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093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中,已知利用有利于内燃机的小型化的金属轴承(滑动轴承)支承曲轴的轴承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4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对于上述金属轴承,要求润滑油的稳定供给,因此,在使曲轴的轴承部全部为滑动轴承的情况下,存在用于供给润滑油的油泵大型化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中,在采用滑动轴承实现内燃机的小型化的同时能够使油泵小型化。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曲轴的支承结构,所述曲轴支承于左右分割开的曲轴箱(25),所述左右分割开的曲轴箱(25)从曲轴(41)的轴向的两侧结合而夹住曲轴(4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支承曲轴(41)的两端的两个曲轴轴承为滑动轴承(111),另一方面,使连杆大端(42A)的轴承为滚动轴承(112)。根据该结构,使支承曲轴的两端的两个曲轴轴承为滑动轴承,另一方面,使连杆大端的轴承为滚动轴承,因此,能够减少对连杆大端的滚动轴承的供油量。因此,通过使两个曲轴轴承为滑动轴承能够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减少必要的供油量,从而能够使油泵小型化。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滑动轴承(111)以分割成两部分的方式构成,使滑动轴承(111)的轴向的两侧面(146AU46B)和通过曲轴轴线(G)的分割面(145)呈平坦的形状,在所述曲轴箱(25)的轴承压入孔(110)中配置有刚性比该曲轴箱(25)的材料高的轴衬(130)。在这种情况下,使滑动轴承的分割面和轴向的两侧面呈平坦的形状,确保了将滑动轴承压入到轴承压入孔时的推压面与配合面的面积,因此能够提高组装的操作性。另外,由于在轴承压入孔中配置有刚性比曲轴箱的材料高的轴衬,因此,能够提高压入的过盈量,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固定滑动轴承。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曲轴(41)是两端部与曲柄销部(103)分开地进行制造的组装式的曲轴,将两端的被所述滑动轴承(111)支承的轴承部(104AU04B)的直径形成为比该轴承部(104A、104B)的两侧大的直径,在组装所述曲轴(41)之前对该轴承部(104A、104B)的表面进行超精加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对组装式的曲轴进行组装之前对两端的被滑动轴承支承的轴承部的表面进行超精加工,因此,无需对组装后的较大的曲轴进行超精加工,从而能够使加工设备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生产率。此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轴衬(130)的内周(131)是平坦的不存在槽的形状,将所述轴衬(130)的外周(13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环状的扩径部(132A),在所述轴衬(130)的两侧部设有沿周向不连续的止转部(132B)。在这种情况下,轴衬的内周是平坦的不存在槽的形状,使外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环状的扩径部,因此,能够提高轴衬的刚性,并且能够使轴衬的热膨胀均匀化,从而能够提高轴衬与曲轴箱的结合强度。另外,通过止转部能够提高轴衬与曲轴箱的结合强度。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油泵(86)配置在靠所述曲轴(41)的轴向的一侧的位置,一方的油从该油泵(86)经由曲轴轴端(108)而被在轴内通过的油通道(113)将油引导至所述连杆大端(42A),另一方的油从曲轴箱(25)的支承部件(23A)侧被引导至所述滑动轴承(111)。在这种情况下,与从曲轴箱的支承部件侧引导至滑动轴承的另一方的油不同,被引导至连杆大端的一方的油经由曲轴轴端而通过在轴内经过的油通道,因此,能够将该油通道的供油量减少为最适于连杆大端的滚动轴承的供油量。由此,能够防止连杆大端的滚动轴承的油变得过多,从而能够降低摩擦力。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一方的油通道(113)是从通往气门传动系统的供油通道(95A)设置节流部(96A)而分支出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方的油通道是从通往气门传动系统的供油通道设置节流部而分支出的通道,因此,能够确保对另一方的油流过的滑动轴承和气门传动系统的供油量,同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减少对连杆大端侧的供油量。另外,由于能够减少供油量,因此能够使油泵小型化。此外,也可以构成为,穿过径向的贯穿孔(135)而对所述滑动轴承(111)进行供油,所述贯穿孔(135)在所述轴衬(130)中与曲轴箱内通道(99、99)同轴地加工而成。在这种情况下,贯穿径向的贯穿孔而对滑动轴承供油,所述径向的贯穿孔在轴衬中与曲轴箱内通道同轴地加工而成,因此能够省去使曲轴箱内通道与轴衬的贯穿孔同轴地对齐的作业,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曲轴箱(25)的保持所述轴衬(130)的保持壁(23A)具有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相对于所述保持壁(23A)的周壁(120)覆盖轴衬的两侧面部(133A、133B);和轴衬支承部(137),其位于所述轴衬
