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508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日益成熟,然而在现有污水处理技术中仍存在一些难于克服的技术难点,例如由于污水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包括位于污水底部的固态物体、漂于污水中的固态颗粒、浮于污水水面且密度较小的固态物体等等,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需要通过多个步骤、多次进行污水中的固液分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此过程中耗费的时间较久,其处理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由于污水的成分较为复杂,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无法将污水中的固态物质和液体进行彻底分离,特别的,污水中占相当比重的密度较小的固态物质在现有的处理设备中较难进行处理,另外由于多次多步骤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在造价上也较为昂贵,使用方的使用成本也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液分离处理彻底、能实现多次分离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敞口的出液腔体、位于出液腔体内的收集架、位于收集架内的固体运送装置、若干个位于出液腔体和收集架之间的过滤架、收浆装置,所述收集架外周壁与相邻的外圈过滤架内周壁之间构成第一过滤腔,所述两两过滤架之间带有间距,每个过滤架外周壁与相邻的外圈过滤架内周壁之间构成若干个过滤腔,最外圈过滤架外周壁与出液腔体内周壁之间构成出液腔,所述出液腔体底部对应固体运送装置下方位置开有出浆口,所述出浆口位于收浆装置上方且与收浆装置相连,收集架和过滤架周身开有若干个过滤孔,第一过滤腔和过滤腔底部开有出浆孔,待处理混合液进入收集架后,经收集架初步过滤后进入第一过滤腔,再经若干次过滤架的过滤后经由出液腔体周身的出液孔排出处理后的被处理液体,处理后的泥浆经由出浆口进入收浆装置进行下一步的处理,第一过滤腔和过滤腔底部滞留的泥浆经出浆孔排出出液腔体底部,固体运送装置将浮于待处理混合液液面的固态颗粒运出出液腔体从而完成待处理混合液的固液分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固体运送装置连接且由电机驱动的刷架,所述刷架还包括与收集架内壁、过滤架内壁以及出液腔体内壁贴合的刮片,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刷架围绕固体运送装置转动带动刮片转动并刮下附着于收集架内壁、过滤架内壁以及出液腔体内壁的泥浆及固体颗粒物。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运送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固体运送装置上方和下方的滚轮组、与滚轮组配合传动的链条、固液分离片以及固定连接于链条上的输送单元,所述固液分离片一端位于固体运送装置上方并与输送单元配合接收输送单元运送出的固态颗粒和泥浆,另一端斜向下伸出出液腔体,固液分离片上还开有若干个滤孔,所述滚轮组在电机的驱动下开始转动并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单元上下运动,输送单元将浮于待处理混合液液面的固体颗粒物带出液面并运送至一端固定于固体运送装置上方的固液分离片,固态颗粒物向下滑出出液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出浆口与收浆装置之间还设有开关阀门,所述收浆装置下方还连有开关阀门,通过两个开关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控制泥浆在收浆装置内的进入和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过滤架进行污水的若干次过滤和固液分离,并通过固体运送装置将浮于污水表面和漂于污水中的固态物质分离出污水,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因设备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步骤较多而出现的处理不完全,处理效率低下的情况,过滤分离和污水较难处理部分同时处理的设计极大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率,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通过多个步骤进行处理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处理速度快、固液分离处理彻底、能实现多次分离处理的一次完成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固液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液分离装置的固体运