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430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动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小型燃油锅炉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崛起,为适应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能独立供热的中小型燃油锅炉需求日盛。独立供热锅炉房,传统的设计是建立单独的构筑物,并且将锅炉、给油系统、给水系统分开单独设置,除了锅炉房外,还设有若干辅助房间,如水质处理间、水泵水箱间、日用油箱间等,这样不仅投资费用大,并且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给油系统、给水系统和燃油蒸汽锅炉集成组合安装在一起的锅炉供热装置,可以大大降低投资费用、节约土地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包括全自动供油系统、全自动给水系统、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和压力控制式分气缸,全自动供油系统包括回油管路接口、供油管路接口和支脚,全自动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管路接口和支脚,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包括回油管路接口、供油管路接口、给水管路接口、蒸汽出口和底座,压力控制式分气缸包括蒸汽进口,所述的全自动供油系统上的回油管路接口通过回油管路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上的回油管路接口连接并连通,供油管路接口通过供油管路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上的供油管路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的全自动给水系统上的给水管路接口通过给水管路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上的给水管路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的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上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输出管路与压力控制式分气缸上的蒸汽进口连接并连通,其特点是还包括一个固定平台,全自动供油系统、全自动给水系统、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集成组合安装在固定平台上。
上述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平台为一长方形框架结构,由框架、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组成。
上述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其中,所述的框架的两长边为角钢构件、两短边为槽钢构件,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和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各包括焊接在框架的角钢边上的两根缺口朝下的槽钢构件,其中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与框架的一侧短边共用一根槽钢,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与框架的另一侧短边共用一根槽钢,各底架的两根槽钢之间各连接有两块长条形钢板。
上述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的宽度与全自动给水系统的支脚的宽度相适配,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的宽度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的宽度相同并同样与全自动供油系统的支脚的宽度和/或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的底座的宽度相适配。
上述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其中,在所述的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的各槽钢边上各设有若干个槽孔,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上的若干个槽孔的位置与全自动给水系统的支脚相适配,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上的若干个槽孔的位置相同并同样与全自动供油系统的支脚和/或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的底座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全自动给油系统、全自动给水系统、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集成组合为一体,占地面积小,节约了土地资源;该装置可以在高层建筑内或主体建筑的适当地方安放,例如,它可以安放在主楼顶上、主楼技术夹层、主楼地下层、裙房底层、裙房地下层、裙房顶层,也可以安放在油田矿井或者露天安放;2、由于本实用新型是整体配套出厂,而且根据供热负荷的大小设计有不同规格的产品,能满足客户对额定蒸发量小于1.6吨/小时,工作压力小于1.0兆帕,饱和蒸汽温度小于184℃的蒸汽锅炉或类似的热水锅炉的需求。用户只要确定供热负荷就可以选择该产品,为用户节省了投资费用,以及辅机配套、设备选型的麻烦;3、在野外作业时,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固定平台直接固定后即可投入使用,方便快捷;4、安装方便,只要确定该装置提供的固定平台的位置就可以进行安装,减少了辅机设备的安装以及设备基础定位的麻烦,在施工现场只要求接通水、电、油,该装置即可投入运行;5、由于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的宽度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的宽度相同,并且槽孔的位置相同,都同样与全自动供油系统的支脚和/或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的底座相适配,所以全自动供油系统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这样就使建设方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选,以节省投资费用和方便操作。


图1a、图1b、图1c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主视图,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图1c为图1a的F-F向视图;图2a、图2b、图2c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全自动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主视图,图2b为图2a的俯视图,图2c为图2a的侧视图;图3a、图3b、图3c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全自动给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主视图,图3b为图3a的俯视图,图3c为图3a的侧视图;图4a、图4b、图4c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主视图,图4b为图4a的俯视图,图4c为图4a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压力控制式分汽缸的结构示意图;图6a、图6b、图6c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固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为主视图,图6b为图6a的俯视图,图6c为图6a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a、图1b、图1c,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由全自动供油系统1、全自动给水系统2、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压力控制式分气缸4和固定平台5相互连接组成,全自动供油系统1通过供油管路6和回油管路7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相连;全自动给水系统2通过给水管路8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相连;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还通过蒸汽输出管路9和压力控制式分气缸4相连;全自动供油系统1、全自动给水系统2、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集成组合安装在固定平台5上。
参见图2a、图2b、图2c,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全自动供油系统1,包括日用油箱101、设置在日用油箱101上部外侧的自动控制箱102、设置在日用油箱101外侧的磁翻转液位计103、设置在日用油箱101底下的输油泵104、连接输油泵104与日用油箱101的进油管路105、设置在进油管路105上的压力表106、设置在日用油箱101上部的回油管路接口107、设置在日用油箱101外侧上端的溢流油管108、设置在日用油箱101外侧下端的排污球阀109、与排污球阀109连接的排污管110,设置在日用油箱101外侧下端的供油管路接口111、用于支撑日用油箱101的支脚112,供油管路接口111连接供油管路6并通过供油管路6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相连;回油管路接口107连接回油管路7并通过回油管路7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相连。
