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928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气的净化过程中的布气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过程中,气液两相充分接触,是改善反应条件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吸收技术中体现更明显。当废气具有一定腐蚀性时,会因为气体分布不均,导致气体偏流,设备腐蚀,反应釜出现薄弱点。在实际工程中,也常常因为废气分布设计不合理,造成废气短流现象,同时容易出现反应死区,导致废气净化过程中反应不完全,净化效率下降等。因此,研制气流分布均匀、阻力小、所占空间小、结构简单的布气装置对废气净化过程尤为重要,对提 高废气净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设计布气装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具有均匀分布流体的作用,同时其压降又要最小,在长期操作过程中,布气装置不易被堵塞和磨蚀。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并结合废气净化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但能有效均匀布气,而且还可以防止出现气体短流,从而提高了净化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反应塔内的布气结构,所述布气结构设置在废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布气结构包括自下而上层叠的格网层和布气填料层,所述格网层和布气填料层的周边均与反应塔的内壁吻合,所述反应塔的内壁上固定有支撑;所述废气进气管的最高点与格网层底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0,所述布气填料层的高度为15(T400mm。进一步讲,本实用新型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由与格网层固定的一支撑环构成。所述支撑由沿反应塔内壁周向上均布的多个与格网层固定的支撑爪构成。所述废气进气管的管口呈一倒倾斜的45°开口。所述废气进气管的管口呈一倒凹形的矩形开口。所述格网层的网眼孔径5 15_。所述格网层的材质为不锈钢或UPVC。所述布气填料层的结构为鲍尔环或拉西环。所述鲍尔环的高度为250mm,鲍尔环直径为3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布气装置,通过布气填料层和其上形成的水膜层,保证了废气的布气均匀性,同时可以增加废气与药液的接触时间,提高反应效率,避免了废气的短流和反应死区现象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布气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图I是本实用新型废气进气布气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布气装置的废气进气管具有倒倾斜45°管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布气装置的废气进气管具有倒凹形的矩形管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012]I-布气填料层,2-格网层,3-支撑,4-反应塔,5-废气进气管,6_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塔4内的布气结构,所述布气结构设置在废气进气管5的上方,所述布气结构包括自下而上层叠的格网层2和布气填料层1,所述格网层2和布气填料层I的周边均与反应塔4的内壁吻合,所述反应塔4的内壁上固定有支撑3,所述支撑可以由与格网层2固定的一支撑环构成,也可以沿反应塔内壁周向上均布的多个与格网层2固定的支撑爪构成;所述格网层2的材质为不锈钢或UPVC,所述格网层2的网眼孔径5 15_,所述废气进气管5的最高点与格网层2底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0mm,所述布气填料层I的高度为15(T400mm,所述布气填料层I的结构选用鲍尔环或拉西环,优选高度为250mm,直径为35 40m的鲍尔环;所述废气进 气管5的管口 6可以是一倒倾斜的45°开口,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一倒凹形的矩形开口,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气结构与废气进气管5配合使用,布气结构设置在废气进气管5的上方。为了保证布气效果,最好降低进气流速,因此,将废气进气管5在进入反应塔内部后需通过采取诸如扩大出口管径等方法以降低进气流速,保证进气流速能够低于lm/s,本实用新型中废气进气管的管口 6采取不同的切口方向以降低进气流速;同时,布气结构与废气进气管5的管上皮距离应不低于500mm。废气经废气进气管5的管口 6降低流速后自下而上流动,首先通过格网层2,格网层2的材质可可根据实际抗腐蚀的要求选择不锈钢或是UPVC。该格网层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与支撑的固定来承托布气填料层I ;二是可以起到了粗略布气的作用。布气填料层I的填料可以选择鲍尔环或是拉西环,填料的直径可根据实际压力损耗来选择。废气经过布气填料层I均匀布气,此外,当反应塔内药液自上而下流动时,在布气填料层上可形成一层水膜,废气通过布气填料层I及其上形成的水膜层,可以进一步保证废气的布气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废气与药液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为了避免通过布气填料层的阻力过大,布气填料层I的高度不宜过高,最好控制在150mm-400mm之间为宜。下面以对有机废气治理工程为例,对其实施过程做具体说明废气净化反应塔4内的废气进气管5的管口 6采用如图3所示的倒凹形切口管的形式,废气经过废气进气管5的管口 6降低流速后进入到反应塔4内,并在塔内自下而上流动,经过由层叠布置的格网层2和布气填料层I构成的布气结构后,与自上而下的喷淋液接触并反应。其中,布气结构底层的格网层2的底面距离废气进气管5的管上皮高度为500mm。布气填料层I由250mm高度的鲍尔环组成,该鲍尔环的直径为35_40mm。格网层2采用的是孔径为IOmm的UPVC网。废气经过本实用新型布气装置后可提高反应塔内废气均匀度,避免短流,药液在布气填料层I上形成水膜层,从而增加了反应接触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包括贯通于反应塔(4)的废气进气管(5)及设置在反应塔(4)内的布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结构设置在废气进气管(5)的上方,所述布气结构包括自下而上层叠的格网层(2)和布气填料层(1),所述格网层(2)和布气填料层(I)的周边均与反应塔(4)的内壁吻合,所述反应塔(4)的内壁上固定有支撑(3);所述废气进气管(5)的最高点与格网层(2)底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0_,所述布气填料层(I)的高度为150 400m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由与格网层(2)固定的一支撑环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由沿反应塔内壁周向上均布的多个与格网层(2)固定的支撑爪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气管(5)的管口(6)呈一倒倾斜的45°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气管(5)的管口(6)呈一倒凹形的矩形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网层(2)的网眼孔径5 15mm。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网层(2)的材质为不锈钢或UPVC。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填料层的结构为鲍尔环或拉西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鲍尔环的高度为250mm,鲍尔环直径为35 4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塔的废气进气布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塔内的布气结构,所述布气结构设置在废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布气结构包括自下而上层叠的格网层和布气填料层,所述格网层和布气填料层的周边均与反应塔的内壁吻合,所述反应塔的内壁上固定有支撑;所述废气进气管的最高点与格网层底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0,所述布气填料层的高度为150~400mm。采用本实用新型布气装置,通过布气填料层和其上形成的水膜层,保证了废气的布气均匀性,同时可以增加废气与药液的接触时间,提高反应效率,避免了废气的短流和反应死区现象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布气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文档编号B01D53/78GK202683056SQ20122038354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张金凤, 徐淼 申请人: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