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体运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编号表示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出液腔体;2、收集架;3、固体运送装置;4、过滤架;5、收浆装置;6、出液孔;7、刷架;8、链条;9、固液分离片;10、输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与功能易于了解,下面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固液分离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敞口的出液腔体1、位于出液腔体1内的收集架2、位于收集架2内的固体运送装置3、若干个位于出液腔体1和收集架2之间的过滤架4、收浆装置5,所述收集架2外周壁与相邻的外圈过滤架4内周壁之间构成第一过滤腔,所述两两过滤架4之间带有间距,每个过滤架4外周壁与相邻的外圈过滤架4内周壁之间构成若干个过滤腔,最外圈过滤架4外周壁与出液腔体1内周壁之间构成出液腔,所述出液腔体1底部对应固体运送装置3下方位置开有出浆口,所述出浆口位于收浆装置5上方且与收浆装置5相连,收集架2和过滤架4周身开有若干个过滤孔,第一过滤腔和过滤腔底部开有出浆孔,待处理混合液进入收集架2后,经收集架2初步过滤后进入第一过滤腔,再经若干次过滤架4的过滤后经由出液腔体1周身的出液孔6排出处理后的被处理液体,处理后的泥浆经由出浆口进入收浆装置5进行下一步的处理,第一过滤腔和过滤腔底部滞留的泥浆经出浆孔排出出液腔体1底部,固体运送装置3将浮于待处理混合液液面的固态颗粒运出出液腔体1从而完成待处理混合液的固液分离。

为了更好的提升处理效率、提高处理效果,避免长时间工作后被分离出的固态颗粒和固态物质滞留堆积在过滤架4、出液腔体1以及收集架2内侧,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还设置了与固体运送装置3连接且由电机驱动的刷架7,所述刷架7还包括与收集架2内壁、过滤架4内壁以及出液腔体1内壁贴合的刮片,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刷架7围绕固体运送装置3转动带动刮片转动并刮下附着于收集架2内壁、过滤架4内壁以及出液腔体1内壁的泥浆及固体颗粒物。刷架7的设置避免了过滤分离出固态物质后,泥浆或固态颗粒等固态物质吸附在收集架2内壁、过滤架4内壁以及出液腔体1内壁,减少收集架2内壁、过滤架4内壁以及出液腔体1内壁的泥浆的堵塞和滞留,降低其分离处理效果,使本实用新型能在长时间的工作条件下高效工作且过滤分离效率不会变差。

在固液分离的处理过程中,浮于污水表面的密度较小的固态物质也是需要处理的主要部分,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体运送装置3包括转动连接于固体运送装置3上方和下方的滚轮组、与滚轮组配合传动的链条8、固液分离片9以及固定连接于链条8上的输送单元10,所述固液分离片9一端位于固体运送装置3上方并与输送单元10配合接收输送单元10运送出的固态颗粒和泥浆,另一端斜向下伸出出液腔体1,固液分离片9上还开有若干个滤孔,所述滚轮组在电机的驱动下开始转动并带动链条8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单元10上下运动,输送单元10将浮于待处理混合液液面的固体颗粒物带出液面并运送至一端固定于固体运送装置3上方的固液分离片9,固态颗粒物向下滑出出液腔体1。在电机的驱动下,滚轮组开始转动并带动链条8转动,从而固定于链条8上的输送单元10开始在链条8的带动下上下运动,随着污水开始过滤,污水液面开始下降,输送单元10向下运动时,漂浮于污水液面上的固态物质被带入输送单元10腔体内,输送单元10开始向上运动时,输送单元10腔体内的固态物质被带出污水液面并通过固液分离片9送出固体运送装置3,固液分离片9上开有的滤孔进一步将被分离出的固态物质进行固液分离,确保处理后的固态物质较为干燥,利于后续进一步的处理,在进行污水表面的固态物质处理时,输送单元10在向上或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将部分漂于污水内的固态物质也带出污水,提升了固液分离装置的整体过滤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分离处理完成后沉积于出液腔体底1部的污泥浆进出收浆装置5,如图1所示,在出液腔体底1部的出浆口与收浆装置5之间还设有开关阀门,所述收浆装置5下方还连有开关阀门,通过两个开关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控制泥浆在收浆装置5内的进入和排出。在整体固液分离装置工作时,收浆装置5上方的开关阀门关闭,防止在固液分离装置工作时污泥浆带着污水直接进入收浆装置5,从而降低固液分离处理效率,收浆装置5下方的开关阀门打开,使得整体固液分离装置在工作的同时收浆装置5将收集到的泥浆送出收浆装置5进入下一步的处理环节,固液分离装置内的污水被分离处理完成后,收浆装置5上方的开关阀门打开,下方的开关阀门关闭,沉积于出液腔体1底部的污泥浆得以顺利进入收浆装置5,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和后续整体固液分离装置的继续处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