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43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



背景技术:

现有发动机的箱体与机油冷却装置通常是分体式结构,即采用外置机油冷却器对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机油进行冷却,现有的机油冷却器通常采用风冷式或水冷式;风冷式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由许多冷却管和冷却板组成,在汽车行驶时,利用汽车迎面风冷却热的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芯子,风冷式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的冷却效果由冷却风的风量决定,难以保证机油处于适合的温度;水冷式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水降温,发动机启动时,则从冷却水吸收热量使润滑油迅速提高温度,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由铝合金铸成的、前盖、后盖和铜芯管组成,为了加强冷却,管外又套装了散热片,冷却水在管外流动,润滑油在管内流动,两者进行热量交换,水冷水箱的发动机箱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同时,大大延长了发动机润滑油路的长度,增加机油泵的负荷,导致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装配,同时不增加发动机润滑油路长度,有效减小机油泵负荷,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该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水对机油进行冷却,能够大大提高发动机机件的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该发动机箱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装配,能够利用发动机的的冷却水对机油进行冷却,大大提高发动机机件的润滑效果,同时不增加发动机润滑油路长度,有效减小机油泵负荷,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本体外用于容纳冷却液并对机油进行冷却的机油冷却水箱;

进一步,所述机油冷却水箱包括固定或一体成形于所述箱体本体外并位于箱体本体油位范围内的水箱箱底以及与所述水箱箱底扣合形成机油冷却水箱的箱盖;

进一步,所述水箱箱底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机油滤清器或机油容器的安装座;箱体本体内的机油通过设置于水箱箱底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流经安装座内;

进一步,所述出油口高于所述进油口,且进油口固定或一体成形有导管;

进一步,所述箱盖设有与机油冷却水箱内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内设有阀安装座;

进一步,所述箱盖内还设有从上往下延伸的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通过旁路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箱盖内还设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水泵安装腔;所述机油冷却水箱的外壁一体成形有用于支承水泵转轴的轴承座;

