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9647发布日期:2020-11-19 21:07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扣件加工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扣件上胶涂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精密机械或特殊功能的装置中,为了提升精确度或耐候性,机械或装置中必须使用特定制程的扣件,例如扣件可位于螺身或螺牙上包覆涂层的螺丝。螺丝上的涂层可具有黏性,在锁入螺孔后能使螺身与螺孔黏合,即使在震动或是外力下螺丝都不易松脱。此外,某些材料的涂层还能防止水或其他液体由螺丝及螺孔间的缝隙中渗入。

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于扣件上涂层的方法,是先将扣件加热,再喷涂粉料使粉料于扣件上融化成胶状,进而形成涂层。然而,此种方法具有下列缺点:

第一,由于是先加热后喷涂,为了避免扣件于喷涂时因输送过程的空置时间而导致降温,故必须先将扣件加热到高于喷涂所需的温度借以补偿输送空置时间,如此则会导致扣件本身温度过高而变质。

第二,因扣件素材经高温加热,故容易衍生扣件表处变色、起泡等问题,造成质量与外观上的瑕疵。

第三,一般来说涂层必须精确的涂布于扣件上的特定位置(例如若扣件为螺丝即是在特定的螺牙之间),然而喷涂的涂布方式容易使粉料在喷出后产生散料的情况,最后造成各个扣件材料之间的涂布的宽度不均一。

第四,由于是扣件整体加热后再进行粉料的喷涂,因此若是喷涂的位置距离扣件座面太近,喷涂时粉料的飞扬则会容易附着于扣件座面上并且开始热熔,进而导致扣件座面产生沾胶,最后造成扣件成品锁附不密合。

第五,喷涂的粉料在附着于扣件之前未经整流,于是其流量不均会衍生涂布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可对应微小扣件进行粉体的精密涂布,淋料精度与宽度可控且涂布品质均一;并且,其涂布过程是先于特定位置上淋上粉料再进行加热,于是可以避免现有技术先加热的所有缺点。

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能依序将黏着剂与粉料涂布于至少一扣件上,该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具有:

一黏着剂供料模块,其具有一黏着剂喷嘴;该黏着剂喷嘴能将该黏着剂涂布于该至少一扣件上;该黏着剂供料模块能控制该黏着剂涂布于该至少一扣件上的宽度;

一淋料模块,其能将该粉料淋于该至少一扣件上,且该淋料模块能控制该粉料淋于该至少一扣件上的宽度;该淋料模块具有一出料口;

一加热模块,其能加热该至少一扣件;以及

一输送模块,其能输送该至少一扣件,并使该至少一扣件依序通过该黏着剂供料模块的该黏着剂喷嘴的下方、该淋料模块的该出料口的下方以及该加热模块;其中,

当该输送模块使该至少一扣件通过该黏着剂供料模块的该黏着剂喷嘴的下方时,该至少一扣件接受该黏着剂供料模块所排出的该黏着剂;

当该输送模块使该至少一扣件通过该淋料模块的该出料口的下方时,该至少一扣件接受该淋料模块所排出的该粉料;

