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气盘、燃烧器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21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气盘、燃烧器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燃烧器的结构改进,具体地,涉及一种分气盘的结构改进,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燃气灶的重要部件,它决定着燃气灶的性能。常用的燃烧器主要包括炉头、与炉头连接的引射管、炉头上方的分气盘以及设置在分气盘上方的火盖。其中,分气盘是燃烧器其中一个重要的结构部件,其作用在于引射二次空气,使其与燃气分气道内的燃气充分混合,以使从火盖的各火孔中均匀出火。

分气盘的结构通常包括与中心火盖对应的中心燃气混合通道、与外环火盖对应的燃气通道、位于分气盘底部的用于燃气进入的燃气进口通道,以及设置在燃气进口通道和燃气通道之间的用以连通燃气进口通道和燃气通道的燃气分气仓,相邻燃气分气仓与燃气进口通道及燃气通道所围成的区域为空气通道。

混合气体由燃气进口通道进入燃气分气仓,再由燃气分气仓出口进入燃气通道,现有技术中,由于燃气分气仓气体出口部位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从燃气分气仓出来的气体在燃气通道内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气体流程,影响燃烧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气盘,该分气盘可使燃气通道内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燃烧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气盘,包括燃气进口通道和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与所述燃气进口通道之间设有间隔分布的燃气分气仓,所述燃气分气仓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外表面之间圆弧面过渡;和/或,所述燃气分气仓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外表面之间平面过渡。

优选地,在所述燃气分气仓的气体出口处,所述燃气分气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外表面圆弧面过渡。

优选地,所述分气盘还包括中心燃气混合通道,所述中心燃气混合通道的出口部位的通道内壁上形成有多个台阶,以使所述中心燃气混合通道的出口部位的通道部分呈由内侧向外侧内径逐渐变大的阶梯结构。

优选地,所述中心燃气混合通道的出口处安装有中心火盖,所述中心火盖的中心孔设有风门调节结构。

优选地,所述燃气分气仓倾斜连接在所述燃气进口通道与位于该燃气进口通道斜上方的所述燃气通道之间,以降低气体由所述燃气进口通道进入所述燃气通道的阻力。

优选地,所述燃气通道包括内环周壁和外环周壁,所述内环周壁与所述外环周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所述燃气通道,所述燃气分气仓与所述内环周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燃气通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内环周壁与所述外环周壁的下部之间的密封环板,所述密封环板与所述外环周壁的连接部位周向形成有用于容纳外环火盖的底部凸缘的圆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分气盘为一体成型结构。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分气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分气盘。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燃烧灶,该燃烧灶包括上述所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气盘的燃气分气仓与燃气通道相连通,燃气分气仓的侧壁(包括上下左右四个侧壁)中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外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和/或,燃气分气仓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外表面之间平面过渡,从而可以减小气体从燃气分气仓进入至燃气通道内的阻力,以使得气体在燃气通道内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燃烧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气盘的顶部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气盘的底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气盘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气盘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另一视觉角度下的立体剖面图;

图7为图6中燃气通道与外环火盖的安装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内环火盖与中心燃气混合通道的安装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自下而上观察角度下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心燃气混合通道;2-圆环形凹槽;3-燃气分气仓;4-圆弧面;5-燃气通道;6-阶梯结构;7-密封环板;8-燃气进口通道;9-空气通道;10-外环周壁;11-内环周壁;12-燃气分气仓的气体出口;13-中心混合气体通道;14-外环混合气体通道;15-中心引射管;16-外环引射管;17-外环火盖;18-中心火盖;19-折板结构;20-风门调节螺栓;21-调节凹槽;22-炉头;23-分气盘;24-中心火盖的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基于物体正常放置情况下的方位关系,“内、外”是指物体内部或外部。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盘器,该分气盘包括燃气进口通道8和燃气通道5,所述燃气通道5与所述燃气进口通道8之间设有间隔分布的燃气分气仓3,所述燃气分气仓3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外表面之间圆弧面4过渡;和/或,所述燃气分气仓3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外表面之间平面过渡。

