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477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能抑制在气缸盖内的废气回流通路内产生的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内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废气回流通路(13)具备上游侧通路部(14)和下游侧通路部(15)。下游侧通路部(15)被冷却水入口部(12)内的冷却水冷却。将从上游侧通路部(14)的底面(22)朝向顶棚面(23)突出并且相对于顶棚面(23)具有间隙的突出壁(21)形成于上游侧通路部(14)的排气口(7)侧端部。另外,使突出壁(21)的上端部高于排气口(7)的截面中心(O)。另外,使突出壁(21)的上端部高于上游侧通路部(14)和下游侧通路部(15)的连接口(20)的上端部。
【专利说明】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车辆中使用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适合于将使流经排气口的废气的一部分回流到进气口或者进气歧管的废气回流通路形成于气缸盖的情况。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像这样将废气回流通路形成于气缸盖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有例如特开2011-43096号中记载的装置。在该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中,在装配有排气歧管的气缸盖的一侧面,将与排气口连续的凹槽形成在气缸列方向,即曲轴方向。该凹槽的与排气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与朝向装配有进气歧管的气缸盖的另一侧面而形成于该气缸盖内的废气回流通路下游部连接。并且,通过用与排气歧管一体设置的盖板覆盖凹槽来构成废气回流通路上游部。此时,通过使盖板的覆盖凹槽的部分变形以远离气缸盖的一侧面来形成鼓起部,由该鼓起部和凹槽构成废气回流通路上游部。
[0003]如特开2011-43096号中记载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那样,将废气回流通路形成在气缸盖内是因为利用气缸盖内的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冷却流经废气回流通路内的废气的情况较多。在特开2011-43096号中记载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中,在形成在气缸盖内的废气回流通路下游部的附近有冷却水通路,流经废气回流通路下游部的废气被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冷却。另一方面,在特开2011-43096号中记载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中,由凹槽和鼓起部构成的废气回流通路上游部的高度是越远离排气口越高,越靠近排气口侧越低。如上所述在废气回流通路下游部的废气被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冷却时,有在废气回流通路下游部内产生废气冷凝后的冷凝水的可能性。此时,当废气回流通路上游部的排气口侧较低时,在废气回流通路下游部产生的冷凝水易于从废气回流通路上游部流入排气口侧。例如,在驾驶者一口气地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下,从气缸流到排气口的废气的流速急剧提高,废气回流通路上游部内的冷凝水由于伴随于此的负压而被弓I入排气口。然后,引入排气口的冷凝水由于废气的流速而流到排气歧管,进一步流向配置于排气歧管的废气传感器,废气传感器接触冷凝水,废气传感器有可能浸水破裂或者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在气缸盖内的废气回流通路内产生的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内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的实施方式是具有多个气缸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包含:进气歧管,其装配在气缸盖的与上述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一端部,与上述各气缸的进气口连接;排气歧管,其装配在上述气缸盖的与上述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与上述各气缸的排气口连接;废气传感器,其装配于上述排气歧管,检测从上述排气口排出的废气;废气回流通路,其形成于上述气缸盖,使流经上述排气口的废气的一部分回流到上述进气口或者上述进气歧管;上游侧通路部,其构成上述废气回流通路,在上述气缸盖的与上述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从上述排气口朝向上述气缸列方向形成,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底面随着远离上述排气口侧而变低;下游侧通路部,其构成上述废气回流通路,与上述上游侧通路部连接,朝向与上述气缸列交叉的方向形成,被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冷却;以及突出壁,其形成于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上述排气口侧端部,从上述底面朝向顶棚面突出并且相对于上述顶棚面具有预先设定的间隙。
[0006]另外,将上述突出壁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述上游侧通路部所连接的上述排气口的截面中心的位置。
[0007]另外,将上述突出壁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述上游侧通路部和上述下游侧通路部的连接口的上端部的位置。
[0008]另外,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截面积是越远离上述突出壁越大。
