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8756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方稍微隆起的方式弯曲的面。因此,如图7所示,从连通管262 —侧向着缸22 —侧来看吸入孔33,则倾斜部335位于跟前侧,而弯曲部334位于里侧。
[0069]弯曲部334或倾斜部335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关于弯曲部334的弯曲的程度,能够根据吸入孔33的直径、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的截面积与吸入出口侧开口333的截面积的关系、阀板30的厚度(即吸入孔33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密闭型压缩机10的压缩性能等诸多条件而适宜地设定。同样地,倾斜部335的具体的倾斜角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不过,一般优选为相对于吸入孔33 (尤其是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的轴心在35?5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45° ±5°的范围内。
[0070]并且,本发明中吸入孔33的下侧周面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4、图5和图7所示那样包括弯曲部334和倾斜部335这两者的结构。例如,可以如图8所示,吸入孔33的下侧周面仅为倾斜部335的结构,也可以如图9所示,吸入孔33的下侧周面仅为弯曲部334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包括弯曲部334和倾斜部335以外的面,例如沿着吸入孔33的延伸方向的平坦的面,或包括其它的结构,不过此处未给出图示。
[0071]本发明中,吸入孔33的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的形状为与连通开口 264相似的形状,阀板30与连通管262在使连通管出口部263的连通开口 264的上侧周面与吸入孔33的上侧周面相对应的状态下连结即可,关于吸入孔33的形状,只要能够有效抑制制冷剂气体的吸入阻力,就能够采用任何形状。
[0072]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阀板30中,吸入孔33的基本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等不存在凹部的闭合曲线形状。因此,在制作用于制造阀板30的模具时,不需要复杂形状的造型,能够避免模具制作变得复杂。于是,阀板30其本身也变得容易制造,能够避免或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
[0073]并且,吸入孔33的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缸侧开口)的形状如上所述为闭合曲线形状,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 (连通管侧开口)的形状为与连通管出口部263的连通开口 264相似的形状。连通开口 264的上部形状264a为曲线状突出的突出形状,并且下部形状264b为矩形。
[0074]在制冷剂气体从连通管出口部263向着吸入孔33被吸入时,制冷剂气体的流动变快,但如果吸入孔33采用上述结构,则与现有的大致U字形状的吸入孔83不同,在吸入孔33的中央部与两侧部,制冷剂气体的流速不容易产生不同。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气体停滞在连通管出口部263与吸入孔33的连结部分,能够使制冷剂气体顺畅地从连通管262流入缸22内。其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制冷剂气体的吸入阻力在吸入孔33附近增大(由此导致吸入损耗增大)。
[0075]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在吸入孔33的下侧周面,设置有从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 (连通管侧开口)向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 (缸侧开口)去而弯曲的弯曲部334,或者从吸入入口侧开口 333 (连通管侧开口)向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 (缸侧开口)去而倾斜的倾斜部335,或者设置有弯曲部334和倾斜部335这两者。
[0076]由连通管出口部263和吸入孔33构成的吸入流路331在与连通管262的延伸方向(纵方向,上下方向)正交(或交叉)的方向(横方向,水平方向)上延伸。即,从吸气消音器26经连通管262直线状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在到达连通管262上端(连通管出口部263)处,流向弯折的方向(吸入流路331)。此时,在吸入流路331的上侧周面附近,制冷剂气体的流速相对变得较高,在下侧周面附近,制冷剂气体容易停滞,其流速相对变得较低。
[0077]对此,若在吸入孔33的下侧周面上设置有弯曲部334和倾斜部335中的至少一个,则制冷剂气体沿着该弯曲部334或倾斜部335而被引导到缸22 —侧。因此,在下侧周面附近,制冷剂气体的停滞被良好地抑制,其流速降低也受到抑制。由此,从吸入流路331整体来看,能够促进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所以能够有效抑制制冷剂气体的吸入阻力的增大以及吸入损耗的增大。
[0078]这样,若采用上述结构的阀板30,则能够抑制制冷剂气体的吸入阻力和吸入损耗,所以能够增大制冷剂气体的每单位时间的吸入质量(制冷剂循环量)。其结果是,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10。
[0079][吸入孔的截面积]
