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分流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988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量分流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换向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液压换向阀,采用串联或并联油路,在各路需要工作压力不同时,不能实现准确的同时动作,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低。液压转向机配用优先阀、分流阀或单独的供油系统,结构复杂,浪费动力,不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工作效率底,能源浪费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量分流换向阀,其特点是设有阀体(3)、阀杆
(1)、阀杆(2)、液压缓冲直动溢流阀(Y)、过载阀(G)、由阀体(3)和阀芯(6)弹簧(5)接头组成的液控阀(Dl)、阀杆滑动装置及密封结构;当油泵供油进入高压腔(P)时,在液控阀(Dl)起始阻力作用下,液压油通过转向油口(Z)给转向机供油;转向机工作时其传感油通过传感油口(K)进入液控阀(D1),推动阀芯(6)使高压腔(P)压力升高,当高压腔(P)的压力满足转向压力需要时,高压油推动阀芯(6)向后移动,转向剩余的液压油分流到作业高压腔(10),通过卸荷油道(S),由回油口(T)回油箱;当阀杆(1)向左移动时,关闭卸荷油道(S)高压油推开单向阀(D2)经高压油道(11)进入工作油口(Al)通向工作油缸,工作油缸的回油通过工作油口(Bi)进入第一路回油道(13)通向第二路进油道(18),当阀杆(1) 向右移动时,关闭卸荷油道(S),高压油进入工作油口(Bi)通向工作油缸,使工作油缸反向运动,油缸的回油经工作油口(Al)到第一路回油道(14)进入第二路进油道(18);当阀杆
(2)向左移动时,关闭卸荷油道(S),油液由第二路进油道经工作油口(A2)通向第二路工作油缸,第二路工作油缸的回油通过工作油口(B2)到回油道(16)经回油口 (T)回油箱,当阀杆O)向右移动时,关闭卸荷油道⑶油液通过工作油口(B2)通向第二路工作油缸,使油缸反向运动,油缸的回油通过工作油口(A2)到回油道(17)经回油口(T)回油箱;实现转向、两路作业同时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量分流换向阀,主要包括阀体,阀体设有高压油口和转向油口以及由阀芯、弹簧、接头与阀体组成的液控阀;油泵供入进油口的液压油首先通过转向油口给转向机供油,转向机工作时,其传感油连通阀体传感油口,液控阀在传感油的作用下,自动调整转向所需的压力和流量,并将剩余的液压油分流到作业系统;阀体内设有工作油口 A1、B1与阀杆1配合的第一滑道;在阀杆1和第一滑道上,设有当阀杆1向左移动时,能使作业高压油腔和工作油口 Al连通而将作业高压油腔与工作油口 Bl关闭,当阀杆 1向右移动能使作业高压油腔与工作油口 Bl连通,而将作业高压油腔与工作油口 Al关闭的结构;设有工作油口 Al的回油道和工作油口 Bl的回油道与第二路进油道连通,并设有阀杆 1滑动装置及其密封结构。设有工作油口 A2、B2和与阀杆2配合的第二滑道,在阀杆2和第二滑道上,设有当阀杆2向左移动能使第二路进油道与工作油口 A2连通将第二路进油道与工作油口 B2关闭,当阀杆2向右移动时能使第二路进油道与工作油口 B2连通将第二路进油道与工作油口 A2关闭的结构,设有工作油口 A2的回油道和工作油口 B2的回油道,通回油口,设有阀杆2的滑动装置及其密封结构。设有液压缓冲直动溢流阀连高压油腔和回油口 ;作业高压油腔和高压油道之间设有单向阀,第二滑道设有过载阀,作业高压油腔与回油口之间设有当阀杆工作时关闭、非工作状态时连通的卸荷油道。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紧凑、高效节能,减少了压力损失和流量损失,工作灵活方便,功能完善,通过设置液控阀,能够保证优先给转向机供油并能自动调整转向所需压力和流量,做到变量分流,通过前一路回油作为后一路进油,可以实现多个作业工作同时动作,克服了已有技术之不足。可以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液压缓冲直动溢流阀,工作平稳,可靠,对液压油清洁度要求不高,能在污染严重、恶劣的环境中使用,特别适合装载机、叉车、农机和其它使用液压转向的机械使用。以下结合实施例作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结构示意图图2外形示意图图3液压缓冲直动溢流阀结构示意图图4液压原理图图1中1为阀杆1、2为阀杆2、3为阀体、4为接头、5为弹簧、6为阀芯、10为作业高压腔、11为高压油道、12为第1路空载回油道、13和14为第1路回油道、15为第2路空载回油道、16和17为第2路回油道、18为第2路进油道、S为卸荷油道、P为高压油腔、Dl 为液控阀、D2为单向阀。图2中P为进油口、Z为转向油口、K为传感油口、Al和Bl为第1路工作油口、A2 和B2为第2路工作油口、T为回油口、Y为液压缓冲直动溢流阀、G为过载阀。图3中1溢流阀体、2阀芯、3弹簧、4盖母、5调整螺丝。①③④0形密封圈、②钢珠⑤螺母⑥组合垫。图4中P进油口、Z转向油口、K传感油口、Y液压缓冲直动溢流阀、Dl液控阀、D2 单向阀、T回油口、G过载阀、h和Bz转向机工作油口、Al和Bl第一路工作油口、A2和B2
