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736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210249109.X公开了一种超微粉碎机,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上分别设有出料口和进风口,下箱体连接主轴,主轴上端连接粉碎盘,主轴下端连接主机皮带轮,上箱体连接分级轴和导流环,分级轴上端连接分级皮带轮,分级轴下端连接分级轮,分级轮设置在导流环内,上箱体上端面设有若干和上箱体内腔连通的吹气孔,上箱体上固定连接储气缸,储气缸上连出若干根出气管,出气管连接吹气孔,出气管上连接控制气体通断的控制阀,控制阀电连接控制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连接中间箱体,中间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和中间箱体内腔连通的清理口,清理口的外端边缘活动连接盖板,中间箱体和下箱体连接位置连接进料装置。其在说明书第23段记载:在粉碎盘和出料口之间的粉碎机内壁上设有环形齿圈,粉碎盘和齿圈的共同作用将物料粉碎。通过该专利文件的说明书第22段最后一句话记载,在粉碎盘和出料口之间的粉碎机内壁上设有环形齿圈,粉碎盘和齿圈的共同作用将物料粉碎。

中国专利CN201310404322.8公开了一种无筛超微粉碎机,其包括有主轴、端板、齿圈、转子和主电机,齿圈和固接于齿圈两侧的粉碎机端板构成粉碎室,螺旋喂料器的出料口与斜槽一端连通,斜槽另一端伸入所述粉碎室内;进风管一端与所述粉碎室连通,进风管另一端与所述粉碎机外部空间连通。根据该专利的说明书第11段记载无筛粉碎机,通过含锤片的转子和转子外侧的齿圈配合,有效避免粉碎过程中物料环流层的形成,提高产量,降低使用成本;进风管的设计,使粉碎机外的环境空气能进入粉碎室,提高粉碎效果。

由此可见,在粉碎机的粉碎腔室的侧壁设置齿圈已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共识,如何提高其粉碎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该粉碎腔能够有效提高颗粒的粉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包括由顶壁、侧壁、底板围成的腔室本体,所述的顶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的底板设有出料口,所述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由多个第一齿条构成的第一齿圈,所述的底板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由多个第二齿条构成的第二齿圈,所述的第一齿条沿侧壁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二齿条沿底板的上表面的径向方向延伸。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顶壁的下表面的边缘设有由多个第三齿条围成的第三齿圈,所述的第三齿条沿顶壁的下表面的径向方向延伸。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腔室本体为圆柱形。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出料口设置在底板的中心,所述的出料口内还设有用于与外设的粉碎盘相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的外设的粉碎盘旋转的驱动结构。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转轴,所述的转轴的上端外侧设有第一限位凸圈和设置在第一限位凸圈外侧的第二限位凸圈。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第一齿条的高度为10-12cm,所述的第二齿条的长度为15-25mm,所述的第三齿条的长度为15-25mm。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进料口上连接有向腔室本体内延伸的上导流圈。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向腔室本体内延伸的下导流圈。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侧壁内部设有冷却水夹层。

在上述的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中,所述的顶壁、底板的内部均设有冷却水夹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粉碎腔将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顶壁和底板上,这样当粉碎盘安装到本粉碎腔内后,粉末气体混合流体会经过进料口,流经粉碎盘表面到达侧壁的内表面然后下降到达底板位置,最后到达出料口,这样可以延长物料的流动路径,且各方向的路径长度一致,非常重要的是,第二齿圈可以将经过第一齿圈粉碎的颗粒再次进行粉碎,该粉碎的原理在于第二齿圈和外设的粉碎盘边缘的刀具,提高粉碎效果,但是该第二齿圈只能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边缘,因为如果分布在底板的整个表面,则腔室内的气体阻力位显著增大,使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的负荷显著增加,不具有实现的意义。因此本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粉末粉碎效果。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顶壁的下表面的边缘设置第三齿圈,其原理同第二齿圈,在此不做阐述。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改变了传统的转轴为水平伸入粉碎腔的设置,将转轴设置在出料口的中心,用于与外设的粉碎盘传动连接,这样的好处在于,外设的粉碎盘可以水平布置使粉体在各个方向流动的路径一致,避免了传统的粉碎腔的转轴水平设置导致的物料受重力影响在各个不同位置的粉碎力度不一致的问题。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导流圈和下导流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意义在于,将粉体直接输送到外设的粉碎盘的表面,使粉体气体混合流体经过粉碎盘导流到粉碎腔的侧壁位置,下导流圈的作用在于,阻挡过重的粉体排出,优先共较轻的粉体从出料口排出,较重的粉体在粉碎盘的导流的作用下回到粉碎腔的边缘。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冷却水夹层可以降低流体的温度同时降低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的表面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纳米颗粒生产用粉碎腔,包括由顶壁1、侧壁2、底板3围成的腔室本体,所述的顶壁1设有进料口4,所述的底板3设有出料口5,所述的侧壁2的内表面设有由多个第一齿条6构成的第一齿圈,所述的底板3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由多个第二齿条7构成的第二齿圈,所述的第一齿条6沿侧壁2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二齿条7沿底板3的上表面的径向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的粉碎腔将进料口4和出料口5分别设置在顶壁1和底板3上,这样当粉碎盘安装到本粉碎腔内后,粉末气体混合流体会经过进料口4,流经粉碎盘表面到达侧壁2的内表面然后下降到达底板3位置,最后到达出料口5,这样可以延长物料的流动路径,且各方向的路径长度一致,非常重要的是,第二齿圈可以将经过第一齿圈粉碎的颗粒再次进行粉碎,该粉碎的原理在于第二齿圈和外设的粉碎盘边缘的刀具(类似于CN201310404322.8中转子边缘的磨块),提高粉碎效果,但是该第二齿圈只能设置在底板3上表面的边缘,因为如果分布在底板3的整个表面,则腔室内的气体阻力位显著增大,使驱动转轴91转动的电机的负荷显著增加,不具有实现的意义。因此本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粉末粉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壁1的下表面的边缘设有由多个第三齿条8围成的第三齿圈,所述的第三齿条8沿顶壁1的下表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其原理同第二齿圈,在此不做阐述。

