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和用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1759发布日期:2020-04-24 21:4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制冷设备和用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和用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主要用于船员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以及夏天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通过制冷设备在夏天酷热的天气给人们带来凉爽,提高人们的舒适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但现有的制冷设备在使用时会使空气非常干燥,不利于人们的健康,且现有的制冷设备结构复杂,当出现损坏时不易维修,且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冷设备复杂且不易维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和用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解决制冷设备复杂且不易维修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设备和用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腔的用于产出冷空气的换热器组件,所述的壳体水平布置且壳体为长方体形,壳体两侧对应设置有进风口,壳体长度方向上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内腔且与出风口同轴的引导筒,引导筒背离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风扇,引导筒背离出风口的一端两侧设置有延伸至进风口的进风管,引导筒临近出风口一端设置有加速管,出风口上设置有朝向加速管延伸的出风管,所述的加速管与出风管之间设置有弯曲管,所述的弯曲管多重弯曲,所述的加速管外部套设有用于向加速管内腔喷洒水雾的喷洒构件。

优选地,所述的引导筒为锥形且引导筒两侧之间的距离由风扇指向加速管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的喷洒构件包括同轴套设于加速管外部的套筒,套筒与加速管抵触的一侧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与加速管内腔连通的喷洒口,所述的套筒底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喷射管,喷射管与套筒连接处匹配设置有雾化喷嘴,喷射管背离套筒的一端内腔匹配设置有活塞,活塞背离雾化喷嘴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气缸可推动活塞沿喷射管导向方向上下滑动,喷射管外部还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背离喷射管的一端设置有注满水的水箱,所述的连接管延伸至水箱底部且连接管与喷射管连接处位于雾化喷嘴与活塞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出风管内腔匹配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所述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为金属过滤网。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风扇启动,引导筒内腔气压减小,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管进入引导筒内腔,随着空气在引导筒内腔朝向加速管运动,由于引导筒内腔直径逐渐减小,所以空气流速逐渐增大,加速的空气经过加速管、弯曲管从出风管排出,通过加速的空气有利于汽化喷洒构件喷出的水雾,水雾汽化吸热,降低空气温度,通过弯曲管可将没有汽化的水雾拦截在弯曲管弯折处。

2.本实用新型气缸推动活塞向上运动,水箱内的液态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喷射管内腔,活塞推动液态水穿过雾化喷嘴在套筒内腔形成水雾,水雾通过喷洒口进入加速管内腔,且水雾均匀分布于加速管内腔,有利于汽化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洒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壳体;110、进风口;120、出风口;20、换热器组件;210、风扇;220、引导筒;230、进风管;240、喷洒构件;241、气缸;242、喷射管;243、连接管;244、水箱;245、套筒;246、喷洒口;247、活塞;248、雾化喷嘴;250、加速管;260、弯曲管;270、出风管;271、第一滤网;272、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一种制冷设备和用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内腔的用于产出冷空气的换热器组件20。

所述的壳体10水平布置且壳体10为长方体形,壳体10两侧对应设置有进风口110,壳体10长度方向上一端设置有出风口120。

所述的换热器组件20包括设置于壳体10内腔且与出风口120同轴的引导筒220,引导筒220背离出风口120的一端设置有风扇210,引导筒220背离出风口120的一端两侧设置有延伸至进风口110的进风管230,引导筒220临近出风口120一端设置有加速管250,出风口120上设置有朝向加速管250延伸的出风管270,所述的加速管250与出风管270之间设置有弯曲管260,所述的弯曲管260多重弯曲,所述的加速管250外部套设有用于向加速管250内腔喷洒水雾的喷洒构件240。

所述的引导筒220为锥形且引导筒220两侧之间的距离由风扇210指向加速管250的方向逐渐减小。

风扇210启动,引导筒220内腔气压减小,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管230进入引导筒220内腔,随着空气在引导筒220内腔朝向加速管250运动,由于引导筒220内腔直径逐渐减小,所以空气流速逐渐增大,加速的空气经过加速管250、弯曲管260从出风管270排出,通过加速的空气有利于汽化喷洒构件240喷出的水雾,水雾汽化吸热,降低空气温度,通过弯曲管260可将没有汽化的水雾拦截在弯曲管260弯折处。

所述的喷洒构件240包括同轴套设于加速管250外部的套筒245,套筒245与加速管250抵触的一侧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与加速管250内腔连通的喷洒口246,所述的套筒245底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喷射管242,喷射管242与套筒245连接处匹配设置有雾化喷嘴248,喷射管242背离套筒245的一端内腔匹配设置有活塞247,活塞247背离雾化喷嘴248的一侧设置有气缸241,气缸241可推动活塞247沿喷射管242导向方向上下滑动,喷射管242外部还设置有连接管243,连接管243背离喷射管242的一端设置有注满水的水箱244,所述的连接管243延伸至水箱244底部且连接管243与喷射管242连接处位于雾化喷嘴248与活塞247之间;气缸241推动活塞247向上运动,水箱244内的液态水通过连接管243进入喷射管242内腔,活塞247推动液态水穿过雾化喷嘴248在套筒245内腔形成水雾,水雾通过喷洒口246进入加速管250内腔,且水雾均匀分布于加速管250内腔,有利于汽化降温。

更为完善的,所述的出风管270内腔匹配设置有第一滤网271、第二滤网272,所述的第一滤网271和第二滤网272均为金属过滤网;通过设置第一滤网271和第二滤网272可拦截残留的水雾,避免排出的空气过于潮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