(130)的外周面侧,该轴衬支承部(137)的宽度比所述周壁(120)宽且比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窄,该轴衬支承部(137)形成为所述轴衬(130)的厚度以上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用轴衬支承部支承轴衬,该轴衬支承部的宽度比周壁大,且该轴衬支承部的厚度为轴衬的厚度以上,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轴衬,并且能够分散并缓和从周壁受到的对轴衬的热影响或变形的影响。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的靠连杆相反侧的侧部形成有使覆盖所述轴衬(130)的侧面(133A)的覆盖部(128A)进一步向内周侧伸出而成的储油壁(139),在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的靠连杆(42)侧的侧部形成有所述曲轴(41)的推力支承部(147)。在这种情况下,在利用从滑动轴承漏出的油润滑润滑曲轴的在宽幅双覆盖部的靠连杆侧的侧部形成的推力支承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覆盖部的靠连杆相反侧的储油壁限制油向外侧泄漏的泄漏量,因此,能够使油量适当并高效地进行润滑。发明效果在本发明的曲轴的支承结构中,利用滑动轴承支承曲轴的两端,另一方面,利用滚动轴承支承连杆大端,因此,对连杆大端的滚动轴承能够减少供油量。因此,通过滑动轴承实现了小型化,同时能够减少必要的供油量,从而能够使油泵小型化。另外,使滑动轴承的分割面和两侧面呈平坦的形状,确保了压入滑动轴承时的推压面与配合面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组装的操作性。另外,由于在轴承压入孔中配置有刚性比曲轴箱的材料高的轴衬,因此,能够提高压入的过盈量,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固定滑动轴承。另外,由于在对组装式的曲轴进行组装之前对曲轴的轴承部的表面进行超精加工,因此,无需在组装后对曲轴进行超精加工,从而能够使加工设备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
生产率。另外,轴衬的内周是平坦的不存在槽的形状,使轴衬的外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环状的扩径部,因此,能够提高轴衬的刚性,并且能够使轴衬的热膨胀均匀化,从而能够提高轴衬与曲轴箱的结合强度。另外,通过止转部能够提高轴衬与曲轴箱的结合强度。另外,被引导至连杆大端的一方的油通过与被引导至滑动轴承的另一方的油不同的油通道,因此,能够将该油通道的供油量减少为最适于连杆大端的滚动轴承的供油量。由此,能够防止连杆大端的滚动轴承的油变得过多,从而能够降低摩擦力。另外,由于一方的油通道是从通往气门传动系统的供油通道设置节流部而分支出的通道,因此,能够在确保另一方的油的供油量的同时以简单的结构减少对连杆大端侧的供油量。另外,由于能够减少供油量,因此能够使油泵小型化。另外,通过同轴加工,能够省去使曲轴箱内通道与轴衬的贯穿孔同轴地对齐的作业,从而能够提闻生广率。另外,由于利用轴衬支承部支承轴衬,该轴衬支承部的宽度比周壁大,且该轴衬支承部的厚度为轴衬的厚度以上,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轴衬,并且能够分散并缓和从周壁受到的对轴衬的热影响或变形的影响。另外,在利用从滑动轴承漏出的油润滑润滑曲轴的推力支承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覆盖部的靠连杆相反侧的储油壁限制油向外侧泄漏的泄漏量,因此,能够使油量适当并高效地进行润滑。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图2是从车辆左侧观察发动机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图3是从车辆后方侧观察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曲轴箱中的油泵附近的主剖视图。图5是从前方观察曲轴的主剖视图。图6是示出一侧箱体的外侧面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一侧箱体的内侧面的侧视图。图8是沿VII1-VIII线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轴衬的图。图10是图4中的一侧箱体的曲轴支承孔的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沿图6中的X1-XI线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滑动轴承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是指车辆驾驶员所观察的方向。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机动二轮车I的车架F具备转向立管17,其设在车辆的前部;主车架18,其从转向立管17向后下延伸;下行车架19,其在比主车架18靠下方的位置与转向立管17连接,并且以比主车架18陡的角度向后下延伸;左右一对的底车架20,其连结主车架18的后部的左右两侧与下行车架19的下端部的左右两侧之间;左右一对的座椅导轨21,其与主车架18的后部连接,并向后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的后车架22,其将底车架20与座椅导轨21的后部连结。另外,在转向立管17支承有对前轮WF进行轴支承的左右一对的前叉15,在前叉15的上端部设有转向用的手柄16。底车架20 —体地具有 第I车架部20a,其从下行车架19的下部垂下;第2车架部20b,其从第I车架部20a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以及第3车架部20c,其从第2车架部20b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在侧视观察时,底车架20形成为向上方敞开的大致U字状,第3车架部20c的上端与主车架18的后端部连接。车辆的发动机24以被主车架18、下行车架19以及底车架20包围的方式搭载于车架F。发动机24是水冷式的4冲程单缸发动机,发动机24具备曲轴箱25 ;气缸体26,其与曲轴箱25的前侧上部结合,并且在前倾的同时向上方立起;气缸盖27,其与气缸体26的上端结合;以及气缸盖罩28,其与气缸盖27的上端结合。在气缸盖27的前部连接有排气管37,排气管37在向下方延伸后,通过发动机24的下方而向后方延伸,并与配置在后轮WR的右侧面的消声器38连接。在气缸盖27的后部连接有进气装置35,所述进气装置35向发动机24供给空气。另外,在发动机24的前方设有供发动机24的冷却水循环的散热器82,散热器82被下行车架19支承。并且,在发动机24的上方,燃料箱29搭载于主车架18上,在燃料箱29的后方配置有被座椅导轨21支承的乘员用座位30。在底车架20设有跨越第2和第3车架部20b、20c设置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板31,在该枢轴板31上,经由枢轴32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有摆臂33。