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6723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十氢萘是一种优良的高沸点有机溶剂,能溶解某些高分子化合物,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工艺”的适宜溶剂,还可作为涂料的溶剂,用于提纯脂肪和腊,代替松节油用于鞋油、地板蜡的制造。由于萘可以催化加氢合成十氢萘,生成的十氢萘在合适的条件下又可以催化脱氢,放出纯的氢气,因此,除可作溶剂外,还可作为高超音速飞行器最佳的脱氢、裂解“吸热燃料”以及作为汽车用燃料电池优良的储氢媒体,国外已有一些公司生产十氢萘产品,例如欧洲Chemos GmbH、德国Afflliated CompanyCDegussa AG)、美国杜邦公司、Dow Chemical Ltd、Sigma-AldriCh 等,其价格相当昂贵。 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方法,早在七、八十年前就已经有研究报道,例如J. Soc.Chem. Ind. , 1927, 46. 454 以及 Rec. trav. chim. , 1934, 53. 821 报道了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反应机理、工艺参数、各种催化剂的作用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领域在催化剂的制备和工艺条件上都有很多新的进展。南京工业大学的专利CN102320913A采用了 Pd/ y -Al2O3为催化剂,正庚烷或环己烷为溶剂,其反应条件为温度100-280°C,压力I. 5-4. OMPa,液时空速O. 5-2. Oh—1,氢油比为80-100,萘的转化率为99. 92%,十氢萘的收率为99. 36%。厦门大学的专利CN 101602644A采用间歇法,在高压釜中将萘氢化成十氢萘,其所用催化剂为Ni/Y-Al2O3,溶剂为环己烷,反应条件为温度80-200°C,压力2_5MPa,液时空速9-131^,萘的转化率为100%,十氢萘的收率为99%。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的专利CNl733663A描述了一种连续氢化合成十氢萘的方法,所用反应器为稳态涓流床反应器,所用催化剂为Ni/ Al2O3或Pt/ Al2O3,溶剂为四氢萘或十氢萘,反应条件为温度120-280°C,压力2_15MPa,液时空速
O. -δ τ1,氢油比为1-3000NL/L,萘的转化率为70_99%,十氢萘的收率为90%,副产物〈1%。南化研究院的专利CN 1546442Α采用间歇法,在高压釜中将萘氢化成十氢萘,其所用催化剂为Ni系催化剂,溶剂为四氢萘,反应条件为温度180-220°C,压力6-12MPa,液时空速O. 5-ltT1,萘的转化率大于98%,十氢萘的收率大于98%。Barbul, Marius Aurel 等人在专利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rificationof naphthalence from coking”中描述了一种氢化萘含量90%的焦油懼分生成四氢萘、十氢萘的方法,反应条件为温度350-510°C,压力3-6MPa,氢气/溶剂比为300-2500Nm3/m3,溶液进料速度为l_10m3/h,催化剂为含12-16%氧化钥和3-5. 5%氧化钴和(或)氧化镍,载体为
多孔氧化铝。综上所述,目前这些合成方法中均存在一些的问题,例如采用钯、钼等贵金属催化剂,虽然贵金属催化剂加氢活性非常高,通常可以深度氢化萘,但价格昂贵;采用镍、钥、钴等非贵金属催化剂,虽然这些非贵金属催化剂容易使萘氢化为四氢萘,但是四氢萘继续加氢成十氢萘却比较困难,因此,反应的温度、压力相对较高,导致设备投资和运转成本较高,副产物也较多。采用的生产方式多为间歇式,操作繁琐,反应后需将催化剂和产品分离,效率低下,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十氢萘,尤其是高纯度的十氢萘,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萘资源,以萘为原料大规模连续化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十氢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活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价格低廉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由活性组分、助剂、载体三部分组成,以金属计,活性组分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wt% _50wt%,助剂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O. I wt%-25wt%,其余为载体;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0-400m2/g ;孔体积为O. 2-1. 2cm3/g,其中孔径在50_100nm的孔占催化剂总孔道的50-80%。所述的活性组分为Ni的氧化物,助剂为Mg、Ca、Sr、Ba、Co、Fe、La、Mo、Zr、Ti、Mn、Cu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载体为Al2O3或桂铝复合氧化物。如上所述的硅铝复合氧化物载体,氧化铝与氧化硅质量比为O. 01 99 :1。本发明催化剂采用浸溃法或沉淀法制备,其中,浸溃法的具体步骤为