[0009]另外,上述突出壁为第I突出壁的情况下,在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上述第I突出壁和上述连接口之间形成从上述顶棚面朝向上述底面突出的第2突出壁,将上述第2突出壁的下端部设定在低于上述第I突出壁的上端部的位置。
[0010]另外,使上述第I突出壁和上述第2突出壁的至少任一方的与上述排气口相反的一侧的面凹陷而形成凹曲面。
[0011]另外,在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上述底面中在上述突出壁和上述连接口之间形成向下方凹陷的凹槽。
[0012]因此,根据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车辆用发动机具有多个气缸的情况下,将与各气缸的进气口连接的进气歧管装配在气缸盖的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一端部。另外,将与各气缸的排气口连接的排气歧管装配在气缸盖的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将检测从排气口排出的废气的废气传感器装配于排气歧管。并且,将使流经排气口的废气的一部分回流到进气口或者进气歧管的废气回流通路形成于气缸盖。该废气回流通路具备:上游侧通路部,其在气缸盖的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从排气口朝向气缸列方向形成,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底面随着远离排气口侧而变低;以及下游侧通路部,其与上游侧通路部连接,朝向与上述气缸列交叉的方向形成,被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冷却。并且,将从上游侧通路部的底面朝向顶棚面突出并且相对于顶棚面具有预先设定的间隙的突出壁形成于上游侧通路部的排气口侧端部。因此,在废气回流通路内产生的废气的冷凝水在上游侧通路部内难以流到排气口侧。另外,即使冷凝水在上游侧通路部内流到排气口侧,也能利用突出壁抑制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内,因此,能抑制冷凝水分散到排气歧管内。并且,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的废气传感器。
[0013]另外,将突出壁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游侧通路部所连接的排气口的截面中心的位置。由此,即使冷凝水由于废气的流动而被引入排气口内,也能使冷凝水附着到排气口的顶棚面。由此,能使冷凝水从排气口内的废气的主流错开,能降低搭乘废气的流动的冷凝水量。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的废气传感器。
[0014]另外,将突出壁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游侧通路部和下游侧通路部的连接口的上端部的位置。由此,即使下游侧通路部内的冷凝水从连接口的上端部流入上游侧通路部,也能利用突出壁抑制该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内。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的废气传感器。[0015]另外,上游侧通路部的截面积是越远离突出壁越大。由此,即使冷凝水积存在上游侧通路部,也能将该冷凝水收集在与下游侧通路部的连接口侧。积存在连接口侧的冷凝水到排气口的距离较长,因此能抑制该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内。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的废气传感器。
[0016]另外,上述突出壁为第I突出壁的情况下,在上游侧通路部的第I突出壁和连接口之间形成从顶棚面朝向底面突出的第2突出壁,将该第2突出壁的下端部设定在低于第I突出壁的上端部的位置。由此,能在上游侧通路部内形成迷宫状,能抑制冷凝水从上游侧通路部被引入排气口。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的废气传感器。
[0017]另外,使第I突出壁和第2突出壁的至少任一方的与排气口相反的一侧的面凹陷而形成凹曲面。由此,在上游侧通路部内向排气口侧移动的冷凝水撞击凹曲面而返回到反方向,即下游侧通路部方向,能抑制冷凝水从上游侧通路部被引入排气口。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的废气传感器。
[0018]另外,在上游侧通路部的底面中在突出壁和连接口之间形成向下方凹陷的凹槽。由此,冷凝水积存在凹槽内,能抑制冷凝水从上游侧通路部被引入排气口。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的废气传感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废气回流装置的车辆用发动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20]图2是图1的车辆用发动机的侧视图。
[0021]图3是图1的车辆用发动机的气缸盖的立体图。
[0022]图4是图1的X-X截面图。
[0023]图5是图1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通路内的废气的流动的说明图。
[0024]图6是图4的废气回流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0025]图7是图4的废气回流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的主视图。
[0026]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的主视图。
[0027]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的第I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车辆用发动机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中,在气缸体I的上端面装配有气缸盖2,在气缸盖2的上端面装配有气缸盖罩3。在气缸体I的下部形成有曲轴箱4,曲轴5能自由旋转地收纳在该曲轴箱4内。另外,在气缸体I的下端面,装配有未图示的油底壳。在该车辆用发动机中,在图1的图示右方装配有未图示的变速器。
