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88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锅炉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空气质量污染己到十分严重的地步,我国大气污染更是令人震惊,即使首都北京,合格天气也占不到平均天数的三分之一,针对空气污染,工业区污染比非工业区重,究其原因,锅炉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占了主要成分,相关数字表明,锅炉排出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合物及矿物性微粒和未燃尽燃料等,而这些烟气污染给人们的呼吸、血液和神经系统带来了危害,因此,锅炉排放的烟气净化是治理空气污染的首要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废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右端为封闭且其右端上侧竖直布置有与之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为水平布置且其从左到右依次设置除尘区、换热区及喷淋区;所述除尘区内设置有有多组烟气挡板,每组烟气挡板有两个且均向左倾斜设置,上方的烟气挡板固定于除尘区顶端,下方的烟气挡板固定于除尘区底部;位于烟气挡板下方的进气管上对应设置有清灰口;所述换热区内设置有呈波纹状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左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换热管右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及出水管均穿过进气管的管壁延伸至进气管外;所述喷淋区下端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储液槽,所述进气管右端外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通过液管与储液槽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液管延伸至喷淋区内上端与多个喷淋头连通;所述出气管下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抽拉式吸附单元,所述出气管上部设置有多个脱硫触煤管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每组烟气挡板之间均为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头的喷淋方向均朝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拉式吸附单元包括防漏网,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卡住防漏网的挡块,所述防漏网内填充有吸附材料,所述防漏网右端延伸至进气管外与拉板连接,所述拉板上设置有拉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材料为活性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脱硫触煤管网为涂覆脱硫触煤管网涂料的金属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烟气从进气管左侧进入除尘区,在多个烟气挡板的作用下强制改变行进路径,能有效挡住烟尘,并能使截留的烟尘定期从清灰口排出,维护方便;除尘后的烟气进入换热区,被换热管内的液体进行换热,由于出水管及进水管的位置设置,使得换热管内的液体行进路线与烟气的行进路线相反,从而增强了换热效果;换热后的烟气进入喷淋区,循环泵抽吸储液槽内的吸附液并引至喷淋头处喷出,对烟气中的微颗粒进行喷淋吸收;吸收后的烟气经过抽拉式吸附单元中吸附材料吸附有害物质后进行上升至脱硫触煤管网处,进行脱硫净化处理;设置抽拉式吸附单元,由于防漏网的独特设计,使得在其内部的吸附材料吸附能力下降时,能够直接整体更换,使得后期的维护变的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依次对锅炉尾气进行降尘、换热、吸收、吸附及脱硫净化处理,使得锅炉排出的废气得到净化,节能环保,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锅炉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锅炉废气净化装置中什么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除尘区,21-烟气挡板,22-清灰口,3-换热区,31-进水管,32-换热管,33-出水管,4-喷淋区,41-储液槽,42-循环泵,43-液管,44-喷淋头,5-出气管,51-抽拉式吸附单元,511-挡块,512-防漏网,513-吸附材料,514-拉板,515-拉手,52-脱硫触煤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锅炉废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管1及出气管5,所述进气管1右端为封闭且其右端上侧竖直布置有与之连通的出气管5;所述进气管1为水平布置且其从左到右依次设置除尘区2、换热区3及喷淋区4;所述除尘区2内设置有有多组烟气挡板21,每组烟气挡板21有两个且均向左倾斜设置,上方的烟气挡板21固定于除尘区2顶端,下方的烟气挡板21固定于除尘区2底部;位于烟气挡板21下方的进气管1上对应设置有清灰口22;所述换热区3内设置有呈波纹状的换热管32,所述换热管32左侧连通有出水管33,所述换热管32右侧连通有进水管31,所述进水管31及出水管33均穿过进气管1的管壁延伸至进气管1外;所述喷淋区4下端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储液槽41,所述进气管1右端外设置有循环泵42,所述循环泵42的进液口通过液管43与储液槽41连通,所述循环泵42的出液口通过液管43延伸至喷淋区4内上端与多个喷淋头44连通;所述出气管5下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抽拉式吸附单元51,所述出气管5上部设置有多个脱硫触煤管网5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烟气从进气管1左侧进入除尘区2,在多个烟气挡板21的作用下强制改变行进路径,能有效挡住烟尘,并能使截留的烟尘定期从清灰口22排出,维护方便;除尘后的烟气进入换热区3,被换热管32内的液体进行换热,由于出水管33及进水管31的位置设置,使得换热管32内的液体行进路线与烟气的行进路线相反,从而增强了换热效果;换热后的烟气进入喷淋区4,循环泵42抽吸储液槽41内的吸附液并引至喷淋头44处喷出,对烟气中的微颗粒进行喷淋吸收;吸收后的烟气经过抽拉式吸附单元51中吸附材料513吸附有害物质后进行上升至脱硫触煤管网52处,进行脱硫净化处理;设置抽拉式吸附单元51,由于防漏网512的独特设计,使得在其内部的吸附材料513吸附能力下降时,能够直接整体更换,使得后期的维护变的简单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