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紧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9714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抱紧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动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抱紧缸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抱紧缸,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4061206A,公开了一种抱紧缸,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两个竖直对称布置的夹持片以及用于容纳夹持片的内腔,所述夹持片的下端相抵并且可相对转动,每个夹持片上端分别设有可将夹持片向内挤压的锁紧弹簧,所述夹持片上方设有活塞,活塞的下表面设有可将两个夹持片向外撑开的解锁凸起,还包括贯穿本体以及夹持片的滑杆,所述夹持片上设有与滑杆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的夹持片与滑杆垂直时滑杆侧面与定位孔内壁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有夹紧间隙。然而这样的抱紧缸,为了保证解锁时两夹持片平行,夹持片外径和本体内腔内径的配合要求极高,不但加工成本较高,而且对夹持片的定位孔的位置度要求极高,当装入本体的两夹持片定位孔不同轴时,由于夹持片外径和本体内腔内径的限位(夹持片不能左右移动调整位置),导致圆杆无法同时穿过两夹持片或者能穿过但无法正常解锁,当解锁活塞的下压力持续增大时,本体内腔内径会受压胀大,夹持片张开角度过大,导致反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夹持片反锁的抱紧缸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抱紧缸结构,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内部固定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两个竖直对称布置的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下端相抵并且可相对转动,所述的本体内设有可向内推动夹持片的锁紧弹簧,所述套筒在夹持片的上方设有可上下滑移的活塞,活塞的底部设有可将两个夹持片向外撑开的解锁凸起,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对活塞行程下止点限位的台阶。当活塞未作用于夹持片时,两个夹持片在各自锁紧弹簧的作用下,以夹持片下端为转动基点向内偏转,从而实现夹持锁紧的效果。当有外界气压作用于活塞时,活塞下移,活塞上的解锁凸起位于两个夹持片之间,解锁凸起作用力克服锁紧弹簧的锁紧力,从而将夹持片向两侧推开,实现解除锁紧的效果。套筒内设置的台阶,可对活塞行程的下止点进行限位,防止活塞的过度移动而导致夹持片转动角度过大。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端盖,所述活塞与端盖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活塞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端盖的内侧壁配合的密封圈,端盖的顶部设有通孔。这样,活塞与端盖的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通孔用于连接外部的气源,当气压作用于活塞时,活塞下移从而推动夹持片转动,端盖与活塞之间可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保证活塞的作用力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端盖的下部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端盖在外螺纹的上端设有与套筒顶部接触的限位面。这样,端盖和套筒的连接装配较为方便快捷,也便于进行维护。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套筒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端盖的底部与套筒之间设有密封环。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片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定位孔,夹持片的底部设有向内弯折的转动端,两个夹持片的转动端相抵靠,夹持片在转动端的相对侧设有定位面,所述套筒内设有容纳夹持片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与定位面相配合的阶梯槽。内腔底部的阶梯槽与定位面配合,可为夹持片转动提供支撑点,在夹持片被解锁凸起撑开后,能将夹持片限位在竖直方向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解锁凸起包括与活塞底面连接的底座部以及位于底座部下方的解锁部,所述的解锁部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夹持片上端设有与解锁凸起相配合的弧面。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凸条与弧面接触,并进入到两个夹持片之间,将夹持片向两侧推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活塞的行程受到限位,避免套筒内径胀大,防止因夹持片张开角度过大而导致反锁;(2)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较高,并有效降低了生产制造以及使用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套筒2,台阶2a,阶梯槽2b,圆杆3,调节螺栓4,锁紧弹簧5,端盖6,通孔6a,活塞7,解锁凸起7a,作用面7b,密封圈8,夹持片9,弧面9a,定位孔9b,密封环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抱紧缸结构,包括本体1以及与本体内部固定的套筒2,套筒内设有内腔,套筒底部密封,套筒顶部设有端盖6。端盖与套筒为密封配合,端盖的顶部设有通孔6a用于连接外界的通气管,实现进出气。套筒的上部设有内螺纹,端盖的下部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端盖在外螺纹的上端设有与套筒顶部接触的限位面。

