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6827发布日期:2018-08-24 20:4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运行时需要将杂质过滤掉的机油输送到油道里润滑零部件,机油滤清器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用于去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保护发动机。同时,机油滤清器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更换。现有的机油滤清器通常直接安装在缸体上,在空间布置、拆装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由于机油滤清器进油口向下,拆解时,机油滤清器内的部分存油会流出机油滤清器,造成漏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机油滤清器安装位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机油滤清器直接安装在缸体上、拆装方便的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油滤清器直接安装在缸体上,更换时拆装困难、机油泄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缸体和机油滤清器,还包括机油滤清器座,所述机油滤清器通过所述机油滤清器座安装在所述缸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油滤清器安装在所述机油滤清器座上,所述机油滤清器与所述机油滤清器座连接的一端高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上设有所述机油滤清器座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面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油道口,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有第二油道口。

进一步的,所述机油滤清器座内设有供机油进入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道和供经过所述机油滤清器过滤的机油出来的出油道。

进一步的,所述机油滤清器座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配合的第三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配合的第四安装面,所述机油滤清器座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机油滤清器配合的第五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进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道口连接,所述出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出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道口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机油滤清器座还设有供其它零部件安装的安装面Ⅰ,所述安装面Ⅰ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机油滤清器座与所述机油滤清器连接的一端,所述出油道与机油滤清器座本体之间设有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肋板的个数至少为两个。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通过增加机油滤清器座、缸体上设置机油滤清器座安装面,改变了原有直接将机油滤清器安装在缸体上的结构,使机油滤清器安装位置更加灵活,可根据整车布置在缸体上合理布置机油滤清器座安装面,实现了更换机油滤清器时拆装方便的目的;

2、机油滤清器通过机油滤清器座安装在缸体上,可通过改变机油滤清器座的结构,实现机油滤清器布置方位的改变,例如使机油滤清器座与机油滤清器连接的一端向下倾斜,便可实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高于机油滤清器的底部,避免了在拆卸机油滤清器出现漏油拍的现象;

3、充分利用机油滤清器座的空间,在机油滤清器座设置可供其它零部件安装的安装面Ⅰ,既增加了安装点使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安装在此安装面Ⅰ的零件避免了直接安装在缸体上使拆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座与缸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缸体上安装机油滤清器座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座与缸体配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缸体;11.安装面;12.第一安装面;13.第二安装面;14.第一油道口;15.第二油道口;2.机油滤清器座;20.机油滤清器座本体;21.进油道;22.出油道;23.第三安装面;24.第四安装面;25.第五安装面;26.肋板;27.安装面Ⅰ。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缸体1、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座2,机油滤清器通过机油滤清器座2安装在缸体1上,即机油滤清器座2的一端连接在缸体1上,机油滤清器座2的另一端连接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通过机油滤清器座安装2在缸体1上,可通过改变机油滤清器座的结构,实现机油滤清器布置方位的改变,将机油滤清器座2与机油滤清器连接的一端向下倾斜,当机油滤清器安装在机油滤清器座2上时,机油滤清器与机油滤清器座2连接的一端高于机油滤清器的底部。实现了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高于机油滤清器的底部,从而避免了在拆卸机油滤清器出现漏油拍的现象。

上述缸体1上设有机油滤清器座2安装面11,该安装面11包括第一安装面12和第二安装面13,第一安装面12上设有第一油道口14,第二安装面13上设有第二油道口15,机油通过第一油道口14进入机油滤清器,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的机油通过第二油道口15输送到主油道润滑发动机的零部件。通过增加机油滤清器座2、缸体上1设置机油滤清器座安装面11,改变了原有直接将机油滤清器安装在缸体1上的结构,使机油滤清器安装位置更加灵活,可根据整车布置在缸体1上合理布置机油滤清器座安装面11,实现了更换机油滤清器时拆装方便的目的。

上述机油滤清器座2的一端设有与机油滤清器座2的第一安装面12配合的第三安装面23、与机油滤清器座2的第二安装面13配合的第四安装面24,所述机油滤清器座2的另一端设有与机油滤清器配合的第五安装面25,机油滤清器安装在第五安装面25上,在机油滤清器与第五安装面25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如密封圈或密封胶)防止漏油。机油滤清器座2内设有供机油进入机油滤清器的进油道21和供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的机油出来的出油道22。其中,进油道21的一端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连接,进油道21的另一端与第一油道口14连接;出油道22的一端与机油滤清器的出油口连接,出油道22的另一端与第二油道口15连接。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通过第一油道口14经机油滤清器座2的进油道21进入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经过过滤后的机油,通过机油滤清器的出油口经机油滤清器座2的出油道22到达第二油道口15,然后进入主油道润滑发动机的零部件。

优选的,机油滤清器座2与机油滤清器连接的一端,出油道22与机油滤清器座本体20之间设有肋板26,肋板26的个数至少为两个。肋板26既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又有起到将隔离的作用,避免未过滤的机油与过滤的机油混合,影响过滤质量。

优选的,在机油滤清器座2还设有供其它零部件安装的安装面Ⅰ27,安装面Ⅰ27为平面;充分利用机油滤清器座2的空间,在机油滤清器座2设置可供其它零部件安装的安装面Ⅰ27,既增加了安装点使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安装在此安装面Ⅰ27的零件避免了直接安装在缸体上使拆装更加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