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7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喷淋管、冲击净化池,进气口、出气口均设在壳体的上部,其特征是,壳体分为喷淋室、冲击净化池及脱雾室,进气口下方安装换热管,换热管下部为喷淋室,喷淋室内装有喷淋管及交错排列的塔板,喷淋室底部与冲击净化池相连,脱雾室下端与冲击净化池相通,脱雾室上端与换热管相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出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结构简单,一方面它能有效提高锅炉除尘脱硫效率,压缩了设备体积;另一方面它在降低进气口高温烟气对除尘装置的热腐蚀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出气口处烟温降低现象。
【专利说明】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有喷淋式、冲击净化式、水膜式等,使用过程中,高温烟气对这些除尘装置会产生热腐蚀,特别是进烟口温度升高,热腐蚀严重,另外喷淋式、冲击净化式等湿法除尘往往会降低出烟的温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减少设备热腐蚀的进出气换热除尘
目.ο
[0004]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喷淋管、冲击净化池,进气口、出气口均设在壳体的上部,其特征是,壳体分为喷淋室、冲击净化池及脱雾室,进气口下方安装换热管,换热管下部为喷淋室,喷淋室内装有喷淋管及交错排列的塔板,喷淋室底部与冲击净化池相连,脱雾室下端与冲击净化池相通,脱雾室上端与换热管相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出气口连通。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锅炉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壳体后,首先经过换热管进行换热,然后进入塔板喷淋室被喷淋管喷出的净化液进行洗涤脱硫除尘,最后由冲击净化池冲击净化后,再经脱雾室,进入到换热管中,最后从出气口排出,换热管一可以降低进烟气的温度,二可以提升排出烟气的温度。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结构简单,一方面它能有效提高锅炉除尘脱硫效率,压缩了设备体积;另一方面它在降低进气口高温烟气对除尘装置的热腐蚀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出气口处烟温降低现象。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包括壳体4、喷淋管8、冲击净化池5,进气口 1、出气口2均设在壳体4的上部,其特征是,壳体4分为喷淋室7、冲击净化池5及脱雾室6,进气口 I下方安装换热管9,换热管9下部为喷淋室7,喷淋室7内装有喷淋管8及交错排列的塔板3,喷淋室7底部与冲击净化池5相连,脱雾室6下端与冲击净化池5相通,脱雾室6上端与换热管9相通,换热管9的另一端与出气口 2连通。
【权利要求】
1.一种进出气换热除尘装置,包括壳体(4)、喷淋管(8)、冲击净化池(5),进气口(1)、出气口(2)均设在壳体(4)的上部,其特征在于:壳体(4)分为喷淋室(7)、冲击净化池(5)及脱雾室(6),进气口(I)下方安装换热管(9),换热管(9)下部为喷淋室(7),喷淋室(7)内装有喷淋管(8 )及交错排列的塔板(3 ),喷淋室(7 )底部与冲击净化池(5 )相连,脱雾室(6 )下端与冲击净化池(5)相通,脱雾室(6)上端与换热管(9)相通,换热管(9)的另一端与出气口(2)连通。
【文档编号】B01D53-48GK204285496SQ201420675946
【发明者】周冠, 谌向阳, 熊辉 [申请人]江西致远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