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分配箱及等离子弧切割用气体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5274发布日期:2021-07-27 13:4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气体分配箱及等离子弧切割用气体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分配箱及等离子弧切割用气体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等离子弧切割是将混合气体通过高频电弧进行分解或离子化,混合气体把等离子从割炬烧嘴吹出,出口速度为每秒800~1000米,结合等离子中的各种气体恢复到正常状态时所释放的高能量产生2700℃的高温,从而使不锈钢快速熔化,熔化的金属由喷出的高压气流吹走。气体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氢气、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混合气体在被分解时,需要固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现有技术中,需要保证两种气体的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在对两种气体的混合比例进行调节,由于两种气体的压力并不能完全相同,两种气体随着气体的消耗量的增加,会导致压力逐渐变化,此时会导致两种气体的混合比例发生突变,不能混合出用户所需比例的混合气体。

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分配箱及等离子弧切割用气体混合系统,以实现两种气体混合时比例不会变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分配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气体进气口、第二气体进气口、混合气体出气口、气体流量计、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三通阀,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第一减压阀、第一单向阀以及气体流量计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路气道,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第二减压阀、第二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第二路气道,所述第一路气道以及所述第二路气道分别与三通阀的两个接口连通,所述混合气体出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以及所述混合气体出气口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气体流量计、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三通阀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压阀以及所述第二减压阀均包括阀体以及旋钮;所述第一减压阀以及所诉第二减压阀的法阀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与所述旋钮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适于所述旋钮穿过的旋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压阀以及所述第二减压阀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同一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分配箱还包括两个压力表,两个压力表分别嵌设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旋钮处于同一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流量计嵌设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分配箱还包括过滤杯,所述过滤杯串联在所述第二路气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杯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且与第二气体进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弧切割用气体混合系统,包括空气、氧气以及如上述的气体分配箱,所述氧气与第一气体进气口连通,所述空气与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分配箱包括:箱体、第一气体进气口、第二气体进气口、混合气体出气口、气体流量计、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三通阀,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第一减压阀、第一单向阀以及气体流量计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路气道,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第二减压阀、第二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第二路气道,所述第一路气道以及所述第二路气道分别与三通阀的两个接口连通,所述混合气体出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以及所述混合气体出气口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气体流量计、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三通阀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以及第二单向阀,来确保混合的气体不会由于压力问题回流,保证了混合的气体的混合比例不会因为两个混合气体的压力不同导致的混合比例的变化,从而能得到客户预期的混合比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气体分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气体分配箱的俯视图。

图中:110-箱体;111-第一气体进气口;112-第二气体进气口;113-混合气体出气口;120-气体流量计;130-第一减压阀;140-第二减压阀;150-第一单向阀;160-第二单向阀;170-三通阀;180-压力表;190-过滤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分配箱,包括:箱体110、第一气体进气口111、第二气体进气口112、混合气体出气口113、气体流量计120、第一减压阀130、第二减压阀140、第一单向阀150、第二单向阀160以及三通阀170,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111、第一减压阀130、第一单向阀150以及气体流量计120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路气道,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112、第二减压阀140、第二单向阀160依次连通形成第二路气道,所述第一路气道以及所述第二路气道分别与三通阀170的两个接口连通,所述混合气体出气口113与所述三通阀170的另一个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111、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112以及所述混合气体出气口113均设置于所述箱体110的侧壁上,所述气体流量计120、第一减压阀130、第二减压阀140、第一单向阀150、第二单向阀以及三通阀170均设置于所述箱体110内。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150以及第二单向阀,来确保混合的气体不会由于压力问题回流,保证了混合的气体的混合比例不会因为两个混合气体的压力不同导致的混合比例的变化,从而能得到客户预期的混合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10为无顶长方体形。所述箱体110还包括上盖(图未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10可以是任意形状,只要能将本申请中的部件进行容纳的箱体110的形状均在本是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111、第二气体进气口112以及混合气体出气口113设置于所述箱体110的同一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压阀130以及所述第二减压阀140均包括阀体以及旋钮;所述第一减压阀130以及所诉第二减压阀140的法阀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110的内侧壁,所述箱体110的内侧壁与所述旋钮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适于所述旋钮穿过的旋孔。通过旋钮来调节进入三通阀170的两种气体的压力,使进入三通阀170的两种气体的压力尽量保持一致,进而使两种气体在混合时能更加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压阀130以及所述第二减压阀140设置于所述箱体110的同一内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分配箱还包括两个压力表180,两个压力表180分别嵌设于所述箱体110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旋钮处于同一侧壁。通过将两个压力表180设置于箱体110的同一侧壁,便于对两种气体的压力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流量计120嵌设于所述箱体110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分配箱还包括过滤杯190,所述过滤杯190串联在所述第二路气道中。通过过滤杯190将第二路气道中的气体的杂质进行滤除以提高混合气体的混合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杯190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110外,且与第二气体进气口112连通。通过将过滤杯190设置于箱体110外,便于对过滤杯190的滤芯进行更换,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弧切割用气体混合系统,所述等离子弧切割用气体混合系统的气源为空气和氧气,所述氧气与第一气体进气口111连通,所述空气与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112连通。

在使用时,将压缩空气与第二气体进气口112连通,将氧气与第一气体进气口111连通,将混合气体出口与割炬头进行连通,从而完成对割炬头的供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分配箱及等离子弧切割用气体混合系统,其中,气体分配箱包括:箱体、第一气体进气口、第二气体进气口、混合气体出气口、气体流量计、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三通阀,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第一减压阀、第一单向阀以及气体流量计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路气道,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第二减压阀、第二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第二路气道,所述第一路气道以及所述第二路气道分别与三通阀的两个接口连通,所述混合气体出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进气口、所述第二气体进气口以及所述混合气体出气口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气体流量计、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三通阀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以及第二单向阀,来确保混合的气体不会由于压力问题回流,保证了混合的气体的混合比例不会因为两个混合气体的压力不同导致的混合比例的变化,从而能得到客户预期的混合比例。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