[0029]在气缸盖2的与气缸体I的接合面,沿着气缸列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未图示的燃烧室。因此,曲轴5的轴线与燃烧室的排列方向,即气缸列平行。此外,发动机主体以各种方向搭载于车辆,但是一般气缸盖2搭载于气缸体I的上方,因此将该方向定义为发动机上方,将反方向定义为发动机下方。
[0030]图3是图1的车辆用发动机的气缸盖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X-X截面图。各燃烧室连接着进气口 6和排气口 7,进气口 6用于将混合气吸进该燃烧室,排气口 7用于从该燃烧室排出废气。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燃烧室连接2个进气口 6和2个排气口 7。进气口 6的燃烧室侧端部的进口由未图示的进气门开闭,排气口 7的燃烧室侧端部的出口由排气门开闭。此外,特别是由于燃烧室、排气口变成高温,因此在它们周围形成有被称为水套的冷却水通路,它们被流经该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冷却。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部12流到气缸盖2内的冷却水通路。
[0031]全部气缸的进气口 6连接到进气歧管8,全部气缸的排气口 7连接到排气歧管9。进气歧管8装配到气缸盖2中的图4的下侧端面,即与气缸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端面。另夕卜,排气歧管9装配到气缸盖2中的图4的上侧端面,即与气缸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面。进气歧管8连接到未图示的进气管道,排气歧管9经由催化转换器等连接着排气管10。此外,在排气管10中装配有检测废气的废气传感器19。
[0032]在燃烧室产生的废气经由排气口 7和排气歧管9从排气管10排出到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该废气的一部分回流到进气侧的废气回流装置设置于气缸盖2。图中的附图标记11是用于控制该废气的回流的控制阀,一般被称为EGR阀。EGR阀11的入口侧连接到排气口 7,EGR阀11的出口侧连接到进气歧管8。因此,当EGR阀11打开时废气的一部分回流到进气歧管8。另外,当EGR阀11关闭时,废气的一部分不会回流到进气侧。
[0033]由于废气是高温的,在使废气的一部分回流到进气侧时,希望对其进行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例如图4的图示右端侧的排气口 7内的废气的一部分从废气回流通路13提供给EGR阀11。该废气回流通路13包括:沿着装配有上述排气歧管9的气缸盖2的与气缸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的上游侧通路部14 ;以及从该上游侧通路部14朝向气缸盖2的与气缸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端部的下游侧通路部15。上述EGR阀11连接到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下游侧通路部15的下游侧端部。
[0034]其中,如图3中也明示的那样,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下游侧通路部15的外周面位于冷却水入口部12的内部。因此,流经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下游侧通路部15内的废气的一部分被例如流经冷却水入口部12内的冷却水冷却,在冷却后从EGR阀11提供给进气歧管8。另一方面,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上游侧通路部14包括凹槽部16,凹槽部16在装配有排气歧管9的气缸盖2的与气缸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面开口。例如如图7所示,该凹槽部16的底面22随着远离排气口 7侧而变低。图5是废气回流通路13内的废气的流动的说明图,图6是图4的废气回流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如图6中所明示,通过用用于将排气歧管9装配到气缸盖2的盖构件18隔着衬垫17覆盖凹槽部16来构成上游侧通路部14。此外,将上游侧通路部14和下游侧通路部15的连接部称为连接口 20。
[0035]图7是图4的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上游侧通路部14的主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I突出壁21形成在上游侧通路部14的排气口 7侧端部。该第I突出壁21从上游侧通路部14的底面22朝向顶棚面23突出并且相对于顶棚面23具有预先设定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下游侧通路部15,废气的一部分被流经冷却水入口部12内的冷却水冷却,因此有在下游侧通路部15内产生冷凝水的可能性。
[0036]图7中的中空箭头示出冷凝水的流动。例如,在下游侧通路部15内产生的废气的冷凝水在上游侧通路部14内流到排气口 7侧。例如,当驾驶者一口气地踩下加速踏板时,从气缸流到排气口 7的废气的流速急剧提高,有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上游侧通路部14内的冷凝水由于伴随于此的负压而被引入排气口 7的可能性。并且,引入排气口 7内的冷凝水经由排气歧管9流入排气管10。在排气管10装配有废气传感器19,当冷凝水附着到该废气传感器19时,废气传感器19有可能浸水破裂或者性能降低。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I突出壁21形成在上游侧通路部14的排气口 7侧端部,因此该突出壁21成为障碍,能抑制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 7内,结果能保护废气传感器19。另夕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I突出壁21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游侧通路部14所连接的排气口 7的截面中心O的位置。即使在上游侧通路部14内的冷凝水由于废气的流动而被引入排气口 7内的情况下,冷凝水也附着到排气口 7的顶棚面。由于排气口 7内的废气的主流在排气口 7的截面中心O附近,因此冷凝水的附着位置从废气的主流偏离,能降低搭乘废气的流动的冷凝水的量。
