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472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属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整车匹配液力缓速器吋,液力缓速器制动产生的热量必须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带走。对液カ缓速器来说,只要冷却能力足够,其缓速制动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因此液力缓速器的冷却水路必须设计成发动机的冷却水100%通过液カ缓速器。而目前,从发动机出来的冷却水经节温器后有大小循环两个分支,所以液力缓速器的取水必须在发动机摇臂室出水ロ及节温器之间。现有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无法实现液カ缓速器这ー取水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无法实现液力缓速器取水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包括管体及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ロ,其管体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ロ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进水口管ロ处有与发动机摇臂室出水ロ连接的法兰边,法兰边上有与发动机摇臂室出水ロ周围的连接孔匹配的摇臂室连接孔;出水口作为与液カ缓速器进水管的连接ロ ;在出水ロ的外侧与管体并排连接有带通孔的悬臂,悬臂与出水ロ同侧的通孔外孔ロ作为安装液力缓速器的回水管的孔ロ,悬臂的另ー侧的通孔内孔ロ作为安装节温器室的连接孔。所述的管体内部的水道的直径与摇臂室出水ロ直径的尺寸相同。所述的悬臂的通孔内部直径与摇臂室出水ロ直径的尺寸相同。所述的出水ロ有突出的出水ロ法兰面,出水ロ法兰面上有出水ロ 0型密封圈槽和出水ロ连接螺栓孔。所述的悬臂的通孔外孔ロ有突出的通孔法兰面,法兰面上有通孔0型密封圈槽和外孔ロ连接螺栓孔;悬臂上有安装节温器室的节温器安装孔。在管体上侧有与摇臂室连接的搭子结构,搭子结构上部有摇臂室固定孔,侧面有凹槽。在管体上侧有ー个用于固定发动机上其他零件的固定凸台,固定凸台上有备用螺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发动机现有零部件的基础上,满足了液力缓速器的匹配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性能不产生影响,大截面的冷却液流道和通孔避免了冷却液的压カ和流量损失。保证了液力缓速器得到充分的冷却, 最大限度发挥其缓速制动能力,本实用新型把从发动机摇臂室出来的冷却液100%引到液 カ缓速器,再送回到节温器室。冷却液流向本实用新型内部管型水道,使从摇臂室出来的冷却液流向发生改变,实现液カ缓速器的取水冷却。该零件结构简単,安装和拆卸简便,在对整个冷却系统的性能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了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的改变,满足了液力缓速器的匹配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2 本实用新型的管体1的水道是弯管,使两端的进水口 2和出水ロ 3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进水口 2管ロ处有与发动机摇臂室出水ロ连接的法兰边4,法兰边 4上有与发动机摇臂室出水ロ周围的连接孔匹配的摇臂室连接孔如;出水ロ 3作为与液力缓速器进水管的连接ロ ;在出水ロ 3的外侧与管体1并排连接有带通孔的悬臂5,悬臂5与出水ロ 3同侧的外孔ロ 6作为安装液力缓速器的回水管的孔ロ,悬臂5的另ー侧的内孔ロ 7作为安装节温器室的连接孔。所述的管体1内部的水道的直径与摇臂室出水ロ直径的尺寸相同。所述的悬臂5的通孔内部直径与摇臂室出水ロ直径的尺寸相同。所述的出水ロ 3有突出的出水ロ法兰面,出水ロ法兰面上有出水ロ 0型密封圈槽 3a和3个出水ロ连接螺栓孔北。与液カ缓速器进水管的连接减少了零件加工面面积,而且保证了连接強度。0型密封圈槽,在保证密封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安装和拆卸的简便。所述的悬臂5的通孔的外孔ロ 6有突出的通孔法兰面,法兰面上有通孔0型密封圈槽6a和两个外孔ロ连接螺栓孔6b ;悬臂5上有三个安装节温器室的节温器安装孔fe,将节温器室安装在悬臂5的内側。安装液力缓速器的回水管,保证了连接強度。0型密封圈槽,在保证密封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安装和拆卸的简便,减少了冷却液流量与压カ损失。在管体1上侧有与摇臂室连接的搭子结构8,搭子结构8上部有固定孔8a,侧面有凹槽8b。