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4,其中,所述燃气进口通道8位于所述分盘器的底部,一般为中空圆柱体,用于接通燃气供应设备,例如炉头。请参阅图1和图3,燃气通道5通常为圆环形,请参阅图3,在分气盘处于正常使用的状况下,燃气通道5位于燃气进口通道8的斜上方。燃气通道5的顶端安装外环火盖17。且燃气通道5的内径大于燃气进口通道8的外径,从而,燃气进口通道8位于燃气通道5的内侧,与燃气通道5同轴设置。请参阅1-图3,燃气分气仓3间隔布置于燃气通道5与燃气进口通道8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用于连通燃气进口通道8和燃气通道5,以将燃气进口通道8内进入的燃气引入燃气通道5。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相邻的两个燃气分气仓3以及燃气通道5和燃气进口通道8之间围城的区域为空气通道9,用于补充燃气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

当燃气自燃气分气仓3进入燃气通道5时,燃气瞬间从狭窄通道改为环向流动,燃气分气仓3的气体出口12为燃气改向的具体位置,由于改向较多较大,燃气此处受到的阻力不可忽视,为了提高燃气的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燃气分气仓3的气体出口12处,燃气分气仓3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的外表面之间以圆弧面4过渡,圆弧面4的过渡减小了燃气方向急转的阻力,有利于气体以均衡的速度,均衡的流量进入环向。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燃气通道5的环向通道的高度高于燃气分气仓的气体出口12高度,因此,燃气分气仓3的气体会有一部分自气体出口12向上、向下运动,因此,圆弧面4过渡结构可以连接整个气体出口12的外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形成单向的气体流动(即同一顺时针方向的气体流动或同一逆时针方向的气体流动),避免气体多向流动时相互之间的摩擦、冲击力,请参阅图1,在燃气分气仓3的气体出口12处,燃气分气仓3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与相邻的分气盘外表面之间以圆弧面4过渡。即形成单向的圆弧面4过渡。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平面替换圆弧面4实现过渡,平面虽然在接触边缘会出现非圆滑的过渡,但是,通过平面转向缓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气体的分布效果。

为了使燃气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燃烧热效率,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分气盘还包括中心燃气混合通道,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位于燃气进口通道8的内侧,与燃气进口通道8同轴设置,一般呈中空圆柱体,并且,在分气盘处于正常使用的状况下,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的底端一般高于燃气进口通道8的底端,以配合连接外部的燃气供应设备。

请参阅图3、图6和图8,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的顶端出口部位安装有中心火盖18,混合气体从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的顶端出口输出后,经中心火盖18流出燃烧,气体会出现从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的出口输出后又回流至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内的现象,造成一定的气体损失和能量损耗,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的出口部位的通道内壁上形成有多个径向台阶,以使所述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的出口部位的通道部分呈由内侧向外侧内径逐渐变大的阶梯结构6。

考虑到现有分气盘的风量调节结构多设置在灶具底部,调节操作时不易观察调节量,给调节带来很多不方便,为此,本实用新型将风门调节结构设置在分气盘的中心火盖18的中心孔24处,调节时直接在中心火盖18上方调节即可,方便易调节。

具体到风门调节结构的具体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调节轴,请参阅图8,调节轴的底端处于分气盘的中心出口内,调节轴能够在驱动力下相对中心火盖18的下底面上下运动,调节轴和中心火盖18之间设置限位件。通过调整中心火盖18内风门调节片与出口距离,实现控制进风量,在混合腔进行控制,能有效控制燃烧其空气混合比,可有效调控回火界限。调节结构简单可靠,结构适应性强,稳定可靠。

更进一步的情况下可以将调节轴设计为风门调节螺栓20,中心火盖18的中心设置螺纹,中心火盖18的风门调节片与风门调节螺栓20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对风门调节螺栓20进行转动,使其上下运动,风门调节螺栓20的顶面设置调节部。操作该调节部则可以带动风门调节螺栓20转动。

请参阅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调节部设计为调节凹槽21,方便螺丝刀的刀头置于调节凹槽21中。该调节凹槽21的形状可以为条形也可以为十字形。

请参阅图3、图6和图7,由于进入燃气进口通道8内的混合气体必须要流经燃气分气仓3后才能进入燃气通道5,为了降低混合气体流经燃气分气仓3时的阻力,使得更多的混合气体进入燃气通道5内,提高燃烧热效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和图6,所述燃气分气仓3倾斜连接在所述燃气进口通道8与所述燃气通道5之间。具体地,对照图6,可进一步解释为,燃气分气仓3向上倾斜连接在所述燃气进口通道8与所述燃气通道5之间,使得燃气进口通道8内的竖直向上的气体流动方向与燃气分气仓3内的斜向上的气体流动方向之间形成的气体转向角度小于90度。这种燃气分气仓3倾斜连接的设计同燃气分气仓3垂直连接在燃气进口通道8与燃气通道5之间的技术方案或燃气分气仓3向下倾斜连接在燃气进口通道8和燃气通道5之间的技术方案相比,减小了气体的转向阻力,使得混合气体可以更加容易得从燃气进口通道8进入燃气通道5内,提高了燃烧热效率。

