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7354发布日期:2019-08-23 22:2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车辆发动机汽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机件,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活塞顶部是组成燃烧室的主要部分,其形状与所选用的燃烧室形式有关,汽油机多采用平顶活塞,其优点是吸热面积小,柴油机活塞顶部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凹坑,其具体形状、位置和大小都必须与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要求相适应。

但是,现有的活塞没有设置双气缸,不能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造成动力损失,不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的马力,不能降低生产成本,没有设置油滤网,不可以防止残留的气化燃油从进气管和出气管跑出,进而降低了燃油使用率,不能节约燃油使用成本,没有设置单向阀,不能紧密油管和气管不让空气流出降低空压强度,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动力,进而提高了燃油消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置双气缸,不能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造成动力损失,不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的马力,不能降低生产成本,没有设置油滤网,不可以防止残留的气化燃油从进气管和出气管跑出,进而降低了燃油使用率,不能节约燃油使用成本,没有设置单向阀,不能紧密油管和气管不让空气流出降低空压强度,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动力,进而提高了燃油消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活塞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活塞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活塞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销,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有裙杆,所述固定杆和裙杆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销,所述裙杆的另一侧连接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气缸的左侧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喷油管,所述第一喷油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喷油管和第一出气管均贯穿第一气缸的左侧端面,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下方开设有连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气缸的右侧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喷油管,所述第二喷油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喷油管和第二出气管均贯穿第二气缸的右侧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包括中间杆、左塞杆和右塞杆,所述中间杆安装在固定杆的上方,所述中间杆的左侧设置有左塞杆,所述中间杆的右侧设置有右塞杆,所述左塞杆的外侧靠近左塞杆的左侧端面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油封槽,所述第一油封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封槽,所述第二油封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气封槽,所述右塞杆与左塞杆的结构相同,所述左塞杆与第一气缸相嵌,所述右塞杆与第二气缸相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气缸与活塞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垫,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内部靠近第一气缸的左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喷油管的内部靠近第一气缸的左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喷油嘴,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内部靠近第一气缸的左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油滤网,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滤网,所述第一气缸的左侧端面贯穿连接有点火器,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为结构相同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垫与第一油封槽相嵌,所述第二密封垫与第二油封槽相嵌,所述第三密封垫与第一气封槽相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阀体、凸台、挡板、密封塞、导向杆、导槽、进气口和弹簧,所述阀体内嵌于第一进气管的内部,所述阀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右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四周位于挡板的右侧表面位置处均匀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凸台的左侧端面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右侧端面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导槽相嵌,所述导向杆的四周位于密封塞和挡板之间连接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了双气缸,相较普通的单塞单缸的设计具有更短的活塞行程,能最大化的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减少动力损失,并且双缸单塞的设计能大幅的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减少活塞在恢复初始位置时(空转)所耗费的时间,减少置空的时间,从而能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马力,并且相对双缸双塞的设计能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降低调试双缸齿轮与转速配比的技术门槛,从而方便生产者加工使用。

2、设置了油滤网,可以有效的防止气缸在注油的过程中,残留的气化燃油从进气管跑出,同时能有效的防止气缸在排气的过程中,残留的燃油从出气管跑出,进而最大化的提高了燃油使用率,从而能进一步的节约燃油使用成本。

3、设置了单向阀,能有效的在活塞遭受爆破空压向外运动的时候,紧密油管和气管不让空气流出降低空压强度,从而能有效的提高发动机动力,并且能提高燃油转化为动能的转化率,进而节省了燃油消耗,从而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中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101、中间杆;102、左塞杆;103、右塞杆;104、第一油封槽;105、第二油封槽;106、第一气封槽;2、第一气缸;201、第一进气管;202、第一喷油管;203、第一出气管;204、第一油滤网;205、第二油滤网;206、第一密封垫;207、第二密封垫;208、第三密封垫;3、第二气缸;301、第二进气管;302、第二喷油管;303、第二出气管;4、固定杆;401、连接槽;5、第一单向阀;501、阀体;502、凸台;503、挡板;504、密封塞;505、导向杆;506、导槽;507、进气口;508、弹簧;6、第二单向阀;7、喷油嘴;8、连接杆;801、第一限位销;9、裙杆;901、第二限位销;902、转轴;10、点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包括活塞1,活塞1的左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气缸2,活塞1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气缸3,活塞1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8,活塞1和连接杆8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销801,连接杆8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一侧连接有裙杆9,固定杆4和裙杆9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销901,裙杆9的另一侧连接有转轴902。

