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压缩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965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转子。



背景技术:

离心压缩机是化肥工业中至关重要的流程压缩机,现在由于压缩机向着高速和大压比方向发展,因此离心压缩机的转子设计越来越重要,现在的转子设计结构不合理,叶轮的数量和设置方式不合理,容易因气体的粘度而引起激振,并且压比差,输出压力不足,耗费动力过多,因此,现在压缩机配件领域,急需一种能够防止激振,并且压比高,输出压力大,结构可靠的离心压缩机转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研发出一种离心压缩机转子,解决了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离心压缩机转子,包括转子阶梯轴,所述转子阶梯轴上由左向右依次套置轴承推力盘、输出端止推环、第一叶轮组、平衡盘、第二叶轮组和动力端止推环;

所述第一叶轮组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轴套、第一叶轮、第二轴套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组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三叶轮、第三轴套、第四叶轮、第四轴套、第五叶轮和第五轴套。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二叶轮、所述第三叶轮、所述第四叶轮和所述第五叶轮皆为闭式叶轮。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阶梯轴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阶轴、第二阶轴、第三阶轴、第四阶轴、第五阶轴、第六阶轴、第七阶轴、第八阶轴、第九阶轴、第十阶轴、第十一阶轴、第十二阶轴、第十三阶轴、第十四阶轴、第十五阶轴、第十六阶轴、第十七阶轴、第十八阶轴,所述第一阶轴、所述第二阶轴、所述第三阶轴、所述第四阶轴、所述第五阶轴、所述第六阶轴、所述第七阶轴、所述第八阶轴、所述第九阶轴、所述第十阶轴、所述第十一阶轴和所述第十二阶轴的直径顺次逐渐增大,所述第十二阶轴、所述第十三阶轴、所述第十四阶轴、所述第十五阶轴、所述第十六阶轴、所述第十七阶轴和所述第十八阶轴的直径顺次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端盖通过第一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一阶轴上,端部轴套通过第二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二阶轴右部至第三阶轴上,所述轴承推力盘通过方销固定于所述第四阶轴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七阶轴左部设置多个凸环,所述第八阶轴外表面设置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端止推环通过第三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九阶轴上,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一叶轮由左至右顺次套置于所述第十阶轴上,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第二叶轮由左至右顺次套置于所述第十一阶轴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衡盘由右至左套置于所述第十三阶轴左端至所述第十二阶轴上,所述平衡盘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叶轮、所述第三轴套、所述第四叶轮、所述第四轴套、所述第五叶轮和所述第五轴套顺次套置于所述平衡盘右侧的所述第十三阶轴上,所述动力端止推环通过第四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十四阶轴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十五阶轴外表面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第十六阶轴左部设置多个凸环。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叶轮包括第一前盖板、第一后盖板、第一叶片和第一轮毂,所述第一后盖板套置于所述第十阶轴上,所述第一叶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后盖板上,所述第一前盖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叶片上,所述第一轮毂固定于所述第一前盖板和所述第一后盖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一叶轮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叶轮包括第三前盖板、第三后盖板、第三叶片和第三轮毂,所述第三前盖板套置于所述第十三阶轴上,所述第三叶片固定于所述第三前盖板上,所述第三后盖板固定于所述第三叶片上,所述第三轮毂固定于所述第三前盖板和所述第三后盖板的内侧,所述第四叶轮和所述第五叶轮与所述第三叶轮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心压缩机转子,在平衡盘两侧设置叶轮的方式,平衡了叶轮的旋转方向和旋转力,进而防止产生激振;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心压缩机转子,叶轮数量合理,能够提供高压气体,气体压比高,节约动力;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心压缩机转子,转子阶梯轴中间直径大,两端直径逐渐减小,装配便利,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离心压缩机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阶梯轴,2、轴承推力盘,3、输出端止推环,4、第一叶轮组,5、平衡盘,6、第二叶轮组,7、动力端止推环,8、端盖,9、端部轴套,10、第十阶轴,11、第一阶轴,12、第二阶轴,13、第三阶轴,14、第四阶轴, 15、第五阶轴,16、第六阶轴,17、第七阶轴,18、第八阶轴,19、第九阶轴, 21、方销,31、第三定位销,41、第一轴套,42、第一叶轮,43、第二轴套, 44、第二叶轮,61、第三叶轮,62、第三轴套,63、第四叶轮,64、第四轴套, 65、第五叶轮,66、第五轴套,71、第四定位销,81、第一定位销,91、第二定位销,111、第十一阶轴,112、第十二阶轴,113、第十三阶轴,114、第十四阶轴,115、第十五阶轴,116、第十六阶轴,117、第十七阶轴,118、第十八阶轴,421、第一前盖板,422、第一后盖板,423、第一叶片,424、第一轮毂, 611、第三前盖板,612、第三后盖板,613、第三叶片,614、第三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离心压缩机转子,包括转子阶梯轴1,所述转子阶梯轴1 上由左向右依次套置轴承推力盘2、输出端止推环3、第一叶轮组4、平衡盘5、第二叶轮组6和动力端止推环7;

