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0634发布日期:2020-06-02 20:0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具体是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可安装在气体压缩机的出入口用于气液分离,分馏塔顶冷凝冷却器后气相除雾,各种气体水洗塔,吸收塔及解析塔的气相除雾等。气液分离器也可应用于气体除尘,油水分离及液体脱除杂质等多种工业及民用应用场合。

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多,其分离方法也包括:重力沉降;折流分离;离心力分离;丝网分离;超滤分离;填料分离等。

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在进行气液分离时,其效果一般,往往分离后的气相中会存在少量的液相分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包括分离筒和冷凝筒,所述分离筒包括筒体、顶盖和填料,顶盖通过若干颗紧固螺栓固定在分离筒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筒体上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混合进管和液相出管,筒体内在对应混合进管和液相出管之间的位置处通过安装角码安装有填料,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与连接管连接的管道连接口i,连接管的端部与用于对气相进行冷凝的冷凝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筒包括管体和安装在管体内的换热盘管,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管体上的管道连接口ii和管道连接口iii连接,管道连接口ii与连接管连接,管道连接口iii与气相出管连接,管体上还设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相出管上安装有疏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料包括填料筒和处于填料筒内的填料本体,填料筒的两端开口处分别安装有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料还包括螺杆,螺杆的一端穿过下盖板和填料本体,并从上盖板上穿出,且螺杆上配合安装有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在对应填料和管道连接口i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若干捕雾折板,相邻的捕雾折板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气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捕雾折板为v形、s形或w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填料、捕雾折板以及冷凝筒的三重作业,能较好的实现气液分离,并且,本装置能实现连续化的气液分离作业,能够在线使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中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分离筒、101-筒体、102-混合进管、103-顶盖、104-紧固螺栓、105-填料、1051-填料本体、1052-填料筒、1053-上盖板、1054-下盖板、1055-透孔、1056-螺杆、1057-螺母、106-管道连接口i、107-液相出管、108-捕雾折板、1081-气道、109-安装角码、2-冷凝筒、201-管体、202-换热盘管、203-管道连接口ii、204-管道连接口iii、205-气相出管、206-疏水阀、207-冷却液入口、208-冷却液出口、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包括分离筒1和冷凝筒2,所述分离筒1包括筒体101、顶盖103和填料105,顶盖103通过若干颗紧固螺栓104固定在分离筒1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筒体101上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混合进管102和液相出管107,筒体101内在对应混合进管102和液相出管107之间的位置处通过安装角码109安装有填料105,混合进管102用于向筒体101内输入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可以浇在填料105上,经过填料105的处理来实现气液分离,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相聚集在筒体101的底部,而气相处于筒体101的上部,所述筒体101的顶部设有与连接管3连接的管道连接口i106,分离出的气相可以进入到连接管3上,连接管3的端部与用于对气相进行冷凝的冷凝筒2连接,经过分离筒1进行气液分离后的气相,其中会夹杂着一些小分子或小颗粒的液相,特别是对于液相为水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在进行初步的气液分离后,利用冷凝筒2对液相进行冷凝,可进一步的提升气液分离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冷凝筒2包括管体201和安装在管体201内的换热盘管202,换热盘管202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管体201上的管道连接口ii203和管道连接口iii204连接,管道连接口ii203与连接管3连接,管道连接口iii204与气相出管205连接,且气相出管205上安装有疏水阀206,当然,管体201上还设有冷却液入口207和冷却液出口208,通过冷却液入口207和冷却液出口208的设计,其能与外部冷源形成一冷却液循环系统,来实现与换热盘管202的换热,以对气相中少量进行液相进行冷凝,之后冷凝出的液相可以通过疏水阀206放出,来保证气相的洁净。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填料105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填料105包括填料筒1052和处于填料筒1052内的填料本体1051,填料筒1052的两端开口处分别安装有上盖板1053和下盖板1054,上盖板1053和下盖板1054上开设有若干个透孔1055,这个透孔1055需要保证液相的正常流动,同时也需要保证填料本体1051不能从中漏出。此时,填料105相当于是个模块化的整体结构,可以方便的由安装角码109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的,所述填料105还包括螺杆1056,螺杆1056的一端穿过下盖板1054和填料本体1051,并从上盖板1053上穿出,且螺杆1056上配合安装有螺母1057,对上盖板1053和下盖板1054进行锁紧,同时,螺杆1056可以继续向上延伸,便于将整个填料105取出更换,更换时,只需要打开顶盖103即可。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在线式高效气液分离器,由于在实际应用时,混合进管102输入的气液混合物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温度,在进行气液分离时出现蒸发现象,或者液相含量较多,也会产生气雾的现象,这一现象会造成冷凝过程压力较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01在对应填料105和管道连接口i106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若干捕雾折板108,相邻的捕雾折板108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气道1081,捕雾折板108可以为v形、s形、w形等,本实施例中,捕雾折板108为s形,使得气道1081能存在一定的弯折角度,便于提升雾气与捕雾折板108的接触面积,附着在捕雾折板108上的雾滴越来越大,最终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

结合实施例1~3,易知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气液混合物由混合进管102输入到筒体101内,并浇在填料105上,经过填料105的处理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相聚集在筒体101的底部,而气相处于筒体101的上部,气相能经过连接管3流动至冷凝筒2内,并且,在进入到冷凝筒2之前,通过捕雾折板108的作用,能提升气相中液滴与捕雾折板108的接触面积,附着在捕雾折板108上的液滴越来越大,最终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在气相进入到冷凝筒2内时,通过换热盘管202的换热作用,能对气相中少量进行液相进行冷凝,之后冷凝出的液相可以通过疏水阀206放出,来保证气相的洁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填料105、捕雾折板108以及冷凝筒2的三重作业,能较好的实现气液分离,并且,本装置能实现连续化的气液分离作业,能够在线使用,效率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