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效混合与分离的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822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效混合与分离的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UASB厌氧反应器和EGSB厌氧反应器,通过内置三相分离器,将污泥分离并保留在厌氧反应器内,充分延长了菌种的停留时间HRT,而大大缩短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从而创造出高效能的厌氧反应器,成功应用于废水的厌氧处理。

但UAS B反应器和EGSB反应器存在一个搅拌能随反应器高度的矛盾关系:在反应器的底部是重的污泥床层,这需要高的搅拌能,才能实现污染物和生物菌的充分混合和传质,尤其随着固形物浆料和油脂的混入,没有充分的混合还可能导致局部酸化而整体破坏。

而在反应器的顶部,尤其随着产气的增加,压力减小沼气上升过程中由势能转换成动能,从而产生了剧烈的扰动,这不仅将干扰到出水水质,而且容易带出细菌污泥,使得反应器污泥流失而失去高效工况,尤其在难降解但是可降解的固形物浆料和油脂的混入的情况下,需要强力分离保持继续发酵反应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强效混合与分离的厌氧反应器,可以增强反应区搅拌能,同时加强顶部固液分离能力,延长菌种停留时间,增加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提高出水水质。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强效混合与分离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自下而上依次为反应区、分离区和集气区;

所述反应区设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气提管,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底部设有上下布置的进气管和进料管,所述进气管、进料管水平设置在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底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所述进料管的出料口均设置在所述气提管内;

所述分离区包括连通的沉淀区和气浮区,所述沉淀区底部并设有沉淀区泥排口,所述气浮区的底部位于所述沉淀区底部的上方且在底部设有气浮重渣排放口,所述气浮区的下部设有连接至溶气泵的白水管,所述气浮区的上部设有出水管。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区与所述气浮区之间设有导流板。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下端连接至所述沉淀区的侧壁而上端与所述分离区的顶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高出所述分离区的顶部而下端与所述沉淀区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区设有斜板沉淀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气区收集的沼气经压缩装置压缩后连接至所述进气管的入口。

以下对技术方案中的技术术语做如下解释:

白水管内通过的白水是沼气与部分气浮出水经溶气泵混合后的加压溶气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改善了反应区污泥床层的搅拌效果,加强了传质,避免酸化;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分离区的沉淀+气浮,两级分离,加强了固液分离能力,避免污泥流失;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的气浮区可以对沉降性差的絮状污泥也能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先沉淀,后气浮,减轻了气浮的分离负荷,降低了分离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强效混合与分离的厌氧反应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厌氧反应器本体;1-1、反应区;1-2、分离区;1-2a、沉淀区;1-2b、气浮区;1-2c、斜板沉淀器;1-3、集气区;

2、气提管;

3、进料管;

4、进气管;

5、沉淀区排泥口;

6、气浮重渣排放口;

7、第一隔板;

8、第二隔板;

9、白水管;

10、出水管;

11、压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强效混合与分离的厌氧反应器,其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1,厌氧反应器本体1内自上而下依次为反应区1-1、分离区1-2和集气区1-3;在反应区1-1设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气提管2,在厌氧反应器本体1底部设有上下布置的进气管4和进料管3,进气管4和进料管3横向设置在厌氧反应器本体1底部,进气管4的出气口和进料管3的出料口均设置在气提管2内;废水或废浆液经进料管3进入气提管2的下端,压缩沼气经进气管4进入气提管2的下端,气提管2内沼气上升将物料提升至气提管上端,然后在下降形成剧烈的垂直方向搅拌,从而改变反应区污泥床搅拌不足的状态,加强传质,避免浆料分层。

分离区1-2包括连通的沉淀区1-2a和气浮区1-2b,沉淀区1-2a底部沉淀区泥排口5,气浮区1-2b的底部位于沉淀区1-2a底部的上方且在底部设有气浮重渣排放口6,在气浮区1-2b的下部设有连接至溶气泵的白水管9,白水管9内通过的是溶解有沼气的溶气水,在气浮区1-2b的上部设有出水管10。

沉淀区1-2a和气浮区1-2b之间设有导流板,具体的导流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第一隔板7下端连接至沉淀区1-2a的侧壁而上端与分离区1-2的顶部之间具有间距,第二隔板8与第一隔板7平行设置,第二隔板8的上端高出分离区1-2的顶部而下端与沉淀区1-2a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本例中,在沉淀区1-2a设有斜板沉淀器1-2c,采用斜板沉淀器1-2c对进入沉淀区1-2a的泥水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污泥从沉淀区排泥口5排至反应区,分离的水进入气浮区1-2b继续进行分离。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进气管4内通入的气体为集气区1-3收集的沼气,集气区1-3收集的沼气经压缩装置11压缩后连接至进气管4的入口。

废水或废浆液经进料管3进入厌氧反应器本体1底部进入气提管2,进料管3上方的进气管4进气对废水或废浆料气提搅拌,通过气体作用形成物料从下而上的输送,然后再下降形成剧烈的垂直方向搅拌,经反应区1-1反应后,产生的沼气进入集气区1-3实现脱气,出水依次进入沉淀区1-2a和气浮区1-2b,在沉淀区1-2a沉淀分离,分离的污泥固形物经沉淀区排泥口5回流至反应区1-1,在气浮区1-2b实现气浮分离,气浮得到的重渣经气浮重渣排放口6排至反应区1-1,气浮分离出来的浮渣通过撇渣回到厌氧反应器内部而不流失,未降解完的有机固形物和油脂也在这两个分离作用下保持在厌氧反应器内继续发酵直至完全转化,气浮区1-2b中部的清水经出水管10排出。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