(I)将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助剂的可溶性盐配成混合溶液,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总盐浓度为O. 3-2. Og/ml,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O. 01-0. 5g/ml。(2)将配好的溶液(I)倒入装有载体的容器中过饱和浸溃,浸溃的过程中不断搅拌,使溶液保持均匀,浸溃时间为2-10h。(3)将(2)浸溃好的催化剂滤出,于室温下自然干燥3_24h,然后将催化剂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10°C-130 °C,升温速率为20-60°C/h,在110。0130 0C 下恒温干燥 6-24h。(4)将(3)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50-180°C下焙烧3_10h,200_250°C下焙烧3-6h,300-350°C下焙烧3_5h,400_450°C下焙烧3_8h即得所需催化剂。步骤(I)所述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为硝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甲酸镍,助剂的可溶性盐为硝酸盐或氯化盐,表面活性剂为酒石酸、AE03、AE09或EDTA。采用沉淀法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a. 将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助剂的可溶性盐、载体的可溶性前驱物用去离子水配成混合溶液,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O. 01-0. 5g/ml,溶液总浓度为O. 5-2g/ml。b.将沉淀剂配成溶液。c.将配好的a溶液滴加到b溶液中,或将b溶液滴加到a溶液中,或a、b溶液并流共沉淀,滴加过程中反应温度保持在40-90°C,pH值控制在7-9之间,加料完毕继续老化l-5h。d.将步骤c所得催化剂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8次。
e.将步骤d所得催化剂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10°C-130 °C,升温速率为 20-60°C/h,在 110。0130 0C 下恒温干燥 6_24h。 f. 将步骤e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50_180°C下焙烧3-10h,200-250°C下焙烧3-6h,300-350°C下焙烧3_5h,400_450°C下焙烧3_8h即得所需催化剂。步骤a所述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为硝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甲酸镍,助剂的可溶性盐为硝酸盐或氯化盐。若载体为氧化铝,则可溶性前驱物为硝酸铝、三氯化铝;若载体为硅铝复合氧化物,则可溶性前驱物为硝酸铝或三氯化铝和酸性硅溶胶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酒石酸、AE03、AE09或EDTA。步骤b所述沉淀剂为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铵、碳酸氢铵、尿素、氨水之一或其混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萘加氢合成十氢萘的工艺条件,采用十氢萘为溶剂,原料中萘的浓度为5wt%-50wt%,将原料泵入装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100-25(TC,压力l_5MPa,萘的质量空速为O. 2-2. Oh-1, H2/萘体积比为50-1000。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反应条件,原料萘的转化率为100%,十氢萘的选择性大于99. 5%。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萘加氢合成十氢萘的催化剂,采用非贵金属镍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成本显著低于贵金属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制备方法,使催化剂具有极高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十氢萘作溶剂,产品纯度高,不需再经过分离提纯即可得到合格产品。本发明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合连续化大批量工业生产,降低操作成本。


图I是本发明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用下面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发明并不受其限制。实施例I :
称取42. 37g四水草酸镍,52. 76g六水硝酸镁,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向混合溶液中添加
15.8g酒石酸,加去离子水,使溶液总体积为300ml,将溶液搅拌均匀,加入85g氧化铝载体浸溃,浸溃的过程中不断搅拌,使溶液保持均匀,2h后将浸溃好的催化剂滤出,于室温下自然干燥3h,然后将催化剂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10°C,升温速率为20°C/h,在110°C下恒温干燥6h。将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50°C下焙烧3h,250°C下焙烧3h,350°C下焙烧3h,420°C下焙烧3h即得所需比表面积200 m2/g,孔体积O. 6cm3/g,其中50-100nm孔占50%的催化剂。称取5g20_40目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氢气压力为O. 5MPa,体积空速为lOOOtT1,在150°C下还原2h,将温度升高到300°C还原2h,升温速率为10°C/h。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100°C,压力升高到IMPa,将萘浓度为5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O. 21Γ1,H2/萘体积比为50,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如表I所示。
实施例2
称取247. 7g六水硝酸镍,O. 2g硝酸钡,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向混合溶液中添加
