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338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窑炉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炉设备,尤其是一种窑炉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烧成建筑陶瓷砖的瓦用辊道窑,能耗高、排放大、污染大,平均一条陶瓷墙地砖生产线窑炉烟气排放每小时达到8 15万立方米,排放烟气的平均温度为300度以上, 燃气浪费40%左右,对周边环境空气污染严重,同时也使生产建筑陶瓷砖的燃料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余热回收率高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位于陶瓷窑炉箱体急冷段的导热腔,余热抽风机,所述余热抽风机的进气管与所述窑炉箱体的缓冷段相连,所述余热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导热腔的进风端相连,所述导热腔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腔的顶部设有导流板。所述导热板为波浪形,所述导流板伸入所述导热板7的凹陷处。所述导流板为三个,均勻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由于增加了导热腔,吸收窑炉箱体的热量,再将箱体中的余热气体引入导热腔将其吸收的热量带走,从而利用了窑炉箱体中的急冷段和缓冷段的余热,达到余热烟气的回收利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位于陶瓷窑炉箱体急冷段8的导热腔6,余热抽风机3,所述余热抽风机3的进气管4与所述窑炉箱体的缓冷段9相连,所述余热抽风机3的排气管2与所述导热腔6的进风端相连,所述导热腔6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7,所述导热腔6的顶部设有导流板10。所述导热板7为波浪形,所述导流板10伸入所述导热板7的凹陷处。所述导流板10为三个,均勻分布。本实用新型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由于增加了导热腔6,吸收窑炉箱体急冷段8的热量,再将箱体中缓冷段9的热气通过支管5、余热抽风机3引入导热腔6将其吸收的热量, 通过出风口 1带走,从而利用了窑炉箱体中的急冷段和缓冷段的余热,达到余热烟气的回收利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窑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位于陶瓷窑炉箱体急冷段的导热腔,余热抽风机,所述余热抽风机的进气管与所述窑炉箱体的缓冷段相连,所述余热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导热腔的进风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腔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腔的顶部设有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波浪形,所述导流板伸入所述导热板(7)的凹陷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三个,均勻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余热回收率高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位于陶瓷窑炉箱体急冷段的导热腔,余热抽风机,所述余热抽风机的进气管与所述窑炉箱体的缓冷段相连,所述余热抽风机的排气管与所述导热腔的进风端相连,所述导热腔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腔的顶部设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的窑炉余热回收系统,由于增加了导热腔,吸收窑炉箱体的热量,再将箱体中的余热气体引入导热腔将其吸收的热量带走,从而利用了窑炉箱体中的急冷段和缓冷段的余热,达到余热烟气的回收利用。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209889SQ201120252379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9日
发明者刘天健, 刘思年, 刘明春, 张声联, 曾日伦, 陈静 申请人:湖南顺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