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825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和搅拌器,具体是涉及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反应釜其出料口都是位于反应釜体下部旁侧位置,这样的设计存在弊端位于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无法直接出料,造成积压,影响后续生产操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出料完全的反应釜出料结构。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 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反应釜的釜体底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出料口设置于釜体底部,非常方便出料,且出料很完全,从而避免影响后续的生产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出料口 11,所述出料口 11位于反应釜的釜体10底部。该反应釜将出料口 11设置于釜体底部,非常方便出料,且出料很完全,从而避免影响后续的生产操作。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 11上方设有可搅动物料的搅拌轴20,所述搅拌轴20上连接有横杆21和带状搅拌桨,所述横杆21端部延伸至反应釜壁方向,所述带状搅拌桨包括直线段23和弧形段22,且位于搅拌轴20的同侧,所述含有直线段23的带状搅拌桨一端与搅拌轴20下端连接,含有弧形段22的带状搅拌桨另一端与横杆21端部连接,所述直线段23 位于搅拌轴下方,且与搅拌轴20轴线呈夹角布置。通过在出料口上方设置搅拌轴,这样物料可在搅拌浆的转动搅拌作用下,更加顺利的引导物料到达出料口 11,从而进一步保证物料出料的完全,尤其适合粉料的出料。所述横杆21垂直搅拌轴20,横杆21与带状搅拌桨有两个,且关于搅拌轴20轴线
呈轴对称布置。所述直线段23为两个且呈对称状布置在搅拌轴20的下端,并构成V行开口指向出料口 11所在位置。V形开口指向的结构有利于排料,即在直线段23及搅拌轴20的结合处与出料口 11之间有足够的排料通道。所述弧形段22为条带状,其下端带面与反应釜的底部釜壁平齐,其上端带面与对应部位处的釜壁构成夹角。也就是说,弧形段22的上端的板面与横杆的杆长方向非垂直布置,也可以说,弧形段22上端的板面与横杆21的杆长方向夹角为0-90°,优选30-60°。这样才能保证弧形段22自上而下的板面在其转动时具有推流效果。即将物料向下推送,同时在重力作用下,物料被方便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出料口(11),所述出料口(11)位于反应釜的釜体(10)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 (11)上方设有可搅动物料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00)上连接有横杆和带状搅拌桨,所述横杆端部延伸至反应釜壁方向,所述带状搅拌桨包括直线段和弧形段02), 且位于搅拌轴OO)的同侧,所述含有直线段的带状搅拌桨一端与搅拌轴OO)下端连接,含有弧形段0 的带状搅拌桨另一端与横杆端部连接,所述直线段位于搅拌轴下方,且与搅拌轴OO)轴线呈夹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垂直搅拌轴(20),横杆与带状搅拌桨有两个,且关于搅拌轴OO)轴线呈轴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03)为两个且呈对称状布置在搅拌轴OO)的下端,并构成V行开口指向出料口(11)所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02)为条带状,其下端带面与反应釜的底部釜壁平齐,其上端带面与对应部位处的釜壁构成夹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出料完全的反应釜出料结构。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出料结构,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反应釜的釜体底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出料口设置于釜体底部,非常方便出料,且出料很完全,从而避免影响后续的生产操作。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2237990SQ20112027498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0日
发明者梅申苗, 胡恩谓, 袁宗伟 申请人:黄山贝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