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952发布日期:2018-12-11 20: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节能与环保是当代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节省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余热是指能利用而未被利用的热能。根据调查,我国工业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回收就是将浪费的热能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相关技术中,可以利用板式换热器来实现余热回收。

在板式换热器中,相关技术中对上下相邻的两块金属板之间采用胶封的密封方式,受温度影响容易脱胶,容易导致漏风,进而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漏风的换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上下堆叠设置的至少两片板片,所述至少两片板片包括相邻的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板片、所述第二板片之间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片设有第一本体部、自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弯折而成的第一壁部,所述第二板片设有与所述第一本体部上下相对的第二本体部,自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弯折而成与所述第一壁部配合的第二壁部,所述换热器还设有将所述第一壁部与第二壁部夹持并固定的第一固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第一上卡持壁、第一下卡持壁以及形成于第一上卡持壁与第一下卡持壁之间的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上下堆叠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壁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壁部下方的第一下卡持壁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一下卡持壁之间的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二壁部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壁部上方的第一上卡持壁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上卡持壁与所述第二壁部之间的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壁部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上卡持壁远离所述第一卡持槽的一侧凹陷设有至少一条第一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第一下卡持壁远离所述第一卡持槽的一侧凹陷设有至少一条第二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二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条第一凹槽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凹槽沿上下方向镜像对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上下堆叠的至少三片板片,所述至少三片板片包括上下相邻的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形成于所述第一板片、所述第二板片之间的第一流道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片、所述第三板片之间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二流道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一板片设有第一本体部、自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弯折而成的第一壁部,所述第二板片设有与所述第一本体部上下相对的第二本体部,以及自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前后左右四侧中至少相邻的两侧弯折而成的两个第二壁部,所述第三板片设有第三本体部、自所述第三本体部前后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弯折而成的第三壁部,所述换热器还设有将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板片位于左右侧的第二壁部上下夹持并固定的第一固定部,以及将所述第二板片位于前后侧的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三壁部上下夹持并固定的第二固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板片位于左右侧的所述第二壁部堆叠并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板片的第三壁部与所述第二板片位于前后侧的所述第二壁部堆叠并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持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第一上卡持壁、第一下卡持壁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上卡持壁与第一下卡持壁之间的所述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上卡持壁远离所述第一卡持槽的一侧凹陷设有至少一条第一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第一下卡持壁远离所述第一卡持槽的一侧凹陷设有至少一条第二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二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第二上卡持壁、第二下卡持壁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上卡持壁与第二下卡持壁之间的所述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二上卡持壁远离所述第二卡持槽的一侧凹陷设有至少一条第一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一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第二下卡持壁远离所述第二卡持槽的一侧凹陷设有至少一条第二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二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设有由上下堆叠设置的至少三片板片形成的主体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外周的固定框。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一固定部将相邻两个板片左右侧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上下夹持固定,通过第二固定部将相邻两个板片前后侧的第二壁部、第三壁部夹持固定,使得相邻的两个板片之间相互卡持并相对定位,从而减少漏风,提高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换热器去除固定框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换热器去除固定框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圆圈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换热器去除固定框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圆圈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换热器去除固定框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圆圈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换热器;1、1'、1”-主体部;101-第一流道;102-第二流道;2-固定框;21-第一翅片;22-第二翅片;11-第一板片;111-第一本体部;112、112'-第一壁部;1121-第一竖直壁;1122、1122”-第一水平壁;12-第二板片;121-第二本体部;122、122'、122”-第二壁部;1221-第二竖直壁;1222、1222'、1222”-第二水平壁;13-第三板片;131-第三本体部;132、132'、132”-第三壁部;1321-第三竖直壁;1322、1322'-第三水平壁;31、31'、31”-第一固定部;311、311”-第一上卡持壁;3110-第一凹槽;312、312'-第一下卡持壁;3120-第二凹槽;310、310'、310”-第一卡持槽;32、32'、32”-第二固定部;321、321”-第二上卡持壁;3210-第三凹槽;322、322'-第二下卡持壁;3220-第四凹槽;320、320'、320”-第二卡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换热器100,所述换热器100设有呈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设置的主体部1,以及固定于所述主体部1外周的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部1的八个棱边上的8根相互连接并相对固定的固定条(未标号)。