进一步,所述箱盖内端面固定有与进水口对应的喇叭形导流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发动机箱体本体外一体成形有机油冷却水箱,可将发动机的冷却水注入该机油冷却水箱内并在机油冷却水箱内安装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利用冷却水对机油容器或滤清器内的机油进行冷却,将发动机本体内的机油引入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油路可直接成形于箱体本体与机油冷却水箱的结合面内,因此,无需在机油冷却器与发动机箱体之间增加油管,从而在不增加发动机润滑油路长度的前提下,实现对机油的有效冷却,利于降低机油泵的负荷,另一方面,冷却水箱一体成形于发动机缸体外,无需改变发动机缸体内部构造,另外,还省去了机油冷却水箱的装配过程,简化了发动机的装配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冷却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冷却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机油冷却水箱的发动机箱体包括箱体本体2和设置于所述箱体本体2用于容纳冷却液对机油进行冷却的机油冷却水箱,可将发动机的冷却水注入该机油冷却水箱内并在机油冷却水箱内安装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利用冷却水对机油冷却器内的机油进行冷却,将发动机本体内的机油引入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油路可直接成形于箱体本体2与机油冷却水箱的结合面内,因此,无需在机油冷却器与发动机缸体之间增加油管,从而在不增加发动机润滑油路5长度的前提下,实现对机油的有效冷却,利于降低机油泵的负荷,另一方面,冷却水箱一体成形于发动机箱体外,无需改变发动机缸体内部构造,另外,还省去了机油冷却水箱的装配过程,简化了发动机的装配工艺。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油冷却水箱包括固定或一体成形于所述箱体本体2外并位于箱体本体2油位范围内的水箱箱底1以及与所述水箱箱底1扣合形成机油冷却水箱的箱盖14,当水箱箱底1固定于箱体本体1外壁时,水箱箱底1与箱体本体2外壁接合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当水箱箱底1与箱体本体2外壁一体成形时,箱体本体2的外壁即作为冷却水箱的箱底,这种布置方式能够大大简化机油冷却系统的结构,省去箱体本体2与机油冷却水箱之间的油管,避免增加润滑油道的长度,从而降低机油泵的负荷,将冷却水箱固定或一体成形于缸体外,无需改变发动机缸体内部的结构,简化了发动机的装配工艺。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箱底1上设有有用于固定安装机油滤清器或机油容器的安装座3;箱体本体2内的机油通过设置于水箱箱底的进油口6和出油口4流经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3为环形结构,安装座3的内圆与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的外圆相互配合实现固定与密封;安装座3内圆与机油容器外圆可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在安装座3与机油容器之间设置密封圈,保证机油容器内的机油与机油容器外的冷却液相互隔离,箱体本体2内的润滑油道穿过水箱箱底1,使箱体本体2内的机油能够流经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内进行冷却,冷却完成的机油再流回箱体本体2内,这种结构能够大大缩短机油冷却油道的长度,减小机油泵的负荷。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口4高于所述进油口,且进油口固定或一体成形有导管7,通过进油口流入的机油在导管7的引导下将流入机油容器远离缸体侧的下方,再逐渐流动至出油口4,这种结构形式能够保证流入机油容器的机油能够充满整个机油容器再流出,进而提高机油的冷却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14内设有与机油冷却水箱内连通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0,所述进水口12高于所述安装座3,所述出水口10靠近机油冷却水箱底部设置,冷却水由进水口12流入冷却水箱时,冷却水能够淋于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表面,从而提高机油的冷却速度,当进水口12关闭时,冷却水能够通过出水口10完全流出,避免机油冷却水箱内存有积水,进水口12内设有阀安装座15,用于安装节温阀,以控制冷却水进入冷却水箱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14内还设有从上往下延伸的冷却水道11,将冷却水道11集成于箱盖14内部,能提高整个发动机箱体的紧凑性,冷却水道11沿竖直方向延伸,便于利用冷却水自身重力注入机油冷却水箱内,从而提高机油冷却的响应速度,所述冷却水道11通过旁路与所述进水口12和出水口10连通,所述进水口12可安装用于控制冷却水进入冷却水箱内的节温阀,当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阀关闭,冷却水道11中的冷却水将不流入冷却水箱内,冷却水将不对机油进行冷却,机油与冷却水进行各自的常规升温;当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控制阀打开,发动机冷却水道11中的冷却水将流入冷却水箱内,使发动机的冷却水与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外壁接触,使冷却水将与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里面的机油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机油的降温效果,节温阀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其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热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利用节温阀感应冷却水道11中的冷却水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后,节温阀内的感温组件膨胀使冷却水箱的进水口12开启,同时封闭冷却水道11中位于冷却水箱进水口12和出水口10之间的管路,使冷却水流经冷却水箱再由冷却水箱出水口10流进冷却水道11内,保证机油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14内还设有水泵安装腔9;所述机油冷却水箱的外侧壁一体成形有与所述水泵安装腔9同轴设置用于支承水泵转轴的轴承座8,所述水泵安装腔9位于机油冷却水箱的出水口10下游的冷却水道11内;该水泵安装腔9内可安装离心式水泵,离心式水泵的叶轮可转动安装于该水泵安装腔9内,位于水泵安装腔9上游冷却水道11应沿轴向连通于水泵安装腔9,位于水泵安装腔9下游冷却水道11应沿径向连通于水泵安装腔9,保证冷却水由轴向流入水泵内,并沿径向流出,水泵的转轴通过设置于轴承座8孔内的轴承进行支承;水泵的转轴从水泵安装腔9内伸出并穿过所述轴承座8,轴承座8孔具有多个孔段,且各孔段的孔径由内到外逐渐增大,由于水泵转轴形成悬臂结构,因此,轴承座8孔内应安装至少两个轴承,保证对水泵转轴的支承刚度,另一方面,为避免水泵安装腔9内的冷却水渗入轴承座8孔内,水泵安装腔9与轴承座8孔之间应设置密封结构(如密封圈等),此为现有技术,不再累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14内端面固定有与进水口12对应的喇叭形倒流罩13,倒流罩13能够将流入进水口12的冷却水引导至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正上方,使冷却水能够正好喷淋于机油容器或机油滤清器表面,另外,喇叭状的倒流罩13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水的流速,增加冷却水的喷洒范围,同时提高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的流速,进一步提高机油的冷却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