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3160发布日期:2019-10-19 02:5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传动油是工程机械实现变速变矩、转向制动等功能的关键工作介质,传动油比较适宜的工作温度是95℃--115℃。但是,并不是传动油的温度越高越好,当传动油温度高于120℃时,油液的粘度等参数会急剧恶化,系统效率下降的同时还会产生焦化等变质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清洁度。

因此,工程机械都配备有传动油冷却器,常用的是水冷油冷器和风冷油冷器。水冷油冷器是将水冷油冷器串联或并联在冷却系统中依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来冷却传动油,这种方案需要专用的换热片,需要发动机带有专门的取水及回水口,结构及管路复杂,传动油热量通过油冷器的热交换而传递到冷却液中,增加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负荷。风冷油冷器一般是采用铝制板翅式散热器,与水散热器并联或者串联,连接管路相对复杂。冷却系统中增加风冷式油冷器后,一般冷却系统的布置空间需要加大,而且风扇的性能需要做相应提升,不仅风扇的风量和静压需要提高,风扇的功耗也随之增加。

不管是水冷式油冷器还是风冷式油冷器,结构都相对复杂,都增加了冷却系统的热负荷,并且传动油余热中的能量无法回收利用,导致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风冷或水冷对传动油进行冷却,导致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在传动油的传输管路中的换热件,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嵌设于所述换热件内的多个温差发电单元,所述换热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传动油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换热件的外周面上凸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依次串联,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热端和冷端,所述热端相对所述冷端靠近所述第一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件呈圆管状。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组成多个温差发热组件,所述温差发热组件包括多个温差发电单元,且所述温差发热组件的多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沿所述换热件的轴向等间距分布,多个所述温差发热组件沿所述换热件的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件上均布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且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换热件的两端,多个所述安装槽与多个所述温差发热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温差发热组件的多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均布于所述换热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件的内周面间隔凸设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均布于所述换热件的内周面。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通过铸造工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换热件两端的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换热件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传输管路。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换热件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件的材质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换热件和多个温差发电单元,换热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换热件用于连接在传动油的传输管路上,并且传动油能够流过第一通孔,多个温差发电单元均嵌设于换热件内,温差发电单元包括冷端和热端,热端相对冷端靠近第一通孔,多个温差发电单元依次串联,当流过第一通孔的传动油的油温大于外部环境的温度时,多个温差发电单元在温差下发电,能够有效收集传动油中的热能,并将其转换为可直接使用的电能,有效收集传动油中的热能,并且通过在换热件外周面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凸起,能够增大换热件与外部空气的换热面积,有效降低换热件外表面温度,进而降低冷端温度,进一步提高对热能的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的分解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件的正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换热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中:

1、换热件;11、第一通孔;12、第一凸起;13、第二凸起;14、安装槽;2、温差发电单元;3、连接件;3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换热件1和多个温差发电单元2,换热件1上设有第一通孔11,换热件1用于连接在传动油的传输管路上,并且传动油能够流过第一通孔11,多个温差发电单元2均嵌设于换热件1内,温差发电单元2包括冷端和热端,热端相对冷端靠近第一通孔11,多个温差发电单元2依次串联,并于首尾两个温差发电单元2上接出正极线和负极线,通过正极线和负极线与用电元件或者蓄电池连接。当流过第一通孔11的传动油的油温大于外部环境的温度时,多个温差发电单元2在温差下发电,能够有效收集传动油中的热能,并将其转换为可直接使用的电能,实现对传动油中热能的收集。其中,温差发电单元2为现有技术,其可通过温差发电,其具体结构及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温差发电单元2的冷端和热端之间的温差越大,发电量则越大。在热传导的过程中存在热量损失,并且热端通过换热件1和传动油间接接触并进行热传导,冷端则通过换热件1和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间接接触并进行热传导。而传动油的油温和外部环境的气温基本上是不变的,从而如何提升热端的温度并使其接近于传动油的油温,以及如何降低冷端的温度使其接近于环境温度,将直接影响到温差发电单元2的发电量。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本实施例中,在换热件1的外表面上间隔凸设有多个第一凸起12,在换热件1的内表面上间隔凸设有多个第二凸起13。第一凸起12能增大换热件1外表面的面积,利于换热件1散热,可有效降低换热件1的外表面温度,从而可间接降低冷端的温度;第二凸起13能增大换热件1内表面与传动油的接触面积,利于换热件1高效吸收传动油的热量,可有效提高换热件1的内表面温度,从而可间接提高热端的温度。优选地,温差发电单元2的冷端和热端分别与换热件1贴紧;换热件1、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采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型,从而换热件1与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为一体的,保证换热件1各处的高效传热;换热件1采用铝合金材质,能够有效降低热传导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并且重量轻、耐压、耐腐蚀,耐氧化且性价比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件1也可以采用铜金属。

本实施例中,换热件1呈圆管状,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分别设置于其外表面和内表面,并且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均沿第一通孔11的轴向方向延伸,且多个第一凸起12和多个第二凸起13均沿换热件1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凸起13在起到增大换热件1与传动油的换热面积的同时,还可对传动油起到扰流作用,可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件1可以呈他形状,例如方形、六边形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也可均沿换热件1的周向延伸,并且多个第一凸起12和多个第二凸起13沿第一通孔11的轴向等间距设置。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的形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任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均呈肋板状。

本实施例中,多个温差发电单元2组成多个温差发热组件,温差发热组件包括多个温差发电单元2,且多个温差发电单元2沿换热件1的轴向等间距分布,多个温差发热组件沿换热件1的周向均匀分布。相应地,换热件1上均布有多个安装槽14,安装槽14沿换热件1的轴向方向延伸且透过换热件1的两端,多个安装槽14与多个温差发热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温差发热组件的多个温差发电单元2等间距地安装于对应的安装槽14内。需要注意的是,换热件1铸造时,安装槽14可同时成型,无需后续加工。

冷却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换热件1轴向方向两端的两个连接件3,两个连接件3相对设置,连接件3上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孔31,第一通孔11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31连通,换热件1通过两个连接件3连接于传输管路,具体地,其中一个连接件3的第二通孔31与来油管路连通,另一个连接件3的第二通孔31和出油管路连通。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件3均与换热件1螺纹连接,两个连接件3与来油管路和出油管路同样螺纹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3也可以设置为法兰,相应地,换热件1分别与来油管路和出油管路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地,第一通孔11的孔径大于来油管路和出油管路的通孔,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换热件1内表面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可以有效收集传导油中的余热,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实现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水冷式油冷器还是风冷式油冷器的冷却负荷。特别是在寒冷地区,由于环境温度非常低,相应地,传动油与环境温度的温差非常大,发电效果更加显著。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