为了能将空气和燃油注入第一气缸2内部,第一气缸2的左侧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进气管201,第一进气管2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喷油管202,第一喷油管20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气管203,第一喷油管202和第一出气管203均贯穿第一气缸2的左侧端面,固定杆4的表面下方开设有连接槽401。

为了能将空气和燃油注入第二气缸3内部,第二气缸3的右侧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进气管301,第二进气管30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喷油管302,第二喷油管3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气管303,第二喷油管302和第二出气管303均贯穿第二气缸3的右侧端面。

为了能使活塞1能在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之间来回运动,活塞1包括中间杆101、左塞杆102和右塞杆103,中间杆101安装在固定杆4的上方,中间杆101的左侧设置有左塞杆102,中间杆101的右侧设置有右塞杆103,左塞杆102的外侧靠近左塞杆102的左侧端面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油封槽104,第一油封槽10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封槽105,第二油封槽10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气封槽106,右塞杆103与左塞杆102的结构相同,左塞杆102与第一气缸2相嵌,右塞杆103与第二气缸3相嵌。

为了防止空压气体漏出气缸内部,并且防止为完全燃烧的燃油流出气缸内部,第一气缸2与活塞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06,第一密封垫20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垫207,第二密封垫207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垫208,第一进气管201的内部靠近第一气缸2的左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5,第一喷油管202的内部靠近第一气缸2的左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喷油嘴7,第一出气管203的内部靠近第一气缸2的左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6,第一单向阀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油滤网204,第二单向阀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滤网205,第一气缸2的左侧端面贯穿连接有点火器10,第一气缸2与第二气缸3为结构相同的构件,第一密封垫206与第一油封槽104相嵌,第二密封垫207与第二油封槽105相嵌,第三密封垫208与第一气封槽106相嵌。

为了防止空压气体漏出气缸,从而降低空气压力,第一单向阀5包括阀体501、凸台502、挡板503、密封塞504、导向杆505、导槽506、进气口507和弹簧508,阀体501内嵌于第一进气管201的内部,阀体50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凸台502,凸台502的右侧设置有挡板503,挡板50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导槽506,导槽506的四周位于挡板503的右侧表面位置处均匀开设有进气口507,凸台502的左侧端面设置有密封塞504,密封塞504的右侧端面连接有导向杆505,导向杆505与导槽506相嵌,导向杆505的四周位于密封塞504和挡板503之间连接有弹簧50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轨道车辆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气缸2内部通过第一进气管201注入氧气,并通过第一喷油管202喷入燃油,并通过点火器10点燃产生爆炸并形成空压,左塞杆102的外侧设置的第三密封垫能起到气密的作用,从而使左塞杆102在空压的压力下在第一气缸2内部向右运动,第一进气管201、第一喷油管202和第一出气管203上的第一单向阀5、喷油嘴7和第二单向阀6内部的密封塞504向内运动(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和喷油嘴7为结构相同的构件),从而将阻止内部的空气流出,左塞杆102向右运动直至使右塞杆103到达第二气缸3的底部,此时第二气缸3内部也分别通过进气管和喷油管向内注入氧气和燃油,并在点火器10的作用下点燃爆破,从而使活塞1继续向左运动,活塞1带动左塞杆102在第一气缸2内部向左运动时,第一进气管201和第一喷油管202在电磁阀的作用下保持密封,第一出气管203内部的第二单向阀6在气体推力的作用下使密封塞504向外运动,使内部的气体排出第一气缸2内部,当内部气体完全排出后,再次通过第一进气管201和第一喷油管202注入氧气和燃油,进行下个循环,而在活塞1运动的循环中,第一油滤网204和第二油滤网205能有效的防止燃油从第一进气管201和第一出气管203处跑出,左塞杆102上设置的第一密封垫206和第二密封垫207能有效的防止燃油从左塞杆102和第一气缸2的间隙处向外跑出,从而能节约燃油的消耗,进而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活塞1作用运动的循环过程中,能带动固定杆4上下运动,从而能带动连接在固定杆4上的裙杆9进行转动,进而能带动连接在裙杆9上的转轴902转动,为轨道车辆提供动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