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润滑部件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207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润滑部件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配件领域,确切地说是内燃机润滑部件保护器。
当前的内燃机或柴油机均不配备这种保护器,因此当机油泵老化损坏、或油路被杂质堵塞,曲轴瓦和连杆瓦等被润滑部件就缺少机油而造成干磨擦,时间长了即损伤机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当内燃机缺少机油造成的油压低或无压力时,本机可立即停机的内燃机润滑部件保护器,以避免润滑部件的干磨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燃机润滑部件保护器,由外壳、栓塞、弹簧、螺栓以及卡片组成。其特征是外壳(4)的顶端开有进机油孔(1),外壳(4)上部设有出机油管(2),外壳(4)中部有相对称的进柴油管(12)和出柴油管(3),外壳(4)的中下部有开口(14)和开有凸形槽(10),卡片(16)嵌入凸形槽(10)内,卡片(16)上设有推柄(15)和卡钩(17),外壳(4)的腔内放有栓塞(6),栓塞(6)中部有一圆形柴油通孔(13),栓塞(6)下部固连防转销(9),栓塞下面放置弹簧(11)、垫圈(7)和调节螺栓(8),定位插销(5)穿过外壳底端的二个小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对内燃机润滑部件避免干磨擦起到保护作用;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3.性能稳定造价低廉。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外形和内部动态示意图。
实施例外壳(4)用金属制成,总长115mm,外径30mm,内径22mm,外壳(4)顶端开有进机油孔(1),此孔(1)与柴油机机油管螺纹连接,外壳(4)上部一侧设有出机油管(2),此管(2)与柴油机罩帽接头螺纹连接,外壳(4)中部设有二个相对称的进柴油管(12)和出柴油管(3),进柴油管(12)与柴油机滤杯出油孔螺纹连接,出柴油管(3)与柴油机高压油泵油管相连,外壳(4)中下部一侧有开口(14)和凸形槽(10),卡片(16)嵌入凸形槽(10)内,卡片(16)上有推柄(15)和卡钩(17),拉簧(18)一端连接卡片(16),另一端固定在外壳(4)上,栓塞(6)的中部有一圆形柴油通孔(13),下部固连一个防转销(9),防转销(9)从开口(14)中伸出外壳(4),栓塞(6)下设有弹簧(11),垫圈(7)和调节螺栓(8),插销(5)穿过外壳(4)底端二个小孔而定位。
使用时(参见图2),当柴油机启动后,机油管产生压力,推向进机油孔(1)和栓塞(6),使外壳(4)上部内腔保持空腔,机油可从出机油管(2)出,同时,栓塞(6)中间的进柴油通孔(13)正接通进柴油管(12)和出柴油管(3),使柴油通过,正常运行;如油路堵塞,缺少机油,进机油孔(1)减少压力,栓塞(6)在弹簧(11)的回力而上行,管道(2.3.12.)均不通畅,柴油机立即停机,起到保护作用。在冬季气候冷,机油稠,难以起动,可先用手拉推柄(15),将防转销(9)卡入卡钩(17),当启动后,由于拉簧(18)的拉力,可自动脱钩,恢复正常保护状态;当停车时,由于弹簧(11)的回力,把栓塞(6)推向上,恢复原有静态位置。
权利要求一种内燃机润滑部件保护器,由外壳、栓塞、弹簧、螺栓以及卡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4)的顶端开有进机油孔(1),外壳(4)上部设有出机油管(2),外壳(4)中部有相对称的进柴油管(12)和出柴油管(3),外壳(4)中下部有开口(14)和开有凸形槽(10),卡片(16)嵌入凸形槽(10)内,卡片(16)上设有推柄(15)和卡钩(17),外壳(4)的腔内放有栓塞(6),栓塞(6)中部有一圆形柴油通孔(13),栓塞(6)下部固连防转销(9),栓塞(6)下面放置弹簧(11)、垫圈(7)和调节螺栓(8),定位插销(5)穿过外壳(4)底端的二个小孔。
专利摘要一种内燃机润滑部件保护器,属于内燃机配件领域,由外壳(4)、栓塞(6)、弹簧(11)、螺栓(8)以及卡片(16)组成,外壳顶端开有进机油孔,外壳上还设有出机油管和进、出柴油管,外壳的腔内放有栓塞、弹簧和调节螺栓。本保护器对内燃机润滑部件如曲轴瓦和连杆瓦等可避免于摩擦,起到保护作用,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稳定造价低,能普遍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01M11/00GK2241228SQ94203969
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22日
发明者李可锋, 李波 申请人:李可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