后轮WR被枢轴支承于摆臂33的后端,后轮WR被驱动链条14 (参照图3)驱动,所述驱动链条14架设在发动机24的中间轴66 (参照图2)与后轮WR之间。另外,在车架F与摆臂33之间以能够伸缩自如的方式设有后缓冲器34。图2是从车辆左侧观察发动机24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如图2所示,在曲轴箱25内配置有曲轴41,该曲轴41具有沿机动二轮车I的车宽方向水平延伸的轴线G (曲轴轴线)(参照图3)。另外,在曲轴箱25内设有分别与曲轴41平行地配置的主轴65、中间轴66以及平衡轴67。包括曲轴41的这些轴65、66构成了以主轴65、中间轴66的顺序传递曲轴41的旋转的齿轮传递机构。另外,在主轴65的下方设有进行变速操作的换档鼓78和换档拨叉79。与曲轴箱25的上部结合的气缸体26具有缸膛40,活塞39以能够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缸膛40,气缸体26配置成使作为缸膛40的轴线的气缸轴线C相对于铅直方向前倾。曲轴41以能够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曲轴箱25,在曲轴41经由连杆42连接有活塞39。曲轴41收纳于缸膛40的下方的曲轴室23。在气缸体26与气缸盖27之间形成有与活塞39的顶部面对的燃烧室44,在气缸盖27设有在其后部侧壁27a开口的进气口 45和在前部侧壁27b开口的排气口 46。在气缸盖27以面对燃烧室44的中央的方式安装有火花塞51 (参照图3)。另外,在气缸盖27的后部侧壁27a连接有与进气口 45连通的进气装置35,在前部侧壁27b连接有与排气口 46连通的排气管37 (参照图1)。进气口 45具有在车宽方向分成两股的一对分支通道45a (右侧面侧的分支通道未图示),排气口 46具有在车宽方向分成两股的一对分支通道46a (右侧面侧的分支通道未图示)。在分支通道45a配置有一对进气门47,所述一对进气门47用于切换分支通道45a与燃烧室44的连通和切断,在分支通道46a配置有一对排气门48,所述一对排气门48用于切换分支通道46a与燃烧室44的连通和切断,进气门47和排气门48被设置成能够进行开闭动作。进气门47被在其与气缸盖27之间设置的气门弹簧49向气门关闭方向施力,排气门48被在其与气缸盖27之间设置的气门弹簧49向气门关闭方向施力。气缸盖27在进气口 45和排气口 46的上方具有向燃烧室44侧凹陷的收纳部,利用气缸盖罩28堵住该收纳部,由此,在气缸盖27的上部形成气门传动室53。在该气门传动室53收纳有进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1,其驱动一对进气门47开闭;和排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E,其驱动一对排气门48开闭。进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1和排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E是在燃烧室44的上方具备进气门47和排气门48的顶置气门式的气门传动装置。进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1和排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E构成为以气缸轴线C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对称。如图2所示,进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1具备进气凸轮轴551,其与曲轴41平行地设置,并被曲轴41驱动而旋转;凸轮581,其设于进气凸轮轴551,并与进气凸轮轴551 —体地旋转;以及进气侧摇臂571,其借助凸轮581摆动,从而打开或关闭进气门47。进气侧摇臂571被与进气凸轮轴551平行的进气侧摇臂轴561轴支承成能够摆动,摆动的进气侧摇臂571的末端部与进气门47连结。另外,在进气侧摇臂571设有辊74,辊74以能够滚动的方式与凸轮581抵接。排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E具备排气凸轮轴55E,其与曲轴41平行地设置,并被曲轴41驱动而旋转;凸轮58E,其设于排气凸轮轴55E,并与排气凸轮轴55E—体地旋转;以及排气侧摇臂57E,其借助凸轮58E摆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排气门48。排气侧摇臂57E被与排气凸轮轴55E平行的排气侧摇臂轴56E轴支承成能够摆动,摆动的排气侧摇臂57E的末端部与排气门48连结。另外,在排气侧摇臂57E设有辊74,辊74以能够滚动的方式与凸轮58E抵接。排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E隔着火花塞51 (参照图3)而设在气缸盖27的前部侧,进气侧气门传动装置541隔着火花塞51而设在气缸盖27的后部侧。图3是从车辆后侧观察发动机24的剖视图。在此,在图3中,示出了在图2中分别连结气缸轴线C、曲轴41、主轴65以及中间轴66的剖面。进气凸轮轴551和排气凸轮轴55E互相平行地配置,如图3所示,在它们的轴向的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发动机24的右侧面侧)分别具有被动链轮61。进气凸轮轴551和排气凸轮轴55E借助被卷绕在曲轴41的链条驱动齿轮64与两被动链轮61之间的环状的正时链条62以曲轴41的转速的一半转速进行旋转。在气缸盖27和气缸体26的一端侧,以沿上下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供正时链条62通过的正时链条室63。如图3所示,在曲轴41的一端部设有与曲轴41 一体地旋转的驱动齿轮71和链条驱动齿轮64,在曲轴41的另一端侧设有发电机72。详细来说,在曲轴41的另一端部固定有发电机72的与曲轴41 一体地旋转的外转子72A和转子支承部72B。主轴65配置在曲轴41的后方,在主轴65的一端设有用于切换曲轴41与主轴65之间的动力传递的湿式的离合机构68。离合机构68具有圆筒状的离合器外座圈75,离合器外座圈75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主轴65相对旋转自如。在离合器外座圈75固定有从动齿轮73,该从动齿轮73被曲轴41的驱动齿轮71驱动。在离合器外座圈75的内侧设有固定于主轴65的离合器内座圈76,在离合器外座圈75与离合器内座圈76之间设有多个摩擦板69,所述多个摩擦板69通过摩擦来连接离合器外座圈75和离合器内座圈76。在主轴65的后方设有中间轴66,主轴65和中间轴66经由设于两端的滚动轴承80被分别支承于曲轴箱25。