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412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顶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机油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汽车缸体相对的缸壳,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环绕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冷却管道设置有连接冷却液箱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位于同一侧,所述冷却管道的外壁与发动机缸体相贴合,所述冷却管道为铝管,所述冷却管道的壁厚为0.5mm~1.25mm;该装置可以辅助发动机缸体,使得堆积在发动机缸体外部的热量能较好的挥发,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提高,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汽车发动机上,使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不断增强,同时发动机的热负荷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布置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发动机的设计寿命。
[0003]目前,汽车发动机大多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它在气缸体周围及气缸盖中均设置相互连通的水套,通过水套中冷却液流过高温零件的周围将热量带走。现有的缸体水套入水口大部分为与缸体水套前端切线方向平行的结构,冷却液通过与水套相切的入水口进入气缸体水套,再通过进、排气侧水套流向缸盖水套;还有部分柴油发动机水套采用分层式结构,除了常规的缸体水套结构外,还有一层单独的水套直接给缸盖供水。
[0004]由于发动机的热量集中区域分布在缸体上部与缸盖组成燃烧室的部分,而上述方法只是对发动机缸体的内部进行散热,因此其散热的效果只是由内向外,而堆积在缸体外壁上的热量不能较好的挥发掉。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该装置可以辅助发动机缸体,使得堆积在发动机缸体外部的热量能较好的挥发,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顶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机油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汽车缸体相对的缸壳,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环绕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冷却管道设置有连接冷却液箱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位于同一侧,所述冷却管道的外壁与发动机缸体相贴合,所述冷却管道为招管,所述冷却管道的壁厚为0.5mnTl.25mm。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为PVC塑料制成,所述壳体的厚度为lmnT3mm。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道的内径为10mnTl5mm。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散热槽。
[0011 ]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槽设置有多条,所述散热槽平行排布。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冷却液箱与本装置完成对接,在冷却液对发动机内部进行散热的同时,部分冷却液流经冷却管道,带走堆积在发动机缸体外部的热量,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热量,避免发动机过热,同时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冷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7]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顶部的壳体1,所述壳体I的顶部设置有机油孔101,所述壳体I的顶部还设置有汽车缸体相对的缸壳102,所述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2,所述冷却管道2环绕所述壳体I的内侧壁,所述冷却管道2设置有连接冷却液箱的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所述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位于同一侧,所述冷却管道2的外壁与发动机缸体相贴合,所述冷却管道2为铝管,所述冷却管道2的壁厚为1_。
[0018]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壳体I为PVC塑料制成,所述壳体I的厚度为 Imm0
[0019]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冷却管道2的内径为13mm。
[0020]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壳体I的顶部还设置有散热槽111。
[0021]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散热槽111设置有多条,所述散热槽111平行排布。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冷却液箱与本装置完成对接,在冷却液对发动机内部进行散热的同时,部分冷却液流经冷却管道,带走堆积在发动机缸体外部的热量,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热量,避免发动机过热,同时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顶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机油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汽车缸体相对的缸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环绕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冷却管道设置有连接冷却液箱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位于同一侧,所述冷却管道的外壁与发动机缸体相贴合,所述冷却管道为招管,所述冷却管道的壁厚为0.5mnTl.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PVC塑料制成,所述壳体的厚度为lmnT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的内径为10mnTl5mm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散热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设置有多条,所述散热槽平行排布。
【文档编号】F02F1/10GK203962176SQ20142042766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郭宏伟 申请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