第二路工作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4以装载机使用为例,图1中,进油口 P接油泵,转向油口 Z接转向机进油口,传感油口 K接转向机传感油口,当转向机工作时,高压油由转向油口 K进入转向机, 转向工作油口 Az、Bz通转向油缸,转向机传感油进入阀体上传感油口 K,使阀芯6产生背压, 使进油压力提高,转向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高压油的压力和流量满足转向机需要时,液压油推动阀芯6向后移动将多余的液压油分流到作业高压油腔10,阀芯6在传感油的压力控制下自动调整转向油的压力和流量,处在动平衡状态。分流到作业高压腔10的液压油, 供作业系统工作,当转向机不工作时,阀芯6失去了传感油的背压,向后移动,高压油全部进入作业高压腔10供作业系统使用,实现了优先转向、变量分流的功能。工作油口 Al、Bl接装载机举臂油缸,阀杆1向左移动,卸荷油道S关闭,高压油从作业高压油腔10推开单向阀D2,经高压油道11进入工作油口 Al,通向举臂油缸上腔,油缸下腔的回油通过工作油口 Bl进入回油道13通往第二路的进油道,这时,举臂下降;阀杆1向右移动,卸荷油道S关闭, 作业高压油腔10中的高压油推开单向阀D2经高压油道11进入工作油口 Bl通向举臂工作油缸下腔,油缸上腔的回油经工作油口 Al到回油道14,进入第二路的进油道,这时举臂上升。工作油口 A2、B2接铲斗油缸,阀杆2向左移动,关闭卸荷油道S,第二路的进油进入工作油口 A2通向铲斗工作油缸,铲斗工作油缸的回油经工作油口 B2进入回油道16通往回油口 T,这时铲斗向外翻斗;阀杆2向右移动,关闭卸荷油道S,第二路进油经工作油口 B2通向铲斗油缸,油缸的回油经工作油口 A2进入回油道17通向回油口 T,回油箱,这时铲斗向上卷斗。通过第一路的回油作为第二路的进油措施,实现了两路作业同时工作,该液压系统实现了转向,作业多个动作随意组合。操作灵活、方便、高效。第一路不工作时,高压油从作业高压腔10推开单向阀D2,经油道11、12直接进入第二路工作;空载时,没有传感压力,阀芯6 阻力很小,油泵来油推开阀芯6经卸荷油道S通往回油口 T回油箱,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作业高压腔10推开单向阀D2经油道11、12、15通回油口 T,回油箱,为双卸荷油道,回油阻力小,减少了发热量,节省动力。高压油腔P和回油口 T之间设有液压缓冲直动溢流阀,见图3 结构示意图,当系统压力达到额定压力16Mpa时,高压油推动钢球②,阀芯2向后移动卸油, 弹簧3所在油腔为缓冲油腔通过阀芯2中间的阻尼孔产生液压缓冲作用,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不易堵塞,对液压油清洁度要求不高,能适应污染严重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工作油口 A2、B2设有过载阀G。阀杆后端设有复位装置,前端设有阀杆滑动装置。
权利要求1.变量分流换向阀,主要零、部件包括阀体(3)、阀杆(1)、阀杆O)、液压缓冲直动溢流阀(Y)、过载阀(G)、由阀体(3)和阀芯(6)弹簧(5)接头组成的液控阀(D1)、阀杆滑动装置及密封结构;当油泵供油进入高压腔(P)时,在液控阀(Dl)起始阻力作用下,液压油通过转向油口(Z)给转向机供油;转向机工作时其传感油通过传感油口(K)进入液控阀(Dl),推动阀芯(6)使高压腔(P)压力升高,当高压腔(P)的压力满足转向压力需要时, 高压油推动阀芯(6)向后移动,转向剩余的液压油分流到作业高压腔(10),通过卸荷油道 (S),由回油口⑴回油箱;当阀杆⑴向左移动时,关闭卸荷油道⑶高压油推开单向阀 (D2)经高压油道(11)进入工作油口(Al)通向工作油缸,工作油缸的回油通过工作油口 (Bi)进入第一路回油道(13)通向第二路进油道(18),当阀杆⑴向右移动时,关闭卸荷油道(S),高压油进入工作油口(Bi)通向工作油缸,使工作油缸反向运动,油缸的回油经工作油口(Al)到第一路回油道(14)进入第二路进油道(18);当阀杆⑵向左移动时,关闭卸荷油道(S),油液由第二路进油道经工作油口(A2)通向第二路工作油缸,第二路工作油缸的回油通过工作油口(B2)到回油道(16)经回油口(T)回油箱,当阀杆O)向右移动时,关闭卸荷油道(S)油液通过工作油口(B2)通向第二路工作油缸,使油缸反向运动,油缸的回油通过工作油口(A2)到回油道(17)经回油口(T)回油箱;实现转向、两路作业同时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量分流换向阀,涉及液压操纵技术领域。主要包括阀体、阀杆1、阀杆2、溢流阀、过载阀、液控阀;阀体上设有进油口、工作油口、回油口、转向油口和传感油口。其特点是液控阀在液压转向机传感油的控制下,自动调整转向所需的压力和流量,在保证优先给转向机供油的前提下,多余的液压油分流到作业系统,当第一路工作时,第一路的回油进入第二路的进油,使两路能同时工作,结构紧凑,可以实现转向和作业多个动作同时联动,操作方便、灵活,充分发挥了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高效、节能。适合装载机、叉车、农机和其他使用液压转向的机械使用。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2194877SQ20112007559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张其登 申请人:张其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