在主轴65与中间轴66之间横跨地配置有常啮合式的变速齿轮组77。详细叙述,在主轴65设有6速部分的驱动齿轮系81,在中间轴66设有6速部分的与驱动齿轮系81对应的被动齿轮系83。利用由换档鼓78驱动的换档拨叉79使驱动齿轮系81和被动齿轮系83沿轴向滑动,将期望的齿轮对确立为能够传递动力的状态,从而进行变速动作。在中间轴66的向曲轴箱25外伸出的另一端固定有对驱动链条14进行驱动的链轮 66A。如图2所示,平衡轴67设在曲轴41的前方,在平衡轴67设有平衡器85,该平衡器85以相对于曲轴41的旋转具有预定的相位差的方式进行旋转以降低发动机24的振动。在曲轴箱25的上部的位于气缸体26的后方的位置,配置有起动马达13,该起动马达13使曲轴41旋转从而使发动机24起动。另外,在曲轴41的下方设有油泵86,该油泵86将作为润滑油的油输送至发动机24的各部分。在曲轴箱25的下部形成有用于贮存油的油底壳84。如图3所示,曲轴箱25是从曲轴41的轴向的两侧结合而夹住曲轴41的左右分割开的曲轴箱,曲轴箱25构成为具备离合机构68侧(车辆右侧)的一侧箱体91和发电机72侧(车辆左侧)的另一侧箱体92。一侧箱体91与另一侧箱体92之间的分割面25A与通过气缸轴线C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面大致一致。在此,一侧箱体91和另一侧箱体92通过铸造招合金来制造。发动机24是具有一个缸膛40的单缸发动机,曲轴41的长度比较小,因此,不是像并列多缸发动机那样在曲轴的上下分割曲轴箱的上下分割的曲轴箱,能够采用左右分割开的曲轴箱25。在另一侧箱体92的外侧安装有发电机罩93,曲轴41的左部和发电机72被发电机
罩93覆盖。在一侧箱体91的外侧安装有离合器罩94,曲轴41的右部和离合机构68被离合器
罩94覆盖。在由曲轴室23的左右各侧壁构成的保持壁23A (支承部件)分别设有对曲轴41的轴颈部104A、104B (轴承部)进行支承的曲轴支承孔110 (轴承压入孔)。嵌合于轴颈部104AU04B的滑动轴承111 (曲轴轴承)分别配置于各曲轴支承孔110中,曲轴41通过滑动轴承111被以油作为工作流体的流体润滑油膜支承。各保持壁23A是通过曲轴支承孔110支承曲轴41的支承部件。图4是示出曲轴箱25中的油泵86附近的主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曲轴41的驱动齿轮71的下方设有油泵86,油泵86是具有下述部分的转子式泵轴部86A,其被支承于一侧箱体91 ;从动齿轮86B,其设于轴部86A,并与驱动齿轮71啮合;以及转子86C,其固定于轴部86A。转子86C借助于与曲轴41 一体旋转的驱动齿轮71并经由从动齿轮86B和轴部86A进行旋转,从而将储存于油底壳84(参照图2)的油输出。油泵86设在靠近曲轴41的轴向的一侧的位置。在油泵86的排出侧设有用于捕捉和收集油中的杂质等的机油滤清器87。机油滤清器87收纳于在离合器罩94中设置的滤清器收纳部94A。在连接油泵86与机油滤清器87的油路(未图示)设有减压阀(未图示),所述减压阀将压力高于预定值的油释放以调节液压。被该减压阀释放的油返回到油泵86的吸入侧。机油滤清器87的油的出口与形成于离合器罩94的分支油路95连接。分支油路95在离合器罩94中向上下两个方向分支并延伸,向上方分支的上侧油路95A (通往气门传动系统的供油通道)与曲轴侧油路96及上部油路97连接,所述曲轴侧油路96与曲轴41的轴端侧支承部108 (曲轴端)侧连接,所述上部油路97形成于一侧箱体91的上部且与气门传动侧连接。上部油路97分支为两股,并且与向气缸盖27的气门传动室53侧延伸的气缸盖侧油路97A、及向变速齿轮组77延伸的变速器侧油路97B连接。曲轴侧油路96具有贯穿上侧油路95A的壁部的节流孔形状的小孔96A (节流部),上侧油路95A的被小孔96A分支的油向曲轴41的轴端侧支承部108流动。小孔96A的直径被缩小得比上侧油路95A的直径小,在曲轴侧油路96中流动的油量受小孔96A限制。在分支油路95中向下方延伸的下侧油路95B与底部油路98连接,该底部油路98在曲轴箱25的底部沿车宽方向延伸。底部油路98横跨一侧箱体91和另一侧箱体92而形成。底部油路98在一侧箱体91和另一侧箱体92中分别与轴颈油路99、99(曲轴箱内通道)连接,所述轴颈油路99、99分别在曲轴室23的各保持壁23A内朝向曲轴41侧向上方延伸,轴颈油路99、99与各滑动轴承111侧连接。图5是从前方观察曲轴41的主剖视图。曲轴41是两端部与曲柄销103 (曲柄销部)分开来制造的组装式的曲轴,曲轴41具备一侧轴101,其被支承于一侧箱体91 ;另一侧轴102,其被支承于另一侧箱体92 ;以及曲柄销103,其将一侧轴101和另一侧轴102连结起来。连杆42的大端部42A (连杆大端)经由作为滚动轴承的滚柱轴承112 (滚动轴承)连结于曲柄销103。在连杆42的小端部42B连结有活塞39。如图3和图5所示,一侧轴101构成为在基端部具备板状的曲柄臂107A,并且,一侧轴101从曲柄臂107A的一侧起依次具备轴颈部104A,其支承于一侧箱体91 ;结合部105A,其与链条驱动齿轮64和驱动齿轮71等花键结合;固定部106,其设有沿轴向固定驱动齿轮71的螺母106A ;以及轴端侧支承部108,其经由轴承70支承于离合器罩94。一侧轴101形成为从曲柄臂107A至轴端侧支承部108呈阶梯状地变细,轴颈部104A的直径形成为比结合部105A的直径大的直径。通过超精加工使轴颈部104A的表面形成为达到适合滑动轴承111的表面粗糙度那样的光滑镜面。另外,在曲柄臂107A的径向的一端形成有与曲柄销103的一端结合的销压入孔109A。另外,在曲柄臂107A的位于曲轴41的轴向上的外侧的外侧面形成有止推面119,该止推面119以能够滑动自如的方式与保持壁23A抵接以限制曲轴41的轴向移动。一侧轴101具有从轴端侧支承部108向基端部侧延伸的轴内油路113 (在轴内通过的油通道),轴内油路113与离合器罩94的曲轴侧油路96连通。另一侧轴102构成为在基端部具备板状的曲柄臂107B,并且,另一侧轴102从曲柄臂107B的一侧起依次具备轴颈部104B,其支承于另一侧箱体92 ;结合部105B,其与发电机72的转子支承部72B花键结合;锥形部114,其随着朝向末端侧而变细尖;以及内螺纹部115,其从末端侧向基端侧沿轴向延伸。在锥形部114嵌合有外转子72A,外转子72A被紧固于转子支承部72B。另外,外转子72A由被紧固于内螺纹部115的螺栓115A推压而沿轴向被固定。轴颈部104B的直径形成为比结合部105B的直径大的直径。通过超精加工使轴颈部104B的表面形成为达到适合滑动轴承111的表面粗糙度那样的光滑镜面。另外,在曲柄臂107B的径向的一端形成有与曲柄销103的另一端结合的销压入孔109B。另外,在曲柄臂107B的位于曲轴41的轴向上的外侧的外侧面形成有止推面119,该止推面119与保持壁23A抵接以限制曲轴41的轴向移动。曲柄销103是形成为比销压入孔109A、109B稍大的直径的圆筒状的销,曲柄销103通过将两端压入到销压入孔109AU09B中而被固定。