当该输送模块使该至少一扣件通过该加热模块时,该至少一扣件接受该加热模块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借由输送模块输送扣件依序通过黏着剂供料模块、淋料模块以及加热模块,借此黏着剂供料模块首先会以黏着剂喷嘴于扣件上的特定位置精确的涂布黏着剂,接着淋料模块的出料口会以事先调整好的宽度于扣件上淋上粉料,此时粉料仅会附着于扣件上涂布有黏着剂之处,于是即便粉料飞扬也不会因此而沾黏于扣件的其他位置上(尤其是扣件座面),最后粉料便会随着扣件通过加热模块被加热热熔,并于扣件上特定处形成涂层。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先淋粉料再一并加热,因此不存在扣件因输送过程而降温的问题,故扣件素材也不再需要加热至过高温,于是也不会造成扣件本身变质更不会有质量与外观上的瑕疵。此外,本实用新型以淋料方式取代喷涂,借此不会产生粉料散料的情况而能使各个扣件材料之间的涂布的宽度均一。再者,因淋粉料时扣件上未加热,因此不必担心粉料的飞扬而于扣件上不该附着之处热熔,进一步确保扣件的质量。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其更具有一粉料定量供料模块,其能供应该粉料给该淋料模块。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粉料定量供料模块具有:一粉料输送槽,其具有:一储料空间,其能储存该粉料;一供料管,其能将该粉料供应给该淋料模块;一定量调整闸门,其能移动地设于该粉料输送槽上并位于该储料空间与该供料管之间;一调整螺帽,其能转动地设于该粉料输送槽上且连接于该定量调整闸门;该调整螺帽能使该定量调整闸门相对于该粉料输送槽移动,并且该调整螺帽能使该定量调整闸门与该粉料输送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一连通口;该粉料输送槽的该供料管借由该连通口连通于该储料空间,并借此能将该储料空间中所储存的该粉料透过该供料管供应给该淋料模块;该调整螺帽能借由移动该定量调整闸门控制该连通口的大小。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其更具有一集液槽,其位于该黏着剂供料模块下方,并能回收该黏着剂供料模块所排出的该黏着剂;该输送模块能输送该至少一扣件通过该黏着剂供料模块与该集液槽之间;一粉料收集装置,其位于该淋料模块下方,并能回收该淋料模块所排出的该粉料;该输送模块能输送该至少一扣件通过该淋料模块与该粉料收集装置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淋料模块其更具有:一外罩,其形成有一第一作用面;一控制板,其可移动地位于该外罩内,并形成有:一第二作用面,其与该第一作用面相面对;该第一作用面的下端与该第二作用面的下端之间形成该出料口;一第一整流板,其固设于该第一作用面,并自该第一作用面朝向该第二作用面斜向下延伸;一第二整流板,其固设于该第二作用面,并自该第二作用面向该第一作用面斜向下延伸;以及一调节组件,其连接于该控制板,并借此调节该控制板的位置及调节该出料口的宽度;其中,该第一整流板的下缘的高度位置与该第二整流板的下缘的高度位置不同。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淋料模块的该调节组件更具有:一固定座,其固设于该外罩;至少一导轨,其固设于该固定座;至少一直线轴承,其可移动地连接于该至少一导轨;一承载台,其连接于该至少一直线轴承,借此能沿该至少一导轨移动地设置于该固定座;该承载台连接于该控制板;一分厘卡,其设置于该固定座并连接于该承载台,并借此调整该承载台及该控制板的位置;以及一弹性件,其设置于该固定座并连接于该承载台,并倾向将该承载台推向该分厘卡。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淋料模块更具有:一第三整流板,其固设于该第一作用面且位于该第一整流板下方,并自该第一作用面朝向该控制板斜向下延伸;以及一第四整流板,其固设于该第二作用面且位于该第二整流板下方,并自该第二作用面向该第一作用面斜向下延伸;其中:该第二整流板的下缘低于该第一整流板,该第三整流板的下缘低于该第二整流板,且该第四整流板的下缘低于该第三整流板;或是该第一整流板的下缘低于该第二整流板,该第四整流板的下缘低于该第一整流板,且该第三整流板的下缘低于该第四整流板。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淋料模块的第一作用面与该第二作面皆为斜面,且该第一作用面与该第二作面之间的间距向下渐缩。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淋料模块更具有至少一下导缘,其固设于该第一作用面的下端或该第二作用面的下端,并自该第一作用面或该第二作用面铅直向下延伸。