[0080]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吸入孔33的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的截面积较大,而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的截面积较小。因而,吸入孔33形成为,从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 (连通管侧开口)向着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缸侧开口)去,截面积逐渐减小(变窄)。关于这一点,一边与专利文献I公开的现有结构对比,一边参照图4和图11进行具体说明。
[0081 ] 如图11所示,现有技术的阀板80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位于缸22与缸盖23之间,吸入孔83与连通管862的连通管出口部863连结。另外,图11中在缸22内还示出了吸入阀叶片88 (suct1n valve vane,对应于本实施方式的吸入簧片27)。
[0082]现有技术的阀板80中吸入孔83为大致U字形状,因此其不容易制造。并且,现有技术的阀板80中,即使形成了转移部T,流路的截面形状也是急剧地从大致圆形(连通管出口部863)变化为大致U字形状(吸入孔83)。由此,在制冷剂气体从吸入孔83流入缸22内时,制冷剂气体的吸入阻力会增大。
[0083]因此,为了避免吸入阻力的增大,可以考虑使从连通管862到吸入孔83的流路(也包括吸入流路831)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形的结构。然而,这样的结构下,无法优化吸入到缸22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和压缩动作时吸入阀叶片88 (吸入簧片27)产生的应力这二者。
[0084]在缸22内压缩制冷剂气体时,对于吸入阀叶片88 (吸入簧片27)的与吸入孔83接触的部位,沿着圆周方向会产生应力。若吸入孔83的直径相对较小,则压缩时吸入阀叶片88上产生的应力能够降低。然而,由于吸入孔83较小,所以吸入到缸22内的制冷剂气体的量会减小,因此压缩效率会降低。另一方面,若吸入孔83的直径相对较大,则吸入缸22内的制冷剂气体的量能够增大。然而,由于压缩时吸入阀叶片88上产生的应力增大,所以可能会导致吸入阀叶片88折损。
[0085]对此,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使吸入孔33基本为圆形或椭圆形,并使其连通管262一侧的形成为与连通开口 264相似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其截面积向着缸22去而逐渐减小。由此,能够使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更加迅猛,所以进一步促进制冷剂气体在吸入孔33中的流动,能够向缸22导入合适的量的制冷剂气体。并且,吸入孔33的缸22—侧的截面积(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的大小)相对较小,所以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缩时在吸入簧片27上产生的应力。另外,由于促进了制冷剂气体的流动,吸入簧片27能够迅速地打开,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制冷剂气体的吸入阻力。因此,能够提供进一步高效化的密闭型压缩机10。
[0086]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和截面积与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的截面积的关系并没有特别的限定,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的截面积,吸入入口侧开口的截面积优选在150?25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60?200%的范围内。通过使这些开口的截面积的关系处于上述范围内,能够优化吸入流路331的截面积的变化。因此,在制冷剂气体从连通管出口部263流入到吸入孔33时,能够在充分确保吸入孔33的有效面积的状态下,抑制吸入阻力的增大。其结果,能够增大每单位时间的制冷剂气体的吸入质量(制冷剂循环量),能够使密闭型压缩机10更加高效。
[0087]对此,若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的截面积相对于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的截面积为小于150%,则制冷剂气体的循环量增大时吸入损耗会有意地增大。另一方面,若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的截面积相对于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的截面积超过于250%,则制冷剂气体的循环量减小时吸入损耗会有意地增大。因此,当吸入入口侧开口 332的截面积相对于吸入出口侧开口 333的截面积脱离上述范围,则密闭型压缩机10的效率将降低。
[0088]这样,本发明的密闭型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贮存润滑油并收纳电动构件和由该电动构件驱动而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构件,该压缩构件包括:形成压缩室的缸;将该缸的端部封闭并形成有吸入孔和排出孔的阀板;开闭吸入孔的吸入簧片;在内部具有消音空间并且具有连通管的吸气消音器;和缸盖,连通管以相对于吸入孔的轴心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出的方式形成,具有与吸入孔连通的连通管出口部,连通管出口部形成为由半圆形和相对于上述吸入孔的轴心向垂直方向下方延伸而出的大致四边形形状组合而成的形状,阀板的吸入孔为圆形,设置于阀板的吸入入口(吸入侧开口)形成为与连通管出口部相似的形状。
[0089]另外,本发明的密闭型压缩机中,形成有从连通管出口部的端面向着吸入孔去而引导制冷剂气体的吸入流路,在该吸入流路优选设置有从阀板的吸入入口的端面去往吸入孔的弯曲部或倾斜部。
[0090]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制冷剂气体经吸入流路被整流而导入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