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单元装置及转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9042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转动单元装置及转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题目是转动单元装置及转动支撑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动单元装置及应用此转动单元装置的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电视机等机器。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将补强组件组装在下方内部筒体和/或上方内部筒体的内部,其中,下方内部筒体设置于固定筒体的上方圆盘部,上方内部筒体设置于转动筒体的下方圆盘部,铰链杆可转动地连结固定筒体及转动筒体,补强组件具有一贯通孔,补强组件的外周缘弯折设有多个卡止片,铰链杆贯通此贯通孔,且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下方内部筒体和/或上方内部筒体。借此,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及转动支撑装置不仅具有简单的构造,且即使使用铝压铸材料或合成树脂的模制品作为材料也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矩,同时还具备不致在使用途中脱落或断裂的强度。
【专利说明】
转动单元装置及转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转动单元装置及转动支撑装置,其置放于载置台上并支撑平面电视接收器、平面显示装置或音响装置等机器,使平面电视接收器、平面显示装置或音响装置等机器能够朝水平左右方向转动。

【背景技术】
[0002]这类置放于载置台上并支撑平面电视接收器(下称电视机),以使其能够朝水平左右方向转动的转动支撑装置及其转动单元装置,可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2006-227390号公报(下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内容。
[0003]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用于支撑电视机的转动单元装置由柱体、上垫圈、组装基板、下垫圈、弹簧板、后板及固定螺栓所构成。柱体组装于支撑电视机用的屏幕载置台上,上垫圈邻接装设于此柱体的下表面,组装基板邻接装设于上垫圈的下表面,下垫圈邻接装设于组装基板的下表面,弹簧板邻接装设于下垫圈的下表面,后板邻接装设于弹簧板的下表面,固定螺栓则是将前述的上垫圈、组装基板、下垫圈、弹簧板及后板一体成型地组装于柱体。
[0004]然而,如专利文献I的图9及图13所示,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下垫圈只有抵接在组装基板其上板的下侧,因此,当电视机左右两端的其中一方受到下押或上押的外力,组装基板的上板将会从下垫圈的部分脱落或者是断裂。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单元装置及应用此转动单元装置来支撑电视机等机器的转动支撑装置,其不仅具有简单的构造,且即使使用铝压铸材料或合成树脂的模制品作为材料也能够产生足够的摩擦力矩,同时还具备不致在使用途中脱落或断裂的强度。
[0006]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转动单元装置包含一固定筒体、一转动筒体、一铰链杆以及一摩擦机构。固定筒体组装于一基底组件,固定筒体由一上方圆盘部、一下方内部筒体、一下方外部筒体及多根外侧肋条所构成,下方内部筒体围绕上方圆盘部所设有的一贯通孔而垂设于上方圆盘部的下方,下方外部筒体以一固定间隔垂设于下方内部筒体的外周缘,下方外部筒体位于上方圆盘部的下方,固定筒体的多根外侧肋条连结在下方外部筒体与下方内部筒体之间。转动筒体组装于一支撑组件,转动筒体由一下方圆盘部、一上方内部筒体、一上方外部筒体、多根外侧肋条及一下方筒体所构成,上方内部筒体立设于下方圆盘部的上方,上方外部筒体以一固定间隔立设于上方内部筒体的外周缘,上方外部筒体位于下方圆盘部的上方,转动筒体的多根外侧肋条连结在上方外部筒体与上方内部筒体之间,下方筒体垂设于下方圆盘部并贯通于上方圆盘部的贯通孔而突出至下方内部筒体的内部。铰链杆贯通于下方筒体且连结固定筒体与转动筒体,使固定筒体与转动筒体相对于彼此进行转动。摩擦机构装设于铰链杆,在转动筒体转动时,摩擦机构使固定筒体与转动筒体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其中,一补强组件直接地和/或间接地设置在上方圆盘部和/或下方圆盘部,上方圆盘部位于固定筒体的下方内部筒体内,下方圆盘部位于转动筒体的上方内部筒体内,补强组件设有多个卡止片,这些卡止片卡止于下方内部筒体和/或上方内部筒体。
