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192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锂离子电池逐渐在取代铅酸电池、氢镍电池,发展为21世纪主要替代电源。对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尤其是电动车及储能装置中的大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来说,目前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的因素主要在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上,而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中的水分。电池中存在的水分会与电解液中的锂盐发生反应产生HF及LiF沉淀,LiF消耗活性Li+,造成容量损失,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HF破坏SEI膜,腐蚀正负极材料甚至腐蚀集流体,造成电池的容量衰减,使循环性能变差,同时可能会产生气体引起电池胀气等,致使电池出现安全问题。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由锂盐、溶剂、功能添加剂组成,LiPF6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导电锂盐,因其对水份极为敏感,所以生产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水份,产品水份可控制在10ppm以下。常规的有机溶剂用量大,同时物料粘度较小,通过5A分子筛循环脱水、过滤处理后水份可降到10ppm以下;而功能性添加剂一般是改善电池某项功能如循环、高温、低温、倍率等,具有物料来源广、量小、价格昂贵、黏度高,不易脱水等,采用分子筛脱水时会导致脱水时间过长、物料损失严重(一般物料损失在20%以上),同时脱水时既要加入分子筛同时要不时振动,最后还要进行过滤处理易造成劳动强度过大;过滤时环境要求高否则会导致水份反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电解液添加剂脱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脱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反应釜、玻璃旋塞、真空橡胶管、冷肼和真空泵。连接方式依次为:加热装置、反应釜、玻璃旋塞、真空橡胶管、冷肼、橡胶真空管和真空泵。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控温装置和磁力搅拌装置;所述反应釜带磨口,容积应与加热装置配套;所述玻璃旋塞带有与反应釜瓶口匹配的聚四氟乙烯旋塞;所述真空泵为旋片式真空泵。

所述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在60℃~150℃,转速控制在120 r/min-1500 r/min。

所述冷肼为双开口在上,且连接管体的为进样口,细管为出料口,细管长10cm~50cm。

所述旋片式真空泵真空度在10~1000 mPa。

所述反应釜为带磨口玻璃塞的三口或双口反应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真空条件下加热除水的工艺,替代密闭容器内使用分子筛静置除水的工艺,减少了劳动强度,不需要反复循环工序脱水,减少时间;采用向上双开口的冷肼接收蒸出来的水份,避免出现意外水份倒流出反应釜,其可最大限度除去添加剂中的水份,同时还可除去样品中一些低沸点的杂质,进一步提纯添加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脱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反应釜2、玻璃旋塞3、真空橡胶管4、冷肼5、真空泵6,加热装置1包含加热和搅拌功能,加热介质为水或硅油;玻璃反应釜为三口或双口带磨口玻璃塞,方便加料和观察反应釜内物料形态;玻璃旋塞密封良好便于控制釜内真空;真空橡胶管伸缩性好,便于保持密封;冷肼浸于﹣30℃冷冻液中,便于收集釜内水份和低沸点杂质;物料加入玻璃反应釜内后,通过加热装置控温60~150℃,加热装置搅拌功能有利于水份加速蒸发,减少干燥时间。水和低沸点物质通过真空泵减压冷凝到冷肼内,从而达到去除玻璃反应釜内水分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