参见图3a、图3b、图3c,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全自动给水系统2,包括给水箱201、设置在给水箱201外侧的控制箱202和水位计203及溢流管路204、设置在给水箱201下部一侧的全自动水处理装置205、连接全自动水处理装置205和给水箱201的进水管路206、设置在给水箱201下部一侧的给水泵207、连接给水泵207和给水箱201的出水管路208、设置在给水泵207下部一侧的给水管路接口209、安装在给水管路接口209内侧的压力表210、设置在给水箱201下部一侧的排污球阀211、与排污球阀211连接的排污管212、用于支撑给水箱201的支脚213;给水管路接口209连接给水管路8并通过给水管路8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相连。
参见图4a、图4b、图4c,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包括锅炉本体301、安装在锅炉本体301上部外侧的防爆式液位显示计302和控制仪表箱303、设置在锅炉本体301中部的燃烧器304、用于支撑锅炉本体301的底座305、安装在底座305上并与锅炉本体301上部的烟道口连通的烟囱306、设置在锅炉本体301底部的给水管路接口307和排污管路308、设置在锅炉本体301上部的蒸汽出口309和蒸汽压力表310以及安全阀311、设置在燃烧器304外侧的供油管路接口312和回油管路接口313;给水管路接口307连接给水管路8并通过给水管路8和全自动给水系统相连;供油管路接口312连接供油管路6并通过供油管路6与全自动供油系统1相连;回油管路接口313连接回油管路7并通过回油管路7与全自动供油系统1相连;蒸汽出口309连接蒸汽输出管路9并通过蒸汽输出管路9与压力控制式分汽缸5相连。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压力控制式分汽缸4,包括分汽缸401、设置在分汽缸401上部的蒸汽进口402、蒸汽出口403、安全阀404和压力表405、设置在分汽缸401下部的排污管路406及支脚407;蒸汽进口402连接蒸汽输出管路9并通过蒸汽输出管路9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相连。
参见图6a、图6b、图6c,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的固定平台5,为一长方形框架结构,由框架601、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603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组成。框架601的两长边为角钢构件、两短边为槽钢构件,各底架各包括焊接在框架601的角钢边上的两根缺口朝下的槽钢构件,各底架的两根槽钢之间各连接有两块长条形钢板605。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的宽度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的宽度相同。各底架的各槽钢边上各设有若干个槽孔606,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603上的若干个槽孔606的位置与全自动给水系统2的支脚213相适配,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上的若干个槽孔606的位置相同并同样与全自动供油系统1的支脚112和/或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的底座305相适配。
在工作中,燃油通过管道和输油泵送人日用油箱101,由于日用油箱101采用高位布置,利用重力的原理,将燃油从日用油箱101通过供油管路6经燃烧器304上的供油管路接口312送至燃烧器304,多余的部分燃油从燃烧器304上的回油管路接口313经过回油管路7返回至日用油箱101。
给水经过全自动水处理装置205软化后进入水箱201,然后从水箱201经出水管路208由给水泵207经给水管路接口209、给水管路8、给水管路接口307打进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内。给水泵207的开和关根据锅炉内的水位高低信号通过控制箱发出指令进行控制。
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的燃烧调节根据蒸汽压力实行分段调节,冷炉运行时,一段火燃烧,锅炉启压后,则可切人到二段火燃烧。当锅炉燃烧达到满负荷运行,汽压不断上升,达到额定上限工作压力值的90%~95%时,则自动切回到一段火燃烧。如压力继续上升,达到上限工作压力值,则自动停炉。经过一段时间压力下降,恢复正常压力值时,又能自动进入一段火燃烧,恢复其自动调节性能。这样周而复始,来完成燃烧负荷的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包括全自动供油系统(1)、全自动给水系统(2)、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和压力控制式分气缸(4),全自动供油系统(1)包括回油管路接口(107)、供油管路接口(111)和支脚(112),全自动给水系统(2)包括给水管路接口(209)和支脚(213),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包括回油管路接口(313)、供油管路接口(312)、给水管路接口(307)、蒸汽出口(309)和底座(305),压力控制式分气缸(4)包括蒸汽进口(402),所述的全自动供油系统(1)上的回油管路接口(107)通过回油管路(7)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上的回油管路接口(313)连接并连通,供油管路接口(111)通过供油管路(6)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上的供油管路接口(312)连接并连通;所述的全自动给水系统(2)上的给水管路接口(209)通过给水管路(8)与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上的给水管路接口(307)连接并连通;所述的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上的蒸汽出口(309)通过蒸汽输出管路(9)与压力控制式分气缸(4)上的蒸汽进口(402)连接并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固定平台(5),全自动供油系统(1)、全自动给水系统(2)、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集成组合安装在固定平台(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平台(5)为一长方形框架结构,由框架(601)、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603)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601)的两长边为角钢构件、两短边为槽钢构件,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和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603)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各包括焊接在框架(601)的角钢边上的两根缺口朝下的槽钢构件,其中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与框架(601)的一侧短边共用一根槽钢,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与框架(601)的另一侧短边共用一根槽钢,各底架的两根槽钢之间各连接有两块长条形钢板(6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603)的宽度与全自动给水系统(2)的支脚(213)的宽度相适配,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的宽度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的宽度相同并同样与全自动供油系统(1)的支脚(112)的宽度和/或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的底座(305)的宽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603)、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的各槽钢边上各设有若干个槽孔(606),全自动给水系统底架(603)上的若干个槽孔(606)的位置与全自动给水系统(2)的支脚(213)相适配,全自动供油系统底架(602)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底架(604)上的若干个槽孔(606)的位置相同并同样与全自动供油系统(1)的支脚(112)和/或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3)的底座(305)相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集成组合式锅炉供热装置,包括全自动供油系统、全自动给水系统、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和压力控制式分气缸,其特点是,还包括一个固定平台。全自动供油系统、全自动给水系统、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集成组合安装在固定平台上。具有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节省投资费用、安装灵活方便快捷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在高层建筑内或主体建筑的适当地方安放。
文档编号F23K5/02GK2545490SQ02217469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7日
发明者阎永胜 申请人:上海赫斯特华中锅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