具体来说,所述的腔室本体为圆柱形,所述的出料口5设置在底板3的中心,所述的出料口5内还设有用于与外设的粉碎盘相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的外设的粉碎盘旋转的驱动结构9,所述的驱动结构9包括转轴91,所述的转轴91的上端外侧设有第一限位凸圈92和设置在第一限位凸圈92外侧的第二限位凸圈93,所述的第一齿条6的高度为11cm,所述的第二齿条7的长度为20mm,所述的第三齿条8的长度为20mm。

本实施例改变了传统的转轴91为水平伸入粉碎腔的设置,将转轴91设置在出料口5的中心,用于与外设的粉碎盘传动连接,这样的好处在于,外设的粉碎盘可以水平布置使粉体在各个方向流动的路径一致,避免了传统的粉碎腔的转轴91水平设置导致的物料受重力影响在各个不同位置的粉碎力度不一致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料口4上连接有向腔室本体内延伸的上导流圈10,所述的出料口5上连接有向腔室本体内延伸的下导流圈11。上导流圈10和下导流圈11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意义在于,将粉体直接输送到外设的粉碎盘的表面,使粉体气体混合流体经过粉碎盘导流到粉碎腔的侧壁2位置,下导流圈11的作用在于,阻挡过重的粉体排出,优先共较轻的粉体从出料口5排出,较重的粉体在粉碎盘的导流的作用下回到粉碎腔的边缘。一般来说,外设的粉碎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将物料甩到粉碎盘的边缘,在出料口5的位置,所有的物料同时上升,较轻的物料会随气流较快的流出,较重的物料在上升过程中,在外设的粉碎盘的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会甩到粉碎盘的边缘即粉碎腔本体的侧壁2位置重新进行粉碎。

为了提高机器的寿命以及粉碎植物颗粒时防止植物中有效成分变性,所述的侧壁2内部设有冷却水夹层12,所述的顶壁1、底板3的内部均设有冷却水夹层12。冷却水夹层12可以降低流体的温度同时降低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的表面温度。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外设的粉碎盘安装在驱动结构9上,具体来说,粉碎盘的中心预留有供转轴91穿过的通孔,粉碎盘与转轴91锁紧,为了提高粉碎盘的转动稳定性,在粉碎盘下表面设置两个与第一限位凸圈92和第二限位凸圈93配合的圆形限位凹槽。为了提高粉碎盘上下表面的离心力效果,优选在粉碎盘的上下表面设置导流的叶片。当粉碎盘安装在本实施例的粉碎腔中后,启动外设的电机带动转轴91转动,粉碎盘转动,颗粒气体混合流体从进料口4进入,上导流圈10直接将流体送到粉碎盘的表面,在粉碎盘的离心作用下,物料到达侧壁2位置,在第一齿圈和第三齿圈的作用下粉碎,然后下行叨叨第二齿圈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粉碎,最后到达底板3上,由于出料口5是连接有过滤和负压抽吸装置的,底板3上的物料会留到出料口5的位置,在下导流圈11的作用下,较轻的粉体从出料口5排出,较重的粉体还未到达出料口5就被粉碎盘离心甩到侧壁2位置重新进行粉碎。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颗粒的粉碎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