[0007]在一实施例中,铰链杆具有一外螺纹部及一螺帽部,外螺纹部锁止于一内螺纹孔,内螺纹孔设置于转动筒体的下方筒体。
[0008]在一实施例中,摩擦机构由一第一摩擦垫圈、一第二摩擦垫圈、一第三摩擦垫圈及一弹性手段所构成。铰链杆贯通于第一摩擦垫圈的一贯通孔而使第一摩擦垫圈卡止于固定筒体的上方圆盘部,第二摩擦垫圈抵接于第一摩擦垫圈,铰链杆贯通于第二摩擦垫圈的一贯通孔而使第二摩擦垫圈卡止于转动筒体的下方圆盘部,第三摩擦垫圈直接地或间接地邻接于上方圆盘部的下侧并固定于下方筒体,弹性手段邻接于第三摩擦垫圈并装设于铰链杆。
[0009]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筒体的上方圆盘部与转动筒体的下方圆盘部之间具有一间隔垫圈,第一摩擦垫圈及第二摩擦垫圈容置在间隔垫圈的一贯通孔中,间隔垫圈固定于上方圆盘部。
[0010]在一实施例中,补强组件由多个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多根卡止用肋条而构成,卡止片由补强组件的外缘弯折而设置,卡止用肋条设置在下方内部筒体的内壁和/或上方内部筒体的内壁。
[0011]在一实施例中,补强组件由多个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下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和/或上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而构成,卡止片由补强组件的外缘弯折而设置。
[0012]在一实施例中,补强组件由多个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下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和/或上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和/或上方内部筒体的多根外侧肋条而构成,卡止片由补强组件的外缘弯折而设置。
[0013]在一实施例中,补强组件由多个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多根卡止用肋条和/或下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和/或上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而构成,卡止片由所述补强组件的外缘弯折而设置,卡止用肋条设置在下方内部筒体的内壁和/或上方内部筒体的内壁。
[0014]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转动支撑装置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此转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电视机等机器。
[0015]承上所述,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及转动支撑装置可用于支撑重量较重的电视机,不仅具有合理且简单的构造,且尽管使用合成树脂的模制品作为材料也能够产生所需的摩擦力矩,同时,借由补强组件的设置,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及转动支撑装置还具备更佳的持久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处于可用状态时的斜视图。
[0017]图2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斜视图。
[0018]图3为从下方观看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斜视图。
[0019]图4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0020]图5为从下方观看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0021]图6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其补强组件的示意图,其中,(a)为补强组件的斜视图,(b)为补强组件的正视图。
[0022]图7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正视图。
[0023]图8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的仰视图。
[0024]图9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0025]图10为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斜视图。
