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胚输送装置及瓶胚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71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运输通道14、第二运输通道15分别与理胚机连通,所述合流通道16与吹瓶机连通。上述瓶胚机,解决了理胚机与吹瓶机之间产速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并列式的瓶胚输送方式,使得产速较快的吹瓶机能与产速较慢的理胚机匹配,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产量,采用上述瓶胚输送装置匹配吹瓶机与理胚机之间的产量差距,结构简单紧凑。
[004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瓶胚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上游机器输送瓶胚进入至少两个运输通道;
[0045]瓶胚沿着运输通道到达合流口 ;
[0046]瓶胚通过合流口后进入合流通道16 ;
[0047]瓶胚沿着合流通道16进入下游机器。
[0048]上述瓶胚输送装置及瓶胚输送方法,主要针对上游低速机器与下游高速机器之间的产量差距,当上游低速机器输送瓶胚进入多个运输通道后,各运输通道的瓶胚将经过合流口汇入合流通道16中,瓶胚随着合流通道16进入下游高速机器中,采用并列式的瓶胚输送方式,达到成倍的输送流量,解决了上游机器与下游机器之间的产量差距的难题。
[0049]所述瓶胚输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瓶胚沿着合流通道16进入下级运输通道,瓶胚沿着下级运输通道到达下级合流口,通过下级合流口后进入至少两个下级合流通道,瓶胚沿着下级合流通道进入下游机器。若经过一次合流后的瓶胚输送流量仍无法与下游低速机器匹配,则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多次的合流。
[0050]实施例二
[005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分流通道21、第二分流通道22、运输通道20,所述运输通道20的末端设有分流口 24,运输通道20通过分流口 24分别与第一分流通道21、第二分流通道22连通,该运输通道20、第一分流通道21、第二分流通道22的宽度均小于瓶胚的支撑环I尺寸且大于瓶胚的胚体2尺寸。随着生产设备高产量高速度的发展趋势,瓶胚输送装置的长度被成倍放大,势必造成设备外形巨大,带来一系列问题:原有的厂房空间不能满足高产量的理胚设备占地要求,从而需要投入大量的厂房建设资源,耗时费钱;机器设备超长的零部件结构,不仅刚度差,而且不利于加工,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大规模的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困难;长距离的瓶胚输送导致其连续性及稳定性下降,而该瓶胚输送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使得高配额的瓶胚输送变得简单易行。
[00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瓶胚输送装置还包括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挡住或打开所述第一分流通道21,当切换机构挡住第一分流通道21时,瓶胚从第二分流通道22通过;当切换机构打开第一分流通道21时,瓶胚从第一分流通道21通过,通过切换机构使瓶胚有序地进行分流。
[00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螺杆23、驱动机构,所述螺杆23设置在运输通道20的一侧,螺杆23沿着运输通道20的输送方向延伸至第一分流通道21,螺杆23上位于分流口 24的位置处设有凸出的遮挡部25,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螺杆23转动,通过螺杆23转动,所述遮挡部25挡住或打开第一分流通道21。上述瓶胚输送装置,驱动机构带动螺杆23旋转,瓶胚依次从前一个螺槽滑入后一个螺槽,呈波浪线运动,瓶胚进入运输通道20并到达分流口 24后进行分流,随着螺杆23的旋转,当第一分流通道21被遮挡部25挡住时,瓶胚将滑入第二分流通道22 ;当遮挡部25转至离开第一分流通道21,第一分流通道21被打开时,瓶胚将滑入第一分流通道21,从而实现分流的目的,很好地匹配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之间的输送矛盾,为瓶胚的输送提供了保障。
[00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23位于分流口 24位置处的杆径增大,以形成凸出的遮挡部25,使得螺杆23成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合理。进一步的,所述螺杆23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运输通道20至分流口 24处逐渐增大,从分流口 24处至第一分流通道21逐渐减小,变距螺杆使得各个瓶胚的距离可以拉开,把连续排列的瓶子分开运送,分流口 24处的螺距最大,能够有效避免瓶胚在分流口 24处时发生卡胚现象。
[005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瓶胚机,包括理胚机、结晶机、上述瓶胚输送装置,所述运输通道20与理胚机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通道21、第二分流通道22分别与结晶机连通。上述瓶胚机,解决了理胚机与结晶机之间产速不一致的问题,现有的理胚机产速较快,而结晶机产速较慢,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产量,采用上述瓶胚输送装置匹配理胚机与结晶机之间的产量差距,为高产量的瓶胚输送提供保障。
[005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瓶胚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上游机器输送瓶胚进入运输通道20 ;
[0058]瓶胚沿着运输通道20到达分流口 24 ;
[0059]瓶胚通过分流口 24后进入至少两个分流通道;
[0060]瓶胚沿着分流通道进入下游机器。
