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吊耳的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044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带有吊耳的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吊耳的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其结构是:吊耳本体的前端设有吊装孔,中间设有两个安装孔,后端设有两个水平条形孔。出气管支架的一端为直角支架,另一端为凹形卡箍,两个凹形卡箍用螺栓组合在一起用于固定EGR冷却器的出气管。出气管支架的直角端设有一个垂直的条形孔,吊耳本体与出气管支架通过水平条形孔和垂直条形孔用螺栓及前后两个压板固定组装为一体。出气管支架上的两个凹形卡箍设有石棉网,起到隔热和减振作用。支架的设计在满足发动机紧凑装配空间的同时可有效降低EGR冷却器出气管的振动,提高了出气管的使用寿命,提升了发动机的整体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多种发动机气路管道的优化设置。
【专利说明】带有吊耳的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将吊耳与固定EGR冷却器出气管设计为一体的复合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作为控制柴油机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已成为必不可缺的部件之一。由于排气温度较高,对废气进行冷却后再输入进气系统,具有节能减排的双重功效。废气经EGR冷却器冷却后,通过出气管进入进气系统,由于该出气管较长且发动机本身的振动较大,因此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EGR冷却器出气管容易与发动机产生共振,这将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安全运行。但是众所周知发动机装配空间非常窄小,因此各个零部件的紧凑设计成为各发动机生产厂家共同的难题。此外,发动机吊耳虽然不是发动机运行工作中重要的零部件,但在生产、运输、以及整车装配等环节,起到吊挂柴油机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发动机吊耳的结构主要是螺纹孔和吊钩孔,前者用于与发动机机体固定;后者用作吊装,功能非常单一。
[000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将吊耳与固定EGR冷却器出气管设计为一体的复合支架,不仅能够满足传统发动机吊耳的所有功能,而且能够将EGR冷却器出气管在柴油机上稳定固定。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吊耳的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在满足吊装功能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EGR冷却器出气管的使用寿命,提升发动机的整体质量。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吊耳本体的前端设有吊装孔,中间设有两个安装孔,后端设有两个水平条形孔。出气管支架的一端为直角支架,另一端为凹形卡箍,两个凹形卡箍用螺栓组合在一起用于固定EGR冷却器的出气管。出气管支架的直角端设有一个垂直的条形孔,吊耳本体与出气管支架通过水平条形孔和垂直条形孔用螺栓及前后两个压板固定组装为一体。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在稳固出气管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吊装功能。支架的设计在满足发动机紧凑装配空间的同时可有效降低EGR冷却器出气管的振动,提高了出气管的使用寿命,提升了发动机的整体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多种发动机气路管道的优化设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与结构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09]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带有吊耳的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其结构是:吊耳本体I的前端设有吊装孔2,中间设有两个安装孔3,后端设有两个水平条形孔4。出气管支架5的一端为直角支架,另一端为凹形卡箍6,两个凹形卡箍用螺栓组合在一起用于固定EGR冷却器的出气管。出气管支架的直角端设有一个垂直的条形孔7,吊耳本体与出气管支架通过水平条形孔和垂直条形孔用螺栓及前后两个压板8固定组装为一体。出气管支架上的两个凹形卡箍设有石棉网,起到隔热和减振作用。
[0011]出气管支架与吊耳本体通过六角螺栓固定,吊耳本体通过两个安装孔与发动机缸盖固定,EGR冷却器出气管通过两个凹形卡箍用六角螺栓进行紧固。吊耳本体上的两个水平条形孔和出气管支架上的垂直条形孔,可以选择并灵活调整合适的安装位置。
【权利要求】
1.带有吊耳的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其特征是:吊耳本体(I)的前端设有吊装孔(2),中间设有两个安装孔(3),后端设有两个水平条形孔(4),出气管支架(5)的一端为直角支架,另一端为凹形卡箍(6),两个凹形卡箍用螺栓组合在一起用于固定EGR冷却器的出气管,出气管支架的直角端设有一个垂直的条形孔(7),吊耳本体与出气管支架通过水平条形孔和垂直条形孔用螺栓及前后两个压板(8)固定组装为一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吊耳的EGR冷却器出气管稳固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支架(5)上的两个凹形卡箍设有石棉网。
【文档编号】F02M25/07GK203809121SQ20142012062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发明者】姜海庭, 庞华廷, 蔡云富, 暴洪友, 张云飞 申请人: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