管;

所述料筒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中空区域内设置有M个第一流道和N个第二流道,所述色条进料管的出口穿过所述料筒的外壁与所述M个第一流道的入口分别连通;

其中,对于所述M个第一流道中的第i个第一流道,所述第i个第一流道的出口与Li个第二流道的入口分别连通,所述M和所述Li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i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N为大于4的正整数;

所述料筒的内壁上沿径向设置有N个出料孔,所述N个出料孔与所述N个第二流道的出口一一对应连通。

可选地,所述色条进料管的出口到每个出料孔之间的流道长度相等。

可选地,每个第一流道的长度相等,每个第二流道的长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N个出料孔在所述料筒内壁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M个第一流道和所述N个第二流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平面与所述料筒的轴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M为3,所述N为6。

可选地,所述色条挤出装置还包括呈筒状的压板;

所述M个第一流道位于所述料筒的外壁和所述压板之间,所述N个第二流道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料筒的内壁之间;

对于所述M个第一流道中的第i个第一流道,所述第i个第一流道的出口穿过所述压板与所述Li个第二流道的入口分别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料筒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布置M个第一流道和N个第二流道,以在聚乙烯管材的外表面布置色条时,也即是在色条进料管进料时,通过M个第一流道对进料进行分流,得到M支分流。之后,再通过N个第二流道对M支分流的进料继续分流,进而通过料筒内壁上的N个出料孔在聚乙烯管材的外壁上布置色条,从而得到具有N条色条的聚乙烯管材。由于N为大于4的正整数,因此,通过具有N条色条的聚乙烯管材可以便于对聚乙烯管材的区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色条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色条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色条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色条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料筒;11:外壁;12:内壁;13:出料孔;2:色条进料管;3:第一流道;4:第二流道;5: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色条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色条挤出装置包括:料筒1和设置在料筒1上的色条进料管2,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中空区域内设置有M个第一流道3和N个第二流道4,色条进料管2的出口穿过料筒1的外壁与M个第一流道3的入口分别连通,料筒1的内壁上沿径向设置有N个出料孔13,N个出料孔13与N个第二流道4的出口一一对应连通。

其中,对于M个第一流道3中的第i个第一流道3,第i个第一流道3的出口与Li个第二流道4的入口分别连通,M和Li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i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N为大于4的正整数。

为了便于说明,参见图1,以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中空区域内设置有3个第一流道3和6个第二流道4为例进行说明。其中,3个第一流道包括a1-a2之间的流道、a1-a3-a4之间的流道和a1-a3-a5之间的流道,6个第二流道包括a2-b1之间的流道、a2-b2之间的流道、a4-b3之间的流道、a4-b4之间的流道、a5-b5之间的流道和a5-b6之间的流道。

其中,料筒1的内壁12呈圆柱状结构,料筒1的外壁11可以为圆柱状结构,也可以为方柱状结构,只要料筒1的内壁12和外壁11之间有一定距离,能够实现M个第一流道3和N个第二流道4的布置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色条进料管2的出口与M个第一流道3的入口的连接处、第i个第一流道的出口与Li个第二流道的入口的连接处,以及N个第二流道的出口与对应的出料孔之间的连接处均可以进行密封处理。比如,可以缠绕密封胶带,或者设置密封垫片以实现连接处的密封,避免进料的泄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中空区域可以设置有2个第一流道3和5个第二流道4,也即是M为2,N为5,此时L1=2,L2=3。其中,2个第一流道3和5个第二流道4在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分布可以如图2所示,当然,2个第一流道3和5个第二流道4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说明,参见图2,以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中空区域内设置有2个第一流道3和5个第二流道4为例进行说明。其中,2个第一流道包括a1-a2之间的流道和a1-a3之间的流道,5个第二流道包括a2-b1之间的流道、a2-b2之间的流道、a2-b3之间的流道、a3-b4-b5之间的流道和a3-b4-b6之间的流道。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3,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中空区域可以设置有3个第一流3和6个第二流道4,也即是M为3,N为6,此时,L1=L2=L3=2。其中,3个第一流3和6个第二流道4在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分布可以如图3所示。

为了便于说明,参见图3,以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中空区域内设置有3个第一流道3和6个第二流道4为例进行说明。3个第一流道包括a1-a2之间的流道、a1-a3-a4之间的流道和a1-a3-a5之间的流道,6个第二流道包括a2-b1之间的流道、a2-b2之间的流道、a4-b3之间的流道、a4-b4之间的流道、a5-b5之间的流道和a5-b6之间的流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料筒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M个第一流道和N个第二流道,在聚乙烯管材的外表面布置色条时,也即是在色条进料管进料时,通过M个第一流道对进料进行分流,得到M支分流。之后,再通过N个第二流道对M支分流的进料继续分流,进而通过料筒内壁上的N个出料孔在聚乙烯管材的外壁上布置色条,从而得到具有N条色条的聚乙烯管材,以便于对聚乙烯管材的区分。