[0038]另外,将第I突出壁21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游侧通路部14和下游侧通路部15的连接口 20的上端部的位置。因此,能抑制从连接口 20的上端部流入上游侧通路部14的冷凝水直接被引入排气口 7内。另外,如图6所明示,使上游侧通路部14的截面积是越远离第I突出壁21越大。由此,能将积存在上游侧通路部14的冷凝水收集到与下游侧通路部15的连接口 20侧。积存在连接口 20侧的冷凝水到排气口 7的距离较长,因此能抑制该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 7内。
[0039]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中,在车辆用发动机具有多个气缸的情况下,将与各气缸的进气口 6连接的进气歧管8装配到气缸盖2的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一端部。另外,将与各气缸的排气口 7连接的排气歧管9装配到气缸盖2的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将检测从排气口 7排出的废气的废气传感器19装配于排气歧管9。并且,将使流经排气口 7的废气的一部分回流到进气口 6或者进气歧管8的废气回流通路13形成于气缸盖2。该废气回流通路13具备:上游侧通路部14,其在气缸盖2的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从排气口 7朝向气缸列方向形成,上游侧通路部14的底面22随着远离排气口 7侧而变低;以及下游侧通路部15,其与上游侧通路部14连接,朝向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形成。下游侧通路部15被冷却水入口部(通路)12内的冷却水冷却。并且,将从上游侧通路部14的底面22朝向顶棚面23突出并且相对于顶棚面23具有预先设定的间隙的第I突出壁21形成于上游侧通路部14的排气口 7侧端部。因此,在废气回流通路13内产生的废气的冷凝水在上游侧通路部14内难以流到排气口 7侧。另外,即使冷凝水在上游侧通路部14内流到排气口 7侧,也能利用第I突出壁21抑制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 7内,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9内。并且,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9的废气传感器19。
[0040]另外,将第I突出壁21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游侧通路部14所连接的排气口 7的截面中心O的位置。由此,即使冷凝水由于废气的流动而被引入排气口 7内,也能使冷凝水附着到排气口 7的顶棚面。由此,能使冷凝水从排气口 7内的废气的主流错开,能降低搭乘废气的流动的冷凝水量。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9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9的废气传感器19。
[0041]另外,将第I突出壁21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游侧通路部14和下游侧通路部15的连接口 20的上端部的位置。由此,即使下游侧通路部15内的冷凝水从连接口 20的上端部流入上游侧通路部14,也能利用第I突出壁21抑制该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 7内。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9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9的废气传感器19。
[0042]另外,上游侧通路部14的截面积是越远离第I突出壁21越大。由此,即使冷凝水积存在上游侧通路部14,也能将该冷凝水收集到与下游侧通路部15的连接口 20侧。由于积存在连接口 20侧的冷凝水到排气口 7的距离较长,因此能抑制该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 7内。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9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9的废气传感器19。
[0043]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上游侧通路部14的主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装置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装置类似。因此,对同等的构成要件附以同等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的主要构成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图1?图4相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主要构成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图5、图6相同。
[0044]在本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通路13中,上游侧通路部14内的构成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图7的构成变更为图8的构成。在该上游侧通路部14中,针对上述排气口 7侧端部的第I突出壁21,在该第I突出壁21和连接口 20之间形成第2突出壁24,在该第2突出壁24和连接口 20之间形成第3突出壁25。其中,第2突出壁24从上游侧通路部14的顶棚面23朝向底面22突出形成,在第2突出壁24和底面22之间具有预先设定的间隙。另夕卜,第3突出壁25从上游侧通路部14的底面22朝向顶棚面23突出形成,在第3突出壁25和顶棚面23之间具有预先设定的间隙。而且,将第2突出壁24的下端部设定在低于第I突出壁21的上端部的位置,将第3突出壁25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第2突出壁24的下端部的位置。