在曲柄销103中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内部油路117,内部油路117的两端被柱塞117A封闭。另外,曲柄销103具有油路117B和大端侧油路117C,所述油路117B将内部油路117与一侧轴101的轴内油路113连接,所述大端侧油路117C使内部油路117与大端部42A的滚柱轴承112连通。曲轴41在由组装用的工具(未图示)支承成预定状态的状态下,采用液压压缩机等以压入方式进行组装。详细而言,利用与轴颈部104A、104B的两外侧的结合部105A、105B嵌合的上述组装用的工具支承一侧轴101和另一侧轴102,在该状态下,通过将一侧轴101和另一侧轴102压入到临时组装好连杆42的曲柄销103的两侧而将一侧轴101和另一侧轴102组装为一体。这样,利用上述工具在轴颈部104A、104B的两外侧支承比轴颈部104A、104B直径小的结合部105AU05B来进行组装,由此,可以防止在进行组装作业时上述工具与轴颈部104AU04B的表面接触而损伤超精加工后的表面。由此,能够在组装作业之前预先对轴颈部104AU04B进行超精加工,从而无需在组装后对尺寸变得比较大的曲轴41进行超精加工,因此,能够使超精加工的加工设备小型且简易,并且能够提高生产率。接下来,参照图4,对发动机24的油的流动进行说明。图4中的箭头表示油流动的方向。油底壳84的油随着发动机24的运转而被油泵86排出,并通过机油滤清器87而向分支油路95流动。在油变为高压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减压阀使一部分油返回到油泵86的吸入侧。接下来,分支油路95的油向上侧油路95A流动,该油向曲轴侧油路96供给,并且通过气缸盖侧油路97A和变速器侧油路97B而供给至气门传动室53和变速齿轮组77。供给至曲轴侧油路96的油流入到一侧轴101的轴内油路113,并经过曲柄销103的油路117B、内部油路117以及大端侧油路117C而供给至连杆42的滚柱轴承112。另外,流入到分支油路95的剩余的油通过下侧油路95B而向下方流动,并通过底部油路98和轴颈油路99、99而供给至滑动轴承111。并且,对各部分进行了润滑后的油在发动机24内向下方移动,并返回到油底壳84。即,对曲轴41供给有经过曲轴侧油路96从轴内油路113向大端部42A的滚柱轴承112流动的一方的油;和从各保持壁23A的轴颈油路99、99向滑动轴承111流动的另一方的油。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各滑动轴承111支承曲轴41的两端的轴颈部104A、104B,另一方面,利用作为滚动轴承的滚柱轴承112支承连杆42的大端部42A,因此,与利用滑动轴承支承大端部42A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对大端部42A的油的供给量。因此,利用滑动轴承111支承轴颈部104A、104B从而实现小型化,同时能够减少必要的油供给量,从而能够使油泵86小型化。另外,由于利用滑动轴承111支承着直接支承于曲轴箱25的轴颈部104AU04B,因此能够减小在曲轴41与曲轴箱25之间产生的曲轴噪音(打6音),从而能够防止曲轴箱25的影响,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曲轴噪音。另外,在发动机24中,与机油滤清器87的出口连接的下侧油路95B向下方延伸,油由于重力而容易向下侧油路95B流动,因此,能够经由轴颈油路99、99对滑动轴承111稳定地供油。另外,与从各保持壁23A的轴颈油路99、99侧向滑动轴承111引导的另一方的油不同,向大端部42A引导的一方的油经由轴端侧支承部108而通过轴内油路113,因此,与另一方的油不同,利用小孔96A限制一方的油的油量,从而能够将轴内油路113的供油量减少为最适于大端部42A的滚柱轴承112的供油量。图6是示出一侧箱体91的外侧面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一侧箱体91的内侧面的侧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VII1-VIII线的剖视图。在此,滑动轴承111在图7中由双点划线示出。以下,详细叙述滑动轴承111对曲轴41的支承结构,但是,如图4所示,在一侧箱体91和另一侧箱体92中,该支承结构以气缸轴线C为基准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因此,在此主要对一侧箱体91侧进行说明,省略对另一侧箱体92侧的详细说明。如图6 图8所示,一侧箱体91具备侧面板部120 (周壁),其与曲轴41的轴向大致正交;和壁部121,其沿侧面板部120的周缘部向曲轴箱25的内侧方向和外侧方向突出。壁部121的内端面成为作为与另一侧箱体92配合的配合面的分割面25A。壁部121的外端面成为与离合器罩94配合的配合面121A。在侧面板部120设有曲轴支承孔110,其支承一侧轴101 ;主轴支承孔123,其支承主轴65的一端;中间轴支承穴124,其支承中间轴66的一端;平衡轴支承孔125,其支承平衡轴67的一端;以及换档鼓支承孔126,其支承换档鼓78的一端。在曲轴支承孔110的内周面配置有支承滑动轴承111的圆环状的轴衬130。轴衬130由刚性和硬度比铝合金制的曲轴箱25高的铸铁构成。将轴衬130配置在用于制造一侧箱体91的铸造模具(未图示)的内部,在铸造一侧箱体91时将轴衬130铸入,从而轴衬130一体地设于一侧箱体91。轴衬130在侧面板部120中被铸入于形成得比周围的板厚要厚的保持壁23A中。如图7和图8所示,保持壁23A形成为比轴衬130的直径大且与曲轴支承孔110大致同轴的圆板状。这样,通过将轴衬130设于板厚较厚且强度较高的保持壁23A,能够提高曲轴41的支承刚性。图9是示出轴衬130的图,图9 (a)是侧视图,图9 (b)是沿图9 (a)的IX-1X线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轴衬130具有供滑动轴承111压入的内周面131 (内周)以及与保持壁23A结合的外周面132 (外周)。内周面131是未形成槽的平坦的表面。另外,轴衬130的两侧面部133A、133B (轴衬的两侧面)形成为与轴衬130的轴向大致垂直。外周面132具有扩径部132A,其宽度方向的中央呈环状扩径;和止转部132B,其在扩径部132A的两侧方向内周侧凹陷。在扩径部132A的两侧方,沿周向隔开大致相等间隔地分别形成有多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处)止转部132B。在各止转部132B之间设有使扩径部132A沿宽度方向延长而成的延长部132C,止转部132B不连续地沿周向排列形成。