借由淋料模块能稳定粉料出料的流量。具体而言,粉料能依序沿着整流板移动、延长供应后撒在扣件上的时间,并透过多个整流板交错设置使粉料的流量及流速均匀,因此能达到使排出至扣件的粉料总量固定。而透过调节组件调节控制板的位置,粉料排出至扣件的位置及宽度可精准地调控,即便是扣件的规格较小也能在适当的范围内涂布涂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淋料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淋料模块的调节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淋料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淋料模块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对应于扣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对应于扣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粉料定量供料模块的粉料输送槽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淋料模块;11、外罩;101、第一开口;102、第二开口;103、内腔;111、第一作用面;112、第一整流板;113、第三整流板;114、第一下导缘;12、控制板;121、第二作用面;122、第二整流板;123、第四整流板;124、第二下导缘;13、调节组件;131、固定座;132、导轨;133、承载台;134、分厘卡;135、直线轴承;136、弹性件;137、滑台;20、黏着剂供料模块;21、黏着剂喷嘴;30、输送模块;40、粉料定量供料模块;41、粉料输送槽;411、储料空间;412、供料管;42、定量调整闸门;43、调整螺帽;50、集液槽;60、粉料收集装置;70、加热模块;a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至图2所示,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是能依序将黏着剂与粉料涂布于至少一扣件a上,微小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具有一淋料模块10、一黏着剂供料模块20、一输送模块30、一粉料定量供料模块40、一集液槽50、一粉料收集装置60及一能加热扣件a的加热模块70。其中,输送模块30能输送扣件a,并使扣件a「依序通过黏着剂供料模块20、淋料模块10与加热模块70」,换言之是先通过黏着剂供料模块20才通过淋料模块10,但以下为便于说明且为使说明流畅易懂,将由淋料模块10开始说明,并将其标号订为

「10」,在此先说明。

请继续参考图3至图5,淋料模块10能将粉料淋于扣件a上,且淋料模块10能控制粉料淋于扣件a上的宽度。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淋料模块10具有一外罩11、一控制板12、多个整流板、及一调节组件13,且可选择性的具有至少一下导缘。外罩11形成有一第一开口101、一第二开口102、一内腔103及一第一作用面111。第一开口101与第二开口102使内腔103与外界连通,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01位于外罩11的顶部而第二开口102位于外罩11的底部。第一作用面111为外罩11的内腔103的侧壁面的其中之一。控制板12可移动地位于外罩11的内腔103内,且本实施例中控制板12可自内腔103经由第二开口102伸出外罩11,以导引粉料的排出方向。

控制板12形成有一第二作用面121,其与外罩11的第一作用面111相面对,且于控制板12移动时,第二作用面121可移近或移远第一作用面111。换言之,本实施例中控制板12是能水平移动的。第一作用面111的下端与第二作用面121的下端之间形成一出料口,因此出料口为第二开口102的一部分,而透过操作控制板12的位置,可控制出料口的大小。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作用面111与第二作用面121可皆为斜面,且第一作用面111与第二作用面121之间的间距向下渐缩而呈一漏斗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作用面111与第二作用面121可平行而保持间距一致,也可以是两铅直面而非斜面,也可达到相同的功能。

请继续参考图3及图5。多个整流板可分别设置于外罩11的第一作用面111而向控制板12延伸,及设置于控制板12的第二作用面121而向第一作用面111延伸。本实施例中共具有四整流板,其分别为第一整流板112、第二整流板122、第三整流板113、及第四整流板123,但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其可依据粉料的黏滞性或流动性来设计整流板的数量。第一整流板112及第三整流板113皆固设于外罩11的第一作用面111,且第三整流板113位于第一整流板112下方。第一整流板112及第三整流板113皆自第一作用面111朝向第二作用面121斜向下延伸。第二整流板122及第四整流板123皆固设于控制板12的第二作用面121,且第四整流板123位于第二整流板122下方。第二整流板122及第四整流板123皆自第二作用面121向第一作用面111斜向下延伸。

本实施例中,第二整流板122的下缘低于第一整流板112,第三整流板113的下缘低于第二整流板122,且第四整流板123的下缘低于第三整流板113。控制板12可移动至使第二整流板122的下缘位于第一整流板112的正下方,第三整流板113的下缘位于第二整流板122的正下方,且第四整流板123的下缘位于第三整流板113的正下方。借此,进入外罩11的内腔103的粉料首先会沿第一整流板112流动,并在第一整流板112下缘脱离后会落在第二整流板122上。随后粉料便沿第二整流板122流动,并在第二整流板122下缘脱离后会落在第三整流板113上。以此类推,最后粉料脱离第四整流会回到第一作用面111下,再沿第一作用面111流动,最后由第一作用面111下端脱离淋料模块10。