所述主体部1包括上下堆叠的若干板片,所述若干板片的数量超过3片,上下相邻的两个板片之间形成流道及收容在所述流道内且夹持于两个板片之间的翅片(未标号)。所述主体部1自上而下设有多层流道,相邻两层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层流道内的流体交叉流动,并且通过位于两个流道之间的板片进行换热,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且成本低。

沿上下方向,界定任意相邻的三片所述板片依次为第一板片11、第二板片12以及第三板片13。所述翅片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板片11和所述第二板片12之间的第一翅片21以及夹持于所述第二板片12与所述第三板片13之间的第二翅片22。所述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板片11、所述第二板片12及所述第一翅片21之间的第一流道101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片12、所述第三板片13以及所述第二翅片22之间的第二流道102。所述第一流道101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流道102沿左右方向延伸。当然,任意相邻的三片板片之间形成的第一流道101也可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流道102沿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板片11设有第一本体部111,以及自所述第一本体部111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弯折而成的第一壁部1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本体部11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向下弯折而成的两个所述第一壁部112。

所述第二板片12设有与所述第一本体部111上下相对的第二本体部121,自所述第二本体部121的前后左右四侧的至少相邻的两侧侧弯折而成的两个第二壁部12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本体部12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向上弯折而成的两个所述第二壁部122,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向下弯折而成的两个所述第二壁部122。

所述第三板片13设有与所述第一本体部111、第二本体部121上下对应的第三本体部131,自所述第三本体部131的前后两侧的至少一侧弯折而成的至少一个第三壁部13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本体部13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向上弯折而成的两个所述第三壁部132。

请参图2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主体1,具体而言,所述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上下夹持并固定所述第一壁部112与第二壁部122的两个第一固定部31。所述换热器100的前后两侧设有上下夹持并固定前后侧的所述第二壁部122与第三壁部132的两个第二固定部32。所述第一固定部31设有第一上卡持壁311、第一下卡持壁312以及形成于第一上卡持壁311与第一下卡持壁312之间的第一卡持槽310,所述第一壁部112与所述第二壁部122上下堆叠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310内。第二固定部32设有第二上卡持壁321、第二下卡持壁322以及形成于第二上卡持壁321与第二下卡持壁322之间的第二卡持槽320,所述第二壁部122与所述第三壁部132上下堆叠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持槽320内。

具体的,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壁部112设有自所述第一本体部111右侧向下弯折延伸而成的第一竖直壁1121以及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直壁1121且与所述第一本体11平行的第一水平壁1122。

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二壁部122设有自所述第二本体部121右侧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的第二竖直壁1221以及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壁1221且与所述第二本体12平行的第二水平壁1222。

所述第一水平壁1122与所述第二水平壁1222上下堆叠且限位在所述第一卡持槽310内,所述第一上卡持壁311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水平壁1122,所述第一下卡持壁312向上抵接所述第二水平壁1222。所述两个第一壁部112的结构左右镜像相同,所述两个第二壁部122的结构左右镜像相同,因此在此不对左侧的所述第一壁部112及左侧的所述第二壁部122赘述。

位于后侧的所述第三壁部132设有自所述第三本体部131后侧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的第三竖直壁1321以及垂直连接所述第三竖直壁1321且与所述第三本体13平行的第三水平壁1322。

位于后侧的所述第二壁部122设有自所述第二本体部121前侧向下弯折延伸而成的第二竖直壁1221以及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壁1221且与所述第二本体12平行的第二水平壁1222。