I.24gAE03,加去离子水,使溶液总体积为124ml,将溶液搅拌均匀,加入49. 9g氧化铝载体浸溃,浸溃的过程中不断搅拌,使溶液保持均匀,IOh后将浸溃好的催化剂滤出,于室温下自然干燥24h,然后将催化剂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10°C,升温速率为60°C/h,在110°C下恒温干燥24h。将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80°C下焙烧10h,200°C下焙烧6h,300°C下焙烧5h,450°C下焙烧8h即得所需比表面积80 m2/g,孔体积O. 2cm3/g,其中50-100nm孔占60%的催化剂。称取5g20_40目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氢气压力为5MPa,体积空速为lOOOOtT1,在250°C下还原10h,将温度升高到500°C还原8h,升温 速率为100°C/h。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250°C,压力升高到5MPa,将萘浓度为50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l.OtT1,H2/萘体积比为500,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如表I所示。实施例3
称取80. 95g六水氯化镍,9. 13g氯化锶,5. 7g五氯化钥,24. 13g六水三氯化铁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向混合溶液中添加7. 92gAE09,加去离子水,使溶液总体积为79. 19ml,将溶液搅拌均匀,加入70g硅铝复合氧化物载体(氧化铝与氧化硅的质量比为0.01 1)浸溃,浸溃的过程中不断搅拌,使溶液保持均匀,5h后将浸溃好的催化剂滤出,于室温下自然干燥12h,然后将催化剂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20°C,升温速率为40°C/h,在120°C下恒温干燥12h。将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80°C下焙烧5h,230°C下焙烧4h,340°C下焙烧4h,440°C下焙烧5h即得所需比表面积400 m2/g,孔体积
I.2cm3/g,其中50-100nm孔占55%的催化剂。称取5g20_40目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氢气压力为2MPa,体积空速为δΟΟΟΙΓ1,在200°C下还原5h,将温度升高到400°C还原5h,升温速率为50°C/h。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200°C,压力升高到3MPa,将萘浓度为30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2. OtT1, H2/萘体积比为1000,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如表I所示。实施例4
称取47. 2g 二水甲酸镍,3. Sg三水硝酸铜,7. 93g四氯化钛,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向混合溶液中添加7. 86gEDTA,加去离子水,使溶液总体积为39. 28ml,将溶液搅拌均匀,加入82g硅铝复合氧化物载体(氧化铝与氧化硅的质量比为99 :1)浸溃,浸溃的过程中不断搅拌,使溶液保持均匀,8h后将浸溃好的催化剂滤出,于室温下自然干燥16h,然后将催化剂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30°C,升温速率为30°C/h,在130°C下恒温干燥18h。将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60°C下焙烧8h,240°C下焙烧5h,320°C下焙烧3h,430°C下焙烧6h即得所需比表面积300 m2/g,孔体积0. 8cm3/g,其中50_100nm孔占65%的催化剂。称取5g20_40目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氢气压力为3MPa,体积空速为SOOOtT1,在220°C下还原8h,将温度升高到450°C还原3h,升温速率为80°C/h。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220°C,压力升高到4MPa,将萘浓度为40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Ι.δΙΓ1,H2/萘体积比为400,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如表I所示。实施例5
称取198. 16g六水硝酸镍,15. 59g六水硝酸镧,7. 44g五水硝酸错,294. 22g九水硝酸铝,43. 33g酸性硅溶胶(SiO2含量为30wt%),用450ml去离子水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44. 7g酒石酸,加去离子水使溶液体积为558ml,搅拌均匀得到a溶液。取600ml氨水,配成IOOOml溶液b,将a、b溶液并流加入装有600ml去离子水的反应器中搅拌,反应温度为40°C, pH控制在7左右,待反应完成后老化lh,过滤、洗涤2次,然后将催化剂滤出,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30°C,升温速率为20°C/h,在130°C下恒温干燥6h。将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70°C下焙烧3h,240°C下焙烧3h,340°C下焙烧3h,450°C下焙烧3h即得所需比表面积150 m2/g,孔体积O. 7cm3/g,其中50_100nm孔占70%的催化剂。
取5g20_40目催化剂在氢气下进行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压力为O. 5MPa,体积空速为lOOOtT1,在150°C下还原2h,将温度升高到300 0C还原2h,升温速率为IO0CAo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100°C,压力升高到2MPa,将萘浓度为5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O. 2W\ H2/萘体积比为50,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如表I所示。实施例6
