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卡车的双进气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7817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重型卡车的双进气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重型卡车采用集中进气道结构。单进气道结构,气流在一个通道内流动,由单个进气道和空滤器为发动机提供气体。

当匹配大马力发动机时,为确保足够进气流量,进气道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影响货箱总长。

因此现有技术在保证货箱长度的前提下,单个集中进气道额定流量小;而在保证进气道额定流量的前提下,进气道占用空间大,影响货箱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卡车的双进气道结构,其包括依次气体连通的:进气道,空滤器总成,出气管和出气口,其中:所述进气道包括布置在驾驶室两侧的左进气道和右进气道。

该新型结构采用双侧取气结构,增大进气流量,减小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出气管1,出气口2,左进气道3,右进气道4,左空滤器总成5,右空滤器总成6,左软管7,右软管8,进气口9,出气软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卡车的双进气道结构,其包括依次气体连通的:进气道,空滤器总成,出气管1和出气口2,其中:所述进气道包括布置在驾驶室两侧的左进气道3和右进气道4。

该新型结构采用双侧取气结构,增大进气流量,减小布置空间,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局限和偏见,彻底改善了进气量和空间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在兼顾进气道额定流量及货箱长度的前提下,充分应用驾驶室与货箱之间的空间,在驾驶室左侧增加一组进气道,双侧同时取气,气流经管路汇合后进入发动机。进气系采用双侧进气结构,提供足够的进气流量。即确保进气流量满足设计要求,又为货箱提供更多的布置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空滤器总成包括:布置在驾驶室两侧的左空滤器总成5和右空滤器总成6,且所述左进气道3与所述左空滤器总成5气体连通,所述右进气道4与所述右空滤器总成6气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左空滤器总成5通过左软管7与所述出气管1气体连通,所述右空滤器总成6通过右软管8与所述出气管1气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气管1呈L型,所述左软管7布置在所述出气管1的进气口9处,所述右软管8布置在所述出气管1的中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气口2处安装有出气软管10,且所述出气软管10与发动机增压器进气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进气道结构,进气系采用双侧同时取气方式,左右两侧空气分别经过两侧进气道、空滤器,再汇流至一处,最终流至发动机增压器进气口。双进气道结构最终获得的进气流量大于单进气道结构的进气流量。当进气系需要提高进气流量时,若采用通过增大单个进气道外观结构的方案,则进气道将占用货箱空间;若采用双进气道结构,即能保证货箱空间,又能提高进气流量,一举两得。

本实用新型实现在空间结构受限制时,采用双侧进气结构,将两个空滤器的气流进行汇合,以获得大于单个空滤器的进气流量。同时,在确保进气流量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为货箱提供更多的布置空间。

应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