套筒的内腔中设有了两个夹持片9,两个夹持片竖直对称布置,夹持片的下端相抵。每个夹持片上端分别设有锁紧弹簧5,用于将夹持片向内挤压,使得夹持片可以向内偏转。本体上设有贯穿套筒的圆杆3,圆杆同时穿过夹持片。夹持片上方设有活塞7,活塞的下表面设有可将两个夹持片向外撑开的解锁凸起7a。解锁凸起包括与活塞底面连接的底座部以及位于底座部下方的解锁部,所述的解锁部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夹持片上端设有与解锁凸起相配合的弧面9a。每个夹持片上端分别设有锁紧弹簧,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容纳锁紧弹簧的调节孔,调节孔中设有调节螺栓4,用于定位锁紧弹簧以及调整锁紧弹簧预紧力。活塞的圆周侧面设有密封圈8,保证活塞的密封性。夹持片包括夹持片本体和转动端,其中转动端位于夹持片本体下端,与夹持片本体垂直,从而使得夹持片的竖直截面呈L形,两个夹持片的转动端相抵靠,转动端的端部圆滑过渡。夹持片本体在转动端的相对侧设有定位面,内腔的底部设有与定位面相配合的阶梯槽2b。夹持片上设有与圆杆相配合的定位孔9b,夹持片与圆杆垂直时圆杆侧面与定位孔内壁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有夹紧间隙。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通孔中未通入气压时,活塞位于其行程的上止点,此时,解锁凸起位于两个夹持片的上方,活塞没有对夹持片的作用力,夹持片的下端相互抵靠,夹持片会在锁紧弹簧的作用下向内偏转,定位孔的轴线与圆杆轴线也发生偏转,圆杆轴侧面与定位孔内壁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夹紧间隙消失,从而将圆杆轴夹持锁紧。当外界有气压作用于活塞时,活塞便向下运动,解锁凸起上的圆弧形结构与夹持片顶部的弧面接触,并沿着弧面进入到两个夹持片之间,克服锁紧弹簧的弹簧力,将夹持片向两侧撑开。

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台阶,活塞在下移过程中对夹持片进行解锁后,活塞与台阶接触,台阶对活塞行程下止点限位。此外,还通过调整调节螺栓的拧入深度来调整锁紧弹簧对夹持片挤压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夹持片对于圆杆的夹持力大小的调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抱紧缸结构,包括本体1以及与本体内部固定的套筒2,套筒内设有内腔,套筒底部密封,套筒顶部设有端盖6。端盖与套筒为密封配合,端盖的顶部设有通孔6a用于连接外界的通气管,实现进出气。套筒的上部设有外螺纹,端盖的内侧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端盖的底部与套筒之间设有密封环10。

套筒的内腔中设有了两个夹持片9,两个夹持片竖直对称布置,夹持片的下端相抵。每个夹持片上端分别设有锁紧弹簧5,用于将夹持片向内挤压,使得夹持片可以向内偏转。本体上设有贯穿套筒的圆杆3,圆杆同时穿过夹持片。夹持片上方设有活塞7,活塞的下表面设有可将两个夹持片向外撑开的解锁凸起7a。解锁凸起包括与活塞底面连接的底座部以及位于底座部下方的解锁部,所述的解锁部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夹持片上端设有与解锁凸起相配合的弧面9a。每个夹持片上端分别设有锁紧弹簧,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容纳锁紧弹簧的调节孔,调节孔中设有调节螺栓4,用于定位锁紧弹簧以及调整锁紧弹簧预紧力。活塞的圆周侧面设有密封圈8,保证活塞的密封性。夹持片包括夹持片本体和转动端,其中转动端位于夹持片本体下端,与夹持片本体垂直,从而使得夹持片的竖直截面呈L形,两个夹持片的转动端相抵靠,转动端的端部圆滑过渡。夹持片本体在转动端的相对侧设有定位面,内腔的底部设有与定位面相配合的阶梯槽2b。夹持片上设有与圆杆相配合的定位孔9b,夹持片与圆杆垂直时圆杆侧面与定位孔内壁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有夹紧间隙。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通孔中未通入气压时,活塞位于其行程的上止点,此时,解锁凸起位于两个夹持片的上方,活塞没有对夹持片的作用力,夹持片的下端相互抵靠,夹持片会在锁紧弹簧的作用下向内偏转,定位孔的轴线与圆杆轴线也发生偏转,圆杆轴侧面与定位孔内壁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夹紧间隙消失,从而将圆杆轴夹持锁紧。当外界有气压作用于活塞时,活塞便向下运动,解锁凸起上的圆弧形结构与夹持片顶部的弧面接触,并沿着弧面进入到两个夹持片之间,克服锁紧弹簧的弹簧力,将夹持片向两侧撑开。

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台阶,活塞在下移过程中对夹持片进行解锁后,活塞与台阶接触,台阶对活塞行程下止点限位。此外,还通过调整调节螺栓的拧入深度来调整锁紧弹簧对夹持片挤压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夹持片对于圆杆的夹持力大小的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