[0026]图11为从下方观看图10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斜视图。
[0027]图12为图10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其第一补强组件的斜视图。
[0028]图13为图10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其第二补强组件的斜视图。
[0029]图14为图10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0030]图15为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斜视图。
[0031]图16为从下方观看图15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斜视图。
[0032]图17为图15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0033]图18为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斜视图。
[0034]图19为从下方观看图18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的斜视图。
[0035]图20为说明图18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其第一补强组件与第二补强组件的使用状态的斜视图。
[0036]图21为图18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转动单元装置。需注意的是,以下虽是以转动单元装置实施于平面电视机为例进行说明,但平面电视机仅为平面显示装置的例子之一,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亦可实施于平面屏幕电视、平板显示装置或音响装置等机器。因此,本发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电视机」一词,除了具有平面电视机的涵义以外,还包含平面屏幕电视、平板显示装置或音响装置等机器的涵义在内。
[0038]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使用例之一的斜视图。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I被使用在电视机2其转动支撑装置3的基底组件4与支架5之间,其中电视机2为液晶平面电视。
[0039]实施例1:图1至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其转动单元装置的示意图。根据附图所示,实施例1所示的转动单元装置I包含固定筒体6、转动筒体7、摩擦机构9以及补强组件
13。固定筒体6固定于基底组件4,转动筒体7借由铰链杆8可转动地组装于固定筒体6之上,同时,转动筒体7固定于支架5的一侧。摩擦机构9装设于铰链杆8且使固定筒体6与转动筒体7之间产生摩擦力矩,补强组件13用于防止固定筒体6和/或转动筒体7产生脱落或是断裂。
[0040]在本实施例中,基底组件4为呈平面矩形状的板状物,但本发明不限制其形状或构造,只要能组装固定筒体6即可。此外,附图虽无显示,但此基底组件4置放在电视机等机器所置放的载置台之上。支架5由组装板部5a及支撑组件5b所构成,组装板部5a组装于转动筒体7的上方,支撑组件5b组装于组装板部5a,且电视机2组装于此支撑组件5b。又,支架5的形状或构造并非只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态样,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架亦可具有其它各种形状或构造。
[0041]又,固定筒体6是由铝压铸材料或合成树脂所制成的筒状物,其包括下方内部筒体6b、下方外部筒体6c及多根外侧肋条6d、6d...,下方内部筒体6b是从覆盖于其上方的上方圆盘部6a朝下方一体成形地设置,下方外部筒体6c同样是从上方圆盘部6a —体成形地垂设,下方外部筒体6c位于下方内部筒体6b的外侧且与下方内部筒体6b呈同心圆状,夕卜侧肋条6d、6d...呈放射状地连结在此下方外部筒体6c与下方内部筒体6b之间。上方圆盘部6a还设有贯通孔6e、环状凸部6f、弧状沟部6g与6g、四个突起部6h、6h...以及四个卡止孔部61、6i...,贯通孔6e与下方内部筒体6b呈同心圆状地设置于上方圆盘部6a,环状凸部6f设置在贯通孔6e的上侧周围处,弧状沟部6g与6g以对角位置设置于上方圆盘部6a的外周缘,突起部6h、6h...以90度的间隔设置于上方圆盘部6a的邻近外周缘处,卡止孔部61、6i…同样以90度的间隔设置于突起部6h、6h...的内侦彳。又,外侧肋条6d、6d...每隔90度设有一个膨起的部分,这些膨起的部分分别设有内螺纹孔6 j、6 j…,同时,下方内部筒体6b其内部邻近上方圆盘部6a的一侧还设有卡止用肋条6k、6k...,各卡止用肋条6k、6k...以90度的间隔突出设置。
