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755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电炉的烟气排放管与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接,该烟气排放管上设置有用于稳定温度的相变换热器(4),该相变换热器沿着烟气入口(14)和烟气出口(13)的流向呈折流式地间隔设置有多个相变储热装置,每个相变储热装置由金属外壳(10)、填充于外壳内部的相变储热介质(9)和固定在金属外壳外表面的换热翅片(8)组成。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当烟气温度高的时候将部分热量储存在所述相变换热器内的相变储热介质内,当烟气温度低时,相变换热器将低温烟气加热,弥补电炉烟气的温差,使进入余热锅炉的温度恒定,可以使余热锅炉长久正常安全运行,产汽量稳定,满足后续蒸汽使用要求。
【专利说明】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背景技术】
[0002]钢厂电炉在精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余热温度一般在200-1000°C。现在对其余热的回收主要是用余热锅炉。然而余热锅炉对进入其内烟气的温度范围要求比较窄,而电炉烟气200-1000°C的温度波动过大,将会导致余热锅炉非正常运行,也会导致产汽量的不稳定,影响后续的蒸汽质量要求。因此为了使余热锅炉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需要对烟气温度进行调整或者使之稳定,这就需要相应的一套设备或者其他技术来弥补温差。而现有技术中未见有相应技术方案的报道,也未有相应装置在市场销售。
[0003]对于冶炼铅、铜及镍合金等金属的冶炼炉,在进行烟气余热回收时,同样存在以上所述烟气温度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弥补及调节电炉烟气温差,使余热锅炉运行安全稳定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电炉的烟气排放管与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接,该烟气排放管上设置有用于稳定温度的相变换热器,该相变换热器沿着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的流向呈折流式地间隔设置有多个相变储热装置,每个相变储热装置由金属外壳、填充于金属外壳内部的相变储热介质和固定在金属外壳外表面的换热翅片组成。
[0007]上述中,将电炉排放的烟气通过相变换热器的缓冲作用,克服电炉烟气排放温度波动过大的不足,维持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行,使供汽量更稳定,保证蒸汽供应质量;呈折流式地间隔设置有多个相变储热装置,相变储热装置内填充相变储热介质,相变储热装置的外表面设有换热翅片,用于与烟气充分接触,提高换热效率。
[0008]电炉和余热锅炉之间还设置有旁路烟气排放管,用于当所述烟气排放管中的相变换热器产生故障或者需要更换时通过旁路烟气排放管为余热锅炉提供烟气,使整个余热回收系统能够不间断的正常运行。
[0009]所述外壳内部相间的设有烟气引导板,用于引导烟气绕着引导板流动,充分与所述相变储热装置接触进行换热,调节烟气温度。
[0010]上述中,相变储热装置的金属外壳为圆管状或板状,换热翅片焊接在金属外壳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通过在电炉与余热锅炉之间的烟气管道上设置有相变换热器,当烟气温度高的时候将部分热量储存在所述相变换热器内的相变储热介质内,当烟气温度低时,相变换热器将低温烟气加热,弥补电炉烟气的温差,使进入余热锅炉的温度恒定,可以使余热锅炉长久正常安全运行,产汽量稳定,满足后续蒸汽使用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容易,换热效率高,维修和安装均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相变换热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包括电炉I和余热锅炉2,所述电炉I的烟气排放管3与余热锅炉2的烟气入口连接,为余热锅炉2提供炙热的排放烟气进行回收利用。所述电炉I包括冶炼铅、铜及镍合金等金属的冶炼炉等烟气排放温度会产生较大波动的电炉;所述余热锅炉2可以是现有用于回收余热的锅炉。所述烟气排放管3上设置有用于稳定温度的相变换热器4,将电炉排放的温差为200-1000°C烟气通过相变换热器4的调节作用,克服电炉I烟气排放温度波动过大的不足。所述相变换热器4与烟气排放管3可以是通过法兰7连接,所述烟气排放管3导入相变换热器4调节后再进入余热锅炉2。
[0016]参见图3,所述相变换热器4沿着烟气入口 14和烟气出口 13的流向呈折流式地间隔在相变换热器4的壳体12里设置有多个相变储热装置,图3中显示的是8个,每个相变储热装置由金属外壳10、填充金属外壳内部的相变储热介质9和固定在金属外壳10外表面的换热翅片8组成,其中金属外壳10为圆管状,换热翅片8焊接在金属外壳10上,相变储热介质是AL-SI合金。烟气入口 14和烟气出口 13分别通过法兰7与所述烟气排放管3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所述相变储热装置通过金属外壳10设置于所述圆筒状的壳体12内壁上,在相变换热器4的壳体12内还在相变储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烟气引导板11,烟气引导板11呈折流式地间隔设置在中部位置两相邻的相变储热装置之间,用于引导烟气绕着引导板流动,充分与所述相变储热装置接触进行换热,调节烟气温度。所述相变储热介质相变温度为500-650°C,可以为余热锅炉提供恒定的入口温度,维持余热锅炉稳定运转。
[0017]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图1不同之处是,电炉I和余热锅炉2之间还设置有旁路烟气排放管5,用于当所述烟气排放管中的相变换热器产生故障或者需要更换时通过旁路烟气排放管为余热锅炉提供烟气,使整个余热回收系统能够不间断的正常运行。所述旁路烟气排放管5上设有旁通阀门6。
[0018]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炉(I)的烟气排放管(3)与余热锅炉(2)的烟气入口连接,该烟气排放管(3)上设置有用于稳定温度的相变换热器(4),该相变换热器(4)沿着烟气入口(14)和烟气出口(13)的流向呈折流式地间隔设置有多个相变储热装置,每个相变储热装置由金属外壳(10)、填充于外壳内部的相变储热介质(9)和固定在金属外壳外表面的换热翅片(8)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炉(I)和余热锅炉(2 )之间还设置有旁路烟气排放管(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变换热器(4)内还在相变储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烟气引导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烟气引导板(11)呈折流式地间隔设置在中部位置两相邻的相变储热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变储热装置的金属外壳(10)为圆管状或板状,换热翅片(8)焊接在金属外壳(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变储热介质(9)相变温度为 500-650°C。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变储热介质(9)是AL-SI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回收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烟气排放管(3)与相变换热器(4)通过法兰(7)连接。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3464765SQ20132053041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大成 申请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