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112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玻璃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玻璃熔窑设计使用重油、天然气、煤气、石油焦粉等燃料。燃料在炉内燃烧释放热量,其中玻璃熔液吸热约占总热量35?40% ;通过熔窑表面散热损失约为20?25% ;排烟损失约为30?40%。目前,玻璃窑余热回收主要通过尾部余热锅炉将烟气余热吸收转换为一定参数蒸汽,然后再供热或发电加以利用。但通过熔窑表面散热损失几乎没有回收,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回收利用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
[0005]盛放锅炉给水的锅筒,所述锅筒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出水口和蒸汽出口,其中所述锅筒的第一入口与除盐水箱相连接;
[0006]获取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锅筒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筒的第二入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玻璃熔窑墙体外侧;
[0007]所述循环管路中的锅炉给水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换热后进入所述锅筒进行汽水分离形成饱和蒸汽,所述饱和蒸汽从所述蒸汽出口排出所述锅筒。
[0008]其中,所述循环管路包括:
[0009]与所述锅筒相连接的下降管,所述下降管的一端与所述锅筒的出水口相连接;
[0010]与所述下降管的另一端相连接的膜式蒸发器;
[0011]与所述膜式蒸发器相连接的上升管,其中所述上升管的一端与所述膜式蒸发器相连接,所述上升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筒的第二入口相连接。
[0012]其中,所述锅炉给水通过锅炉给水泵加压从所述除盐水箱流入所述锅筒里。
[0013]其中,所述锅炉给水在所述循环管路中为自然循环。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所述循环管路中的锅炉给水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进行换热,得到饱和蒸汽供发电站发电或用户生产生活使用,使所述玻璃熔窑墙体的余热热能得到了合理的回收利用,极大的节约了能源,也更好的控制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锅筒;2_循环管路;3_玻璃熔窑墙体;4_下降管;5_上升管;6_膜式蒸发器;11-第一入口 ;12_第二入口 ;13_出水口 ;14_蒸汽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0]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熔窑表面散热损失没有回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盛放锅炉给水的锅筒1,所述锅筒I包括:第一入口 11、第二入口 12、出水口 13和蒸汽出口 14,其中所述锅筒I的第一入口 11与除盐水箱相连接;获取玻璃熔窑墙体3辐射余热的循环管路2,所述循环管路2的一端与所述锅筒I的出水口 13相连,所述循环管路2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筒I的第二入口 12相连,所述循环管路2设置在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外侧;所述循环管路2中的锅炉给水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换热后进入所述锅筒I进行汽水分离形成饱和蒸汽,所述饱和蒸汽从所述蒸汽出口 14排出所述锅筒I。
[00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所述循环管路2中的锅炉给水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进行换热,得到饱和蒸汽供发电站发电或用户生产生活使用,使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的余热热能得到了合理的回收利用,极大的节约了能源,也更好的控制了环境污染。
[0023]其中,所述循环管路2包括:与所述锅筒I相连接的下降管4,所述下降管4的一端与所述锅筒I的出水口 13相连接;与所述下降管4的另一端相连接的膜式蒸发器6 ;与所述膜式蒸发器6相连接的上升管5,其中所述上升管5的一端与所述膜式蒸发器6相连接,所述上升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筒I的第二入口 12相连接。
[002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循环管路2与所述锅筒I相连接,所述锅筒I内的锅炉给水从所述锅筒I的出水口 13进入到所述下降管4,经过所述膜式蒸发器6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进行换热,形成的蒸汽以及剩余的锅炉给水经过上升管5 —起进入所述锅筒I内进行汽水分离,饱和蒸汽排出锅筒I供发电站发电或用户生产生活使用,使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的余热热能得到了合理的回收利用,极大的节约了能源;而剩下的锅炉给水会跟着新进入锅筒I的锅炉给水一起进入所述循环管路2进行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的换热。
[0025]其中,所述锅炉给水通过锅炉给水泵加压从所述除盐水箱流入所述锅筒I里。
[002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锅炉给水是通过锅炉给水泵加压,从所述除盐水箱流入所述锅筒I里的,所述除盐水箱与所述锅筒I的第一入口 11相连接,所述锅炉给水是从所述第一入口 11流入到所述锅筒I内的。
[0027]其中,所述锅炉给水在所述循环管路2中为自然循环。
[002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锅炉给水在所述循环管路2中自然循环,即从所述锅筒I里经出水口 13进入到所述下降管4,再从所述下降管4进入到所述膜式蒸发器6,经过吸收换热后,剩余的锅炉给水跟饱和蒸汽一起进入所述上升管5,最后回到所述锅筒I进行汽水分离。
[002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所述循环管路2中的锅炉给水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进行换热,得到饱和蒸汽供发电站发电或用户生产生活使用,使所述玻璃熔窑墙体3的余热热能得到了合理的回收利用,极大的节约了能源,也更好的控制了环境污染。
[003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盛放锅炉给水的锅筒,所述锅筒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出水口和蒸汽出口,其中所述锅筒的第一入口与除盐水箱相连接; 获取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锅筒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筒的第二入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玻璃熔窑墙体外侧; 所述循环管路中的锅炉给水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换热后进入所述锅筒进行汽水分离形成饱和蒸汽,所述饱和蒸汽从所述蒸汽出口排出所述锅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包括: 与所述锅筒相连接的下降管,所述下降管的一端与所述锅筒的出水口相连接; 与所述下降管的另一端相连接的膜式蒸发器; 与所述膜式蒸发器相连接的上升管,其中所述上升管的一端与所述膜式蒸发器相连接,所述上升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筒的第二入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通过锅炉给水泵加压从所述除盐水箱流入所述锅筒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在所述循环管路中为自然循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盛放锅炉给水的锅筒,所述锅筒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出水口和蒸汽出口,其中所述锅筒的第一入口与除盐水箱相连接;获取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锅筒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筒的第二入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玻璃熔窑墙体外侧;所述循环管路中的锅炉给水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换热后进入所述锅筒进行汽水分离形成饱和蒸汽,所述饱和蒸汽从所述蒸汽出口排出所述锅筒。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玻璃熔窑墙体辐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锅炉给水与所述玻璃熔窑墙体进行换热,得到饱和蒸汽供电站发电或用户生产生活使用。
【IPC分类】F22B1-00, F27D17-00, C03B5-16
【公开号】CN204421659
【申请号】CN201520064734
【发明人】吴超义, 胡帆
【申请人】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