[0042]又,转动筒体7也是由铝压铸材料或合成树脂所制成的筒状物,其形状与固定筒体6几乎相同。转动筒体7的下端侧设有下方圆盘部7a,其正对于固定筒体6的上方圆盘部6a,转动筒体7由上方内部筒体7b、上方外部筒体7c及多根外侧肋条7d、7d...所构成,上方内部筒体7b是从下方圆盘部7a朝上方一体成形地立起而设置,上方外部筒体7c同样是从下方圆盘部7a —体成形地立起而设置,上方外部筒体7c位于上方内部筒体7b的外侧且与上方内部筒体7b呈同心圆状,外侧肋条7d、7cl...呈放射状地连结在此上方外部筒体7c与上方内部筒体7b之间。下方圆盘部7a还设有内螺纹孔7e、下方筒体7f、弧状凸部7g与7g、以及四个卡止孔7h、7h...,内螺纹孔7e与上方内部筒体7b呈同心圆状地设置于下方圆盘部7a,下方筒体7f设置在内螺纹孔7e的下方,且内螺纹孔7e延伸至下方筒体7f的内侦牝弧状凸部7g与7g以对角位置设置于下方圆盘部7a的外周缘,卡止孔7h、7h...以90度的间隔设置于下方圆盘部7a的邻近外周缘处。又,外侧肋条7d、7d…每隔90度设有一个膨起的部分,这些膨起的部分分别设有内螺纹孔71、7i...,同时,下方筒体7f的下方前端设有卡合部7j,卡合部7j借由将下方筒体7f其下方前端以90度的间隔削减出四个方向的缺口而设。进一步地,转动筒体7其下方圆盘部7a的上表面还设有一表面平坦的凸部7k,凸部7k设置在内螺纹孔7e的周围,凸部7k与上方内部筒体7b之间呈放射状地设置有四根内侧肋条7m、7m...。
[0043]在本实施例中,铰链杆8可例如为不锈钢制品,其由具有头部8a的外螺纹部8b与螺帽部8c所构成。如图4、图5及图9所示,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从下方插入并锁合于下方筒体7f的内螺纹孔7e并贯通于转动筒体7的下方圆盘部7a,接着再通过将螺帽部Sc组装于铰链杆8的上方前端,即可连结固定筒体6与转动筒体7,并使固定筒体6与转动筒体7相对于彼此进行转动。又,铰链杆8可不必使用螺栓,也可以使用一般常见的铰链杆,通过捻缝等常见的方法固定铰链杆8的前端以连结固定筒体6与转动筒体7,在此情况下,则可将内螺纹孔7e改设为一般的贯通孔。又,也可以在组装螺帽部的部分设置另一个外螺纹部以取代捻缝的方式。若使用一般的铰链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因应需求在此铰链杆与下方筒体7f之间设置止转手段。需注意的是,本发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所述的铰链杆8同时包含螺栓铰链杆及一般铰链杆的涵义在内。又,将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锁合于转动筒体7其下方筒体7f所设的内螺纹孔7e的情况下,外螺纹部Sb可与螺帽部Sc共同发挥双螺帽的效果,以在使用途中防止螺帽部8c产生松脱现象。
[0044]接着,如图4、图5及图9所示,摩擦机构9包含第一摩擦垫圈10、第二摩擦垫圈
11、间隔垫圈12、补强组件13、第三摩擦垫圈14以及由弹簧垫圈或碟型弹簧15、16、17所构成的弹性手段。第一摩擦垫圈10的中心轴方向设有贯通孔10a,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8b贯通于此贯通孔1a,第一摩擦垫圈10的外缘向下弯折而形成有四个卡止片10b、10b...,卡止片10b、10b...插入并卡合于固定筒体6其上方圆盘部6a所设的卡止孔61、6i...,同时,固定筒体6的环状凸部6f贯通于贯通孔10a。第二摩擦垫圈11的中心轴方向设有贯通孔11a,第二摩擦垫圈11压接于第一摩擦垫圈10,第二摩擦垫圈11的外缘向上弯折而形成有卡止片llb、llb...,卡止片IlbUlb…插入并卡合于转动筒体7其下方圆盘部7a所设的卡止孔7h、7h…之中。间隔垫圈12的中心轴方向设有一孔径较大的贯通孔12a,第一摩擦垫圈10与第二摩擦垫圈11容置于此贯通孔12a,同时,固定筒体6其上方圆盘部6a所设的突起部6h、6h...嵌合于间隔垫圈12的卡止孔12b、12b...,借此而使间隔垫圈12设置在固定筒体6的上方圆盘部6a与转动筒体7的下方圆盘部7a之间。补强组件13压接于上方圆盘部6a的下表面,补强组件13的中心轴方向设有一贯通孔13a,突出于转动筒体7的下方筒体7f贯通此贯通孔13a,其中,下方筒体7f贯穿固定筒体6其上方圆盘部6a所设的贯通孔6e而突出于转动筒体7。第三摩擦垫圈14具有一变形贯通孔14a,下方筒体7f的卡合部7j卡合于此变形贯通孔14a,同时,第三摩擦垫圈14压接于补强组件13。弹簧垫圈或碟型弹簧
15、16、17分别设有贯通孔15a、16a、17a,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8b贯通于贯通孔15a、16a、17a,且弹簧垫圈或碟型弹簧15、16、17设置在铰链杆8的头部8a与第三摩擦垫圈14之间。借由将铰链杆8的螺帽部Sc锁止于外螺纹部Sb,当转动筒体7朝水平左右方向转动时,第一摩擦垫圈10与第二摩擦垫圈11之间、以及补强组件13与第三摩擦垫圈14之间将会产生摩擦力矩。又,设置于间隔垫圈12的标号为12c、12c的组件为切口部,切口部12c、12c是为了使转动筒体7的弧状凸部7g、7g能够移动而设。