图10是图4中的一侧箱体91的曲轴支承孔110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如图8和图10所示,在一侧箱体91的保持壁23A形成有内周结合面127A,其与轴衬130的外周面132结合;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覆盖轴衬130的两侧面部133AU33B ;以及轴衬支承部137,其位于轴衬130的外周面132侧,所述轴衬支承部137的宽度比侧面板部120宽且比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窄。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沿着两侧面部133A、133B向内周侧突出。另外,一并参照图4,在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中的与连杆42相反的一侧(连杆相反侧)的侧部、即宽幅双覆盖部128A(覆盖部),形成有比轴衬130的内周面131还向内周侧伸出的储油壁139。在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的靠连杆42侧的侧部即宽幅双覆盖部128B的侧面,形成有与曲柄臂107A的止推面119抵接的推力支承面147 (推力支承部)。供给至滑动轴承111的油通过轴颈部104A与轴衬130之间的间隙而流下,该流下的油的一部分被供给至止推面119和推力支承面14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杆相反侧形成储油壁139,从而限制从连杆相反侧泄漏的油量,因此,能够将适当的量的油供给至连杆侧的止推面119和推力支承面147。如图8所示,轴衬支承部137的径向的厚度tl在整周范围内形成为轴衬130的径向的厚度t2以上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tl形成为厚度t2的2倍以上的厚度。这样,由于轴衬130被具有轴衬130的径向的厚度t2以上的厚度tl的轴衬支承部137支承,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轴衬130,并且,能够分散并缓和从侧面板部120受到的对轴衬130的热影响或变形的影响。保持壁23A的内周结合面127A与轴衬130的扩径部132A及止转部132B结合,在铸入轴衬130时,内周结合面127A的一部分进入到不连续地排列的止转部132B。另外,由于止转部132B的存在,大幅地确保了内周结合面127A与外周面132的接触面积。这样,由止转部132B承受轴衬130的旋转方向的力,并且,大幅确保了轴衬130的与结合面接触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使轴衬130牢固地结合于曲轴支承孔110。在铸造一侧箱体91时,在由设于铸造模具的多个支承腿(未图示)支承着外侧的侧面部133A的状态下将轴衬130铸入,在铸入轴衬130后去除上述支承腿。如图6所示,在一侧箱体91的外侧面的宽幅双覆盖部128A形成有由于去除上述支承腿而产生的切口槽134。切口槽134沿曲轴支承孔110的内周面以大致120°的间隔形成于三处位置。各切口槽134形成为与宽幅双覆盖部128A的内周面连接的平缓的大致U字形状。这样,各切口槽134以与宽幅双覆盖部128A的内周面连接的方式靠近径向的内侧设置,能够将各切口槽134的大小设置得较小,因此能够确保宽幅双覆盖部128A的强度。例如,在将圆形的孔部作为切口槽设于径向上更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下,在该孔部与宽幅双覆盖部128A的末端部之间会形成薄壁部,因此容易产生缺口。另外,各切口槽134位于宽幅双覆盖部128A的内周侧的从轴衬130的外周面132离开的末端部,施加于轴衬130的应力不容易作用于各切口槽134,因此,能够防止各切口槽134附近的宽幅双覆盖部128A缺损等。并且,能够使流入到连杆相反侧的油中的多余的油穿过切口槽134而排出,从而能够适当地调整向止推面119侧供给的油的供给量。图11是沿图6中的X1-XI线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在一侧箱体91中,底部油路98位于曲轴支承孔110的下方,且沿车宽方向贯穿一侧箱体91。底部油路98与轴颈油路99连通,轴颈油路99在侧面板部120内向上方延伸。轴颈油路99的上端与沿径向贯穿轴衬130的轴衬油路135 (径向的贯穿孔)连通。如在图11中由箭头S所示那样,利用从一侧箱体91的下表面以与底部油路98连通的方式插入的钻头(未图示)对铸入有轴衬130的状态下的一侧箱体91进行开孔加工,由此形成轴颈油路99和轴衬油路135。这样,由于在铸入轴衬130后一次性地同轴加工出轴颈油路99和轴衬油路135,因此,无需在铸入轴衬130时使轴颈油路99与轴衬油路135的位置对齐,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的操作性。另外,不会在铸入轴衬130时被熔融金属堵住轴衬油路135。另外,在铸入轴衬130前不对轴衬130的内径进行精加工,在铸入轴衬130后,根据滑动轴承111的压入尺寸高精度地精加工出轴衬130的内径。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使曲轴箱25上下分割开,而是使曲轴箱25左右分割开来铸入圆环状的轴衬130,因此,在轴衬130的内周面131不存在分割面,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内周面131加工成高精度的圆形,生产率良好。图12是示出滑动轴承111的图,图12 (a)是主视图,图12 (b)是沿图12 (a)的XI1-XII线的剖视图。滑动轴承111由一对对开体140、140 (参照图7和图12)构成,该一对对开体140、140是由通过曲轴41的轴线G (参照图3)的平面将环二等分为半圆状而形成的。在此,在图12中,示出了滑动轴承111的一个对开体140。对开体140形成为半圆的圆弧状,对开体140具有支承面141,其在对开体140的内周侧支承轴颈部104A (在另一侧箱体92中为轴颈部104B);和压入面142,其在对开体140的外周侧被压入于轴衬130。在支承面14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油槽143,该油槽143在支承面141的周向的整个范围内延伸。在油槽143的两处部位形成有贯穿对开体140的油孔144。一对对开体140、140为相同的部件。在此,对开体140是通过对作为基体的圆弧状的钢材的内周面涂敷铜合金进而对该铜合金的层的表面镀锡而成的、所谓的金属轴承的对开体。对开体140的周向的两端面成为使一对对开体140、140对合的一对分割面145,分割面145所在的面是通过滑动轴承111的轴线且与该轴线平行的平面。滑动轴承111的轴线与曲轴41的轴线G —致。通过切削或磨削等机械加工将分割面145加工得平坦。因此,能够确保使对开体140、140彼此对合的状态下的分割面145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性,并且,能够以更加稳定的状态使对开体140、140对合。