所述第二水平壁1222与所述第三水平壁1322上下堆叠且限位在所述第二卡持槽320内,所述第二上卡持壁321向下抵接所述第二水平壁1122,所述第二下卡持壁322向上抵接所述第三水平壁1322。前后侧的所述两个第二壁部122的结构镜像相同,前后侧的两个所述第三壁部132的结构镜像相同,因此在此不对前侧的所述第二壁部122及前侧的所述第三壁部132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卡持壁311远离所述第一卡持槽310的一侧凹陷设有一条第一凹槽3110,所述一条第一凹槽3110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后贯穿所述第一上卡持壁311,所述第一下卡持壁312远离所述第一卡持槽310的一侧凹陷设有一条第二凹槽3120,所述一条第二凹槽3120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下卡持壁312。所述第二上卡持壁321远离所述第二卡持槽320的一侧凹陷设有一条第三凹槽3210,所述一条第三凹槽3210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与贯穿所述第二上卡持壁321,所述第二下卡持壁322远离所述第二卡持槽320的一侧凹陷设有一条第四凹槽3220,所述一条第四凹槽3220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二下卡持壁32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3110及所述第二凹槽3120可不前后贯穿第一上卡持壁311和第一下卡持壁312。所述第三凹槽3210及所述第四凹槽3220可不左右贯穿所述第二上卡持壁321和第二下卡持壁322。所述第一凹槽3110与所述第二凹槽3120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凹槽3210与所述第四凹槽3220之间可镜像对称设置也可不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凹槽3110、所述第二凹槽3120、所述第三凹槽3210以及第四凹槽3220均可单条设置也可多条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00的第一固定部31上设置上下相对配合的第一凹槽3110、所述第二凹槽3120,可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1更紧密将所述第一水平壁1122与位于左右侧的第二水平壁1222夹持,在所述换热器100的第二固定部32上设置上下相对配合的第三凹槽3210和第四凹槽3220,可使第二固定部32更紧密将位于前后侧的所述第二水平壁1222和第三水平壁1322夹持。

如此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板片11的第一壁部112与所述第二板片12的第二壁部122之间以及第二板片的第二壁部122和第三板片的第三壁部132之间配合更紧密,所述换热器100左右两侧以及前后两侧的密封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固定部31的第一卡持槽310卡持所述第一水平壁1122与所述第二水平壁1222,通过第二固定部32的第二卡持槽320上下卡持所述第二水平壁1222和所述第三水平壁1322三,从而将所述第一板片11、第二板片12的左右两侧上下固定,将所述第二板片1与所述第三板片13前后两侧上下固定达成密封。所述第一板片11、第二板片12、第三板片13以及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之间的安装也较为简单,仅需要将第一板片11、第二板片12以及第三板片13上下堆叠,然后将第一固定部31与第二固定部32卡入即可。

请参图6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00结构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主体部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31'与所述第一壁部11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31'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壁部112'下方的第一下卡持壁31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壁部112'与所述第一下卡持壁312'之间的第一卡持槽310',所述第二壁部122'的第二水平壁1222'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310'内。所述第二固定部32'与所述第二壁部11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部32'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壁部122'下方的第二下卡持壁32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壁部122'与所述第二下卡持壁322'之间的第二卡持槽320',所述第三壁部132'的第三水平壁1322'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持槽320'。

请参图8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00结构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主体部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31”与所述第二壁部12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部31”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壁部122”上方的第一上卡持壁311”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上卡持壁311”与所述第二壁部122”之间的第一卡持槽310”,所述第一壁部112”的第一水平壁1122”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310”内。所述第二固定部32”与所述第三壁部13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部32”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壁部122”上方的第二上卡持壁321”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上卡持壁321”与所述第三壁部132”之间的第二卡持槽320”,所述第二壁部122”的第二水平壁1222”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持槽3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100'、100”通过第一固定部31、31'、31”将相邻两个板片11、12左右侧的第一壁部112、第二壁部122上下夹持固定,通过第二固定部32、32'、32”将相邻两个板片12、13前后侧的第二壁部122、第三壁部132夹持固定,使得相邻的两个板片12、13之间相互卡持并相对定位,从而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提高所述换热器100、100'、100”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外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在另外一个元件的表面,也可以是与另外一个元件的表面相隔一段距离。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厚度”、“径向”、“轴向”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