称取60. 72g六水氯化镍,29. 46g四水硝酸韩,98. 78g六水硝酸钴,441. 33g九水硝酸铝,用500ml去离子水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12.61gEDTA,加去离子水使溶液体积为1260ml,搅拌均匀得到a溶液。取200g氢氧化钠,IOOg碳酸钠,配成IOOOml混合溶液b,在强搅拌下将a溶液缓慢滴加到b溶液中,反应温度为90°C,最终pH在9左右,待反应完成后老化5h,过滤、洗涤8次,然后将催化剂滤出,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20°C,升温速率为60°C/h,在120°C下恒温干燥24h。将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60°C下焙烧10h,240°C下焙烧6h,350°C下焙烧5h,450°C下焙烧8h即得所需比表面积250 m2/g,孔体积O. 9cm3/g,其中50_100nm孔占75%的催化剂。取5g20_40目催化剂在氢气下进行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压力为5MPa,体积空速为IOOOOh-1,在150°C下还原10h,将温度升高到500 0C还原8h,升温速率为100°C/h。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250°C,压力升降到3MPa,将萘浓度为10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21Γ1, H2/萘体积比为500,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如表I所示。实施例7
称取17. 33g 二水甲酸镍,4. 55g硝酸锰,128. Ilg三氯化铝,用IOOml去离子水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8gAE03,加去离子水使溶液体积为145ml,搅拌均匀得到a溶液。取IOOg碳酸钠,配成500ml溶液b,在强搅拌下将b溶液缓慢滴加到a溶液中,反应温度为50°C,pH控制在8左右,待反应完成后老化3h,过滤、洗涤7次,然后将催化剂滤出,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10°C,升温速率为40°C/h,在110°C下恒温干燥12h。将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80°C下焙烧6h,250°C下焙烧4h,350°C下焙烧4h,400°C下焙烧5h即得所需比表面积150 m2/g,孔体积0. 8cm3/g,其中50_100nm孔占80%的催化剂。
取5g20_40目催化剂在氢气下进行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压力为3MPa, 体积空速为δΟΟΟΙΓ1,在150°C下还原6h,将温度升高到400 0C还原6h,升温速率为80°C/h。 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210°C,将萘浓度为30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I. 51Γ1,H2/萘体积比为400,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如表I所示。
实施例8称取105. 92g四水醋酸镍,9. Olg三水硝酸铜,183. 02g三氯化铝,用180ml去离子水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10. 23gAE09,加去离子水使溶液体积为205ml,搅拌均匀得到a溶液。 取200g碳酸铵,50g氨水,配成500ml混合溶液b,在强搅拌下将b溶液缓慢滴加到a溶液中,反应温度为80°C,pH控制在7. 5左右,待反应完成后老化4h,过滤、洗涤3次,然后将催化剂滤出,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10°C,升温速率为50°C/ h,在110°C下恒温干燥8h。将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70°C下焙烧4h,220°C下焙烧5h,320°C下焙烧4h,430°C下焙烧6h即得所需比表面积95 m2/g,孔体积O. 4cm3/g,其中50-100nm孔占75%的催化剂。
称取5g20_40目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氢气压力为IMPa,体积空速为SOOOtT1,在220°C下还原8h,将温度升高到450°C还原3h,升温速率为80°C/h。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180°C,压力升高到3MPa,将萘浓度为50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I IT^H2/萘体积比为400,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如表I所示。
实施例9催化剂稳定性试验,称取20g20-40目实施例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程序升温还原活化,活化条件为氢气压力为2MPa,体积空速为δΟΟΟΙΓ1,在220°C下还原8h,将温度升高到 450°C还原3h,升温速率为80°C/h。还原结束后,将温度降到180°C,压力升高到3MPa,将萘浓度为20wt%原料泵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溶剂为十氢萘,萘的质量空速为I tT1,H2/萘体积比为400,进行了 1500h稳定性试验,结果图I所示。
