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顶针板快速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1914发布日期:2020-09-18 20:41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模具顶针板快速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顶针板快速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模具装配和拆卸时,通常存在顶针板上顶针、斜顶等顶出配件的拆装工作。其中,顶针板依靠复位杆与公模板相连,复位杆上套装位于顶针板和公模板之间的复位弹簧。在拆装上述顶出配件时,需要克服复位弹簧的弹簧力,将顶针板靠向公模板才可进行操作。目前,常见的将顶针板靠向公模板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如图3所示,是使用c形夹,夹住公模板与顶针板后,通过转动c形夹上的螺杆,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使顶针板靠向公模板。该方式中的c形夹体积较大,常与模具上的其他结构相干涉,使用起来极其不便。

另一种如图4所示,是在每套模具的公模板、顶针板等结构件上,对应设置螺丝孔及螺丝过孔,然后使用至少两个工艺螺丝穿过顶针板上的螺丝过孔,再拧到公模板上的螺丝孔上。当拧动工艺螺丝时,工艺螺丝的头部可克服弹簧力,带动顶针板向公模板靠拢。该方式,不仅需加工较多的螺丝孔和螺丝过孔,加工繁琐且成本较高,而且带动顶针板靠向公模板的过程,耗时比较长,影响拆装效率;另外,因所使用的工艺螺丝多隐藏在模具内,结构并不显眼,常会出现在模具装配完成后忘记拆卸工艺螺丝的情况,引起合模时母模与顶针相撞的事件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醒目,减少螺孔加工,使用较为方便且利于提高拆装效率的模具顶针板快速拆装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模具顶针板快速拆装工具,包括与复位杆的顶端螺纹连接的施力螺杆,所述施力螺杆上沿远离所述复位杆方向依次安装有模板支撑体和旋转施力体,所述旋转施力体上设有与所述施力螺杆配合的施力螺孔,所述模板支撑体上设有与所述施力螺杆对应的支撑防偏过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板支撑体上设有与所述复位杆的顶端对应的伸出避让通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力螺杆上位于所述支撑防偏过口靠近所述复位杆的一侧安装有支撑防脱螺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力螺杆伸出所述旋转施力体的上端设有螺杆拆装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力螺杆上位于所述模板支撑体和所述旋转施力体之间套装有减磨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模具顶针板快速拆装工具,包括与复位杆的顶端螺纹连接的施力螺杆,所述施力螺杆上沿远离所述复位杆方向依次安装有模板支撑体和旋转施力体,所述旋转施力体上设有与所述施力螺杆配合的施力螺孔,所述模板支撑体上设有与所述施力螺杆对应的支撑防偏过口。本实用新型以所述模板支撑体支撑在公模板上,通过旋转所述施力螺杆,使其与复位杆螺纹连接。当转动所述旋转施力体时,施力螺杆产生的轴向位移可将复位杆向上提升,实现顶针板靠向公模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醒目,减少螺孔加工,使用较为方便且利于提高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使用c形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使用工艺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模板;2-顶针板;21-复位杆;22-复位弹簧;3-施力螺杆;31-螺杆拆装部;32-支撑防脱螺母;4-模板支撑体;41-支撑防偏过口;42-伸出避让通道;5-旋转施力体;51-施力螺孔;6-减磨体;7-c形夹;8-工艺螺丝;81-螺丝孔;82-螺丝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模具顶针板2快速拆装工具,包括与复位杆21的顶端螺纹连接的施力螺杆3,所述施力螺杆3上沿远离所述复位杆21方向依次安装有模板支撑体4和旋转施力体5,所述旋转施力体5上设有与所述施力螺杆3配合的施力螺孔51,所述模板支撑体4上设有与所述施力螺杆3对应的支撑防偏过口41。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所述模板支撑体4支撑在公模板1上,先操作所述施力螺杆3与所述复位杆21的顶端螺纹连接,然后操作所述旋转施力体5靠向所述模板支撑体4旋转。当所述旋转施力体5与所述模板支撑体4接触后,所述旋转施力体5在所述施力螺杆3上的轴向活动被限制。所述旋转施力体5后续的旋转作用,会转化为所述施力螺杆3的轴向活动;此处,因所述施力螺杆3与所述复位杆21的顶端、所述施力螺孔51同时形成螺纹连接,所以所述复位杆21顶端的螺孔与所述施力螺孔51的螺纹是一致的,在所述旋转施力体5的旋转带动所述施力螺杆3轴向活动时,所述施力螺杆3不会脱离所述复位杆21的顶端,反而螺纹连接会更为牢固。这样所述施力螺杆3的轴向活动,就带动所述复位杆21向上运动,最终克服复位弹簧22的弹簧力,使得顶针板2靠向所述公模板1。在拆装工作结束后,按上述相反动作将顶针板2复位即可。