[0045]另外,补强组件13的外周缘立起设置有四个卡止片13b、13b...,各卡止片13b、13b…之间以约90度的间隔而设。各卡止片13b、13b...的卡止部13c、13c—^合于固定筒体6其下方内部筒体6b的内壁所设的卡止用肋条6k、6k...。
[0046]又,在本实施例中,摩擦机构9具有所占空间小且成本低廉的构成,因而有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摩擦机构9的构成并非只局限在本实施例所示的态样,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采用各种常见的构成或全新的构成作为摩擦机构而使用。进一步地,第一摩擦垫圈10与第二摩擦垫圈11分别呈放射状地设有多个用于贮藏润滑油剂的贮油部10c、10c…与llc、llc...。
[0047]进一步地,由弹簧垫圈或者是碟型弹簧15、16、17所构成的弹性手段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具有所占空间较小且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弹性手段的构成并非只局限在本实施例所示的态样,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使用各种由不同数量的碟型弹簧或弹簧垫圈组合而构成的弹性手段。
[0048]接下来,对转动单元装置I的组装顺序加以说明。首先,将碟型弹簧17、16、15、第三摩擦垫圈14及补强组件13依序轻压入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紧接着,将第一摩擦垫圈10轻压至固定筒体6其上方圆盘部6a的上方,并将间隔垫圈12装设于固定筒体6其上方圆盘部6a的上方。再来,将第二摩擦垫圈11轻压至转动筒体7其下方圆盘部7a的下表面,并将转动筒体7连同第二摩擦垫圈11重迭于固定筒体6,使下方筒体7f插入固定筒体6的贯通孔6e。此时,第三摩擦垫圈14的变形贯通孔14a将会被轻压入至卡合部7j。
[0049]接着,将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8b插入并锁合于下方筒体7f的内螺纹孔7e时,第一摩擦垫圈10与第二摩擦垫圈11之间、以及补强组件13与第三摩擦垫圈14之间将会因碟型弹簧15、16、17的弹力而彼此互相压接。此时,外螺纹部Sb的上端将会从靠近转动筒体? 一侧的内螺纹孔7e的上方突出,只要将螺帽部Sc锁止并组装于此突出的外螺纹部Sb,转动单元装置I的组装即宣告完成。最后,只要在固定筒体6的内螺纹孔6j、6j…使用组装螺钉(图未显示)将固定筒体6固定装设于基底组件4,并在转动筒体7的内螺纹孔71、7i…使用组装螺钉(图未显示)将支架5的组装板部5a固定装设于转动筒体7,转动支撑装置3的组装即宣告完成。因此,摩擦力矩将会借由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插入并锁合于下方筒体7f的内螺纹孔7e而产生,螺帽部Sc的锁止将达到防止松脱的效果。
[0050]将电视机2组装于支架5的支撑组件5b,将基底组件4置放于图未显示的载置台上,并使电视机2朝水平左右方向转动时,转动筒体7将会相对固定筒体6开始进行转动,而使电视机2通过转动单元装置I朝左右方向转动,借此可将电视机的显示画面转至视听者所需的方向。进行此转动操作时,由于转动筒体7相对于固定筒体6进行转动,和转动筒体7共同转动的第二摩擦垫圈11及第三摩擦垫圈14将会分别与固定在固定筒体6的第一摩擦垫圈10及补强组件13产生摩擦力矩,借由此摩擦机构9的设置,操作者将能感受到良好的操作手感,使电视机2能在其停止位置维持稳定的支撑状态。又,因为转动筒体7的弧状凸部7g、7g在固定筒体6的弧状沟部6g、6g之中进行移动,故转动筒体7的转动角度将会受限于弧状沟部6g、6g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之间的角度。借由上述设置,弧状沟部6g、6g与弧状凸部7g、7g共同构成一止动手段。
[0051]进一步地,间隔垫圈12虽然不会产生摩擦力矩,但在转动时、停止时或承受外力时,间隔垫圈12将能够防止固定筒体6的上方圆盘部6a与转动筒体7的下方圆盘部7a因互相接触而造成损耗。
[0052]接着,在使用途中,即使对电视机2其左右两方的上端施以上押或下押的动作,令转动单元装置I承受过多的外力,由于补强组件13的各卡止部13c、13c…卡止于卡止用肋条6k、6k...,因此,借由将外力分散至固定筒体6的下方内部筒体6b,本发明将能够防止上方圆盘部6a从第三摩擦垫圈14的部分脱落或者是断裂。
[0053]实施例2:图10至图14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2的转动单元装置21。依据附图所示,本实施例2的转动单元装置21仅补强组件的构成方式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其它部分的构成皆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又,本实施例中标号与实施例1相同的组件,其构成、运作方式及效果皆与实施例1的发明相同。