使用时不以第二整流板122的下缘位于第一整流板112的正下方,第三整流板113的下缘位于第二整流板122的正下方,或第四整流板123的下缘位于第三整流板113的正下方等为限,若使用黏性较低、流速较快的粉料,第二整流板122与第一整流板112、第三整流板113与第二整流板122、及第四整流板123与第三整流板113间也可相错开,只要粉料离开第一整流板112后能流至第二整流板122、离开第二整流板122后能流至第三整流板113、且离开第三整流板113后能流至第四整流板123即可。

于其他实施例中,整流板的上下关系可相反,例如第一整流板112的下缘低于第二整流板122,第四整流板123的下缘低于第一整流板112,且第三整流板113的下缘低于第四整流板123。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有第一整流板112及第二整流板122。于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作用面111上的整流板的数量与设置于第二作用面121上的整流板的数量可不相等。

接着请参考图5及图7。下导缘可固设于外罩11的第一作用面111的下端或控制板12的第二作用面121的下端。本实施例中共具有二下导缘,其分别为第一下导缘114及第二下导缘124。第一下导缘114设置于第一作用面111的下端,而第二下导缘124设置于第二作用面121的下端。二下导缘分别自第一作用面111与第二作用面121的下端铅直向下延伸,借以在粉料脱离前导引粉料的流动方向并减少粉料脱离后发生喷溅散料。

接着请参考图3至图6。调节组件13连接于控制板12,并能调节控制板12的位置以及调节出料口的宽度。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13具有一固定座131、至少一导轨132、一承载台133、及一分厘卡134,且可选择性地具有至少一直线轴承135、一弹性件136、及一滑台137。

固定座131与外罩11固设,导轨132固设于固定座131,承载台133能沿至少一导轨132移动而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座131上。分厘卡134设置于固定座131并连接于承载台133,借此分厘卡134调整承载台133的位置。承载台133连接于控制板12,因此当承载台133被移动后,控制板12及固设于控制板12的第二下导缘124也随之移动。换言之,分厘卡134能调整控制板12及第二下导缘124的位置(如图5及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共有二导轨132,且各导轨132可为一杆体。此外,本实施例中共有二直线轴承135,其皆固设于滑台137上并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一导轨132,而承载台133固设于滑台137,因此承载台133借由直线轴承135及滑台137于导轨132上移动。

弹性件136的一端连接于固定座131,另一端连接于滑台137,并倾向将滑台137连同承载台133推向分厘卡134。借由弹性及分厘卡134的配合,让使用者能精确地调整承载台133的位置,因此能精确地调整控制板12及下导缘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调整控制板12对应扣件a的螺牙移动,且一次仅移动一个螺牙的距离。

借由淋料模块10能稳定粉料出料的流量。具体而言,粉料能依序沿着整流板上流动、延长供应后流至扣件a上的时间,并透过多个整流板交错设置使粉料的流量及流速均匀,因此能达到使排出至扣件a的粉料总量固定。此外,若扣件a为螺丝,在粉料总量排出至螺丝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不会使粉料溢流,因此可避免螺丝座面沾胶。

而透过调节组件13调节控制板12的位置,粉料排出至扣件a的位置及宽度可精准地调控,即便是扣件a的规格较小也能在适当的范围内涂布涂层。例如,图5与图7中是涂布扣件a上的两个螺牙;而图5与图7则是利用调节组件13调节控制板12的位置,使控制板12朝向第一作用面111移动,借此使第二下导缘124与第一下导缘114相互靠近,也就是说出料口的宽度缩小,进而能仅涂布扣件a上的一个螺牙(如图6与图8所示)。