所述第一叶轮组4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轴套41、第一叶轮42、第二轴套 43和第二叶轮44,所述第二叶轮组6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三叶轮61、第三轴套 62、第四叶轮63、第四轴套64、第五叶轮65和第五轴套66。

优选的,所述轴承推力盘2表面设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叶轮42、所述第二叶轮44、所述第三叶轮61、所述第四叶轮63和所述第五叶轮65皆为闭式叶轮。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阶梯轴1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阶轴11、第二阶轴12、第三阶轴13、第四阶轴14、第五阶轴15、第六阶轴16、第七阶轴17、第八阶轴18、第九阶轴19、第十阶轴10、第十一阶轴111、第十二阶轴112、第十三阶轴113、第十四阶轴114、第十五阶轴115、第十六阶轴 116、第十七阶轴117、第十八阶轴118,所述第一阶轴11、所述第二阶轴12、所述第三阶轴13、所述第四阶轴14、所述第五阶轴15、所述第六阶轴16、所述第七阶轴17、所述第八阶轴18、所述第九阶轴19、所述第十阶轴10、所述第十一阶轴111和所述第十二阶轴112的直径顺次逐渐增大,所述第十二阶轴 112、所述第十三阶轴113、所述第十四阶轴114、所述第十五阶轴115、所述第十六阶轴116、所述第十七阶轴117和所述第十八阶轴118的直径顺次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端盖8通过第一定位销81固定于所述第一阶轴11上,端部轴套9通过第二定位销91固定于所述第二阶轴12右部至第三阶轴13上,所述轴承推力盘2通过方销21固定于所述第四阶轴14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七阶轴17左部设置多个凸环,所述第八阶轴18外表面设置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端止推环3通过第三定位销31固定于所述第九阶轴19上,所述第一轴套41和所述第一叶轮42由左至右顺次套置于所述第十阶轴10上,所述第二轴套43和所述第二叶轮44由左至右顺次套置于所述第十一阶轴111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衡盘5由右至左套置于所述第十三阶轴113左端至所述第十二阶轴112上,所述平衡盘5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叶轮61、所述第三轴套62、所述第四叶轮63、所述第四轴套64、所述第五叶轮65和所述第五轴套66顺次套置于所述平衡盘5右侧的所述第十三阶轴113上,所述动力端止推环7通过第四定位销71固定于所述第十四阶轴114 上。

所述平衡盘5表面均匀设置若干环形凹槽,所述平衡盘5轴向截面的上下边缘成锯齿状。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十五阶轴115外表面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第十六阶轴116左部设置多个凸环。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叶轮42包括第一前盖板421、第一后盖板422、第一叶片423和第一轮毂424,所述第一后盖板422套置于所述第十阶轴10上,所述第一叶片423固定于所述第一后盖板422上,所述第一前盖板421固定于所述第一叶片423上,所述第一轮毂424固定于所述第一前盖板421和所述第一后盖板422的内侧,所述第二叶轮44与所述第一叶轮42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叶轮61包括第三前盖板611、第三后盖板612、第三叶片613和第三轮毂614,所述第三前盖板611套置于所述第十三阶轴113上,所述第三叶片613固定于所述第三前盖板611上,所述第三后盖板612固定于所述第三叶片613上,所述第三轮毂614固定于所述第三前盖板611和所述第三后盖板612的内侧,所述第四叶轮63和所述第五叶轮65 与所述第三叶轮61结构相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离心压缩机转子,在平衡盘两侧设置叶轮的方式,平衡了叶轮的旋转方向和旋转力,进而防止产生激振,叶轮数量合理,能够提供高压气体,气体压比高,节约动力,转子阶梯轴中间直径大,两端直径逐渐减小,装配便利,连接牢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压缩机配件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法,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