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704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尤其是通用小型汽油机上安装在凸轮轴上的启动减压装置。
技术背景通用小型汽油发动机由于结构要求简单、成本低,经常采用手启动,驱动凸轮轴的齿轮也用工程塑料代替,为了防止启动时在正时点位置的发动机气缸压力太大,造成严重的启动反弹,需要在发动机上增加在发动机启动转速下能降低气缸压力的减压阀装置,同时,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该减压阀装置又失去作用,不再降低缸压。现有技术中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启动减压装置形式非常多,一般通用小型汽油发动机的启动减压装置设置在凸轮轴的驱动齿轮和排气凸轮之间的位置,一个离心减压甩块,利用离心力原理,启动低速时甩块微微顶开排气凸轮,正常运行高速时甩块由离心力推离开排气凸轮而不起作用,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离心减压甩块的安装,通常采用螺钉螺母、销钉档圈之类方式进行固定,由于零件非常小,装配工艺性差,并且启动减压装置还是比较复杂,不能满足更高的结构紧凑和成本低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能够以凸轮轴驱动齿轮用塑料制造时,便于装配、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包括凸轮轴和其上的排气凸轮与驱动齿轮,排气凸轮临近驱动齿轮,其驱动齿轮的端面一体的设置有销座;一个离心减压甩块用销轴安装在销座上并可以绕销轴摆动,并以安装销轴两边分为顶推端和配重端;销轴由头部和杆部组成,杆部端头设有用于变形的凹坑,安装时变形形成凸坯卡在销座孔边;所述配重端连接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挂在驱动齿轮上;所述顶推端延伸到排气凸轮端面并在此限制气门到达最低的关闭气门孔位置;复位弹簧力和配重端产生的离心力分别使顶推端轴向靠近和离开排气凸轮的端面。
驱动齿轮用塑料制造,可以非常方便的成型出安装销座来安装离心减压甩块,并且安装销轴的杆部端头的变形凹坑使安装时可以用夹钳或锤之类的工具压扁或轻轻敲扁头部,形成凸坯卡住销轴不脱出,工艺上非常方便,从而降低成本。工作原理为当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输出轴转速不高,凸轮轴的转速也不高,离心减压甩块的配重端所产生的离心力小,不足以克服复位弹簧拉力,离心减压甩块顶推端靠近排气凸轮的端面,使气门不能完全关闭,此时发动机的缸压相对于气门全关时较小;此时发动机反作用于启动端——人的肢体或启动电机的力量也较小,使得感觉发动机启动不费力,比较轻松容易。而发动机正常工作后,发动机输出轴转速提高,凸轮轴的转速也提高,离心减压甩块的配重端所产生的离心力克服复位弹簧拉力,使顶推端离开排气凸轮的端面,减压装置不起作用,气门能完全关闭,此时发动机的缸压恢复正常,对发动机性能无任何影响。
上述方案中,销座附近的齿轮腹板上可以开通孔;配重端穿越齿轮腹板的通孔与复位弹簧连接,复位弹簧挂在驱动齿轮的另一端面的铆钉上。驱动齿轮用塑料制造,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成型出齿轮腹板通孔,离心减压甩块的体积比较大的配重端穿越齿轮腹板的通孔与复位弹簧一道布置在驱动齿轮的另一端面,比起现有技术布置在驱动齿轮和排气凸轮侧可以节省轴向空间,让结构紧凑,使整个装置的零件可以非常小巧、简单,成本低。
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齿轮的另一端面腹板上可以设置环槽,腹板通孔、配重端及复位弹簧位于该环槽中。环槽的作用有三,其一,配重端及复位弹簧置于其中,减小轴向尺寸,其二,塑料齿轮不是一块厚板,便于提高注塑质量,即增加工艺性,其三,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所述离心减压甩块可以由钢板弯折成型,其配重端穿越腹板后向所述环槽弯折。用钢板冲压成型,非常方便成本低,当配重端比较大时,弯折在环槽中可以降低轴向尺寸。
所述配重端可以设置弹簧挂孔与复位弹簧连接。方便连接。
方案中所述凸轮轴位于排气凸轮和驱动齿轮段还可以加工出削边,离心减压甩块摆动中,其顶推端沿着该削边运动。加工出削边后就让开出一定凸轮轴径向空间位置,使离心减压甩块的顶推端外的其他部分不与气门发生干涉,离心减压甩块可以不必高精度制造,降低成本。
方案中所述离心减压甩块的顶推端限制气门关闭气门孔位置的间隙较佳选择为0.8-1.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利用塑料制造的驱动齿轮成型方便的特点,以驱动齿轮的安装销座来安装离心减压甩块,并且安装销轴的杆部端头的变形凹坑使安装时可以用夹钳或锤之类的工具压扁或轻轻敲扁头部,形成凸坯卡住销轴不脱出,工艺上非常方便,从而降低成本。并且将离心减压甩块的配重端、复位弹簧等布置在驱动齿轮的另一端面,比起现有技术节省了轴向空间,让结构紧凑,使整个装置的零件可以非常小巧、简单,成本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的结构配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I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图4的A向视图;图6为图4的J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包括凸轮轴1,凸轮轴1上一体的加工出排气凸轮12和进气凸轮11,凸轮轴1上还套装了一个驱动齿轮2,驱动齿轮2又叫正时齿轮,用尼龙材料注射成型,排气凸轮12临近驱动齿轮2。