[0054]在本实施例2之中,转动单元装置21的补强组件由第一补强组件24及第二补强组件26所构成,第一补强组件24组装于固定筒体23,第二补强组件26组装于转动筒体25。第一补强组件24设置在固定筒体23其上方圆盘部23a的下侧与第三摩擦垫圈14之间,与实施例1的补强组件13相同的是,第一补强组件24也具有被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所贯通的贯通孔24a。然而,与实施例1的补强组件13相异的是,本实施例2的第一补强组件24还具有三个延伸至下方内部筒体23b其下侧开放端的卡止片24b、24b...,设置于各卡止片24b、24b…的卡止部24c、24c…分别卡止于各卡止凹部23c、23c...,其中,卡止凹部23c、23c…设置于下方内部筒体23b的下侧开放端。
[0055]又,第二补强组件26设置在转动筒体25其下方圆盘部25a的上表面与铰链杆8的螺帽部8c之间。此第二补强组件26具有一贯通孔26a,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贯通于此贯通孔26a,同时,第二补强组件26的外周缘还立起设置有四个卡止片26b、26b...,各卡止片26b、26b…所设置的卡止部26c、26c…分别卡止于各卡止凹部25c、25c...,其中,卡止凹部25c、25c…设置于转动筒体25其上方内部筒体25b的上侧开放端。
[0056]借此,如实施例1的说明所示,即使上方圆盘部23a与下方圆盘部25a承受过多的外力,借由将外力分散至固定筒体23的下方内部筒体23b与转动筒体25的上方内部筒体25b,本实施例2的转动单元装置21将能够有效防止上方圆盘部23a与下方圆盘部25a从外螺纹部8b的部分脱落或者是断裂。
[0057]实施例3:图15至图17表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3的转动单元装置31。依据附图所示,本实施例3的转动单元装置31只有在转动筒体的设置中追加一补强组件的构成方式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其它部分的构成皆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又,本实施例中标号与实施例1相同的组件,其构成、运作方式及效果皆与实施例1的发明相同。
[0058]在本实施例3之中,转动单元装置31的补强组件由第一补强组件34及第二补强组件36所构成,第一补强组件34组装于固定筒体33,第二补强组件36组装于转动筒体35。第一补强组件34的构成与实施例1的补强组件13相同。但是,本实施例3的第一补强组件34是设置在第三摩擦垫圈14与固定筒体33其上方圆盘部33a之间。与实施例1的补强组件13相同的是,第一补强组件34的中心轴方向也具有一被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所贯通的贯通孔34a,同时,第一补强组件34的外周缘还立起设置有四个卡止片34b、34b...,各卡止片34b、34b…之间以90度的间隔而设置,各卡止片34b、34b…所设有的卡止部34c、34c—^止于卡止用肋条33c、33c...,其中,卡止用肋条33c、33c…设置于固定筒体33其下方内部筒体33b的内壁。
[0059]又,第二补强组件36设置在转动筒体35其下方圆盘部35a的上表面与铰链杆8的螺帽部8c之间。此第二补强组件36具有一贯通孔36a,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贯通于此贯通孔36a,同时,第二补强组件36的外周缘还立起设置有三个卡止片36b、36b...,各卡止片36b、36b…所设置的卡止部36c、36c…分别卡止于各卡止凹部35c、35c...,其中,卡止凹部35c、35c…设置于上方内部筒体35b的上侧开放端。
[0060]借此,如实施例1的说明所示,即使固定筒体33的上方圆盘部33a与转动筒体35的下方圆盘部35a承受过多的外力,借由将外力分散至固定筒体33的下方内部筒体33b与转动筒体35的上方内部筒体35b,本实施例3的转动单元装置31将能够有效防止上方圆盘部33a与下方圆盘部35a从外螺纹部Sb的部分脱落或者是断裂。
[0061]实施例4:图18至图21表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4的转动单元装置41。依据附图所示,本实施例4的转动单元装置41仅补强组件的构成方式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其它部分的构成皆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又,本实施例中标号与实施例1相同的组件,其构成、运作方式及效果皆与实施例1的发明相同。
