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蓄热式混合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421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高效蓄热式混合燃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在工业炉窑中以煤气为能源的蓄热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以燃气为能源的工业炉窑通过燃烧器将引入的燃气点燃后转化为所需热能,燃烧器的结构型式和工作状态直接关系燃气燃烧效率和使用寿命。工业炉窑常规配置一对燃烧器交替工作,即同一时段仅由一只引入燃气燃烧,另一只作为废烟气的排出通道,到设定时间后即转换功能。目前,中、低温工业炉窑中应用最多的是含有蓄热体的燃烧器,现有技术的蓄热式燃烧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燃气、助燃空气和烟气都作换向结构,另一种结构仅助燃空气和烟气换向,燃气不换向。虽然上述两种结构不相同,但有同一特征,就是引入的燃气和助燃空气共同在燃烧器内经混合之后燃烧,喷出的火焰进入炉膛实施加热。这两种结构的燃烧器尽管结构简单、温度可控,能够达到预期加热目的。这种燃烧器存在以下缺陷:一是频繁点火影响点火枪的使用寿命;二是当电子点火枪未能及时点燃时,就会产生爆燃,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三是换向时烧嘴内部残存的燃料气未经燃烧便同烟气一道被排出;四是煤气集中与空气混合,燃烧不充分。上述第二种结构的燃烧器尽管燃气不换向,运行不存在燃气浪费问题,但仍存在频繁点火,煤气集中与空气混合,燃烧不充分问题。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3307600A的“蓄热式燃气燃烧器”专利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的绝大部分问题,但没有解决“煤气集中与空气混合,燃烧不充分”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使煤气与助燃空气分散均匀混合,燃烧充分的高效蓄热式混合燃烧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一种高效蓄热式混合燃烧器,包括配风装置、喷嘴、蓄热体、燃气控制组件、挡砖、点火枪和火种置留装置;所述配风装置为三通管件,主管端为矩形管密封连接在喷嘴右端面,另一管端设有两只叉管,一侧叉管为进风管,另一侧叉管为烟气排出管,所述喷嘴为角形三通件,在喷口同轴线的另一端孔中内置旋风体构成旋风结构,剩余的孔口用塞盖封堵,再在与喷口相垂直的孔中由里向外顺序安置蜂窝状挡砖和蓄热体;所述旋风体为风轮状,两端面圆周上均布的轴向叶片旋向为逆时针;喷嘴环喷口一端管壁内置环道;所述燃气控制组件安装在喷嘴上,与环道连通;所述点火枪和火种置留装置安装在喷嘴上并直接沟通喷口内腔;其改进之处在于:环喷口一端管壁内均布8~16个煤气细流通道;所述煤气细流通道为细长孔,其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大于6,一端与环道连通,另一端沟通喷口。

上述结构中,与喷口沟通的煤气细流通道呈逆时针螺旋状。

上述结构中,所述蓄热体上设有蜂窝状小孔。

上述结构中,所述进风管配置脉冲装置,所述烟气排出管配置脉冲装置和空气烟气比例阀;所述燃气控制组件中的燃气管配有阀门,阀门用PID 控制开度。

上述结构中,所述喷口设有温度传感器。

上述结构中,所述点火枪是由专用燃气管、助燃空气管、点火电极和离子监测电极组成的独立点火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述火种置留装置是由专用燃气管、助燃空气管持续供应能源和紫外线探头组成的火种不熄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环喷口一端管壁内均布8~16个煤气细流通道,煤气以多个细煤气流的形式与助燃空气交叉混合,燃烧充分。

2、引入的助燃空气在蓄热体中预热后经旋风体导向产生旋流,旋流的助燃空气有利于混入到喷口处的燃气中,燃气经与喷口沟通的螺旋状煤气细流通道再一次加速旋流喷出,此种双旋结构使得助燃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燃烧的火焰呈转盘状,直径大厚度薄,此种火焰燃烧充分,热效率高。

3、蓄热体上设有蜂窝状小孔,可以让经过蓄热体的空气和烟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4、喷口设有温度传感器,进风管配置脉冲装置,烟气排出管配置脉冲装置和空气烟气比例阀;燃气控制组件中的燃气管配有阀门,阀门用PID 控制开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进风管和烟气排出管脉冲装置,由控制系统向PID发出信号,由PID控制燃气控制组件中燃气管阀门的开度,实现自动控制。

5、点火枪是由专用燃气管、助燃空气管、点火电极和离子监测电极组成的独立点火结构,点火便捷、可靠。

6、火种置留装置是由专用燃气管、助燃空气管持续供应能源和紫外线探头组成的火种不熄结构,专用燃气管和助燃空气管为火种持续提供能源,并设有紫外线监测装置,运行时确保火种不熄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高效蓄热式混合燃烧器,包括配风装置1、喷嘴2、蓄热体3、燃气控制组件4、挡砖5、点火枪11和火种置留装置12;配风装置1为三通管件,主管端为矩形管密封连接在喷嘴2右端面,另一管端设有两只叉管,一侧叉管为进风管1.2,另一侧叉管为烟气排出管1.3,喷嘴2为角形三通件,在喷口2.3同轴线的另一端孔中内置旋风体2.2构成旋风结构,剩余的孔口用塞盖2.1封堵,再在与喷口2.3相垂直的孔中由里向外顺序安置蜂窝状挡砖5和蓄热体3,本实施例中,蓄热体3上设有蜂窝状小孔;旋风体2.2为风轮状,两端面圆周上均布的轴向叶片旋向为逆时针;喷嘴2环喷口2.3一端管壁内置环道2.4;燃气控制组件4安装在喷嘴2上,与环道2.4连通;点火枪6和火种置留装置7安装在喷嘴2上并直接沟通喷口2.3内腔;环喷口2.3一端管壁内均布8~16个煤气细流通道6(本实施例中,环喷口2.3一端管壁内均布16个煤气细流通道6);煤气细流通道6为细长孔,其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大于6,一端与环道2.4连通,另一端沟通喷口2.3,本实施例中,与喷口2.3沟通的煤气细流通道6呈逆时针螺旋状。

进风管1.2配置脉冲装置1.1,烟气排出管1.3配置脉冲装置1.1和空气烟气比例阀;燃气控制组件4中的燃气管配有阀门,阀门用PID 控制开度;喷口2.3设有温度传感器。

点火枪11是由专用燃气管、助燃空气管、点火电极和离子监测电极组成的独立点火结构。

火种置留装置12是由专用燃气管、助燃空气管持续供应能源和紫外线探头组成的火种不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