[0061]上述瓶胚输送装置及瓶胚输送方法,主要针对上游高速机器与下游低速机器之间的产量差距,当上游高速机器输送瓶胚进入运输通道20后,到达分流口 24的瓶胚将进入各个分流通道中,瓶胚随着分流通道进入下游低速机器中,采用并列式的瓶胚输送方式,能成倍增加输送能力,匹配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之间的输送矛盾,使得高配额的瓶胚输送变得简单易行。
[0062]所述瓶胚输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瓶胚沿着分流通道进入下级运输通道,瓶胚沿着下级运输通道到达下级分流口,通过下级分流口后进入至少两个下级分流通道,瓶胚沿着下级分流通道进入下游机器。若经过一次分流后的瓶胚输送速度仍无法与下游低速机器匹配,则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多次的分流。
[0063]实施例三
[0064]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两个机械手在轨道两侧对瓶胚进行合流,两个机械手能完成复合运动(即以其一端为中心的转动运动及机械手的伸缩运动),通过复合运动夹持瓶胚并将瓶胚从各个运输通道输送至合流通道中,实现合流的目的。
[0065]实施例四
[0066]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两个机械手在轨道两侧对瓶胚进行分流,两个机械手能完成复合运动(即以其一端为中心的转动运动及机械手的伸缩运动),通过复合运动夹持瓶胚并将瓶胚输送至下级分流通道中,实现分流的目的。
[006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合流通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汇合形成合流口,合流通道通过合流口分别与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连通,该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合流通道的宽度均小于瓶胚的支撑环尺寸且大于瓶胚的胚体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挡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运输通道,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挡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二运输通道,第一螺杆沿着第一运输通道延伸至合流通道,第二螺杆沿着第二运输通道延伸至合流通道,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向外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第一运输通道至合流口处逐渐增大,从合流口处至合流通道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螺杆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第二运输通道至合流口处逐渐增大,从合流口处至合流通道逐渐减小。4.一种瓶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理胚机、吹瓶机、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分别与理胚机连通,所述合流通道与吹瓶机连通。5.一种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流通道、第二分流通道、运输通道,所述运输通道的末端设有分流口,运输通道通过分流口分别与第一分流通道、第二分流通道连通,该运输通道、第一分流通道、第二分流通道的宽度均小于瓶胚的支撑环尺寸且大于瓶胚的胚体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挡住或打开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当切换机构挡住第一分流通道时,瓶胚从第二分流通道通过;当切换机构打开第一分流通道时,瓶胚从第一分流通道通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螺杆、驱动机构,所述螺杆设置在运输通道的一侧,螺杆沿着运输通道的输送方向延伸至第一分流通道,螺杆上位于分流口的位置处设有凸出的遮挡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螺杆转动,通过螺杆转动,所述遮挡部挡住或打开第一分流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位于分流口位置处的杆径增大,以形成凸出的遮挡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运输通道至分流口处逐渐增大,从分流口处至第一分流通道逐渐减小。10.一种瓶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理胚机、结晶机、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所述运输通道与理胚机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通道、第二分流通道分别与结晶机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胚输送装置及瓶胚机,所述瓶胚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合流通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汇合形成合流口,合流通道通过合流口分别与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连通,该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合流通道的宽度均小于瓶胚的支撑环尺寸且大于瓶胚的胚体尺寸。上述瓶胚输送装置,主要针对上游低速机器与下游高速机器之间的产量差距,当上游低速机器输送瓶胚进入运输通道后,各运输通道的瓶胚将经过合流口汇入合流通道中,瓶胚随着合流通道进入下游高速机器中,采用并列式的瓶胚输送方式,能成倍增加输送能力,使得高配额的瓶胚输送变得简单易行。
【IPC分类】B29C49/42, B29C31/08
【公开号】CN204622566
【申请号】CN201520175981
【发明人】吴志刚, 牛凤莲, 刘玲
【申请人】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