接着请参考图1及图2,黏着剂供料模块20在输送模块30的输送方向上位于淋料模块10的前方,也就是说扣件a会借由输送模块30先通过黏着剂供料模块20接着才会通过淋料模块10。黏着剂供料模块20是能将黏着剂涂布于扣件a上,且黏着剂供料模块20能控制黏着剂涂布于扣件a上的宽度。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黏着剂供料模块20具有一黏着剂喷嘴21,其大致呈管状且能替换成不同的粗细大小的其他黏着剂喷嘴21,借此控制黏着剂的涂布宽度。

输送模块30能输送扣件a,并使扣件a依序通过黏着剂供料模块20的黏着剂喷嘴21的下方、淋料模块10的出料口的下方以及加热模块70。并且,当输送模块30使扣件a通过黏着剂供料模块20的黏着剂喷嘴21的下方时,输送模块30能使扣件a接受黏着剂供料模块20所排出的黏着剂;当输送模块30使扣件a通过淋料模块10的出料口的下方时,输送模块30能使扣件a接受淋料模块10所排出的粉料;当输送模块30使扣件a通过加热模块70时,输送模块30能使扣件a接受加热模块70加热。借此,黏着剂供料模块20首先会以黏着剂喷嘴21于扣件a上的特定位置精确的涂布黏着剂,接着淋料模块10的出料口会以事先调整好宽度于扣件a淋上粉料,此时粉料仅会附着于扣件a上涂布有黏着剂之处,于是即便粉料飞扬也不会因此而沾黏于扣件a的其他位置上(例如扣件座面),最后粉料便会随着扣件a通过加热模块70被加热热熔,并于扣件a上特定处形成涂层。

接着请参考图1、图2及图9,粉料定量供料模块40能供应粉料给淋料模块10。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粉料定量供料模块40具有一粉料输送槽41、一定量调整闸门42及一调整螺帽43。粉料输送槽41具有一能储存粉料的储料空间411及一能将粉料供应给淋料模块10的供料管412。定量调整闸门42能移动地设于粉料输送槽41上并位于储料空间411与供料管412之间。调整螺帽43能转动地设于粉料输送槽41上且连接于定量调整闸门42。调整螺帽43能使定量调整闸门42相对于粉料输送槽41移动,并且调整螺帽43能使定量调整闸门42与粉料输送槽4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一连通口;如此一来,粉料输送槽41的供料管412便能借由连通口连通于储料空间411,并借此能将储料空间411中所储存的粉料透过供料管412供应给淋料模块10。并且,调整螺帽43能借由移动定量调整闸门42来控制连通口的大小。借此,使用者可以借由旋转调整螺帽43来控制连通口大小,并且进一步控制粉料定量供料模块40供应给淋料模块10的粉料量大小。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粉料定量供料模块40的具体结构不以上述为限。

集液槽50位于黏着剂供料模块20下方,并能回收黏着剂供料模块20所排出的黏着剂,而输送模块30则能输送扣件a通过黏着剂供料模块20与集液槽50之间。

粉料收集装置60其位于淋料模块10下方,并能回收淋料模块10所排出的粉料,而输送模块30则能输送扣件a通过淋料模块10与粉料收集装置60之间。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液槽50与粉料收集装置60可以分别进一步由运送装置(如泵浦)将回收的黏着剂与粉料运送回黏着剂供料模块20与粉料定量供料模块40中,借此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并且能更有效率地涂布扣件a。

借此,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先淋粉料再一并加热,因此不存在扣件a降温的问题,故扣件a素材也不再需要加热至过高温,于是也不会造成扣件a本身变质更不会有质量与外观上的瑕疵。此外,本实用新型以淋料方式取代喷涂,借此不会产生粉料散料的情况而能使各个扣件材料之间的涂布的宽度均一。再者,因淋粉料时扣件a上未加热,因此不必担心粉料的飞扬而于扣件a上不该附着之处热熔,进一步确保扣件a的质量。

并且,借由分厘卡134可以精确的调整第二下导缘124与第一下导缘114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可以精确的控制出料口的涂布宽度,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再应用于微小的扣件a上时也能达到精确涂布的效果。例如,即便扣件a是微小的螺丝,则本实用新型也能借由分厘卡134一格一格的精确调整第二下导缘124与第一下导缘114,使其正对于特定的螺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能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