请参阅图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通道5包括内环周壁11和外环周壁10,所述内环周壁11和所述外环周壁10同轴设置,所述内环周壁11与所述外环周壁10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所述燃气通道5,所述燃气分气仓3与所述内环周壁11连接。具体地,所述内环周壁11的壁面上开设有开口,该开口与燃气分气仓3的出口连通,从而燃气分气仓3内的燃气可以由该开口而进入燃气通道5内。

请参阅图3、图6和图7,燃气通道5与外环火盖17相连,为保证外环火盖17与燃气通道5之间的可靠密封,防止混合气体经外环火盖17与燃气通道5的连接部位的缝隙泄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通道5的外边缘部位设有开口向上的圆环形凹槽2,即,该圆环形凹槽2的开口方向与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的出口方向一致。

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燃气通道5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内环周壁11与所述外环周壁10的下部之间的密封环板7,所述密封环板7与所述外环周壁10的连接部位周向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圆环形凹槽2。即所述密封环板7的上表面与所述外环周壁10之间具有间隙,如此,请参阅图3、图6和图7,当安装外环火盖17时,外环火盖17底部向下凸出的边缘部位可以容纳于该圆环形凹槽2内。这种圆环形凹槽2的设计增加了外环火盖17与燃气通道5之间的阻力密封面积,提高了密封效果,从而可提高燃烧热效率。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圆环形凹槽2的侧壁和底面夹角设计为90°,以增强间隙配合中接触面的贴合密封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对圆环形凹槽2的结构做各种更复杂的设计,比如将圆环形凹槽2的底面由平面设计为波浪形表面,比如在圆环形凹槽2的侧面上增加密封条、密封块等,在此不做一一列举。这些改进都是基于凹槽18进行的细节性改良,因此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分气盘一般采用分体组装的形式组成,加工流程较多,成本较高,随着使用分气盘使用时间的增加,长期的高温工作,使得分气盘的壁面容易老化,从而造成分气盘变形,使得分气盘的各组装部件的连接处形成缝隙,容易造成漏气的风险。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气盘采用一体抽芯压铸成型,即一体一次成型。具有这种一体成型结构的分气盘,与分体结构的分气盘相比,外观更好,内壁更加光洁,结构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并能够有效避免分气盘壁面老化而造成的各部件之间的漏气风险。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分气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的分气盘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分气盘。请参阅图3、图6、图11-图13,该燃烧器包括炉头22,分气盘23,外环火盖17和中心火盖18。分气盘通过其底部的燃气进口通道8与炉头相连,通过燃气通道5与外环火盖17相连,通过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与中心火盖18相连。

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图6,炉头有中心混合气体通道13和外环混合气体通道14,其中,中心混合气体通道13为圆管状,并同轴设置于大致圆柱体形的外环混合气体通道14内,中心混合气体通道13两端分别连通中心引射管15和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从而,从中心引射管15内输出的混合气体可以经中心混合气体通道13输送至分气盘的中心燃气混合通道1内,再通过中心火盖18流出燃烧。外环混合气体通道14分别与环外引射管16和分盘器的燃气进口通道8连通,从而,从外环引射管16内输出的混合气体可以依次流经外环混合气体通道14、燃气进口通道8、燃气分气仓3,再进入燃气通道5内,然后通过外环火盖17流出燃烧。

具体地,请参阅图8、图9、图11和图12,其中,中心火盖18安装在分气盘23的中心区上方,加工有若干出气口,构成中心进气。基于目前分气盘上经常出现液体聚集,造成二次空气补充量不够的问题,分气盘的中心火盖的侧壁设置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向内延伸至中心火盖出气口。液体可以自导流孔排泄,有利于补充二次空气。

请参阅图10-图12,其中,外环火盖17安装在燃气通道5上方,加工有若干出气口,构成外环进气,自炉头的外环燃气混合通道14出来的气体经过燃气分气仓3到达外环火盖17的出气孔,燃烧成火。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燃烧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燃烧灶,该燃烧灶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燃烧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