[0062]在本实施例4之中,转动单元装置41的补强组件由第一补强组件44及第二补强组件46所构成,第一补强组件44组装于固定筒体43,第二补强组件46组装于转动筒体45。第一补强组件44设置在固定筒体43其上方圆盘部43a的下侧与第三摩擦垫圈14之间,与实施例1的补强组件13相同的是,第一补强组件44也具有被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所贯通的贯通孔44a。然而,与实施例1的补强组件13相异的是,本实施例4的第一补强组件44还具有四个延伸至下方内部筒体43b其下侧开放端的卡止片44b、44b与44c、44c,卡止片44b、44b与卡止片44c、44c分别具有不同的形状,各卡止片44b、44b所设置的卡止部44d、44d卡止于下方内部筒体43b其下侧开放端所设的卡止凹部43c、43c,而另外两个卡止片44c、44c所设置的卡止部44e、44e则是同时卡止于下方内部筒体43b的下侧开放端以及外侧肋条43d、43d。
[0063]又,第二补强组件46设置在转动筒体45其上方内部筒体45b的内壁且是设置在下方圆盘部45a的上表面与铰链杆8的螺帽部Sc之间。与实施例2的第二补强组件26相同的是,此第二补强组件46也具有一贯通孔46a,铰链杆8的外螺纹部Sb贯通于此贯通孔46a。然而,与实施例2的第二补强组件26相异的是,本实施例4的第二补强组件46还设有延伸至上方内部筒体45b其上侧开放端的卡止片46b与卡止片46c、46c,卡止片46b与卡止片46c、46c的形状相异,卡止片46b的卡止部46d卡止于上方内部筒体45b其下侧开放端所设的卡止凹部45c,而另外两个卡止片46c、46c的卡止部46e、46e则是同时卡止于上方内部筒体45b的下侧开放端以及外侧肋条45d、45d。
[0064]借此,如实施例1的说明所示,即使固定筒体43的上方圆盘部43a与转动筒体45的下方圆盘部45a承受过多的外力,借由将外力分散至固定筒体43的下方内部筒体43b与外侧肋条43d、43d,以及分散至转动筒体45的上方内部筒体45b与外侧肋条45d、45d,本实施例4的转动单元装置41将能够更进一步且有效地防止上方圆盘部43a与下方圆盘部45a从外螺纹部8b的部分脱落或者是断裂。
[0065]又,在上述各实施例之中,设置于固定筒体一侧的补强组件亦可设置在第三摩擦垫圈与弹簧垫圈所构成的弹性手段之间。又,设置于转动筒体一侧的补强组件亦可在其与螺帽部之间随意设置所需的垫圈。
[0066]进一步地,上述各实施例其固定筒体一侧的补强组件与转动筒体一侧的补强组件可因应需求而任意组合,并非只局限于本发明各实施例所示的态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因应需求而采用任意合适的组合。
[006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转动单元装置因具有上述构成,而适合应用在支撑平面电视接收器、平面显示装置或音响装置等机器用的转动支撑装置之中。
[0068]【符号说明】
[0069]1、21、31、41:转动单元装置
[0070]10:第一摩擦垫圈
[0071]10a、11a、12a、13a、15a、16a、17a、26a、34a、36a、44a、46a、6e:贯通孔
[0072]10b、lib、13b、26b、34b、36b、44b、44c、46b、46c:卡止片
[0073]10c、llc:贮油部
[0074]11:第二摩擦垫圈
[0075]12:间隔垫圈
[0076]12b、7h:卡止孔
[0077]12c:切口部
[0078]13:补强组件
[0079]13c、26c、34c、36c、44d、44e、46d、46e:卡止部
[0080]14:第三摩擦垫圈
[0081]14a:变形贯通孔
[0082]15、16、17:弹簧垫圈/碟型弹簧
[0083]2:电视机
[0084]23、33、43、6:固定筒体
[0085]23a、33a、43a、6a:上方圆盘部
[0086]23b、33b、43b、6b:下方内部筒体
[0087]23c、25c、35c、43c、45c:卡止凹部
[0088]24、34、44:第一补强组件
[0089]邪、35、45、7:转动筒体
[0090]25a、35a、45a、7a:下方圆盘部
[0091]25b、35b、45b、7b:上方内部筒体
[0092]26、36、46:第二补强组件
[0093]3:转动支撑装置
[0094]33c、6k:卡止用肋条
[0095]4:基底组件
[0096]43d、45d、6d、7d:外侧肋条
[0097]5:支架
[0098]5a:组装板部
[0099]5b:支撑组件
[0100]6c:下方外部筒体
[0101]6f:环状凸部
[0102]6g:弧状沟部
[0103]6h:突起部
[0104]61:卡止孔部
[0105]6j、7e、71:内螺纹孔
[0106]7c:上方外部筒体
[0107]7f:下方筒体
[0108]7g:弧状凸部
[0109]7j:卡合部
[0110]7k:凸部
[0111]7m:内侧肋条
[0112]8:铰链杆
[0113]8a:头部
[0114]8b:外螺纹部
[0115]8c:螺帽部