另外,对开体14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面146A、146B (滑动轴承的轴向的两侧面)是与滑动轴承111的轴线大致正交的面,且被精加工成平坦的面。如图10所示,滑动轴承111的宽度形成得比轴衬130的宽度小,滑动轴承111被压入成位于轴衬13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详细来说,如在图10中由箭头T所示那样,滑动轴承111被用于推压靠曲轴室23的一侧的侧面146B的工具压入。此时,由于侧面146B被精加工为平坦的,因此,能够确保上述工具与侧面146B接触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沿压入方向准确地施加力,从而能够提高压入的操作性。另外,由于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将轴衬130配置于曲轴支承孔110,将滑动轴承111压入到刚性和硬度比曲轴箱25高的铸铁制的轴衬130而不是铝合金制的曲轴箱25,因此,能够确保较高的压入过盈量,从而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滑动轴承111。另外,滑动轴承111的宽度比轴衬130的宽度小,使得滑动轴承111的两侧面146A、146B从一侧箱体91的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退避,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发动机24的热量所引起的热膨胀而导致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与滑动轴承111接触,因此,能够将滑动轴承111的组装位置维持在准确位置。如图7所示,滑动轴承111以使一对分割面145与气缸轴线C大致正交的方向被压入于轴衬130。在此,随着活塞39 (参照图2)的上下移动而经由轴颈部104AU04B作用于滑动轴承111的力沿气缸轴线C的延伸方向作用,该力大幅作用于对开体140的圆弧的顶点部141A。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分割面145处于与气缸轴线C大致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对开体140,能够防止与活塞39的上下移动相伴随的力大幅作用于分割面145,因此能够通过滑动轴承111更加稳定地支承曲轴41。
另外,对开体140的油孔144 (参照图12)形成于下述位置在如上述那样以使分割面145位于与气缸轴线C大致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对开体140的状态下,与轴衬130的轴衬油路135连通的位置。被油泵86供给至轴颈油路99的油通过轴衬油路135和油孔144被供给至对开体140的内周侧的油槽143。并且,通过在轴颈部104A、104B的整周设置的油槽143润滑轴颈部 104A、104B。在本实施方式中,轴衬130的内周面131是不存在槽的平坦面,并且,仅在一处位置设有轴衬油路135,因此能够提高轴衬130的刚性,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曲轴41。另外,内周面131是不存在槽的平坦面,能够使轴衬130的热膨胀均匀化,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曲轴41,进而,在压入滑动轴承时,对开体140的侧面146A不会卡挂于槽,因此组装操作性良好。如图3和图4所示,与一侧箱体91同样,在另一侧箱体92的曲轴支承孔110也铸入有轴衬130,滑动轴承111被从曲轴室23的一侧压入于该轴衬130。将分别压入有滑动轴承111的一侧箱体91和另一侧箱体92从曲轴41的轴向的两侧嵌入,并使轴颈部104A、104B分别嵌合于滑动轴承111内,由此将曲轴41组装至曲轴箱25。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支承曲轴41的轴颈部104A、104B的轴承为滑动轴承111,另一方面,使连杆42的大端部42A的轴承为滚动轴承即滚柱轴承112,因此,能够减少供给至大端部42A的滚柱轴承112的油量。由此,通过使曲轴41的轴颈部104A、104B的两个轴承为滑动轴承111而能够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减少供给的油量,从而能够使油泵86小型化。另外,使以分割成两部分的方式构成的滑动轴承111的分割面145和轴向的两侧面146A、146B成为平坦的形状,从而确保将滑动轴承111压入到曲轴支承孔110时被推压的侧面146B的面积和分割面145的面积,因此能够提高组装的操作性。另外,由于将刚性比铝合金制的曲轴箱25高的铸铁制的轴衬130配置于曲轴支承孔110,因此能够提高滑动轴承111的压入过盈量,从而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滑动轴承111。另外,使轴颈部104A、104B的直径形成为比位于其两侧的结合部105A、105B大的直径,在对组装式的曲轴41进行组装之前对轴颈部104AU04B的表面进行超精加工,因此,无需对组装后的较大的曲轴41进行超精加工,从而能够使超精加工的加工设备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轴衬130的内周面131是平坦的不存在槽的形状,使轴衬130的外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环状的扩径部132A,因此,能够提高轴衬130的刚性,并且能够使轴衬130的热膨胀均匀化,从而能够提高轴衬130与曲轴箱25的结合强度。另外,通过止转部132B能够提高轴衬与曲轴箱25的结合强度。此外,与从曲轴箱25的保持壁23A侧引导至滑动轴承111的另一方的油不同,被引导至大端部42A的一方的油经由轴端侧支承部108而通过轴内油路113,因此,能够将轴内油路113的供油量减少为最适于大端部42A的滚柱轴承112的供油量。由此,能够防止大端部42A的滚柱轴承112的油变得过多,从而能够降低摩擦力。另外,供从油泵86供给至曲轴41的一方的油流动的轴内油路113是从通往气门传动室53侧的气门传动系统的上侧油路95A设置小孔96A而分支出的通道,因此能够确保对另一方的油流过的滑动轴承111和气门传动系统的供油量,同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减少对大端部42A侧的供油量。另外,由于能够减少供油量,因此能够使油泵86小型化。