其中,所述支撑防偏过口41的设置,使得所述模板支撑体4不至于偏离所述施力螺杆3太多,而影响对所述旋转施力体5的限制。

优选地,所述模板支撑体4上设有与所述复位杆21的顶端对应的伸出避让通道42。当所述施力螺杆3向上带动所述复位杆21时,所述伸出避让通道42可为所述复位杆21伸出所述公模板1的顶端提供避让空间,利于顶针板2的顺利靠拢。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所述模板支撑体4优选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顶端固定设置一圆盘,圆盘中心开设所述支撑防偏过口41即可。

优选地,所述施力螺杆3伸出所述旋转施力体5的上端设有螺杆拆装部31,所述螺杆拆装部31可以为内六角或者外六角结构等,当使用为内六角或者外六角结构时,所述施力螺杆3与所述螺杆拆装部31可直接选用现有螺栓,利于简化本实施例的制造。本实施例所述旋转施力体5也优选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底端固定设置一个圆盘,圆盘中心开设所述施力螺孔51。所述旋转施力体5筒状结构的内腔,也形成所述螺杆拆装部31下行的避让空间,有助于减小所述施力螺杆3的整体长度。

本实施例所述施力螺杆3上位于所述模板支撑体4和所述旋转施力体5之间套装有减磨体6。所述旋转施力体5与所述模板支撑体4的直接接触,可能受两者接触面加工成型的形状影响,在所述旋转施力体5旋转时,两者之间容易出现较严重的摩擦,进而影响顺利旋转和结构件自身结构。本实施例增加所述减磨体6用以代替所述模板支撑体4,而作为与所述旋转施力体5接触摩擦的直接结构,降低摩擦对旋转操作的影响和对结构件自身的磨损。所述减磨体6可以为加工有光滑环面的环状体、现有平垫圈或者现有不可分离式轴承等。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施力螺杆3上位于所述支撑防偏过口41靠近所述复位杆21的一侧安装有支撑防脱螺母32。在不使用时,所述支撑防偏过口41作为径向限位,使所述模板支撑体4不会偏离所述施力螺杆3过大,所述支撑防脱螺母32作为轴向限位,使所述模板支撑体4不会掉出所述施力螺杆3,这样可方便整体放置。在使用时,可提前将所述支撑防脱螺母32脱下,或者将所述支撑防脱螺母32拧到与所述支撑防偏过口41较远的位置,使其在所述施力螺杆3带动所述复位杆21升起的过程中,不会与所述支撑防偏过口41处的结构发生干涉。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时在所述公模板1上存在明显的模板支撑体4和旋转施力体5的结构,结构醒目,不易忽视,故不易发生将本实施例忘拆的情况。模具上仅顶针板2上的所述复位杆21加工有螺孔,其他部件上无需孔和螺纹的加工,螺孔加工明显减少。使用时将所述施力螺杆3与所述复位杆21的顶端螺纹连接后,持续拧动所述旋转施力体5,即可实现所述顶针板2向所述公模板1靠拢。且所述旋转施力体5相比工艺螺丝8的头部体积更大,无需借助扳手而可直接进行拧动操作,使用较为方便且利于提高拆装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