[0116]9:摩擦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动单元装置,其包含: 一固定筒体,其组装于一基底组件,所述固定筒体由一上方圆盘部、一下方内部筒体、一下方外部筒体及多根外侧肋条所构成,所述下方内部筒体围绕所述上方圆盘部所设有的一贯通孔而垂设于所述上方圆盘部的下方,所述下方外部筒体以一固定间隔垂设于所述下方内部筒体的外周缘,所述下方外部筒体位于所述上方圆盘部的下方,所述固定筒体的所述外侧肋条连结在所述下方外部筒体与所述下方内部筒体之间; 一转动筒体,其组装于一支撑组件,所述转动筒体由一下方圆盘部、一上方内部筒体、一上方外部筒体、多根外侧肋条及一下方筒体所构成,所述上方内部筒体立设于所述下方圆盘部的上方,所述上方外部筒体以一固定间隔立设于所述上方内部筒体的外周缘,所述上方外部筒体位于所述下方圆盘部的上方,所述转动筒体的所述外侧肋条连结在所述上方外部筒体与所述上方内部筒体之间,所述下方筒体垂设于所述下方圆盘部并贯通于所述上方圆盘部的所述贯通孔而突出至所述下方内部筒体的内部; 一铰链杆,其贯通于所述下方筒体,所述铰链杆连结所述固定筒体与所述转动筒体,使所述固定筒体与所述转动筒体相对于彼此进行转动;以及 一摩擦机构,其装设于所述铰链杆,在所述转动筒体转动时,所述摩擦机构使所述固定筒体与所述转动筒体之间产生摩擦力矩, 其中,一补强组件直接地和/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上方圆盘部和/或所述下方圆盘部,所述上方圆盘部位于所述固定筒体的所述下方内部筒体内,所述下方圆盘部位于所述转动筒体的所述上方内部筒体内,所述补强组件设有多个卡止片,所述卡止片卡止于所述下方内部筒体和/或所述上方内部筒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中所述铰链杆具有一外螺纹部及一螺帽部,所述外螺纹部锁止于一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设置于所述转动筒体的所述下方筒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中所述摩擦机构由一第一摩擦垫圈、一第二摩擦垫圈、一第三摩擦垫圈及一弹性手段所构成,所述铰链杆贯通于所述第一摩擦垫圈的一贯通孔而使所述第一摩擦垫圈卡止于所述固定筒体的所述上方圆盘部,所述第二摩擦垫圈抵接于所述第一摩擦垫圈,所述铰链杆贯通于所述第二摩擦垫圈的一贯通孔而使所述第二摩擦垫圈卡止于所述转动筒体的所述下方圆盘部,所述第三摩擦垫圈直接地或间接地邻接于所述上方圆盘部的下侧并固定于所述下方筒体,所述弹性手段邻接于所述第三摩擦垫圈并装设于所述铰链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中所述固定筒体的所述上方圆盘部与所述转动筒体的所述下方圆盘部之间具有一间隔垫圈,所述第一摩擦垫圈及所述第二摩擦垫圈容置在所述间隔垫圈的一贯通孔中,所述间隔垫圈固定于所述上方圆盘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中所述补强组件由所述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多根卡止用肋条而构成,所述卡止片由所述补强组件的外周缘弯折而设置,所述卡止用肋条设置在所述下方内部筒体的内壁和/或所述上方内部筒体的内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中所述补强组件由所述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所述下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和/或所述上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而构成,所述卡止片由所述补强组件的外周缘弯折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中所述补强组件由所述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所述下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和/或所述上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和/或所述上方内部筒体的所述外侧肋条而构成,所述卡止片由所述补强组件的外周缘弯折而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其中所述补强组件由所述卡止片的卡止部卡止于多根卡止用肋条和/或所述下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和/或所述上方内部筒体的开放端而构成,所述卡止片由所述补强组件的外周缘弯折而设置,所述卡止用肋条设置在所述下方内部筒体的内壁和/或所述上方内部筒体的内壁。
9.一种转动支撑装置,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转动单元装置,所述转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电视机等机器。
【文档编号】F16M11/08GK104154388SQ20141019830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3日
【发明者】铃木直和 申请人: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