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638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钻机工作时,离不开传动机构传递力和运动,带动工作机绞车和转盘转动,但是由于传动距离远,传动机构的传动轴较长,在传动轴两端同轴度较低情况下产生应力,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疲劳破坏而断裂,所以设计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具有轻微挠性弯曲的作用,降低工作轴的断裂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包括交流电动机、变速箱、备用应急电机、链传动、分动齿轮传动箱、滚子链联轴器、绞车链条传动箱、深沟球轴承、大斜齿轮、主轴、大直齿轮、分轴、小直齿轮、小斜齿轮和工作轴,具有轻微挠性弯曲的作用,降低工作轴的断裂概率。

变速箱与交流电动机相连接,深沟球轴承安装在分动齿轮传动箱上,主轴安装在深沟球轴承上,主轴与变速箱相连接,大斜齿轮与主轴相连接,小斜齿轮与大斜齿轮呈90°,且两者啮合,小斜齿轮与滚子链联轴器相连接,工作轴与滚子链联轴器相连接,绞车链条传动箱与工作轴相连接,大直齿轮与主轴相连接,小直齿轮与大直齿轮相啮合,分轴与小直齿轮相连接,链传动与分轴相连接,备用应急电机与链传动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所述的备用应急电机通过链传动传递运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所述的工作轴与小斜齿轮之间用滚子链联轴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所述的大斜齿轮与小斜齿轮夹角为90°。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所述的大直齿轮和大斜齿轮安装在同一条主轴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所述的主轴安装在深沟球轴承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具有轻微挠性弯曲的作用,降低工作轴的断裂概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滚子链联轴器立体示意图。

图中:交流电动机1;变速箱2;备用应急电机3;链传动4;分动齿轮传动箱5;滚子链联轴器6;绞车链条传动箱7;深沟球轴承8;大斜齿轮9;主轴10;大直齿轮11;分轴12;小直齿轮13;小斜齿轮14;工作轴1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石油钻机的挠性传动装置,包括交流电动机1、变速箱2、备用应急电机3、链传动4、分动齿轮传动箱5、滚子链联轴器6、绞车链条传动箱7、深沟球轴承8、大斜齿轮9、主轴10、大直齿轮11、分轴12、小直齿轮13、小斜齿轮14和工作轴15,具有轻微挠性弯曲的作用,降低工作轴的断裂概率。

变速箱2与交流电动机1相连接,深沟球轴承8安装在分动齿轮传动箱5上,主轴10安装在深沟球轴承8上,主轴10与变速箱2相连接,大斜齿轮9与主轴10相连接,大斜齿轮9与主轴10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小斜齿轮14与大斜齿轮9呈90°,且两者啮合,小斜齿轮14与滚子链联轴器6相连接,小斜齿轮14与滚子链联轴器6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工作轴15与滚子链联轴器6相连接,工作轴15与滚子链联轴器6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绞车链条传动箱7与工作轴15相连接,大直齿轮11与主轴10相连接,大直齿轮11与主轴10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小直齿轮13与大直齿轮11相啮合,分轴12与小直齿轮13相连接,分轴12和小直齿轮13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链传动4与分轴12相连接,备用应急电机3与链传动4相连接,备用应急电机3与链传动4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

在使用时,交流电动机1带动变速箱2转动,变速箱2经过调速后将旋转运动输送到主轴10上,主轴10在深沟球轴承8上转动,并带动大斜齿轮9转动,大斜齿轮9带动小斜齿轮14运动,小斜齿轮14带动滚子链联轴器6转动,滚子链联轴器6带动绞车链条传动箱7工作,当停电时,备用应急电机3启动,通过链传动4带动分轴12转动,分轴12上的小直齿轮13转动,并通过大直齿轮11使主轴10运动,最终使绞车链条传动箱7临时工作,滚子链联轴器6具有轻微挠性弯曲的作用,降低工作轴的断裂概率。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