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自压式预润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87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自压式预润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自压式预压式润滑系统加油装置,特别是内燃机开机前和停机后的润滑装置。
现有的机动车发动机预润滑加油机,国家专利局授权的专利号88214050.7,它是在机动车即将起动之时,开动压油泵,油箱中的机油通过压油泵、单向阀、输油管和单向阀进入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油道,经主油管进入发动机各润滑机件表面,完成预润滑任务。其不足之处是,它只能在机动车开车前润滑,而且还要配备压油泵,一是工艺复杂,造价高,而且完成不了停机后高温轴承区快速冷却,和防止积炭问题,虽然碳化的总量并不大,但润滑油的润滑性质却破坏了,碳化后的润滑油与发动机的供油主流混合在一起,使其逐渐遭到污染,最终导致发动机润滑保护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目前内燃机启动之前和停机后之间配合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自压式润滑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两个单独的油箱(一个是开机前润滑,一个是开机后润滑),形状是圆柱形,油箱上面盖有油箱盖,油箱盖上面有电磁阀,油箱盖中间装有止回阀,两个电磁阀中间装有液压断电器和液压开关,油箱里面有进油管和出油管,垂直进、出油管顶端有进油阀和出油阀,油箱里的下边装有永久磁铁和排污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装置有润滑前油箱和润滑后油箱两部分组成,通过附加装置和高效控制,增强了润滑油与各部件中的循环,减少发动机中的润滑油在发动机机件表面积炭,减少了机件磨损,很好地保证了润滑油的质量稳定性、流动性,延长了发动机各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修理费用,同时又节省了能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燃机自压式预润滑器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该装置有两个油箱1、2,用于开机前润滑和停机后润滑,形状是圆柱形,油箱1、2上表面盖有油箱盖3,油箱1、2和油箱盖3中间用螺栓拧固,油箱盖3中间装有止回阀4,油箱盖3上面装有电磁阀5、6,电磁阀5、6中间装有液压断电器7和液压开关8,油箱1、2里面有进油管9、10和出油管11、12垂直进油管9、10和出油管11、12顶端有进油阀13、14和出油阀15、16,油箱1、2里面下边装有永久磁铁17和排污阀18,油管19和发动机主油道相通,油管19与发动机主油道用接头相连,该装置安装在发动机旁。内燃机自压式预润滑器的工作过程是该装置末与发动机连接时,油箱1、2是空的,当与发动机联接后,发动机的机油泵通过主油道压来的机油流入油管19,经进油管9、10进入油箱1、2,油箱1、2的压力达到与主油道压力相等时,进油阀13、14在内压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停止进油。下次开机前电源接通,电流经液压断电器7,电磁阀5打开,油箱1里的润滑油经出油管11和出油阀15,经油管19进入发动机主油道至各润滑部位,发动机运转后,机油泵工作,主油道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压力时,液压断电器7自动切断电源,电磁阀5自动关闭,油箱1停止对发动机供油,主油道的内压继续升高,压力冲开进油阀13,重新充实油箱1,以备下次启动前润滑。发动机停机后液压电器开关7断电,油箱2里的电磁阀6打开,润滑油经出油管12、出油阀16和止回阀4,经油管19进入发动机主油道,对发动机各部件进行润滑,当油箱2的压力与发动机主油道的压力相等时,停止供油。再次开机后,当主油道里的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机油经油管19流入进油阀13,通过进油管10充入油箱2,以备停机后润滑。
润滑油在反复循环和使用过程中,在油箱1、2底部处有沉积铁宵和杂质,这时可以打开排污阀17,将其清除。
权利要求1.一种内燃机自压式预润滑器,由油箱、油箱上面盖有油箱盖,在油箱盖一侧上方靠近油箱盖处装有油箱进油管,在油箱的另一侧上方靠近油箱盖的另一侧上方靠近油箱盖处装上油箱排油管,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油箱1、2,油箱1用于开机前润滑,油箱2用于停机后润滑,油箱1、2上盖有油箱盖3,油箱1、2和油箱盖3之间用螺栓拧固,油箱盖3中间装有止回阀4,油箱盖3上装有电磁阀5、6,电磁阀5、6中间装有液压断电器7和液压开关8,油箱1、2里面有进油管9、10和出油管11、12,垂直进油管9、10和出油管11、12顶端有进油阀13、14和出油阀15、16,油箱1、2里的下面装有永久磁铁17和排污阀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自压式预润滑器,其特征在于油箱1、2形状是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自压式预润滑器,用于内燃机开机前和停机后的润滑,它有两个油箱,油箱里有进、出油管,油箱盖上面有电磁阀、液压断电器、液压开关等组成,该装置安装在发动机旁,两个油箱起到开机前润滑和停机后润滑,减少了机件磨损,延长了发动机各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修理费用,同时又节省了能源。
文档编号F01M9/12GK2118819SQ9220367
公开日1992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5日
发明者王景川, 郝绍龙, 王国荣, 王秋林, 毕世温 申请人:王景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