另外,贯穿径向的轴衬油路135而对滑动轴承111供油,所述径向的轴衬油路135在轴衬130中与轴颈油路99、99同轴地加工而成,因此可以省去使轴颈油路99、99与轴衬油路135同轴地对齐的作业,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利用轴衬支承部137支承轴衬130,该轴衬支承部137的宽度比侧面板部120大,且该轴衬支承部137具有轴衬130的径向的厚度t2以上的厚度tl,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轴衬130,并且能够分散并缓和从侧面板部120受到的对轴衬130的热影响或变形的影响。另外,在利用从滑动轴承111漏出的油润滑润滑在宽幅双覆盖部128B的靠连杆42侧的侧部形成的推力支承面147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宽幅双覆盖部128A的靠连杆相反侧的储油壁139限制油向外侧泄漏的泄漏量,因此,能够使油量适当并高效地润滑推力支承面147。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滑动轴承111由等分成两部分的一对对开体140、140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滑动轴承可以是一体地形成的管状的滑动轴承。另外,对于机动二轮车I的其它细微部分的结构,当然也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标号说明23A :保持壁(支承部件);25:曲轴箱;41:曲轴;42A :大端部(连杆大端);86:油泵;95A :上侧油路(通往气门传动系统的供油通道);96A:小孔(节流部);99、99 :轴颈油路(曲轴箱内通道);103 :曲柄销(曲柄销部);104A、104B :轴颈部(轴承部);108 :轴端侧支承部(曲轴端);110 曲轴支承孔(轴承压入孔);111 :滑动轴承(曲轴轴承);112 :滚柱轴承(滚动轴承);113 :轴内油路(在轴内通过的油通道);120 :侧面板部(周壁);128A、128B :宽幅双覆盖部;130 :轴衬;131:内周面(内周);
132:外周面(外周);132A:扩径部;132B:止转部;133AU33B :两侧面部(轴衬的两侧面);135 :轴衬油路(径向的贯穿孔);137:轴衬支承部;139 :储油壁;145 :分割面;146AU46B :侧面(滑动轴承的轴向的两侧面);147 :推力支承面(推力支承部);G :轴线(曲轴轴线)。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所述曲轴支承于左右分割开的曲轴箱(25),所述左右分割开的曲轴箱(25 )从曲轴(41)的轴向的两侧结合而夹住曲轴(41), 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 使支承曲轴(41)的两端的两个曲轴轴承为滑动轴承(111),另一方面,使连杆大端(42A)的轴承为滚动轴承(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轴承(111)以分割成两部分的方式构成,使滑动轴承(111)的轴向的两侧面(146A、146B)和通过曲轴轴线(G)的分割面(145)呈平坦的形状,在所述曲轴箱(25)的轴承压入孔(110)中配置有刚性比该曲轴箱(25)的材料高的轴衬(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41)是两端部与曲柄销部(103)分开地进行制造的组装式的曲轴,将两端的被所述滑动轴承(111)支承的轴承部(104A、104B)的直径形成为比该轴承部(104A、104B)的两侧大的直径,在组装所述曲轴(41)之前对该轴承部(104AU04B)的表面进行超精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衬(130)的内周(131)是平坦的不存在槽的形状,将所述轴衬(130)的外周(13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环状的扩径部(132A),在所述轴衬(130)的两侧部设有沿周向不连续的止转部(132B)。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油泵(86)配置在靠所述曲轴(41)的轴向的一侧的位置,一方的油从该油泵(86)经由曲轴轴端(108)而被在轴内通过的油通道(113)将油引导至所述连杆大端(42A),另一方的油从曲轴箱(25)的支承部件(23A)侧被引导至所述滑动轴承(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油通道(113)是从通往气门传动系统的供油通道(95A)设置节流部(96A)而分支出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穿过径向的贯穿孔(135)而对所述滑动轴承(111)进行供油,所述贯穿孔(135)在所述轴衬(130)中与曲轴箱内通道(99、99)同轴地加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箱(25)的保持所述轴衬(130)的保持壁(23A)具有 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相对于所述保持壁(23A)的周壁(120)覆盖轴衬的两侧面部(133A、133B);和 轴衬支承部(137),其位于所述轴衬(130)的外周面侧,该轴衬支承部(137)的宽度比所述周壁(120)宽且比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128B)窄, 该轴衬支承部(137)形成为所述轴衬(130)的厚度以上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的靠连杆相反侧的侧部,形成有使覆盖所述轴衬(130)的侧面(133A)的覆盖部(128A)进一步向内周侧伸出而成的储油壁(139), 在所述宽幅双覆盖部(128AU28B)的靠连杆(42)侧的侧部形成有所述曲轴(41)的推力支承 部(147)。
全文摘要
一种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承结构,其中,在采用滑动轴承实现内燃机的小型化的同时能够使油泵小型化。左右分割开的曲轴箱(25)从曲轴(41)的轴向的两侧结合而夹住曲轴(41),在被曲轴箱(25)支承的曲轴的支承结构中,使支承曲轴(41)的两端的两个曲轴轴承为滑动轴承(111),另一方面,使大端部(42A)的轴承为滚柱轴承(112)。
文档编号F16C17/00GK103069180SQ20118003847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4日
发明者原田诚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