通过料筒1的内壁12上的N个出料孔13在聚乙烯管材的外表面布置色条时,为了避免N条色条之间存在颜色不均匀现象,色条进料管2的出口到每个出料孔13之间的流道长度可以相等。此时,每个出料孔13的压力近似相等,从而可以得到N条颜色均匀的色条。优选地,为了方便第一流道3和第二流道4的设计,每个第一流道3的长度可以相等,每个第二流道4的长度可以相等,从而可以保证色条进料管2的出口到每个出料孔13之间的流道长度相等。其中,每个第一流道3的截面积和每个第二流道4的截面积可以相等。

进一步地,参见图3,在通过N个出料孔13在聚乙烯管材的外表面布置色条时,为了避免聚乙烯管材的外壁布置的色条出现扎堆现象,N个出料孔在料筒1内壁的圆周上可以均匀分布,以保证聚乙烯管材的外壁上任意相邻两条色条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聚乙烯管材的外壁布置的色条更为美观。比如,在料筒1的内壁12上布置有5个出料孔13时,任意相邻两个出料孔13之间的圆周角为72度。比如,该5个出料孔所在的角度分别为0度、72度、144度、216度和288度。在料筒1的内壁12上布置有6个出料孔13时,任意相邻两个出料孔13之间的圆周角为60度。比如,该6个出料孔所在的角度分别为0度、60度、120度、180度、240度和300度。

在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布置第一流道3和第二流道4时,为了降低料筒1的用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M个第一流道3和N个第二流道4布置在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料筒1的轴向垂直,此时,料筒1的长度可以略大于第一流道3的管径或第二流道4的管径。而在第一流道3和第二流道4沿料筒1的轴向分布时,料筒1的长度远大于第一流道3或第二流道4的管径,因此,将M个第一流道3和N个第二流道4布置在同一平面时,缩短了料筒1的长度,降低了料筒1的用料。

当然,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个第一流道3和N个第二流道4还可以沿料筒1的轴向分布,只要保证料筒1的内壁上的N个出料孔所在平面与料筒1的轴向垂直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第一流道3或第二流道4沿料筒1的轴向分布时,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第一流道3的管径或者第二流道4的管径。而在第一流道3和第二流道4沿料筒1的径向分布时,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的距离远大于第一流道3的管径或者第二流道4的管径,因此,M个第一流道3和N个第二流道4沿料筒1的轴向分布时,减小了料筒1的管径,降低了料筒1的用料,此时,料筒1的管径可以为聚乙烯管材的管径与第一流道3的管径或第二流道4的管径之和。

在料筒1的外壁11和内壁12之间布置第一流道3和第二流道4时,为了避免进料在重力作用下造成第一流道3和第二流道4发生切斜,从而造成第一流道3与色条进料管的出口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第二流道4的出口与出料孔13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或者第一流道3的出口与第二流道4的进口的连接处发生倾斜,参见图4,色条挤出装置还包括呈筒状的压板5,M个第一流道3位于料筒1的外壁11和压板5之间,N个第二流道4位于压板5和料筒1的内壁12之间,对于M个第一流道3中的第i个第一流道3,第i个第一流道3的出口穿过压板5与Li个第二流道4的入口分别连通。也即是,压板5固定在第一流道3的出口和第二流道4的入口的连接处,此时,第一流道3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料筒1的外壁11和压板5进行承重,第二流道4分别通过压板5和料筒1的内壁12进行承重,从而避免第一流道3和第二流道4发生切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料筒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中空区域设置呈圆筒状结构的压板,进而在外壁和压板之间布置M个第一流道,以通过外壁和压板承担M个第一流道的重量,以及M个第一流道内进料的重量;在压板和内壁之间布置N个第二流道,以通过压板和内壁承担N个第二流道的重量,以及N个第二流道内进料的重量。为了保证聚乙烯管材的外壁布置的色条更为均匀且更为美观,色条进料管的出口至每个出料孔的流道长度相等,且N个出料孔沿料筒的圆周均匀分布。这时,可以通过料筒的内壁上设置的N个出料孔在聚乙烯管材的外壁布置N个色条,以实现与其他聚乙烯管材的区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