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076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臂液下泵,特别是一种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 该装置能有效解决悬臂液下泵的泄漏问题,提高悬臂液下泵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背景
悬臂液下泵,顾名思义就是该液下泵的主轴是悬臂式的,主轴的上端有轴承 支承,但下端没有支承,是悬臂的,也就是说泵头下端没有相互磨擦的零件,所 以悬臂液下泵的工作可靠性高,可以开空车。但是,悬臂液下泵的密封问题却是 一个棘手的事情。 一般的密封结构是泵体和叶轮之间设有密封口环,口环之间的 间隙很少,借此来阻止泄漏,起到密封的作用。但由于悬臂液下泵的悬臂轴下端 无任何支承,工作时,泵轴受到较大的径向力而产生径向振动,容易使间隙很小 的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相碰而产生磨擦,引起磨损、振动。如果为了防止相碰磨
擦而加大口环间隙,泄漏量又会加大,密封效果又不好。而且,如果在输送含固 体颗粒的情况下,固体颗粒会加剧口环的磨损,使它们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失 去密封效果,产生较大泄漏,寿命较短。
为此,中国专利94208351提供了一种"悬臂液下泵密封轴套",其在靠近泵 轴悬臂一端设计了一个弹性密封轴套,从而减小泵体与泵轴之间的间隙,在不改 变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之间间隙的前提下,阻挡液体泄漏量。然而,安装这种密
封轴套的悬臂液下泵,因其密封轴套与其它零件之间存在磨擦,在输送含固体颗 粒的介质时磨损较严重,而且当泵开空车时更会引起磨擦发热而烧坏零件,可靠 性不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 果好的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包括泵轴、联接 管、泵壳、叶轮和前泵盖,在叶轮的背面径向均匀设有背叶片,其特征是在背 叶片上沿轴向延伸有副叶轮。
工作原理首先,在叶轮背面设计若干背叶片,当叶轮高速转动时,该背叶 片会在叶轮背部产生负压,阻止液体从叶轮后面流出,起到密封防泄漏的作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正常流量和大流量时,密封效果明显,液体不会从叶轮后面泄 漏出去。由于该背叶片和泵壳后板之间的间隙有好几毫米,而且此间隙是轴向的, 所以,在泵工作时悬臂轴的振动再大,也不会使背叶片与其它零件接触,不会产 生相互磨擦,所以可靠性高。
其次,上述设计在小流量时,由于此时泵壳内的液体压力较大,背叶片产生 的负压还不足以完全阻止液体的泄漏,为此,在叶轮背部靠中心的部位再增加背 叶片宽度,凸出一部分,形成一个副叶轮的结构。由于该副叶轮的存在,进一步 提高了泵在小流量时叶轮背部的负压,有效地阻止液体的泄漏,密封效果良好。 同时由于副叶轮和泵壳之间的间隙较大,所以不会发生由于主轴振动而产生相互 磨擦的情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背叶片和副叶轮相结合的组合设计,既使泵在大 流量时,叶轮背部的负压不至于太高,又使泵在小流量时叶轮背部的负压增大, 从而使泵在全流量范围内始终保持适当的负压,有效阻止液体的泄漏,密封效果 很好。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泵轴1位于联接管2的中心,其头部与位于泵壳5内的叶轮6 连接,前泵盖7安装在泵壳5的下端,也可以两者连接在一起。在叶轮6的背面 从轴根开始均匀径向设有6条背叶片4,背叶片4沿径向延伸至叶轮的外圆边沿, 其形状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折弯形,或是曲线形的,在每根背叶片上从轴根 开始沿轴向设有副叶轮3,该副叶轮的长度短于背叶片的长度,如是背叶片一半 的长度,使背叶片和副叶轮呈阶梯形状。副叶轮和背叶片可以一起成型,也可以 分离成型。在泵壳5的内腔与背叶片和副叶轮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背叶片和副叶 轮相适配并保持几毫米间隙的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包括泵轴(1)、联接管(2)、泵壳(5)、叶轮(6)和前泵盖(7),在叶轮(6)的背面径向均匀设有背叶片(4),其特征是在背叶片(4)上沿轴向延伸有副叶轮(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是背叶片 (4)和副叶轮(3)呈阶梯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是背 叶片(4)和副叶轮(3)所面向的泵壳(5)的腔体内壁为与背叶片和副叶轮相 适配的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是背 叶片(4)沿径向的形状为直线形,或折湾形,或曲线形的,副叶轮(3)有与之 相对应的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臂液下泵无接触密封装置,它包括泵轴、联接管、泵壳、叶轮和前泵盖,在叶轮的背面径向均匀设有背叶片;在背叶片上沿轴向延伸有副叶轮。本实用新型采用背叶片和副叶轮相结合的组合设计,既使泵在大流量时,叶轮背部的负压不至于太高,又使泵在小流量时叶轮背部的负压增大,从而使泵在全流量范围内始终保持适当的负压,有效阻止液体的泄漏,密封效果很好。
文档编号F04D29/24GK201236837SQ20082003914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8日
发明者徐锦富, 毛雁峡, 陈伯生 申请人:宜兴市灵谷塑料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