表I催化剂组成及反应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由活性组分、助剂、载体三部分组成,以金属计,活性组分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wt% _50wt%,助剂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O. I wt%-25wt%,其余为载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0-400m2/g ;孔体积为O. 2-1. 2cm3/g,其中孔径在50-100nm的孔占催化剂总孔道的50_8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为Ni的氧化物。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为Mg、Ca、Sr、Ba、Co、Fe、La、Mo、Zr、Ti、Mn、Cu 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Al2O3或桂铝复合氧化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铝复合氧化物载体,氧化铝与氧化硅质量比为O. 01 99 :1。
6.如权利要求I一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助剂的可溶性盐配成混合溶液,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总盐浓度为O. 3-2. Og/ml,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O. 01-0. 5g/ml ; 将配好的溶液(I)倒入装有载体的容器中过饱和浸溃,浸溃的过程中不断搅拌,使溶液保持均匀,浸溃时间为2-10h; 将(2)浸溃好的催化剂滤出,于室温下自然干燥3-24h,然后将催化剂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10°C-130 °G,升温速率为20-60°C/h,在110°C-130 oC下恒温干燥6-24h ; 将(3)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50-180°C下焙烧3-10h,200-250°C下焙烧3-6h,300-350°C下焙烧3_5h,400_450°C下焙烧3_8h即得所需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I一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助剂的可溶性盐、载体的可溶性前驱物用去离子水配成混合溶液,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O. 01-0. 5g/ml,溶液总浓度为O. 5-2g/ml ; (b)将沉淀剂配成溶液; (C)将配好的a溶液滴加到b溶液中,或将b溶液滴加到a溶液中,或a、b溶液并流共沉淀,滴加过程中反应温度保持在40-90°C,pH值控制在7-9之间,加料完毕继续老化l_5h ; 将步骤c所得催化剂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8次; Ce)将步骤d所得催化剂置于带鼓风的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从室温缓慢升高到110°C-130 ,升温速率为 20-60°C/h,在 110。0130 oC 下恒温干燥 6_24h ; (f)将步骤e干燥好的催化剂焙烧,焙烧条件为150-180°C下焙烧3_10h,200_250°C下焙烧3-6h,300-350°C下焙烧3_5h,400-450°C下焙烧3_8h即得所需催化剂。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为硝酸镍、氯化镍、醋酸镍或甲酸镍。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的可溶性盐为硝酸盐或氯化盐。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酒石酸、AE03、AE09或EDTA。
11.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氧化铝,可溶性前驱物为硝酸铝或三氯化铝;载体为硅铝复合氧化物,可溶性前驱物为硝酸铝或三氯化铝和酸性硅溶胶的混合物。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沉淀剂为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铵、碳酸氢铵、尿素、氨水之一或其混合物。
13.如权利要求I一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十氢萘为溶剂,原料中萘的浓度为5wt%-50wt%,将原料泵入装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100-250°C,压力l_5MPa,萘的质量空速为O. 2-2. Oh^1, H2/萘体积比为50-1000。
全文摘要
一种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由活性组分、助剂、载体三部分组成,以金属计,活性组分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wt%-50wt%,助剂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wt%-25wt%,其余为载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0-400m2/g;孔体积为0.2-1.2cm3/g,其中孔径在50-100nm的孔占催化剂总孔道的50-80%。本发明催化剂具有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价格低廉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J23/887GK102941093SQ20121036307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学宽, 杜明仙, 唐明兴, 葛晖, 吕占军, 周立公, 杨英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