[0045]通过像这样交错地突出形成多个突出壁21、24、25,能在上游侧通路部14内形成迷宫结构。因此,将图8中用中空箭头示出的冷凝水的流动设为迷宫状,能抑制冷凝水被引入排气口 7。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9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9的废气传感器19。特别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气缸盖2的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面形成凹槽部16而构成上游侧通路部14的情况下,易于形成如上所述的交错的突出壁21、24、25。
[004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I突出壁21、第2突出壁24以及第3突出壁25的与排气口 7相反的一侧的面凹陷而形成凹曲面26。由此,如图8中中空箭头所示,在上游侧通路部14内向排气口 7侧移动的冷凝水撞击各突出壁21、24、25的凹曲面26而返回到反方向,即下游侧通路部15方向,能抑制冷凝水从上游侧通路部14被引入排气口 7。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9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9的废气传感器19。
[0047]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上游侧通路部14的主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装置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装置类似。因此,对同等的构成要件附以同等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的主要构成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图1?图4相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通路13的主要构成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图5、图6相同。
[0048]在本实施方式的废气回流通路13中,在上游侧通路部14的底面22中在第I突出壁21与连接口 20之间形成向下方凹陷的凹槽27。由此,如该图中中空箭头所示,冷凝水积存在凹槽27内,能抑制冷凝水从上游侧通路部14被引入排气口 7。因此,能抑制冷凝水飞散到排气歧管9内,其结果是,能保护装配于排气歧管9的废气传感器19。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多个气缸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包含: 进气歧管,其装配在气缸盖的与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一端部,与各气缸的进气口连接; 排气歧管,其装配在上述气缸盖的与上述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与上述各气缸的排气口连接; 废气传感器,其装配于上述排气歧管,检测从上述排气口排出的废气; 废气回流通路,其形成于上述气缸盖,使流经上述排气口的废气的一部分回流到上述进气口或者上述进气歧管; 上游侧通路部,其构成上述废气回流通路,在上述气缸盖的与上述气缸列交叉的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从上述排气口朝向气缸列方向形成,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底面随着远离上述排气口侧而变低; 下游侧通路部,其构成上述废气回流通路,与上述上游侧通路部连接,朝向与上述气缸列交叉的方向形成,被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冷却;以及 突出壁,其形成于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排气口侧端部,从上述底面朝向顶棚面突出并且相对于上述顶棚面 具有预先设定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将上述突出壁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述上游侧通路部所连接的上述排气口的截面中心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将上述突出壁的上端部设定在高于上述上游侧通路部和上述下游侧通路部的连接口的上端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截面积是越远离上述突出壁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上述突出壁为第I突出壁的情况下,在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上述第I突出壁和上述连接口之间形成从上述顶棚面朝向上述底面突出的第2突出壁,将上述第2突出壁的下端部设定在低于上述第I突出壁的上端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使上述第I突出壁和上述第2突出壁的至少任一方的与上述排气口相反的一侧的面凹陷而形成凹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上述突出壁为第I突出壁的情况下,在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上述第I突出壁和上述连接口之间形成从上述顶棚面朝向上述底面突出的第2突出壁,将上述第2突出壁的下端部设定在低于上述第I突出壁的上端部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使上述第I突出壁和上述第2突出壁的至少任一方的与上述排气口相反的一侧的面凹陷而形成凹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废气回流装置, 在上述上游侧通路部的上述底面中在上述突出壁和上述连接口之间形成向下方凹陷的凹槽。
【文档编号】F02M25/07GK103912411SQ20131049589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石原康臣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