在驱动齿轮2临近排气凸轮12的端面上,一体的注射出一个销座4,销座4上有安装销孔起轴座的作用,驱动齿轮2在销座4边的齿轮腹板上开有通孔21。
离心减压甩块3由钢板弯折成型,离心减压甩块3用销轴5穿在销座4上,销轴5由头部51和杆部52组成,如图2、图3所示,杆部52端头设有用于变形的凹坑53,安装时用夹钳对夹头部51和杆部52端头,由于凹坑53端强度低,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凸坯54卡在销座4孔边而固定位。离心减压甩块3可以绕销轴5摆动,并以安装销轴5两边分为顶推端31和配重端32;销座4安装的离心减压甩块3摆动方向满足使顶推端31轴向的离开或靠近排气凸轮12的端面。
离心减压甩块3的配重端32穿越齿轮腹板的通孔21到驱动齿轮2的另一端面,该端面腹板上设置有一条环槽22,配重端32加工有一个弹簧挂孔33来连接复位弹簧6的一端,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则挂在驱动齿轮2腹板的铆钉7上,腹板通孔21、配重端32及复位弹簧6位于环槽22中,其中,配重端32穿越腹板后向环槽22内进行弯折。
复位弹簧6为拉力弹簧,复位弹簧6的力使顶推端31靠近排气凸轮12的端面,而配重端32产生的离心力则使顶推端31离开排气凸轮12的端面;如图6所示,所述顶推端31延伸到排气凸轮12的下端面,在此位置,使气门9不能到达最低位置,留下了气门孔间隙8。
如图4、图6所示,凸轮轴1位于排气凸轮12和驱动齿轮2段还加工有削边13,离心减压甩块3摆动中,其顶推端31沿着该削边13运动。离心减压甩块3的顶推端31限制气门关闭气门孔位置的间隙8为0.8-1.0mm。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包括凸轮轴和其上的排气凸轮与驱动齿轮,排气凸轮临近驱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2)的端面一体的设置有销座(4);一个离心减压甩块(3)用销轴(5)安装在销座(4)上并可以绕销轴(5)摆动,并以安装销轴(5)两边分为顶推端(31)和配重端(32);销轴(5)由头部(51)和杆部(52)组成,杆部(52)端头设有用于变形的凹坑(53),安装时变形形成凸坯(54)卡在销座(4)孔边;所述配重端(32)连接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一端挂在驱动齿轮(2)上;所述顶推端(31)延伸到排气凸轮(12)端面并在此限制气门(9)到达最低的关闭气门孔位置;复位弹簧(6)力和配重端(32)产生的离心力分别使顶推端(31)轴向靠近和离开排气凸轮(12)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座(4)附近的齿轮腹板上开有通孔(21);配重端(32)穿越齿轮腹板的通孔(21)与复位弹簧(6)连接;上述复位弹簧(6)挂在驱动齿轮(2)的另一端面的铆钉(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2)的另一端面腹板上设置有环槽(22),腹板通孔(21)、配重端(32)及复位弹簧(6)位于该环槽(2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减压甩块(3)由钢板弯折成型,其配重端(32)穿越腹板后向所述环槽(22)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端(32)设置有弹簧挂孔(33)与复位弹簧(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1)位于排气凸轮(12)和驱动齿轮(2)段加工有削边(13),离心减压甩块(3)摆动中,其顶推端(31)沿着该削边(13)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减压甩块(3)的顶推端(31)限制气门关闭气门孔位置的间隙(8)为0.8-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装置,包括凸轮轴和其上的排气凸轮与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的端面设销座;一个离心减压甩块用销轴安在销座上可摆动,并分为顶推端和配重端;销轴由头部和杆部组成,杆部端头设凹坑,安装时变形卡在销座孔边;配重端连接复位弹簧,顶推端延伸到排气凸轮端面并在此限制气门到达关闭气门孔位置;复位弹簧力和配重端产生的离心力分别使顶推端轴向靠近和离开排气凸轮的端面。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制造的驱动齿轮成型方便的特点,以驱动齿轮设安装销座来安装离心减压甩块,并用销轴的杆部端头的变形凹坑使安装时可以用夹钳或锤之类的工具压或敲扁头部,卡住销轴不脱出,工艺上非常方便,从而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F01L13/08GK2864106SQ20062010974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0日
发明者马涛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