在管体1上侧有ー个用于固定发动机上其他零件的固定凸台9,固定凸台9上有备用螺孔9a。方便发动机上其他零件的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发动机的摇臂室上,摇臂室连接孔如是用于固定本实用新型到发动机摇臂室上的螺栓孔,摇臂室连接孔如的位置与摇臂室上现有的螺栓孔位置一致。 搭子结构8上部有固定孔8a,用干与摇臂室上现有的ー个螺栓孔连接,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端固定到摇臂室上,摇臂室上现有的凸出圆弧结构伸到凹槽8b中。冷却液流向本实用新型的管体1内弯曲水道,水道另ー端的出水ロ 3与进水口 2 的方向呈90°夹角,使冷却液流向发生90°改变后流向液カ缓速器。本实用新型远离发动机侧设计成一个悬臂5结构,悬臂有通孔,通孔的外孔ロ 6安装液力缓速器的回水管,内孔 ロ 7安装节温器室。所述的管体1内水道以及悬臂5的通孔的直径设计成与摇臂室出水ロ直径相同的尺寸,保证了最大的冷却液流通通道,减少了冷却液流量与压カ损失。所述的管体1外部的结构设计成圆弧形状,使整个结构壁厚均勻,避免铸造缺陷。[0026] 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摇臂室及节温器室之间设计ー个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从摇臂室出来的冷却液经管架中间的水道先流到液カ缓速器,从液カ缓速器的回水再流到节温器室。这样既保证了液力缓速器得到100%冷却液的冷却,也不会影响发动机的大小循环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包括管体及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 ロ,其特征在于管体(1)两端具有的进水口( 和出水ロ(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 进水口( 的管ロ处有与发动机摇臂室出水ロ连接的法兰边G),法兰边(4)上有与发动机摇臂室出水ロ周围的连接孔匹配的摇臂室连接孔Ga);出水口⑶作为与液カ缓速器进水管的连接ロ ;在出水ロ⑶的外侧与管体⑴并排连接有带通孔的悬臂(5),悬臂(5)与出水口⑶同侧的通孔外孔ロ(6)作为安装液力缓速器的回水管的孔ロ,悬臂(5)的另ー侧的通孔内孔ロ(7)作为安装节温器室的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其特征在于管体(1)内部的水道的直径与摇臂室出水ロ直径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其特征在于 悬臂(5)的通孔内部直径与摇臂室出水ロ直径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其特征在于 出水ロ(3)有突出的出水ロ法兰面,出水ロ法兰面上有出水ロ 0型密封圈槽(3a)和出水ロ 连接螺栓孔(3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其特征在于 悬臂(5)的通孔外孔ロ(6)有突出的通孔法兰面,通孔法兰面上有通孔0型密封圈槽和外孔ロ连接螺栓孔(6b);悬臂(5)上有安装节温器室的节温器安装孔(5a)。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其特征在于 在管体(1)中部上侧有与摇臂室连接的搭子结构(8),搭子结构(8)上部有摇臂室固定孔 (8a),侧面有凹槽(Sb)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其特征在于 在管体(1)上侧有ー个用于固定发动机上其他零件的固定凸台(9),固定凸台(9)上有备用螺孔(9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外部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向转变管架包括管体,其管体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进水口管口处有与发动机摇臂室出水口连接的法兰边,法兰边上有与发动机摇臂室出水口周围的连接孔匹配的摇臂室连接孔;出水口作为与液力缓速器进水管的连接口;在出水口的外侧与管体并排连接有带通孔的悬臂,悬臂与出水口同侧的通孔外孔口作为安装液力缓速器的回水管的孔口,悬臂的另一侧的通孔内孔口作为安装节温器室的连接孔。所述管体内部的水道的直径和悬臂的通孔内部直径与摇臂室出水口直径的尺寸相同。出水口法兰面上有出水口O型密封圈槽和出水口连接螺栓孔。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发动机现有零部件的基础上,满足了液力缓速器的匹配要求。
文档编号F01P11/00GK202294241SQ2011204096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刘纯, 卢晓曦 申请人: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