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1827发布日期:2019-11-05 21:4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行业使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废气收集装置,废气有效收集都是在注塑机对空排料产生废气的时间段。对空排料一般都在注塑设备开机关机时操作,只占设备使用很少一部分,设备使用多数时间是注塑生产过程。而注塑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是通过模具分型面排气槽进行排气,排气槽分布在模具四周,废气快速往模具四个方向排出,废气收集器无法有效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注塑生产过程中VOC废气无法有效地收集,提供一种新型的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包含有,模具本体、排气钢、真空发生器及废气收集器,所述模具本体的内部形成有模具型腔,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有沿着所述模具型腔均匀分布的多个本体容置通孔且各所述本体容置通孔均与所述模具型腔相连通,其中,每一个所述本体容置通孔的内部均容置有一个所述排气钢且所述排气钢具有面向所述模具型腔的进气端及背向所述模具型腔的出气端,每一个所述排气钢又均对应有一个所述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具有与所述排气钢的出气端通过管路相连接的负压端,所述真空发生器还具有与所述废气收集器通过管路相连接的排气端。

作为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模具本体具有本体顶面及本体底面,所述模具型腔被置于所述本体顶面与所述本体底面间,各所述本体容置通孔均自所述本体顶面始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

作为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分别与各所述真空发生器相连接。

作为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容置通孔的内径为20mm,所述排气钢的外径为20mm,所述排气钢中微孔的内径为7μm。

作为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钢的型号为PM-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所述模具本体取消分型面常规通用的排气槽,以防止废气通过排气槽外溢;(2)利用所述排气钢的气体渗透性结合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排气功能,迅速将所述模具型腔内的VOC废气送至所述废气收集器,在注塑生产过程中实现废气完全、集中收集。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图中示出的是一种注塑模内收集废气的环保装置。所述环保装置主要由模具本体1、排气钢2、真空发生器3、控制阀4及废气收集器5等部件组成。所述模具本体1具有本体顶面、本体底面及连接所述本体顶面与所述本体底面的本体侧面。所述本体侧面上无排气槽设计,以防止废气通过排气槽外溢。所述模具本体1的内部形成有模具型腔(图中未示)。所述模具型腔被置于所述本体顶面与所述本体底面间。所述模具本体1上形成有沿着所述模具型腔均匀分布的多个本体容置通孔10。各所述本体容置通孔10均自所述本体顶面始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至所述模具型腔。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容置通孔10的数量为8个。

每一个所述本体容置通孔10的内部均容置有一个所述排气钢2且所述排气钢2具有面向所述模具型腔的进气端及背向所述模具型腔的出气端。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钢2的型号为PM-35(日本新东SINTO生产)。所述本体容置通孔10的内径为20mm。所述排气钢2的外径为20mm。所述排气钢2中微孔的内径为7μm。利用所述排气钢2的结构特性,VOC废气能够顺利地通过微孔,而发泡熔体止于微孔不会被排出。

每一个所述排气钢2又均对应有一个所述真空发生器3。所述真空发生器3具有与所述排气钢2的出气端通过管路相连接的负压端。所述真空发生器3还具有与所述废气收集器5通过管路相连接的排气端30。

所述控制阀4分别与各所述真空发生器3相连接。所述控制阀4用于统一控制各所述真空发生器3的开启与关闭。

工作过程:当所述注塑设备进行注射动作时,所述控制阀4将各所述真空发生器3打开,通过所述排气钢2将模所述模具型腔的空气排出接近负压,此时大量溢出VOC气体通过所述排气钢2迅速吸出并从所述排气端30送入所述废气收集器5中,实现注塑过程中模内废气收集环保处置。注射动作完成,所述控制阀4停止各所述真空气发生器3。

而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