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41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化油器,该化油器既可以使用液态燃料,也可以使用气态燃料。
众所周知,化油器是保证内燃机在各种工况下获得较高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关键部件,目前普遍应用的化油器有单喉管、双喉管式或三重喉管的化油器,这类化油器都是通过节气门的开度及内燃机的转速来调节喉管处的真空度(或负压),从而改变喷油嘴的喷油量及雾化条件,因此,存在着内燃机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矛盾,当内燃机偏离设计工况时,燃油的雾化质量将受到影响,不仅浪费燃料,而且还将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化油器,该化油器可在内燃机各种工况下都能保证燃油高质量的雾化及相同的空燃化,此外还可以使用液化气为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使用压缩空气对燃油强迫雾化,然后再与空气充分混合,而后向内燃机供混合气。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混合气室,设置在空气滤清器及节气门之间。混合气室上装有燃油调节器及燃油稳压器,混合气室内设有雾化喷嘴及流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气泵及一个油泵,用来向化油器供油、供气。
雾化喷嘴由外管和内管构成,外管与油路联通,内管与气路联通。流量调节阀的转轴上设有一个凸轮,该阀可以把混合气室中的气体流量(体积流量)转换成燃油调节阀的轴向位移,从而改变该调节阀的开度,燃油调节器由顶杆、锥阀、弹簧和调整螺塞构成。燃油稳压器由储油室、锥阀、稳压室、隔膜、弹簧、推杆及调整螺塞构成。该稳压器可以保证喷嘴所需的恒定油压。
当内燃机工作时,流量调节阀打开,并同时打开燃油调节器的供油道,燃油从喷嘴中喷出扩张雾化,压缩空气管中的气流高速喷出,将燃油进一步细化,进入混合气室与空气充分混合后进入内燃机,不论内燃机在何种工况下运行,燃油的雾化质量不变。燃油供油量的大小,随流量调节阀开度的大小而定,内燃机转速上升,流量调节阀开度变大,推动燃油调节器的锥阀向右运动增大供油量,当内燃机转速下降时,燃油调节器锥阀将随流量调节阀开度减小而减少供油量,从而保证了混合气体的空燃比为一个定值,不仅降低油耗,还可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能。
如果不使用液态燃料,而使用气态燃料,例如使用液化气为燃料,只需要将气态燃料泵与压缩空气管接通即可。
因此,本实用新型与已有化油器相比,具有雾化质量高,燃烧完全,空燃比稳定,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此外还具有使用气态燃料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图1,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燃油调节器及稳压器示意图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混合气室1,燃油调节器及稳压器。混合气室安装在内燃机的空气滤清器及节气门之间,取代通常的喉管式化油器。混合气室内设有雾化喷嘴3和流量调节阀7,该阀的转轴6装在混合气室侧壁上,转轴上设有旋转弹簧,使其在自由状态下保持关闭状态,只有当内燃机起动时才打开。其开度大小与内燃机转速保持一定比例关系。雾化喷嘴由供油的外管4和置于外管内的供气内管5构成,内管比外管长出2~5毫米,外管直径为3毫米,内管直径为0.5毫米。与外管及内管连通的供油道和供气道均设在壳体2中,供气压力为2kg/cm2。燃油调节器由顶杆9、锥阀11、弹簧15及调整螺塞10构成,在弹簧作用下顶杆始终与流量调节阀上的凸轮8接触,当流量阀打开时,在凸轮的作用下锥阀打开使供油道21、22接通雾化喷嘴喷油。稳压器由储油室19、锥阀18、稳压室17、隔膜16、弹簧20、推杆23、螺塞12构成,由隔膜与壳体构成稳压室,由螺塞将弹簧调整到预定压力,一般为4kg/cm2。当油泵来油经储油室进入稳压室以后,在稳压室内形成稳定的压力,当储油室内压力高于稳压室油压时,锥阀关闭,当稳压室内燃油通过供油道21向燃油调节器供油引起压力下降时,弹簧20向左打开锥阀,由储油室向稳压室供油,直至达到压力平衡,锥阀自动关闭,当机器发动时,或需手动加大油量时,则牵动摇杆14,向左推动推杆打开锥阀向燃油调节器供油。为了保证汽车滑行或怠速时减少油耗,在雾化喷嘴的油道及气道上设有电磁阀24。此外在燃油调节器上还设有油压表25。本实用新型可适用多型号的汽油发动机。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还可以派生出多种型式的化油器,在此不一一详述。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化油器,有混合气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混合气室内设有由外管及内管组成的雾化喷嘴,流量调节阀通过转轴安装在混合气室内壁的一侧,转轴上设凸轮机构,混合气室外设有由顶杆、锥阀、弹簧和调整螺塞构成的燃油调节器,该调节器通过油路与雾化喷嘴外管连通,混合气室外还设有由储油室、锥阀、稳压室、隔膜、弹簧、推杆构成的燃油稳压器,该稳压器通过油路分别与油泵、燃油调节器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雾化喷嘴的内管长出外管管口。
专利摘要一种两用化油器,由混合气室、燃油调节器、燃油稳压器、流量调节阀及雾化喷嘴构成,该化油器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雾化质量高,燃烧充分,空燃比稳定及方便用气态燃料的优点,可用于多种汽油机。
文档编号F02M13/08GK2067325SQ9020930
公开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2日
发明者张金林 申请人:张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